《中国文化读本》是一本能显示中国文化内在精神和中国人的活生生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文化读物。《中国文化读本》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阅读本书,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中国文化读本》文字明白晓畅,有情趣,有韵味,有中国风格。本书精选几百幅唯美插图,文字与图片互相映发,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中国文化读本》自2008年出版精装彩色插图本以来,陆续出版了黑白插图本、繁体字本(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书名《开始读中国文化的第1本书》),并先后出版了英文、韩文、阿拉伯文、日文、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8个语种的译本,并版权输出到其他国家,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和业界认可,销量也一直高居同类图书热销榜前列。本次隆重推出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章节、修订错漏、更换图片,使本书内容与品质更臻完善。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分四大部分(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38章,抓住中国文化中极富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和核心价值,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中国文化读本》于2008年初版,本次为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章节、修订错漏、更换图片,使书籍内容与品质更臻完善。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随书附赠精美书签,正面为宋代绘画作品《丹枫呦鹿图》,其不同于中国古代常见的水墨画,《丹枫呦鹿图》色彩雅丽,设色绚烂,还运用了类似西方绘画的光影来表现鹿的立体感。背有篆书印章——逃禅煮石之闲,“逃禅”“煮石”都有典故,表达修行悠闲之意。超脱之人,放浪形骸之外,是古代文人和文士看破红尘、淡泊名利、摒弃喧嚣与浮华的一种心态。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等书。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等书。
第2版序
李岚清序
前言
智慧与信仰
一、孔子的天人之学
二、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
三、强调变易的《周易》思想
四、《孙子兵法》:百代谈兵之祖
五、禅宗的妙悟学说
六、天坛:对天的敬畏与感恩
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创造与交流
八、诗意的符号:汉字
九、影响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
十、文明流通的动脉:丝绸之路
十一、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
十二、大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十三、郑和下西洋: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十四、祈求和平的万里长城
十五、紫禁城的灿烂和威严
艺术与美感
十六、音乐:以乐治国与以琴养心
十七、青铜器中凝结的精神
十八、无声的军阵:秦始皇兵马俑
十九、佛像:永恒的微笑
二十、飞舞的线条:书法
二一、水墨画的韵味
二二、唐诗:中国人的千古绝唱
二三、宋词:心灵世界的歌吟
二四、明清小说:在艺术享受中品味人生
二五、作为中国文化“名片”的瓷器
二六、烟雨迷离中的江南园林
二七、京剧:“角儿”的艺术
二八、绚烂多姿的民间艺术
民俗与风情
二九、《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风情
三十、老北京的风情和韵味
三一、老上海的现代风情
三二、中国服饰的东方神韵
三三、中国的美食
三四、茶香四溢的人生
三五、酒中有深味
三六、深巷中的民居
三七、功夫与蹴鞠
三八、围棋:智慧的游戏
参考文献
……
这本读物不是泛泛地介绍知识,而是精心选择一些重点和亮点,以小见大。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等,都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即使如一个小小的围棋,作者也从中发现:围棋是与一位“同好”来交流心灵,来共同创造一个“好局”,最终共同生存,达到心灵愉悦。
这本读物不仅写得明白通畅,而且写得有情趣,有韵味。书中的插图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美。
《中国文化读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我相信世界各国的朋友对这本书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
—李岚清《序》
这本书的实用性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更多是一种理论性的介绍,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文化知识点,可以立即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介绍传统礼仪的部分,作者清晰地阐述了在不同场合下应有的行为规范,这对于我处理一些跨文化交流场合非常及时和有效。此外,书中对一些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的详细解读,也让我对自己参与这些传统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再是机械地跟随流程。这种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编写方式,让阅读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优化,让我感觉自己对周遭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的典范。我以前读过一些文化普及读物,里面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长句,读起来非常费劲,很多时候需要频繁查阅字典才能勉强理解。但是这本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用最简洁、最生动的语言去阐释复杂的文化现象。即便是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概念,也能用日常的例子或者恰当的比喻来加以说明,读起来酣畅淋漓,几乎没有阅读上的阻碍感。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家庭阅读的材料,我甚至尝试让正在上小学的侄女也跟着读一读,发现她也能从中领会到不少有趣的文化片段,这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梳理和选择材料时的那种匠心独运。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述某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流派时,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的解释上,而是巧妙地将当时的社会背景、代表人物的生平轶事穿插进来,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情味。这种叙事手法非常高明,它让读者感受到,文化从来不是脱离了生活而存在的真空概念,而是根植于历史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长的有机体。我尤其欣赏它在比较不同文化现象时的那种平衡感,既不盲目推崇传统,也不过度批判,而是以一种温和而理性的视角进行分析,让人读后能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单一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彩色的插图和排版让阅读体验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我一直觉得,文化类的书籍如果能配上精美的视觉元素,那简直是如虎添翼。比如,书中对于一些传统器物或者建筑的描绘,用彩色高清的图片展示出来,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和生动得多。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者教材,更像是一本可以细细品味的文化画册。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它在咖啡馆里翻阅,旁边的人都被那些精美的插图吸引住了,忍不住问我这是什么书。这种设计上的用心,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对中国文化原本感觉有些“高冷”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进入这个广阔而深邃的世界。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容易建立起感性的认知和兴趣,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淹没。
评分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这本书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它并没有企图在一本书里囊括所有的中国文化知识,那样只会流于表面。相反,它似乎更注重于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意义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在谈到某一传统艺术门类时,它不仅仅介绍了其起源和发展脉络,还着重分析了其核心的审美哲学和精神内涵。这种“深挖井”的策略,让读者在了解“是什么”的同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一个希望系统性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石。它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堆砌,而更像是为读者绘制了一张高质量的文化地图,指明了哪些地方是值得驻足细看的“重点名胜”。
评分东西还不错,关键送货及时,价格实惠。中英文一起看,对于英语学习也有帮助。
评分给妈妈买的,内容很好,她很喜欢
评分《中国文化读本》是一本能显示中国文化内在精神和中国人的活生生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文化读物。《中国文化读本》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阅读本书,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中国文化读本》文字明白晓畅,有情趣,有韵味,有中国风格。本书精选几百幅唯美插图,文字与图片互相映发,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评分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买了好多书。
评分嗯嗯,活动买的,很喜欢
评分很好!很快!
评分学校推荐暑期读书,和孩子一起看。
评分行货 还算不错 其中有一本有点不太好 像是街边的
评分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买了好多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