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中重要的兩門功課,越早領悟越早獲得心靈的自由。
★ 讓自己為難的事,越快拒絕越好;讓人生無奈的事,越早接受越好。
★ 生活是一半的麻煩,源自於你說“可以”太快,說“抱歉,不可以”太慢;
人生中一半的糾結,源自於你太執著於完美,接受不瞭缺憾。
生活可以更好,如果你學會拒絕、懂得接受。
學會拒絕,因為你不是為彆人而活——人生的自由,不是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能夠閤理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
懂得接受,因為你不是為缺憾而活——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要學著麵對一切真實,接受世界和命運的不完滿。
本書以“拒絕”和“接受”為主題,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告訴你如何改變不敢拒絕的思維模式,掌握閤理、有效的拒絕法;下篇從生活的方方麵麵齣發,講述坦然接受的智慧。
上篇 學會拒絕
第一章 為什麼你不敢拒絕
1 害怕對方受傷或生氣003
2 內嚮性格讓拒絕難開口007
3 擔心因為拒絕而失去彆人的肯定010
4 “我是渺小的”——自卑作祟014
5 “好吧,我輸瞭!”017
6 “交給我,沒問題”020
7 很少自己做決定,習慣聽從他人024
8 想得太多,總覺得拒絕得不夠完美027
9 用“不拒絕”獲得友誼030
第二章 彆讓不會拒絕拿走你的主動權
1 時刻記得:生活的決定權在於自己034
2 屏蔽無關信息的乾擾,提升自控力038
3 不讓時間被其他人的求助占滿041
4 拒絕超負荷的忙碌044
5 投資理財,自己說瞭算047
6 婚姻不能妥協050
第三章 提升個人底氣的拒絕法
1 觸碰底綫便要說“不”054
2 丟失底綫,拒絕會失去力度057
3 有求必應就是一種無底綫060
4 保留自己的底綫,拒絕得寸進尺062
5 個人隱私是不能觸碰的底綫066
第四章 如何拒絕有效卻又不傷人
1 找理由: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069
2 不在答應與拒絕間反復權衡072
3 拖延法:讓對方主動放棄請求075
4 玩笑似的地錶達拒絕之意079
5 錶達拒絕的身體語言081
6 給自己的幾個實用技巧與案例084
第五章 在職場中拒絕成為“受氣包”
1 拒絕上司的不閤理要求089
2 拒絕無度加班092
3 拒絕同事提齣的超齣閤理範圍的要求094
4 拒絕職場中的“生活事兒”098
5 拒絕客戶的不閤理要求101
6 拒絕談判中的不閤理條件105
第六章 妥善迴絕生活中的煩心事
1 事件一:不願意參加的朋友聚會109
2 事件二:被朋友當作情緒垃圾桶112
3 事件三:有事要忙,親友突然來訪115
4 事件四:銷售員是你的客人118
5 事件五:遭遇堅持不懈的上門推銷者121
6 事件六:有人提齣你不想迴答的問題124
7 事件七:不直白地拒絕對方的追求126
第七章 拒絕後的收尾工作
1 安慰可以緩和糟糕的情緒130
2 用謝意化解尷尬133
3 給對方一個可以滿足的驚喜137
4 在閤適的時機加以鼓勵140
5 盡快反饋信息,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144
下篇 懂得接受
第一章 懂得接受,是變好的開始
1 不刻意追求完美151
2 遺憾讓生活足夠真實154
3 人生中的得到本就是有限的157
4 糾結失去,不如重新齣發160
5 事情已經發生,何必還要煩惱163
6 放下名利,泰然處世166
第二章 將所受的苦變成足下的路
1 豐富人生的不是享樂,而是苦難169
2 藉助逆境增長智慧172
3 經驗是從吃苦中萃取齣來的176
4 彆讓悲觀擋住生命的陽光178
5 接受失敗,但絕不要放棄182
6 對睏境多一些耐心184
7 不是路到盡頭,是你應該學會轉彎186
第三章 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自己給的
1 無論大小,要有一個夢想190
2 生氣不如爭氣194
3 一無所有,正是努力的理由197
4 耐得住寂寞199
5 你可以喚醒自己的潛能200
6 苛刻也是一種培養203
第四章 對生命的前進保持坦然
1 想做的,現在就要去做206
2 看著眼下的生活209
3 在今天的基礎上奮鬥212
4 將過去留在過去214
5 活好今天是應對未來的最好方法217
第五章 接受愛情就接納全部
1 愛一個人就要接納他/她的全部221
2 愛不是放肆,是剋製224
3 愛情的持久是需要兩個人的維護226
4 分手後,不必再當敵人230
5 愛情是需要經營的232
6 給對方自由的空間235
7 在平淡中體會愛的味道238
第六章 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1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242
2 給自己擁抱孤獨的機會246
3 接受真實的自己250
4 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253
5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256
6 對所有人寬容一些,包括自己259
第七章 接受的第一步:停止抱怨
1 抱怨改變不瞭糟糕的現狀263
2 不因不公平而放棄努力266
3 接受纔是改變的開始269
4 剋製對批評的抵觸與反擊271
5 無法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274
5 “好吧,我輸瞭!”
有一種人,天生有一種怯懦,遇到事情總是習慣說“對對對”;還有一種人,他們在遇到不閤理的事情時,總是會第一時間站齣來,堅定地說:“不,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另有看法,請聽聽我的見解!”
錶麵上看,這種人很懂得據理力爭,懂得拒絕,然而沒曾想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爭論的進一步深化,他們最後卻選擇瞭妥協。“好吧,我聽你的。”每每到瞭最後環節,他們用這樣的一種態度,選擇瞭偃旗息鼓。
為什麼會如此?為什麼一個原本敢於說“不”的人,卻到最後時刻被妥協之人附體?讓我們看這樣一則案例:
傑剋遜是美國加州人,今年40歲的他早已成傢立業,生活可謂很愜意。按道理來說,這種人的生活應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傑剋遜卻說:“我也有我自己的苦惱,並且很嚴重!你們誰都不知道,其實我不是一個意誌力很堅定的人。很多時候我可以和人據理力爭,但最後還是被他們說服瞭。”
一個朋友聽他這樣說,不禁有些好奇,問道:“那麼,你在最後想到瞭什麼,讓你選擇這樣?”
傑剋遜沉思瞭一會兒,說:“也許,是我的年紀大瞭,害怕惹麻煩?過瞭35歲之後,我總是覺得說話做事應該認真小心,盡可能不要輕易答應彆人。但是,當我真的拒絕又引起對方的爭論時,我又覺得,這樣做不是更給自己惹瞭麻煩嗎?我想,犧牲點自己的時間,也不想和彆人起摩擦……”
朋友驚訝道:“那麼,你一定活得很痛苦!”
傑剋遜懊惱地說:“是啊,你們有誰知道,在聖誕節假期的時候,同事們去度假瞭,我卻還要在辦公室裏待著,幫助他們去分擔工作!而我的妻子和孩子,我卻沒有時間陪!這種感覺糟透瞭!”
按理說,一個一開始敢於拒絕與否定的人,不會存在太多的心理問題,可是為什麼,傑剋遜卻總是在最後時刻放棄自我?其實,從他的話裏,我們已經找到瞭答案——厭惡爭執,害怕惹麻煩。這種心態,導緻瞭這類人習慣性放棄,最終依舊被各種無理的要求所束縛,終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事實上,如傑剋遜一般不能夠堅持自我的人,現實中還有很多。有學者通過調查發現,國內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不能夠從頭到尾堅持自己的觀點。很多人在經曆瞭反駁、爭論後,選擇瞭不再說話,選擇瞭妥協。因為,那個時候他們的腦海裏會浮現齣這樣的觀點:“何苦再爭論呢?在拒絕下去,我估計就要得罪對方瞭……”
擔心因為自己的態度讓對方生氣,於是乎,原本敢於侃侃而談的我們,不得不選擇委屈自己。而更可怕的心態,是得過且過,正如傑剋遜一般。不再拒絕的另一個原因,是認為所有事情都能承受,哪怕私下的自己陷入瞭無盡痛苦。
是的,你選擇瞭放棄,收獲的卻是痛苦——喪失自己的時間,喪失與傢人閤歡的機會,喪失瞭原本獨立的人格。
既然感到瞭痛苦,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嘗試去改變?試著去學習以下幾種方法吧,擺脫那種最後時刻習慣性放棄的毛病:
1.為自己的拒絕做好規劃
很多習慣性放棄的人,不是因為不能堅持,而是因為他的所有拒絕都是臨時起意,結果在交談的過程中邏輯越來越亂,最終被對方說得啞口無言。為此,我們應該製定詳細的規劃,在交談的時候,能夠理清自己的見解,這樣纔能避免被對方完全壓製,喪失氣場。
當然,我們不可能在交談的過程中,拿齣筆紙開始分析並記下自己的思維。我們應當做的,是不要太過著急去闡述,而是不妨在對方講完一段後暫時思考片刻,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記住,有的時候反應過快並不是好事,刹那間的停頓與思考,反而更能夠讓我們想明白問題。
2.培養自己的毅力
毅力不足,也是習慣性最後放棄人士的一個缺點。所以,我們就要對毅力進行培養。我們可以參加一些小型公開辯論會,因為在辯論會上,是不可能允許一方提前妥協的,用規則來強化自己的毅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同時,我們還應該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與比賽。體育與交談錶麵上看毫無關係,但體育同樣講究“不放棄”,所以多參加體育比賽,可以培養自己堅韌的毅力,這在無形中也能夠用於自己的拒絕之中。
3.必須燃起自己的信心
堅持到底,一個最關鍵的心態是什麼?自然是信心。有瞭信心,你纔能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迴答是正確的。唯有如此,你纔不會低聲下氣,最後被彆人說服。沒有信心你根本無心拒絕,老早就逃到瞭很遠的地方,連拒絕的機會都很難擁有。
想要提升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簡單的一個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後,對著鏡子擲地有聲地說:“×××,你能行的!相信你自己!”嘗試著這樣做吧,用不瞭多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早已不是那個懦弱的人!
4.激發成功欲望,多感受成功的美妙
激發成功的欲望,同樣是解決最後放棄的好方法。因為,習慣最終放棄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對勝利沒有追求,總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試想,一個對成功總抱有極大熱情的人,怎麼可能會在最後時刻放棄?
那麼,該如何激發成功欲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感受成功的美妙。體育比賽的成功,會讓你感受到眾人為你的歡呼;一場遊戲的勝利,也會讓你贏得隊友們的掌聲。更何況還有一些諸如企業內部競賽的賽事,不僅可以贏得贊揚,更能夠贏得奬金和榮譽。這些活動,都是讓我們感受成功美妙的最佳渠道。當我們體會到瞭原來戰勝對方是一件酣暢淋灕的事情,這個時候又怎會選擇嚮對方妥協?
總而言之,想要成功拒絕他人,就要擺脫恐懼的心態,讓自己一開始的堅定延續下去。有瞭堅持到底的習慣,你就不會輕易妥協,而是在關鍵時刻大聲說齣“不”!當你的拒絕越是堅定,對方的氣場也將逐漸降低,最終反而被你所說服!
你是一個懂得拒絕的人嗎?
也許你是生活中的“老好人”:有瞭工作,老闆第一時間就會交給你做;朋友有事,第一個會想到打電話給你;推銷員很願意和你打交道,因為那時他們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盡管你的工作量已經足夠讓你加班到深夜,你已經很久沒有除瞭朋友之外的獨處時間,以及你並不需要被推銷的商品,但是那句開口就能說的拒絕卻遲遲說不齣來。
拒絕和被拒絕本就是很平常的行為,卻惡化成睏擾生活的頑疾。無論是因為礙於情麵,還是擔心得罪,抑或是害怕被拒絕後可能發生的衝突等,這種種原因導緻你的生活被大部分額外的負擔占據,本屬於你的時間和決定權卻被交給瞭彆人。然而,可悲的是,這種額外的付齣有時候卻被人視為理所當然,進而被要求的局麵愈演愈烈。
委屈與憤怒並不能讓你擺脫這糟糕的局麵。拒絕是一種能力,它要既能達成拒絕的目的,又能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對對方的影響。學會拒絕,你的生活纔能變得輕鬆而有秩序。
那麼,同樣還有一個問題:你是一個懂得接受的人嗎?
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接受給予是相對容易的,它不同於拒絕,需要麵對可能惡化的關係或是局麵。但其實,接受也同樣需要勇氣。
苦難、遺憾、離彆、齣身、容貌,不公平的待遇、無法改變的傷害……麵對這一切,你能夠坦然接受嗎?我們往往隻記得接受生活中的陽光,盡量迴避那些陽光背後的陰影,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然而,有些陰影是無法迴避的,逃避隻會讓這些“不好”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接受意味著正視並接納,當你能夠正視並接納,事情就開始嚮著好的方嚮轉變。所以我們會說,接受是變好的開始。
接受並不代錶妥協或忍受,它是一種麵對人生的坦然,是一種正視現實的態度。在接受後以更積極的行為處理事件,是接受帶來的轉變。與沉溺於壞狀況、壞情緒相比,這種轉變是更好的選擇。當你能夠接受,你便能夠更加從容地麵對一切。
拒絕和接受是人生的兩門必修課,卻很少有人將它們放在一起。本書以“拒絕”和“接受”為主題,告訴你如何修煉這兩門功課。如果你學會拒絕、懂得接受,生活可以更好。
這本《學會拒絕,懂得接受》的書名,讓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瞭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瓶頸,感覺自己像個“救火隊員”,哪裏有事就往哪裏撲,雖然纍,但總覺得好像也做不齣什麼真正讓自己引以為傲的成果。有時候,麵對彆人的請求,即便心裏知道自己已經分身乏術,但礙於情麵,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結果弄得自己焦頭爛額,既沒能好好完成彆人的事,也耽誤瞭自己的正事。這種“好好先生/女士”的心態,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把寶貴的資源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這本書的題目,恰好點中瞭我的痛處,也讓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策略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方法,幫助我打破這種被動應付的局麵,找到一種更健康、更高效的生活節奏,不再被無休止的“是”所綁架。
評分最近閱讀瞭《學會拒絕,懂得接受》之後,我對“接受”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我一直以為接受就意味著順從,意味著對現狀的被動承認。然而,書中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接受,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是一種源於自我認知和內心力量的成熟錶現。它不是放棄抵抗,而是看清現實,並在看清的基礎上,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這種接受,或許是對一段無法改變的關係,或許是對一個已經發生的錯誤,又或許是對自己尚未達到的目標。我曾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某些缺點而陷入長久的自我否定,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每天活在與他人比較的焦慮中。讀瞭這本書,我開始嘗試去理解,接納這些不完美,並不代錶停止進步,反而是更加腳踏實地,認識到真實的自己,纔能找到前進的方嚮,而不是在虛幻的完美主義中迷失。
評分初讀《學會拒絕,懂得接受》,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心理學或溝通技巧的書籍,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指南。書中描繪的許多場景,都讓我聯想到自己過去的經曆,那些因為不懂得拒絕而錯失的機會,那些因為不願接受而徒增的煩惱。我記得大學時,我曾經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同學的藉款請求,而導緻自己一度生活拮據,影響瞭學業。也曾因為無法接受感情的結束,而沉溺在痛苦中難以自拔,錯過瞭新的開始。這本書讓我明白,拒絕和接受,其實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麵,它們共同構成瞭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學會瞭恰當的拒絕,我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學會瞭坦然的接受,我們可以更從容地麵對生活的起伏。這種智慧,遠比任何技巧都來得重要。
評分《學會拒絕,懂得接受》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對“邊界感”的探討。我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纔是情感的深度體現,但這種想法,常常讓我失去自我。我太容易把彆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太容易把彆人的情緒內化為自己的負擔。這種過度付齣,不僅消耗瞭我自己的能量,也讓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疲憊不堪。書中關於如何清晰地劃定個人邊界,以及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如何堅定地錶達自己的需求,讓我茅塞頓開。我意識到,拒絕,並非冷漠,而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當我們學會適時地拒絕,就是在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在給對方一個更清晰的反饋,避免誤解和不必要的期望。而懂得接受,則意味著我們能夠坦然麵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不強求,不執著,以一種更平和的心態去應對。
評分《學會拒絕,懂得接受》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減法”的生活哲學。在信息爆炸、需求膨脹的時代,我們總是被鼓勵去“擁有”更多,去“爭取”更多。然而,這種不斷疊加的欲望,反而讓我們失去瞭內心的寜靜。書中關於如何審視自己的真實需求,如何辨彆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捨棄的,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非真的需要那些東西,隻是因為“彆人有”或者“看起來不錯”而盲目跟風。學會拒絕,就是在主動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剔除那些不必要的乾擾,讓自己更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事物。而懂得接受,則是在接受“少即是多”的道理,接受生活本來的樣子,不強求,不虛飾,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淡定與自在。
評分。。。。。無語。。
評分很贊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書挺厚,內容也不錯,老是做老好人混不開啊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挺不錯的,對得起這個價錢瞭,一直在京東買東西,以後也繼續買吧
評分一般好書,值得購買!
評分挺好的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