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懂得接受

学会拒绝,懂得接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岚 著
图书标签:
  • 自我成长
  • 人际关系
  • 情绪管理
  • 心理学
  • 断舍离
  • 个人成长
  • 积极心理学
  • 生活技巧
  • 自我提升
  • 沟通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610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301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人生中重要的两门功课,越早领悟越早获得心灵的自由。

★ 让自己为难的事,越快拒绝越好;让人生无奈的事,越早接受越好。

★ 生活是一半的麻烦,源自于你说“可以”太快,说“抱歉,不可以”太慢;

人生中一半的纠结,源自于你太执着于完美,接受不了缺憾。

生活可以更好,如果你学会拒绝、懂得接受。


内容简介

学会拒绝,因为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人生的自由,不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能够合理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

懂得接受,因为你不是为缺憾而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要学着面对一切真实,接受世界和命运的不完满。

本书以“拒绝”和“接受”为主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告诉你如何改变不敢拒绝的思维模式,掌握合理、有效的拒绝法;下篇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发,讲述坦然接受的智慧。

目录

上篇 学会拒绝

第一章 为什么你不敢拒绝

1 害怕对方受伤或生气003

2 内向性格让拒绝难开口007

3 担心因为拒绝而失去别人的肯定010

4 “我是渺小的”——自卑作祟014

5 “好吧,我输了!”017

6 “交给我,没问题”020

7 很少自己做决定,习惯听从他人024

8 想得太多,总觉得拒绝得不够完美027

9 用“不拒绝”获得友谊030

第二章 别让不会拒绝拿走你的主动权

1 时刻记得:生活的决定权在于自己034

2 屏蔽无关信息的干扰,提升自控力038

3 不让时间被其他人的求助占满041

4 拒绝超负荷的忙碌044

5 投资理财,自己说了算047

6 婚姻不能妥协050

第三章 提升个人底气的拒绝法

1 触碰底线便要说“不”054

2 丢失底线,拒绝会失去力度057

3 有求必应就是一种无底线060

4 保留自己的底线,拒绝得寸进尺062

5 个人隐私是不能触碰的底线066

第四章 如何拒绝有效却又不伤人

1 找理由: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069

2 不在答应与拒绝间反复权衡072

3 拖延法:让对方主动放弃请求075

4 玩笑似的地表达拒绝之意079

5 表达拒绝的身体语言081

6 给自己的几个实用技巧与案例084

第五章 在职场中拒绝成为“受气包”

1 拒绝上司的不合理要求089

2 拒绝无度加班092

3 拒绝同事提出的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094

4 拒绝职场中的“生活事儿”098

5 拒绝客户的不合理要求101

6 拒绝谈判中的不合理条件105

第六章 妥善回绝生活中的烦心事

1 事件一:不愿意参加的朋友聚会109

2 事件二:被朋友当作情绪垃圾桶112

3 事件三:有事要忙,亲友突然来访115

4 事件四:销售员是你的客人118

5 事件五:遭遇坚持不懈的上门推销者121

6 事件六:有人提出你不想回答的问题124

7 事件七:不直白地拒绝对方的追求126

第七章 拒绝后的收尾工作

1 安慰可以缓和糟糕的情绪130

2 用谢意化解尴尬133

3 给对方一个可以满足的惊喜137

4 在合适的时机加以鼓励140

5 尽快反馈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144

下篇 懂得接受

第一章 懂得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1 不刻意追求完美151

2 遗憾让生活足够真实154

3 人生中的得到本就是有限的157

4 纠结失去,不如重新出发160

5 事情已经发生,何必还要烦恼163

6 放下名利,泰然处世166

第二章 将所受的苦变成足下的路

1 丰富人生的不是享乐,而是苦难169

2 借助逆境增长智慧172

3 经验是从吃苦中萃取出来的176

4 别让悲观挡住生命的阳光178

5 接受失败,但绝不要放弃182

6 对困境多一些耐心184

7 不是路到尽头,是你应该学会转弯186

第三章 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自己给的

1 无论大小,要有一个梦想190

2 生气不如争气194

3 一无所有,正是努力的理由197

4 耐得住寂寞199

5 你可以唤醒自己的潜能200

6 苛刻也是一种培养203

第四章 对生命的前进保持坦然

1 想做的,现在就要去做206

2 看着眼下的生活209

3 在今天的基础上奋斗212

4 将过去留在过去214

5 活好今天是应对未来的最好方法217

第五章 接受爱情就接纳全部

1 爱一个人就要接纳他/她的全部221

2 爱不是放肆,是克制224

3 爱情的持久是需要两个人的维护226

4 分手后,不必再当敌人230

5 爱情是需要经营的232

6 给对方自由的空间235

7 在平淡中体会爱的味道238

第六章 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1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242

2 给自己拥抱孤独的机会246

3 接受真实的自己250

4 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253

5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256

6 对所有人宽容一些,包括自己259

第七章 接受的第一步:停止抱怨

1 抱怨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263

2 不因不公平而放弃努力266

3 接受才是改变的开始269

4 克制对批评的抵触与反击271

5 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274


精彩书摘

5 “好吧,我输了!”

有一种人,天生有一种怯懦,遇到事情总是习惯说“对对对”;还有一种人,他们在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时,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坚定地说:“不,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另有看法,请听听我的见解!”

表面上看,这种人很懂得据理力争,懂得拒绝,然而没曾想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争论的进一步深化,他们最后却选择了妥协。“好吧,我听你的。”每每到了最后环节,他们用这样的一种态度,选择了偃旗息鼓。

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一个原本敢于说“不”的人,却到最后时刻被妥协之人附体?让我们看这样一则案例:

杰克逊是美国加州人,今年40岁的他早已成家立业,生活可谓很惬意。按道理来说,这种人的生活应是非常完美的,但是杰克逊却说:“我也有我自己的苦恼,并且很严重!你们谁都不知道,其实我不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定的人。很多时候我可以和人据理力争,但最后还是被他们说服了。”

一个朋友听他这样说,不禁有些好奇,问道:“那么,你在最后想到了什么,让你选择这样?”

杰克逊沉思了一会儿,说:“也许,是我的年纪大了,害怕惹麻烦?过了35岁之后,我总是觉得说话做事应该认真小心,尽可能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但是,当我真的拒绝又引起对方的争论时,我又觉得,这样做不是更给自己惹了麻烦吗?我想,牺牲点自己的时间,也不想和别人起摩擦……”

朋友惊讶道:“那么,你一定活得很痛苦!”

杰克逊懊恼地说:“是啊,你们有谁知道,在圣诞节假期的时候,同事们去度假了,我却还要在办公室里待着,帮助他们去分担工作!而我的妻子和孩子,我却没有时间陪!这种感觉糟透了!”

按理说,一个一开始敢于拒绝与否定的人,不会存在太多的心理问题,可是为什么,杰克逊却总是在最后时刻放弃自我?其实,从他的话里,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厌恶争执,害怕惹麻烦。这种心态,导致了这类人习惯性放弃,最终依旧被各种无理的要求所束缚,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事实上,如杰克逊一般不能够坚持自我的人,现实中还有很多。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国内高达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不能够从头到尾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多人在经历了反驳、争论后,选择了不再说话,选择了妥协。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的观点:“何苦再争论呢?在拒绝下去,我估计就要得罪对方了……”

担心因为自己的态度让对方生气,于是乎,原本敢于侃侃而谈的我们,不得不选择委屈自己。而更可怕的心态,是得过且过,正如杰克逊一般。不再拒绝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所有事情都能承受,哪怕私下的自己陷入了无尽痛苦。

是的,你选择了放弃,收获的却是痛苦——丧失自己的时间,丧失与家人合欢的机会,丧失了原本独立的人格。

既然感到了痛苦,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去改变?试着去学习以下几种方法吧,摆脱那种最后时刻习惯性放弃的毛病:

1.为自己的拒绝做好规划

很多习惯性放弃的人,不是因为不能坚持,而是因为他的所有拒绝都是临时起意,结果在交谈的过程中逻辑越来越乱,最终被对方说得哑口无言。为此,我们应该制定详细的规划,在交谈的时候,能够理清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避免被对方完全压制,丧失气场。

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交谈的过程中,拿出笔纸开始分析并记下自己的思维。我们应当做的,是不要太过着急去阐述,而是不妨在对方讲完一段后暂时思考片刻,给自己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记住,有的时候反应过快并不是好事,刹那间的停顿与思考,反而更能够让我们想明白问题。

2.培养自己的毅力

毅力不足,也是习惯性最后放弃人士的一个缺点。所以,我们就要对毅力进行培养。我们可以参加一些小型公开辩论会,因为在辩论会上,是不可能允许一方提前妥协的,用规则来强化自己的毅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与比赛。体育与交谈表面上看毫无关系,但体育同样讲究“不放弃”,所以多参加体育比赛,可以培养自己坚韧的毅力,这在无形中也能够用于自己的拒绝之中。

3.必须燃起自己的信心

坚持到底,一个最关键的心态是什么?自然是信心。有了信心,你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唯有如此,你才不会低声下气,最后被别人说服。没有信心你根本无心拒绝,老早就逃到了很远的地方,连拒绝的机会都很难拥有。

想要提升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简单的一个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掷地有声地说:“×××,你能行的!相信你自己!”尝试着这样做吧,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懦弱的人!

4.激发成功欲望,多感受成功的美妙

激发成功的欲望,同样是解决最后放弃的好方法。因为,习惯最终放弃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对胜利没有追求,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试想,一个对成功总抱有极大热情的人,怎么可能会在最后时刻放弃?

那么,该如何激发成功欲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感受成功的美妙。体育比赛的成功,会让你感受到众人为你的欢呼;一场游戏的胜利,也会让你赢得队友们的掌声。更何况还有一些诸如企业内部竞赛的赛事,不仅可以赢得赞扬,更能够赢得奖金和荣誉。这些活动,都是让我们感受成功美妙的最佳渠道。当我们体会到了原来战胜对方是一件酣畅淋漓的事情,这个时候又怎会选择向对方妥协?

总而言之,想要成功拒绝他人,就要摆脱恐惧的心态,让自己一开始的坚定延续下去。有了坚持到底的习惯,你就不会轻易妥协,而是在关键时刻大声说出“不”!当你的拒绝越是坚定,对方的气场也将逐渐降低,最终反而被你所说服!


前言/序言

你是一个懂得拒绝的人吗?

也许你是生活中的“老好人”:有了工作,老板第一时间就会交给你做;朋友有事,第一个会想到打电话给你;推销员很愿意和你打交道,因为那时他们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尽管你的工作量已经足够让你加班到深夜,你已经很久没有除了朋友之外的独处时间,以及你并不需要被推销的商品,但是那句开口就能说的拒绝却迟迟说不出来。

拒绝和被拒绝本就是很平常的行为,却恶化成困扰生活的顽疾。无论是因为碍于情面,还是担心得罪,抑或是害怕被拒绝后可能发生的冲突等,这种种原因导致你的生活被大部分额外的负担占据,本属于你的时间和决定权却被交给了别人。然而,可悲的是,这种额外的付出有时候却被人视为理所当然,进而被要求的局面愈演愈烈。

委屈与愤怒并不能让你摆脱这糟糕的局面。拒绝是一种能力,它要既能达成拒绝的目的,又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对方的影响。学会拒绝,你的生活才能变得轻松而有秩序。

那么,同样还有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懂得接受的人吗?

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接受给予是相对容易的,它不同于拒绝,需要面对可能恶化的关系或是局面。但其实,接受也同样需要勇气。

苦难、遗憾、离别、出身、容貌,不公平的待遇、无法改变的伤害……面对这一切,你能够坦然接受吗?我们往往只记得接受生活中的阳光,尽量回避那些阳光背后的阴影,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然而,有些阴影是无法回避的,逃避只会让这些“不好”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接受意味着正视并接纳,当你能够正视并接纳,事情就开始向着好的方向转变。所以我们会说,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接受并不代表妥协或忍受,它是一种面对人生的坦然,是一种正视现实的态度。在接受后以更积极的行为处理事件,是接受带来的转变。与沉溺于坏状况、坏情绪相比,这种转变是更好的选择。当你能够接受,你便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切。

拒绝和接受是人生的两门必修课,却很少有人将它们放在一起。本书以“拒绝”和“接受”为主题,告诉你如何修炼这两门功课。如果你学会拒绝、懂得接受,生活可以更好。



《成长是一场遇见》 序言 人生是一场无尽的旅途,我们在这场旅途中不断地行走,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桩桩件件的事。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这本《成长是一场遇见》并非一本寻常的励志读物,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你的生命旅途中,静静地陪伴,娓娓地道来。在这里,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遥不可及的理论,只有那些渗透在生活肌理中的真实感悟,和那些曾经触动过我们心灵的细微之处。 本书希望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遇见”——它们可能是一段真挚的友谊,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一个让你醍醐灌顶的导师,甚至是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正是这些遇见,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色彩,塑造了我们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当我们敞开心扉,拥抱这些遇见,生命便会因此而丰盈,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完整。 第一部分:初遇——生命中的那些陌生人 我们的人生,始于一次毫无预兆的相遇。也许是在拥挤的街头,你与一位老人擦肩而过,他手中的书页被风吹动,露出一行你熟悉又陌生的诗句;也许是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一位新来的同事,用一种你从未想过的角度,解决了你棘手的难题。这些萍水相逢,或许在你生命的河流中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细细品味,它们却可能埋下改变的种子。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在熟悉的半径里活动,依赖于既定的模式。而陌生人的出现,恰恰是打破这种惯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他们身上带有我们所不具备的视角、经验和智慧。一位在你看来平凡无奇的店主,可能在经营之道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一位在你眼中有些古怪的邻居,可能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我们常常因为“陌生”而选择回避,却错失了无数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阅读本书的这一部分,你将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在你生命中短暂停留的陌生面孔。我们会探讨如何识别那些可能带来启发的“陌生人”,以及如何打破内心的壁垒,去主动建立连接。你会发现,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询问,都能开启一段意想不到的对话,而一次深刻的对话,则可能为你点亮前行的道路。 拥抱未知: 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事物充满恐惧?如何克服这种天生的防御机制,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那些未知?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将剖析恐惧的根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培养好奇心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从细节中发现: 那些最闪光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不经意的地方。如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陌生人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信息?本书将分享一些观察技巧,帮助你从细微之处洞察人性,发掘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不凡。 建立短暂而有意义的连接: 并非所有的遇见都需要成为长久的羁绊。如何在短暂的相遇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们将探讨“微连接”的力量,以及如何在社交场合中,快速而有效地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 陌生人的礼物: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陌生人的话语,有时能成为改变我们人生的“灵丹妙药”。本书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展示陌生人的善意、智慧和激励,如何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力量。 第二部分:相遇——生命中最深刻的联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构成生命中最绚烂的画卷。这些相遇,可能是童年时期的玩伴,教会你分享与合作;可能是青春期的恋人,让你体会到心动与失落;可能是并肩作战的同事,与你一同经历风雨。每一次的相遇,都伴随着情感的投入,思想的碰撞,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化。 本书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那些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相遇。我们不只是讲述爱情的浪漫,也不只是歌颂友谊的珍贵,而是试图去理解,这些相遇如何在我们心中种下种子,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又如何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坐标。 看见彼此,而非投射: 我们常常将自己对理想关系的美好期望,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但真正的相遇,是看见对方真实的样子,包括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如何摆脱“滤镜”,真正地看见对方?我们将讨论如何培养共情能力,以及如何用非评判性的眼光去理解和接纳他人。 碰撞与融合: 思想的碰撞,不是为了分出输赢,而是为了激荡出新的火花。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处理观点上的差异,既能保持自我,又能寻求共识?本书将提供关于有效沟通的原则,帮助你在争执中找到理解,在差异中实现融合。 共筑与独立: 好的相遇,并非将两个人变成一个人,而是让双方都能在彼此的支持下,更加独立和完整。如何在新建立的关系中,既能相互依存,又能保有个人空间?我们将探讨“共筑”的艺术,以及如何在共同成长中,不失去自我。 告别,也是一种遇见: 有些相遇,注定会走向终点。告别,或许是生命中最难学会的“遇见”。如何以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关系的结束,从中学习,并继续前行?本书将探讨告别的智慧,以及如何从每一次的结束中,为下一次更好的遇见做准备。 第三部分:重遇——生命中的自我探索 人生最值得的遇见,莫过于与那个不断成长的自我重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历着角色转换,承担着责任,也面临着挑战。曾经的少年,变成了沉稳的中年;曾经的梦想,或许在现实中有了新的形态。每一次的重遇,都是一次对过往的回顾,一次对当下的审视,以及一次对未来的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引导读者将目光转向内心,与那个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变化的自我,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而忽略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和渴望。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那份宁静,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本书将介绍一些静心的方法,帮助你与自己建立更深的连接。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面,都有不那么光彩的部分。这些不完美,恰恰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独特之处。如何停止自我苛责,学会接纳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将探讨自我疗愈的途径,以及如何将“弱点”转化为力量。 重塑与新生: 成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重塑与新生中实现。当我们理解了自己的过去,接纳了自己的现在,我们便有了勇气去创造更好的未来。本书将分享一些关于目标设定、习惯养成和持续学习的策略,帮助你成为那个你想要成为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遇见中闪光: 最终,我们生命的意义,并非源于独自的奋斗,而是体现在与世界的连接,与他人的互动,以及与自我的深度对话之中。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当我们学会更好地遇见他人,更好地遇见自己,我们的生命便会因此而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结语 《成长是一场遇见》是一次邀请,邀请你加入一场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连接的探索之旅。在这里,我们不提供地图,因为你的人生旅程,本就无地图可循。我们只提供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让你在每一次的遇见中,都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刻的自己。愿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份温暖,一份启发,并最终,在人生的这场盛大的遇见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学会拒绝,懂得接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边界感”的探讨。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才是情感的深度体现,但这种想法,常常让我失去自我。我太容易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太容易把别人的情绪内化为自己的负担。这种过度付出,不仅消耗了我自己的能量,也让我在人际关系中感到疲惫不堪。书中关于如何清晰地划定个人边界,以及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如何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让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拒绝,并非冷漠,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当我们学会适时地拒绝,就是在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在给对方一个更清晰的反馈,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期望。而懂得接受,则意味着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强求,不执着,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评分

这本《学会拒绝,懂得接受》的书名,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瓶颈,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员”,哪里有事就往哪里扑,虽然累,但总觉得好像也做不出什么真正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成果。有时候,面对别人的请求,即便心里知道自己已经分身乏术,但碍于情面,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结果弄得自己焦头烂额,既没能好好完成别人的事,也耽误了自己的正事。这种“好好先生/女士”的心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本书的题目,恰好点中了我的痛处,也让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策略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方法,帮助我打破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找到一种更健康、更高效的生活节奏,不再被无休止的“是”所绑架。

评分

《学会拒绝,懂得接受》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减法”的生活哲学。在信息爆炸、需求膨胀的时代,我们总是被鼓励去“拥有”更多,去“争取”更多。然而,这种不断叠加的欲望,反而让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书中关于如何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如何辨别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只是因为“别人有”或者“看起来不错”而盲目跟风。学会拒绝,就是在主动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干扰,让自己更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而懂得接受,则是在接受“少即是多”的道理,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不强求,不虚饰,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淡定与自在。

评分

初读《学会拒绝,懂得接受》,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心理学或沟通技巧的书籍,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的指南。书中描绘的许多场景,都让我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那些因为不懂得拒绝而错失的机会,那些因为不愿接受而徒增的烦恼。我记得大学时,我曾经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同学的借款请求,而导致自己一度生活拮据,影响了学业。也曾因为无法接受感情的结束,而沉溺在痛苦中难以自拔,错过了新的开始。这本书让我明白,拒绝和接受,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学会了恰当的拒绝,我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学会了坦然的接受,我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伏。这种智慧,远比任何技巧都来得重要。

评分

最近阅读了《学会拒绝,懂得接受》之后,我对“接受”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一直以为接受就意味着顺从,意味着对现状的被动承认。然而,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接受,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源于自我认知和内心力量的成熟表现。它不是放弃抵抗,而是看清现实,并在看清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接受,或许是对一段无法改变的关系,或许是对一个已经发生的错误,又或许是对自己尚未达到的目标。我曾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某些缺点而陷入长久的自我否定,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每天活在与他人比较的焦虑中。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去理解,接纳这些不完美,并不代表停止进步,反而是更加脚踏实地,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在虚幻的完美主义中迷失。

评分

ghg

评分

.

评分

喜欢

评分

不错,质量很好很喜欢

评分

喜欢

评分

挺好的 就是内容挺垃圾的

评分

书挺厚,内容也不错,老是做老好人混不开啊

评分

包装质量好。

评分

ghg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