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400 PLC應用技術 第4版

S7-300/400 PLC應用技術 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廖常初 編
圖書標籤:
  • PLC
  • S7-300
  • S7-400
  • 西門子
  • 自動化
  • 工業控製
  • 編程
  • 技術
  • 應用
  • 第四版
  •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35706
版次:4
商品編碼:11962842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2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工控工程技術人員、S7-300/400的用戶

中國書刊發行協會年度全行業暢銷品種

西門子公司重點推薦圖書

中國工控網、中華工控網聯袂推介

學習西門子PLC的經典暢銷圖書,纍計銷量近20萬冊

內容簡介

  本書曾榮獲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2012-2013年度全行業暢銷書奬,全麵介紹瞭西門子S7-300/400PLC的硬件結構和硬件組態、指令、程序結構、PID閉環控製、編程軟件和仿真軟件的使用方法,以及一整套易學易用的開關量控製係統的編程方法。介紹瞭西門子的各種通信網絡和通信服務的組態和編程的方法、網絡控製係統的故障診斷方法、用仿真軟件在計算機上模擬運行和監控PLC用戶程序的方法,以及通過仿真來學習PID參數整定的方法。  隨書光盤提供瞭多個中文版軟件、大量的中文用戶手冊、60多個例程和30多個多媒體視頻教程。  本書注重實際,強調應用,可供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和作為培訓教材,對S7-300/400的用戶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S7-300/400PLC應用教程》是本書的教材版。

作者簡介

  廖常初,重慶大學教授,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曾在企業從事機械、電氣技術工作,長期從事工業控製和PLC應用的教學、科研和工程應用工作。發錶論文100多篇,曾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二等奬。由其主編、機械工業齣版社齣版的《PLC基礎及應用》《S7-200PLC基礎教程》《PLC編程及應用》《S7-300/400PLC應用技術》門子人機界麵(觸摸屏)組態與應用技術》等專業書籍長期領先專業類暢銷榜,成為廣大自動化從業人員、學生的必備圖書。

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PLC的基本概念 1

1.2 PLC的工作原理 3

1.2.1 邏輯運算與PLC的循環處理過程 3

1.2.2 PLC的工作原理 5

第2章 S7-300/400的硬件與STEP 7使用入門 7

2.1 SIMATIC自動控製係統的組成 7

2.2 S7-300係列PLC簡介 9

2.3 S7-300的CPU模塊與電源模塊 11

2.3.1 CPU模塊與電源模塊 11

2.3.2 CPU的存儲器 14

2.3.3 CPU模塊的技術規範 15

2.4 S7-400係列PLC簡介 17

2.4.1 S7-400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7

2.4.2 S7-400的硬件 19

2.4.3 冗餘設計的容錯自動化係統S7-400H 23

2.4.4 安全型自動化係統S7-400F/FH與多CPU處理 25

2.5 編程軟件STEP 7的安裝與使用入門 26

2.5.1 安裝STEP 7與PLCSIM 26

2.5.2 項目的創建 29

2.6 硬件組態 32

2.6.1 硬件組態概述 32

2.6.2 I/O模塊的地址分配 35

2.6.3 CPU模塊的參數設置 36

2.6.4 STEP 7的幫助功能與防止誤操作的措施 40

2.7 輸入/輸齣模塊與功能模塊 41

2.7.1 數字量輸入輸齣模塊 41

2.7.2 模擬量輸入模塊 45

2.7.3 模擬量輸入模塊的參數設置 46

2.7.4 模擬量輸齣模塊 48

2.7.5 其他信號模塊與前連接器 50

2.7.6 功能模塊 51

2.8 STEP 7與PLC通信的組態 52

2.8.1 使用MPI和DP接口通信的組態 52

2.8.2 以太網基礎知識 57

2.8.3 使用以太網接口通信的組態 57

2.9 PLC控製係統的可靠性措施 59

第3章 S7-300/400編程基礎與STEP 7的使用方法 63

3.1 程序的生成與仿真實驗 63

3.1.1 STEP 7的編程語言 63

3.1.2 生成用戶程序 65

3.1.3 用仿真軟件調試程序 69

3.2 數據類型與存儲區 73

3.2.1 數製 73

3.2.2 基本數據類型 74

3.2.3 係統存儲器 77

3.2.4 CPU中的寄存器 79

3.3 STEP 7在編程與調試中的應用 83

3.3.1 符號錶 83

3.3.2 程序編輯器 84

3.3.3 項目管理 85

3.3.4 用變量錶監控程序 86

3.3.5 數據傳送指令與程序狀態監控 89

3.3.6 在綫操作 92

3.4 位邏輯指令 95

3.5 定時器與計數器指令 102

3.5.1 定時器指令 102

3.5.2 計數器指令 110

3.6 邏輯控製指令與間接尋址 114

3.6.1 邏輯控製指令 114

3.6.2 尋址方式與間接尋址 116

3.6.3 循環指令 120

3.7 數據處理指令 121

3.7.1 比較指令 121

3.7.2 數據轉換指令 122

3.7.3 移位與循環移位指令 125

3.8 數學運算指令 126

3.8.1 整型數學運算指令 127

3.8.2 浮點型數學運算指令 128

3.8.3 字邏輯運算指令 132

3.9 其他指令 133

第4章 S7-300/400的用戶程序結構 136

4.1 用戶程序的基本結構 136

4.1.1 用戶程序中的塊 136

4.1.2 用戶程序使用的堆棧 138

4.2 共享數據塊與復雜數據類型 139

4.2.1 共享數據塊與數據類型 139

4.2.2 復雜數據類型的生成與應用 141

4.3 功能塊與功能的生成與調用 144

4.3.1 功能塊 145

4.3.2 功能 147

4.3.3 功能與功能塊的調用 148

4.3.4 復雜數據類型作塊的輸入參數 153

4.3.5 時間標記衝突與一緻性檢查 153

4.3.6 單步與斷點功能的使用 154

4.4 多重背景 156

4.5 寄存器間接尋址與參數類型 158

4.5.1 寄存器間接尋址 158

4.5.2 參數類型POINTER的應用 161

4.5.3 參數類型ANY的應用 164

4.6 組織塊與中斷處理 166

4.6.1 中斷的基本概念 167

4.6.2 啓動組織塊與循環中斷組織塊 169

4.6.3 時間中斷組織塊 170

4.6.4 硬件中斷組織塊 173

4.6.5 延時中斷組織塊 175

4.6.6 錯誤處理組織塊與其他組織塊 177

4.7 顯示參考數據 178

4.7.1 參考數據的生成與顯示 178

4.7.2 在程序中快速查找地址的位置 180

第5章 數字量控製係統梯形圖設計方法 183

5.1 梯形圖的經驗設計法 183

5.2 順序控製設計法與順序功能圖 185

5.2.1 順序控製設計法 185

5.2.2 順序功能圖的基本元件 186

5.2.3 順序功能圖的基本結構 188

5.2.4 順序功能圖中轉換實現的基本規則 190

5.3 使用置位復位指令的順序控製梯形圖編程方法 192

5.3.1 單序列的編程方法 192

5.3.2 選擇序列與並行序列的編程方法 195

5.3.3 3條運輸帶順序控製程序設計 196

5.3.4 專用鑽床順序控製程序設計 197

5.4 具有多種工作方式的係統的順序控製編程方法 200

5.4.1 係統的硬件結構與工作方式 200

5.4.2 公用程序與手動程序 203

5.4.3 自動程序 204

5.5 順序功能圖語言S7-Graph的應用 207

5.5.1 S7-Graph語言概述 207

5.5.2 使用S7-Graph編程的例子 209

5.5.3 順序器的運行模式與監控操作 215

5.5.4 順序器中的動作與條件 216

5.5.5 用S7-Graph 編寫具有多種工作方式的控製程序 219

第6章 網絡通信基礎與PROFIBUS-DP網絡通信 225

6.1 串行通信接口 225

6.2 計算機通信的國際標準 227

6.2.1 開放係統互連模型 227

6.2.2 IEEE 802通信標準 228

6.2.3 現場總綫及其國際標準 229

6.3 SIMATIC通信網絡與通信服務 230

6.4 PROFIBUS網絡 232

6.4.1 PROFIBUS的物理層 233

6.4.2 PROFIBUS的通信服務 235

6.4.3 PROFIBUS-DP的功能 237

6.4.4 PROFIBUS-DP設備 238

6.4.5 ET 200 240

6.5 主站與標準DP從站通信的組態 241

6.5.1 組態PROFIBUS-DP網絡 241

6.5.2 主站與ET 200通信的組態 244

6.5.3 主站通過EM 277與S7-200通信的組態 246

6.6 DP主站與智能從站通信的組態 249

6.6.1 DP主站與智能從站主從通信的組態 249

6.6.2 設計驗證通信的程序 252

6.6.3 用SFC14和SFC15傳輸一緻性數據 254

6.7 PLC與變頻器DP通信的組態與編程 255

6.7.1 S7-300通過DP網絡監控變頻器 255

6.7.2 周期性通信讀寫變頻器的參數 259

6.8 DP網絡其他通信方式的組態與編程 262

6.8.1 S7通信的組態與編程 262

6.8.2 PROFIBUS通信的其他應用 267

第7章 PROFIBUS-DP網絡控製係統的故障診斷 270

7.1 使用STEP 7和中斷組織塊診斷故障 270

7.1.1 與網絡通信有關的中斷組織塊 270

7.1.2 DP從站的故障診斷 273

7.1.3 自動顯示有故障的DP從站 277

7.1.4 DP從站中信號模塊的故障診斷 280

7.2 用報告係統錯誤功能診斷和顯示硬件故障 285

7.2.1 生成PLC的故障診斷程序 285

7.2.2 人機界麵的組態與故障診斷實驗 288

7.3 故障診斷的其他問題 291

7.3.1 用模塊上的LED診斷故障 291

7.3.2 編程錯誤的診斷 292

7.3.3 項目的上傳 294

第8章 工業以太網的組態編程與故障診斷 297

8.1 工業以太網 297

8.1.1 工業以太網概述 297

8.1.2 SIMATIC工業以太網的硬件 299

8.2 基於以太網的S5兼容通信與S7通信 301

8.2.1 S5兼容的通信 301

8.2.2 TCP連接通信的組態與編程 302

8.2.3 基於以太網的S7-300之間的雙嚮S7通信 306

8.2.4 S7-300/400與其他PLC的S7通信 310

8.3 S7-300/400與S7-1200的開放式用戶通信 314

8.4 PROFINET通信的組態 319

8.4.1 PROFINET概述 319

8.4.2 PROFINET通信組態 321

8.5 PROFINET網絡控製係統的故障診斷 325

8.5.1 使用STEP 7診斷故障 325

8.5.2 自動顯示有故障的PROFINET IO設備 331

8.5.3 用報告係統錯誤功能和Web診斷和顯示硬件故障 333

8.5.4 用OB82檢測需要維護的狀態 334

第9章 S7-300/400的其他通信方式 337

9.1 MPI網絡通信 337

9.1.1 MPI網絡概述 337

9.1.2 全局數據通信的組態 337

9.1.3 S7基本通信 342

9.1.4 其他MPI網絡通信與通信軟件PRODAVE 345

9.2 其他通信網絡與通信服務 346

9.2.1 AS-i網絡 346

9.2.2 點對點通信 349

9.2.3 S7路由功能 353

9.2.4 OPC通信服務 357

9.2.5 工業無綫局域網 358

第10章 S7-300/400在模擬量閉環控製中的應用 360

10.1 模擬量閉環控製與PID控製器 360

10.1.1 模擬量閉環控製係統的組成 360

10.1.2 PID控製器的數字化 363

10.1.3 S7-300/400實現PID閉環控製的方法 368

10.2 連續PID控製器FB41 369

10.2.1 設定值與過程變量的處理 369

10.2.2 PID控製算法與輸齣值的處理 369

10.3 PID控製器的示例程序 372

10.3.1 閉環控製係統的組成 372

10.3.2 程序設計 373

10.4 PID控製器的參數整定方法與仿真實驗 377

10.4.1 PID控製器的參數整定方法 377

10.4.2 PID控製器參數整定的仿真實驗 378

10. 5 脈衝發生器FB43 381

10.5.1 脈衝發生器的功能與結構 381

10.5.2 三步控製器與兩步控製器 383

10.6 步進PI控製器FB42 388

10.6.1 步進控製器的結構 388

10.6.2 步進控製器的功能分析 389

附錄 391

附錄A S7-300/400指令一覽錶 391

附錄B 隨書光盤簡要說明 395

附錄C 常用縮寫詞 398

參考文獻 402


前言/序言

  前言本書是一本全麵深入地介紹S7-300/400的書籍,曾獲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2012-2013年度全行業暢銷書奬。  第4版根據S7-300/400最新版的硬件和軟件,對全書內容作瞭優化處理和修訂。參考西門子新軟件平颱博途中的STEP7的處理方法,介紹瞭一些庫裏的較常用的指令。刪除或精簡瞭一些較少使用的內容,與PLC通信的變頻器改為當前主流的G120。以太網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西門子的工控産品,為此增加瞭S7-300/400與其他S7PLC通過以太網的S7通信和開放式用戶通信,以及以太網的多種故障診斷和故障自動顯示的方法。  本書對S7-300/400的硬件結構與硬件組態、編程軟件與仿真軟件的使用、編程語言、指令、程序結構、各種通信網絡和通信服務、PID閉環控製等都作瞭全麵深入的介紹。同時介紹瞭作者總結的設計數字量控製梯形圖的一整套易學易用的編程方法,還介紹瞭用仿真軟件在計算機上模擬運行和監控PLC用戶程序的方法。可以通過隨書光盤中的例程和仿真來學習PID參數的整定方法。網絡故障診斷是現場維護的難點,本書詳細介紹瞭多種簡單實用的網絡故障的診斷方法和仿真方法。  隨書光盤提供瞭中文版STEP7V5.5SP4、仿真軟件PLCSIMV5.4SP5、編程語言S7-GraphV5.3SP7、大量的中文用戶手冊、與正文配套的60多個例程和30多個多媒體視頻教程。  作者主編的《跟我動手學S7-300/400PLC》是本書的入門版,適閤於初學者,該書有五十個實訓,讀者一邊看書,一邊根據實訓的要求在計算機上做仿真實驗,就能較快地掌握S7-300/400的使用方法。《S7-300/400PLC應用教程》是本書的教材版,附有習題和實驗指導書。  本書注重實際,強調應用,可供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和作為培訓教材,對S7-300/400的用戶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本書由廖常初主編,陳曉東、王雲傑、李遠樹、周林、陳曾漢、侯世英、鄭連清、範占華、關朝旺、鄭群英、餘鞦霞、張學鋒、申敏、羅盛波、廖亮、孫明渝、唐世友、文傢學參加瞭編寫工作。  因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E-mail地址為liaosun@cqu.edu.cn。歡迎讀者訪問作者在中華工控網的博客。  重慶大學廖常初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工業自動化和過程控製領域前沿技術應用的圖書簡介,內容側重於現代工業網絡、物聯網(IIoT)集成以及先進控製算法的應用,與您提到的特定教材內容形成區彆: --- 《現代工業控製係統集成與數字化轉型實踐》 圖書簡介 麵嚮新一代智能製造的係統集成與深度應用指南 在“工業4.0”和“智能製造”浪潮的推動下,傳統的離散控製和順序控製係統正在嚮高度集成化、網絡化和數據驅動的智能平颱演進。本書旨在為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過程控製以及機電一體化領域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一套係統而前沿的現代工業控製係統(ICS)集成、網絡安全與數據分析實踐的深度教程。 本書摒棄瞭對特定單一品牌硬件的詳盡指令級描述,轉而聚焦於跨平颱兼容性、係統架構設計、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實現以及工業物聯網(IIoT)的數據鏈構建。我們緻力於教授如何設計、部署和維護一個能夠適應未來十年技術迭代的柔性製造係統(FMS)。 --- 第一部分:先進控製係統架構與標準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當代復雜工業流程所依賴的分布式控製係統(DCS)和高性能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在集成環境下的架構選型與優化。 1. 控製係統層級模型的重構: 詳細分析瞭ISA-95模型在雲邊協同環境下的適應性調整。重點闡述瞭如何構建從現場傳感器/執行器層到企業資源規劃(ERP)層的數據語義一緻性框架。 2. 過程控製策略的深化應用: 區彆於基礎的PID控製,本章節詳細剖析瞭先進過程控製(APC),包括模型預測控製(MPC)的原理、建立和在長延遲、強耦閤係統中的應用案例。此外,還探討瞭模糊邏輯控製和神經網絡控製在非綫性係統優化中的潛力。 3. 功能安全(FuSa)與風險評估: 依照IEC 61508和IEC 61511標準,詳細闡述瞭安全儀錶係統(SIS)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內容涵蓋安全完整性等級(SIL)的確定方法(如LOPA分析)、安全迴路的設計、驗證與確認(V&V)過程,以及故障安全設計原則。 --- 第二部分:工業網絡、通信協議與數據互操作性 現代控製係統的核心在於信息的高效、可靠傳輸。本部分完全聚焦於工業通信技術棧的深度解析,強調協議的互操作性和網絡的魯棒性。 1. 確定性以太網技術對比與選型: 全麵比較瞭EtherCAT、PROFINET IRT、CC-Link IE TSN等主流實時工業以太網協議的技術特性、同步機製和拓撲構建優勢。提供瞭基於不同生産節拍要求的協議選型決策樹。 2. OPC UA的架構部署與安全模型: 深入講解OPC統一架構(OPC UA)作為信息模型和數據交換標準的作用。內容包括如何設計基於OPC UA的服務器/客戶端模式,實現跨平颱(如SCADA與MES之間)的數據語義化封裝,並詳細介紹瞭其內置的身份驗證、加密和訪問控製機製,以構建可信賴的工業數據空間。 3. 現場總綫係統的互聯與網關技術: 探討瞭傳統現場總綫(如HART, Modbus RTU/TCP)嚮高速以太網過渡的策略。重點剖析瞭高性能工業網關(Protocol Converters)的設計原理,確保異構係統間數據的高效轉換與時間戳同步。 --- 第三部分:工業物聯網(IIoT)與數據驅動的優化 本部分是本書的前沿核心,關注如何利用雲計算、邊緣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賦能傳統控製係統,實現預測性維護和質量優化。 1. 邊緣計算在控製層的部署: 闡述瞭“從雲到邊”的架構設計,聚焦於邊緣計算單元(ECU)在現場數據的預處理、協議轉換和低延遲決策中的作用。提供瞭在嵌入式平颱(如工業PC或高性能控製器)上部署輕量級容器化應用的實踐指南。 2. 工業大數據采集與存儲: 介紹瞭專門用於時間序列工業數據的數據庫技術(如InfluxDB、Prometheus)的選型標準。強調瞭數據清洗、缺失值插補和數據有效性驗證在構建高質量分析數據集中的重要性。 3. 預測性維護(PdM)的數據建模: 提供瞭基於曆史運行數據、振動分析和熱成像數據構建設備健康指標(Health Index)的實戰步驟。詳細介紹瞭剩餘使用壽命(RUL)模型的建立,包括特徵工程、機器學習算法(如隨機森林、深度學習)在故障分類與迴歸任務中的應用。 --- 第四部分:係統集成、仿真與虛擬調試 為瞭縮短項目周期並確保係統上綫一次成功,本部分強調瞭數字化孿生(Digital Twin)在現代工程實踐中的應用。 1. 高保真係統仿真建模: 介紹瞭使用MATLAB/Simulink、AMESim或TwinCAT等工具對復雜機電係統進行動態建模的方法。重點講解瞭如何將控製邏輯(PLC/DCS代碼)與物理模型進行軟硬件在環(HIL)集成測試。 2. 虛擬調試流程與驗證: 詳細描述瞭虛擬調試(Virtual Commissioning)的完整流程,包括I/O映射、運動學模型導入、周期性任務仿真和故障注入測試。通過虛擬環境,工程師可以在物理設備未到場的情況下,完成90%以上的控製邏輯驗證工作。 3. 人機界麵(HMI/SCADA)的工程化設計: 關注符閤人因工程學的HMI設計原則,超越簡單的圖形顯示。內容包括報警管理(遵循ISA 106標準)、趨勢分析的有效可視化,以及集成式信息傳遞機製的設計,以提高操作員的態勢感知能力。 --- 適用對象: 從事過程控製、自動化係統集成、智能工廠規劃的研發工程師。 希望擴展知識體係,掌握工業通信和數據分析技能的高級技術人員。 自動化、電氣工程、控製科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 本書以麵嚮解決方案(Solution-Oriented)為導嚮,通過豐富的案例研究和架構設計原則的闡述,幫助讀者掌握構建下一代安全、高效、數據驅動型工業控製係統的核心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給我的感覺是極其學院派,仿佛是從某個大學的教材編寫組直接拿齣來的。每一個概念的引入都遵循著嚴格的邏輯推導,從布爾代數開始,一步步構建起PLC控製係統的理論框架。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邏輯清晰,論述嚴謹,學術氣息非常濃厚。然而,這種“嚴謹”在實際應用層麵上就顯得有些晦澀難懂瞭。比如,在講解運動控製或PID算法時,書中大量引用瞭數學公式和狀態方程的推導,雖然這對於理解底層原理很有幫助,但對於現場工程師來說,可能更關心的是“在TIA Portal裏,我該怎麼設置這個參數組閤纔能讓我的伺服電機跑得穩定”。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跳過好幾頁的理論推導,直接去後麵找那個孤零零的、用粗體標齣來的“應用建議”,而且那個建議往往隻有一句話。這本書更適閤那些需要寫畢業論文、或者希望係統地掌握PLC控製理論基礎的研究人員。如果你隻是想快速學會如何配置一個DP從站或者調試一個簡單的配料程序,這本書的閱讀效率可能會讓你感到挫敗。

評分

這本書剛到手的時候,我還挺期待的,畢竟是第四版瞭,想著應該會涵蓋目前最新的技術和應用案例吧。翻開目錄看瞭一眼,內容覆蓋的範圍倒是挺廣,從基礎的編程指令到復雜的網絡通信,似乎都涉及到瞭。但是深入閱讀後,我發現書裏的很多例子都顯得有些陳舊,像是停在瞭上個世紀末的自動化現場。比如,講到S7-300的程序結構時,用的是非常經典的梯形圖(LAD)敘事方式,幾乎沒有涉及STEP 7 V5.x 之後引入的一些更現代化的編程元素,更彆提TIA Portal瞭。對於一個剛接觸西門子PLC,或者想把現有知識體係升級一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技術棧有點“復古”。我本想找一些關於PROFINET配置的深度解析,或者如何利用WinCC進行更高效人機界麵設計的章節,結果大部分篇幅還是集中在傳統的PROFIBUS DP和基礎的SFC/FC/FB結構劃分上。坦白說,對於行業老兵來說,可能就是快速翻閱一下找點兒思路;但對於新手,可能會被一些過時的操作界麵和截圖誤導,需要花費額外精力去適應當前主流的軟件環境。它更像是一本紮實的理論教材,而非一本麵嚮實際工程應用的“操作手冊”。

評分

從一個側重於係統集成和項目管理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應用技術”這個詞的詮釋上,著重偏嚮瞭“編程實現”而非“係統設計”。我期待看到更多關於整個S7-300/400平颱在不同行業(如水處理、食品飲料或汽車製造)的典型架構選擇、硬件選型原則(例如,什麼場景下必須用H級CPU,什麼場景下CP卡更閤適)以及項目生命周期中的文檔管理規範。然而,本書的側重點似乎仍然停留在PLC內部的邏輯構建上。係統層麵的考量,比如如何集成MES/ERP,如何進行遠程診斷和維護,如何評估不同控製方案的TCO(總體擁有成本),這些宏觀而關鍵的“應用技術”內容幾乎沒有涉及。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寫好單個程序模塊的指南,而不是一本關於如何成功交付一個基於S7平颱的自動化工程項目的參考書。對我這個需要對整個項目負責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支持深度遠遠不夠。

評分

這本書的圖例和截圖質量實在不敢恭維,這簡直是影響閱讀體驗的最大“殺手”。很多截圖看起來像是直接從舊版的STEP 7 Manager(不是TIA Portal)的界麵截取的,分辨率低,顔色失真,而且很多關鍵的對話框元素都模糊不清。更要命的是,很多截圖的上下文關係非常弱,你很難從圖片中直接推斷齣作者想要錶達的操作步驟。比如,當你看到一個關於“塊調用”的圖示時,你得花大力氣去辨認那個復選框到底選中瞭哪個選項,因為截圖太暗瞭。這種視覺上的不友好,對於依賴圖像來輔助理解編程邏輯的學習者來說,是巨大的障礙。我甚至懷疑這些插圖是不是直接復印自二十年前的舊版印刷品,完全沒有針對電子閱讀或現代打印機的需求進行優化。如果內容是金子,那這本的“包裝”可真夠粗糙的,極大地降低瞭我學習的積極性。

評分

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解決一個項目中的通信難題,具體是想深入理解S7-400在復雜分布式I/O架構中的數據幀結構和診斷機製。說實話,這本書在網絡通信這塊的介紹顯得非常保守和基礎。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描述RS-485總綫的基礎知識,以及PROFIBUS DP的令牌傳遞機製,這部分內容在網上隨便找一篇入門文章就能瞭解。真正關鍵的、能體現齣“技術”含量的部分——比如如何配置冗餘網絡、如何利用診斷緩衝區進行故障隔離、或者如何進行跨站數據交換的性能優化——描述得非常簡略,或者乾脆一筆帶過。給我感覺作者更傾嚮於描繪一個“理想狀態下”的控製係統,而不是應對現實世界中充滿瞭電磁乾擾和時序錯誤的“髒”環境。這種對現實挑戰的避諱,使得這本書在解決實際工程瓶頸時,顯得力不從心。我最終還是得去翻閱西門子官方的白皮書和論壇帖子,纔能找到我需要的深度信息。

評分

東西不錯,很喜歡,下次還會再來買的,京東的物流沒的說,送貨很快!!好評!!!

評分

物流很給力,在京東上買東西要的就是速度。書還沒看,過幾天看

評分

還是很實用的,對於有點基礎,還不是很清楚的想學的人來說

評分

挺好的,有光盤,對初學者有一定的幫助

評分

。。

評分

不錯的書,正在慢慢學習~

評分

收到瞭,還沒看

評分

彆人推薦的,過年啦,隻有京東還送貨,而且價格美麗,搞活動,入手好幾本,學習學習

評分

還沒時間看,感覺挺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