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題跋叢書: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套裝上下冊)

書目題跋叢書: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傅增湘 著
圖書標籤:
  • 藏書傢
  • 書目學
  • 古籍校勘
  • 題跋
  • 中國古典文獻
  • 文化史
  • 學術研究
  • 文獻編纂
  • 古籍整理
  • 藏園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268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35557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74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書目題跋叢書: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套裝上下冊)》與上述叢刊不同,以收集晚清以來重要、實用而又稀見的,尤其是不曾刊行的書目題跋為主,同時適當兼收晚清以前重要題跋專書的整理本或名傢增訂本、批注本;以提要式書目和題跋專著為主,同時適當兼收重要學者和著名藏書傢所撰題跋的輯錄本;以圖書題跋為主,同時適當兼收書畫題跋及金石、碑傳題跋。在齣版方式上,不采用影印形式,而是按照古籍整理的規範,標點排印,以方便廣大的文史研究者、工作者、愛好者,尤其是年輕的讀者閱讀和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上冊
一、經部
(一)易類
周易略例一捲
周易正義十四捲
周易兼義九捲音義一捲略例注一捲
周易要義十捲
周易程硃傳義音訓十捲易圖一捲
古三墳一捲
(二)書類
尚書注疏二十捲
程尚書禹貢論二捲後論一捲山川地理圖二捲
(三)詩類
韓詩外傳十捲
韓詩外傳十捲
(四)禮類
周禮注十二捲(存捲三至六)
周禮注十二捲
鬳齋考工記解二捲
儀禮識誤三捲
新定三禮圖二十捲
大戴禮記十三捲
(五)春鞦類
春鞦經傳集解三十捲(存十五捲)
春鞦經傳集解三十捲
春鞦權衡十七捲
春鞦五禮宗例十捲(存捲一至三,七至十)
春鞦五論一捲
春鞦繁露十七捲
春鞦繁露十七捲
(六)羣經總義類
經典釋文三十捲
公是先生七經小傳三捲
十一經問對五捲
十一經問對五捲
(七)小學類
新刻廣雅十捲
羣經音辨七捲
羣經音辨七捲
埤雅二十捲
重刊埤雅二十捲
續廣雅三捲
切韻指掌圖二捲
增補互注禮部韻略五捲
二、史部
(一)紀傳類
史記集解一百三十捲
五代史記七十四捲
……

下冊

精彩書摘

  捲十末葉識曰:此捲改訂三十四字。再校得十六字。丙寅十月初四校畢,時羣峯雲迷,陰寒釀雪,明日將束裝齣山矣。
  附紙長跋,此跋詳於《題記》之文,曰:《冷齋夜話》十捲,宋僧惠洪著。日本五山刻本,半葉九行行十八字,捲一至五,日本人舊鈔補足,題元龜三年記。考元龜三年為中國隆慶五年辛未,距今三百六十年矣。鈐有瑞林寺、一覽亭諸墨記,蓋亦彼國流傳之古籍也。《經籍訪古誌》載求古樓藏舊刻本,疑與此為同種。餘數年前得之於董綬金大理,取校《稗海》刻本,凡捲首撚目每則標目,《稗海》本皆無之,計增訂改易之字,凡六百三十有奇,捲三脫“詩一字未易工”一則,凡五十六字,捲九脫“開井法禁蛇方”一則,凡三百五字,綜核全書改訂之字一韆有餘。考《醑宋樓藏書誌》有元至正癸未三衢葉氏刻本,言舊本訛謬,兵火之後幾不傳於今,本堂傢藏善本,與舊本編次大有不同雲雲。疑倭人傳摹或齣於此,故視世行本差異乃懸絕也。洪本筠州儒傢子,為彭乘之侄,工詩詞,交遊名勝,所記多遺聞逸典,旁及友朋嘲噱,筆緻明雋,亦文瑩《湘山野錄》、《玉壺清話》之亞,提要擿其標目繆誤,為後人妄加,然誇詡之詞,殆亦不免。晁公武詆其多誕妄僞托,殆非苛論也。丙寅九月人西山營葬,負土之隙,因徧遊金仙庵、水塔園、香峪、鱉魚溝、管傢嶺、清水院及秀峰、蓬花、西峯諸寺。午館而齣,下舂而歸,歸則秉燭研硃,從事斟勘,凡得二十餘捲,此書亦丙捨篝燈所點定也。聊記於此,以示後人。藏園居士沅叔記。
  《雲麓漫抄》首葉鈐“藏園校定羣書”印。捲一末葉識曰:庚午九月初三日,據洗桐軒鈔本校於戒壇寺東院北軒。沅叔記。
  再識曰:戊辰七月望日,諷經圓通寺,校閱此捲。
  捲二末葉識曰:戊辰中元日校。
  ……

前言/序言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 編纂宗旨與價值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是一部匯集瞭清代著名藏書傢、校勘傢孫氏(常稱“藏園”)在整理、校勘古代典籍過程中所撰寫的一係列跋記、識語的集成。全書分為上下兩冊,收錄瞭孫氏對大量珍貴古籍的精細考訂與深刻見解,堪稱中國古代文獻學研究的一部重要工具書和珍貴史料。本書的編纂,旨在係統地呈現孫氏在文獻整理、辨僞校勘、版本源流、版本流傳等方麵的學術成就,為後世研究古代文獻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同時也為理解明清之際學術思潮、藏書文化的發展脈絡提供生動的例證。 內容要點與學術價值 本書所收錄的跋識,內容之廣泛,考訂之精審,實屬罕見。孫氏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所校勘的每一部書,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分析。其研究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版本考辨與源流追溯: 孫氏對許多古籍的版本進行瞭深入的考辨,辨析不同版本之間的異同,追溯其流傳的源流。他往往能通過對字句的細微差異、篇章結構的演變、序跋的真僞、刻印的時代特徵等方麵的綜閤分析,揭示齣不同版本的曆史麵貌,指齣哪些是善本,哪些是僞本,哪些是衍刻本,對於文獻的溯源和正本清源具有極高的價值。例如,對於某些古籍,他可能要細緻比對數十種甚至上百種不同版本的文獻,從細枝末節中找齣最可靠的校勘依據。 字句校訂與義理疏釋: 在版本校勘的基礎上,孫氏對古籍中的訛誤字句進行瞭大量的校訂,並對其中晦澀難懂的義理進行瞭疏釋。他不僅關注文字的錶層意義,更深入探究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含義。他的校訂往往能撥亂反正,使原書的麵貌得以清晰呈現,為讀者理解古籍原意提供瞭重要的幫助。例如,對於一些古籍中常見的錯字、衍字、脫字,他會詳細考證其來源,並提齣閤理的校改意見,有時甚至會引述大量前人文獻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文獻真僞的辨析: 在古代文獻的流傳過程中,僞書、僞造的序跋屢見不鮮。孫氏在整理文獻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對文獻真僞的辨析。他常常能夠通過對文獻內容、行文風格、史實記載、思想體係等多方麵的考察,揭示齣僞書的破綻,還原文獻的真實麵貌。這對於清除學術史上的積弊,淨化學術空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學術思想與文化價值的挖掘: 孫氏的跋識,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校訂,更包含瞭他對所校書籍所代錶的學術思想、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他能夠結閤當時的學術背景和社會思潮,對書籍的價值和意義進行評價,從而展現齣古代學者的治學思路和學術旨趣。這些跋識不僅為我們理解具體的古籍提供瞭幫助,也為我們認識明清時期中國學術史的發展和演變提供瞭珍貴的綫索。 藏書實踐與學術傳承的記錄: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本身就是孫氏藏書實踐的生動記錄。通過這些跋識,我們可以瞭解孫氏所收藏的文獻種類之豐富,以及他對待藏書的態度。同時,這些跋識也展現瞭明清時期藏書傢之間學術交流、互相啓發的景象,體現瞭中國古代優秀的學術傳承精神。 本書的意義與讀者群體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的齣版,對於當前文獻學、古籍整理、中國古代史、中國思想史、版本學等領域的研究者而言,無疑是一份厚重的學術饋贈。 對文獻學和古籍整理研究者:本書提供瞭大量第一手的研究材料。孫氏的校勘方法、考訂依據、結論等,都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參照。在古籍整理工作中,經常需要麵對版本問題、文字訛誤等難題,本書中的跋識往往能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綫索。 對中國古代史和思想史研究者:許多被校勘的書籍,本身就是研究古代曆史、哲學、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麵的珍貴史料。通過孫氏的校勘和解讀,這些史料的麵貌更加清晰,其研究價值也得到瞭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孫氏對書籍的評價和分析,也能幫助研究者理解古代的學術思潮和價值觀念。 對版本學研究者:本書是研究古代書籍版本、刻印、流傳的重要參考。孫氏對不同版本的細緻辨析,為版本學研究提供瞭豐富的實例和翔實的研究方法。 對普通讀者:對於對中國古典文化、古籍文獻有濃厚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讀物。通過閱讀孫氏的跋識,可以領略古代學者嚴謹治學的精神,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並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珍貴的古代典籍。 編纂體例與閱讀指導 本書的編纂,一般會按照孫氏原文的順序,或者按照書籍的類彆、朝代等進行排列,以便讀者查閱。每條跋識都會清晰地標明所校勘的書籍名稱、作者、版本等信息。在閱讀本書時,建議讀者: 1. 關注跋識開頭的書籍信息: 瞭解孫氏所討論的是哪一部具體的古籍,對其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2. 留意孫氏的考訂方法: 觀察他是如何進行版本辨析、文字校訂、真僞辨彆的,從中學習其治學之道。 3. 理解孫氏的學術觀點: 關注他對書籍內容、學術價值的評價,思考其背後的邏輯和依據。 4. 參考相關的古籍版本: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對照孫氏所校勘的書籍的實際版本,進一步驗證其校訂的準確性。 5. 結閤其他文獻進行閱讀: 將孫氏的跋識與其他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可以獲得更全麵的認識。 結語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對中國古代文獻學寶貴遺産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呈現。它以孫氏嚴謹的治學精神為內核,以其精湛的校勘技藝為錶現形式,嚮我們展示瞭一位古代學者在文獻傳承中的重要貢獻。閱讀本書,如同走進一座珍貴的文獻寶庫,與一位古代的治學大傢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從中汲取知識,感悟智慧,體會中國傳統學術的獨特魅力。這套叢書的齣版,必將對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産生深遠的影響,並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齣重要貢獻。

用戶評價

評分

總而言之,這套書的齣版,對於整個古典文獻學界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它的厚度不僅僅體現在篇幅上,更體現在其背後所蘊含的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探索。它填補瞭一些細分領域的研究空白,提供瞭寶貴的參照係和一手經驗。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深入研讀其中的精髓,不僅學習其研究方法,更學習其治學精神。對於圖書館、研究機構乃至資深書友而言,這都是一套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書,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讀書”這一行為深刻意義的最好詮釋與捍衛。

評分

這套《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靜而典雅的氣質,一下子就抓住瞭讀者的心。紙張的質感很不錯,拿在手裏有分量,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印刷品,看得齣是精心挑選過的。特彆是書脊的設計,傳統與現代的結閤得恰到好處,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平時翻閱,都顯得很有品味。我尤其欣賞的是那種對細節的打磨,比如題簽的字體選擇,古樸又不失清晰,翻開扉頁時,那種油墨的香氣混閤著紙張的微澀,讓人立刻沉浸到閱讀的氛圍中。對於我們這些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一本好書的“外衣”同樣重要,它不僅是內容的載體,更是一種文化體驗的開始。這套書的整體設計語言,無疑是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通往古籍研究殿堂的優雅橋梁,讓人有種忍不住想珍藏的衝動。

評分

閱讀這套書的體驗,更像是一次與古人進行深度對話的旅程。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行文流暢而又不失嚴謹,即便是麵對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考證,也能被他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我特彆注意到他在論述某一版本異同時,那種抽絲剝繭的推理過程,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他不僅僅是簡單地指齣“此處有誤”,而是會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考證的每一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讓讀者心悅誠服。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在當下浮躁的學術風氣中顯得尤為可貴。讀起來,你不會感到枯燥,反而會被那種探尋真相的樂趣所驅動,仿佛自己也成瞭一名身處古籍堆中的小小的“偵探”。

評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審視,這套書的文筆並非純粹的學術報告體,其中夾雜著許多文人特有的情懷和對古籍的深厚感情。在某些篇章中,作者敘述到某本孤本得以保存或某處疑難得以厘定時,那種如釋重負甚至略帶激動的筆觸,讓人能真切感受到一位學者對文化遺産的敬畏與熱愛。這種情感的流露,使得原本冰冷的考據工作變得有溫度、有靈魂。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識點羅列,而是一部充滿生命力的文獻劄記,記錄瞭人與書、人與曆史之間的微妙聯結。這種人情味,讓厚重的學問變得易於親近,也更能激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親近感。

評分

這本書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可能在初期會稍顯門檻,畢竟校勘跋識這類內容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專業性。然而,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專業性,纔成就瞭它的價值。我嘗試著去理解其中幾則關於版本流變和避諱字處理的探討,起初有些吃力,但隨著對前文鋪墊的理解加深,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漸清晰起來。這套書的妙處在於,它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學術深度,而是忠實地記錄瞭研究的艱辛與發現的喜悅。對於想要係統瞭解古代圖書版本學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框架,它教會的不僅僅是“看書”,更是“讀懂書背後的曆史”。

評分

藝術類

評分

(一)易類

評分

《雲麓漫抄》首葉鈐“藏園校定羣書”印。捲一末葉識曰:庚午九月初三日,據洗桐軒鈔本校於戒壇寺東院北軒。沅叔記。

評分

古三墳一捲

評分

史評類

評分

附以下見於《越縵堂讀書簡端記》

評分

《平復帖》是西晉著名文學傢陸機(261—303)書寫的一封信簡,為我國存世最早的書法真跡。此信的首行中有“平復”兩字,故名“平復帖”。當年《平復帖》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佘先生喪母,欲齣讓《平復帖》以辦喪事。

評分

傳記類

評分

傅增湘(1872—1950),字沅叔,彆署雙鑒樓主人、藏園居士、藏園老人、清泉逸叟、長春室主人等,現當代著名藏書傢。四川江安縣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1917年12月至“五四”運動前,曾入內閣任教育總長。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一百五十種,四韆六百餘捲;元刻本善本數十種,三韆七百餘捲;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總數達二十萬捲以上,是晚清以來繼陸心源皕宋樓、丁丙八韆捲樓、楊氏海源閣、瞿氏鐵琴銅劍樓之後的又一大傢。他無論是在藏書、校書方麵,還是目錄學、版本學方麵,堪稱一代宗主。傅增湘(1872~1949),四川濾州江安人(今屬宜賓)。字叔和,號沅叔,彆署雙鑒樓主人、藏園居士等。工書,善文,精鑒賞,富收藏。以藏書為大宗,世所聞名,曆任貴州學政,教育總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等。[1]著有《藏園瞥目》,《藏園東遊彆錄》,《雙鑒樓雜詠》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