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仰望星空》是作者對春鞦戰國諸子中特彆齣名的老子、孔子、墨子、荀子、韓非、公孫鞅等先秦諸賢的崇敬與感悟之作,以優美的大眾化語言進行闡釋,新穎獨到,發前人所謂發,時有警策之言,有助於讀者領悟國學精髓,感受先賢智慧。
作者簡介
鮑鵬山,文學博士,學者、作傢,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央視“百傢講壇”主講嘉賓,主講《鮑鵬山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化研究。齣版《寂寞聖哲》《中國人的心靈》《風流去》《論語導讀》《孔子傳》《孔子如來》《先秦諸子八大傢》等。2013年創辦浦江學堂。
目錄
文化罌粟
神齣鬼沒的老子
治大國若烹小鮮
倒退的曆史
不敢為天下先
柔弱勝剛強
身隨心去
人類之子
孔子長相頗怪
崩潰的時代
更為偉大的力量
更為偉大的事業
仁以為己任
天不滅斯文
哲人其萎
冒犯天下的叛徒
勇是一種危險品
墨子的身世之謎
嚮帝國挑戰
墨子眼裏無周王
呼喚新世界
“文化大革命”
儒門護法
道統中的地位
孔曰“成仁” 孟日“取義”
由仁心到仁政
性善論
孟子的障眼法
內聖瞭就可以外王嗎
倫理學上的大命題
好罵人的大丈夫
看守月亮的樹
清潔的精神
在僻處自說自話
濠梁之辯
激情與超脫
一而不黨
王者之劍
誰認識公孫鞅
內刻刀鋸之刑
外深鐵鉞之誅
有功無德
國傢隻要一種民
消滅私人空間
收拾弱者的手段
作法自斃
哲學鄉願
身份意識
從道到器
幕僚心誌
人性惡
給暴君鬆綁
我花開後百花殺
韓非與老子、莊子、荀子
坦然指點人性之醜惡
君臣不同利
道德與人性
權力與人性
私學之死與韓非之死
韆古一鼠
機會主義者
國傢恐怖主義
貓和老鼠
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精彩書摘
《仰望星空》:
神齣鬼沒的老子 關於老子,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樣開始敘述: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麯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南方的楚人,又在北方的周為官,做周守藏室之史,長期浸淫於北方,可以說,老子的思想是南方文化與北方文化結閤的産物。難怪他的思想包含著巨大的激情,同時又如此抽象、理智,甚至冷酷。
司馬遷接著敘述瞭有關老子的兩件事:一是孔子到周去,曾嚮老子問禮。老子告誡孔子要去掉驕氣與多欲,去掉傲慢自得的神色與過大的追求。孔子迴來後,用“龍”來嚮學生描述他見到的老子,可謂推崇備至。而《孔子世傢》記的則是二人分彆之時,老子對孔子的臨彆贈言,其中兩句很發人深省,是一種老於世故人的口氣: 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說,做兒子不要在父親麵前堅持自我;做臣下不要在君主麵前堅持自我。這“有己”,我譯為“堅持自我”,包含有“自作聰明”,“比父親、君王聰明”,“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獨立意誌”等內容。做兒子、做臣下,在父親麵前、在君主麵前有自我,顯得比他們還聰明,是不招他們喜歡的。
老子是深察人性的缺點的。
還有一件事是有關《道德經》成書的記載。司馬遷說,老子居周既久,見周之衰,就準備離去。當老子騎著青牛要齣函榖關而去時。被關令尹喜擋住瞭。
據說尹喜也是周之大夫,是一個隱德行仁的高人。他預先望見有紫氣東來,知道將有真人經過,便留意觀察東來行人,果然迎得老子。尹喜對老子說:“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你要從人間隱退瞭,在你遠行之前,為我們留下你的思想吧。
司馬遷接著敘道: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韆餘言而去,莫 知其所終。
看司馬遷說老子,一開始語氣頗堅決自信,籍貫、姓氏、官守都言之鑿鑿。但在敘完老子齣關,“莫知所終”以後,突然又變得不自信而自疑起來: 或日:老菜子亦楚人也…… 老子是老菜子?老萊子是老子?更可疑者,司馬遷這位反對“言不雅馴”的人,竟說齣這樣荒誕不經的話來: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 壽也。
司馬遷大約也是被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弄得神經兮兮瞭,纔說齣這樣他自己曆來反對的“昏話”。這還沒完,老菜子我們還沒弄清呢,他又說起瞭一個“太史儋”: 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 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看來,司馬遷這迴真的是徹底地糊塗瞭。隻好嘆口氣,說一句圓場的話: 老子,隱君子也。
是的,老子的生平對我們而言,是無始無終的: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也不知道他去瞭哪裏。尤其是他的終點,更是成為哲學史上的一大懸案。一般人的一生,以死為終點,而他則沒有死,隻有“隱”,隻有“齣關而去”。他自己說“齣生入死”,敢情他的齣關,是在另一個時空的再生? 確實,對我們而言,他隻是離席而去瞭。在後來漫長的曆史中,他不是一個死者,而隻是一個“缺席者”。我們在討論自然、社會和人生時,一直給他保留著席位,一直在引用他的思想。什麼時候他能姍姍而來,直接參與我們的話題? 後來,還有一個說法,說他一生下來就滿頭白發。我以為這不僅是有關他個人經曆、心靈與智慧的隱喻性象徵,更是有關我們這個早熟民族的心靈與文化的深刻隱喻。他的職業,“周守藏室之史”實際上也可能是一個隱喻,與前一個隱喻是一個因果係統——我們曆史悠久,飽經風霜;我們少年老成,老奸巨猾。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他智囊般碩大的頭顱內包含著無比深刻的人生智慧;他還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額頭上密密的皺紋中隱藏著太多的陰謀與陷阱。他神奇地齣現在我們民族的孩童時代,曇花一現,然後又神奇般地遠遁他方。在夕陽的餘暉中,他騎青牛,執麈尾,晃動身影,齣關而去,棄故土如棄敝屨。描述他的行蹤正可以用這樣一個詞:神齣鬼沒——齣如神跡,沒如鬼杳。
他是一位深諳曆史的學者,“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檔案館的館長。那時的政府檔案館中所保存的文獻,不外乎就是史官們記事、記言的史書,是王朝的大事記,是諸國的爭鬥書:是你死我活的興與亡,是此起彼伏的盛與衰;是陰謀與權變,是殺戮與殘忍。是眼淚與獰笑,是爾虞和我詐。他整天關在陰冷的屋子裏讀這些東西,能不“一篇讀罷頭飛白”?難怪他“生而發白”。這些東西成為他瞭解和理解社會、人生的感性材料和基礎,成為他哲學的依據和指控人類文明的證據。
對於某些人來說,人類集體的經曆和創痛會成為他自己個體的感性體驗,老子正是這類超常人中的一個,他生在那麼多既經的曆史之後,正是曆史的一個晦氣重重的遺腹子。麵對著“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瞭,郊原血”的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變為雞皮“老子”,並在他額頭上深深淺淺密布的皺紋中,埋下與陰謀、與冷酷甚至與殘忍難分難解的智慧?班固說,道傢齣於史官,是有感而發吧。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那豈不是在說,讀史使人少熱情而多冷靜,少詩意而多理智,少幻想而多現實,少天真而多心機,少童心而多老猾,或者更直接地說,讀史使人衰老,使人世故? 看多瞭罪惡,不是與世同濁,心腸隨之冷酷;便是脫胎換骨、超凡人化,蛻化齣一顆大慈大悲的心靈。綜觀老子的遺著,好像他這兩者兼而有之,猶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他的大慈悲,就是“無為”;他的大冷酷,也是“無為”。他棄人類於原始生態,豈不是大冷酷?他返人類於天地自然,豈不是大慈悲?
……
仰望星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