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文学的真正确立者和一代文学翘楚,有“国民大作家”之誉。主要作品有《我是猫》《哥儿》《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其后》《门》《彼岸过迄》《行人》《心》《明暗》等。前期作品大多质疑和讥讽日本近代的“文明开化”,中后期则集中发掘近代人的“自我”和孤独。语言风格或流畅明快妙趣横生,或沉郁隽永一唱三叹,深受读者推崇和喜爱。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亦从事文学创作。曾任教于暨南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和在东京大学从事学术研究。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文学35年》《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为了灵魂的自由》《高墙与鸡蛋》《微“搏”天下》《雨夜灯》《异乡人》。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等四十一部村上春树作品系列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伊豆舞女》《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阴兽》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七十余部,广为流布,影响深远。
目录
译序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001
上先生与我/001
中双亲与我/099
下先生与遗书/148
精彩书摘
上
先生与我
一
我经常称他为先生,所以在这里也只以先生相称,隐去真实姓名。这并非出于我对世人的顾忌,而是因为对我来说,如此称呼才是自然的。每当我从记忆中唤起他时,未尝不想叫一声“先生”。提笔时也是同一种心情,无论如何不想使用生分的套话。
我同先生相识是在镰仓。那时我还是个年轻的学生。一个朋友来了张明信片,叫我务必利用暑假去海边游泳。我决定筹措点钱就动身。筹措钱花了十二天时间。不料我到镰仓不到三天,把我叫来的朋友突然接到老家电报,让他赶快回去。电报上说是母病,但朋友不信。老家的父母很早就强迫他接受一门他不情愿的婚事。作为他,一来从现代习惯看来结婚还过于年轻,二来关键的是对对象本人没有看中,所以才来东京附近游玩,逃避回家。他把电报给我看,问我怎么办好。我不知怎么办好,但如果他母亲真的病了,理应回去才对。他终归还是回去了,剩下特意赶来的我一个人。
到开学还有相当一些时日,留在镰仓也可以回去也可以。既然怎么都可以,我便决定暂且留在原来宿舍。朋友是中国一个富翁之子,钱方面不用愁。但毕竟在校学习,加之年龄的关系,生活境况和我差不了许多。这样,剩得孤身一个的我也就免去了另找宿舍的麻烦。
宿舍所在的方位,即使在镰仓也算是偏僻的。买个台球或一支雪糕都要走很长一段田间小路,坐车要花上两角。不过点点处处建有很多私人别墅,离海又近,要洗海水浴,倒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我每天都去海边。穿过烟熏火燎般古旧的茅草房来到海边,但见沙滩给前来避暑的男男女女晃得动来动去,想不到这一带竟有这么多城里人居住。有时候海面犹如一个大澡堂,蠕动着一层黑压压的脑袋。我一个熟人也没有,只管掺杂在这熙熙攘攘的场景中,或舒展四肢仰卧在沙滩上,或任凭浪花打着膝盖到处蹦蹦跳跳,甚是开心惬意。
我就是在这片嘈杂中发现先生的。那时海岸上有两间小茶棚。一次偶然去了其中一间,便每次都去那里。除了在长谷边拥有宽敞别墅的人,一般避暑客并没有单用的更衣场所,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有这么一个公共更衣场。他们在此喝茶,在此休憩,在此洗游泳衣,在此冲净咸津津的身体,在此寄存帽子和伞。我没有游泳衣,但也怕东西被人偷去,每次下水前都在这小茶棚里脱得净光。
二
我见到先生时,先生刚脱完衣服正要下水。我则相反,任海风吹着湿漉漉的身体从水里上来。两人之间隔着很多涌动的黑脑壳。若无特殊情况,或许我就把先生看漏了。我之所以在海滨那么混杂而我又那么漫不经心的情况下发现先生,是因为先生陪着一个洋人。
洋人皮肤白得非同一般,一进小茶棚就引起我的注意。他把地道的日本式浴衣往长凳上一甩,抱起双臂往水边走去。除了我们穿的那种裤衩,他身上再没别的。这点首先使我惊异。两天前我便跑到由井浜,蹲在沙滩上久久看洋人下水的情景。我屁股底下是略高些的沙丘,旁边就是一家旅馆的后门,所以在我凝望时间里,有不少男人出来冲洗身上的咸水,但都没有露出腰身、胳膊和腿。女的就更加注意掩饰,大多头戴胶头巾,或绛紫色或藏青色或天蓝色,在波浪间动来动去。在看惯如此光景的我的眼里,这个只穿一条裤衩站在众人前的洋人实在稀奇得可以。
少顷,他朝自己身旁歪过头,对那里弯腰的一个日本人说了一两句什么。那日本人正在拾沙地上掉的毛巾。拾起后,马上包在头上,朝海水那边走去。那个人就是先生。
出于单纯的好奇心,我目送两人并肩走下沙滩。他们一直走进波浪,穿过远浅矶附近吵吵嚷嚷的人群,走到比较开阔的地方,一齐游了起来。他们往海湾那边游去,脑袋越变越小。之后回过头,径直游回海滩,回到小茶棚,也不用井水冲洗,直接擦身穿衣,一转身不知去了哪里。
他们离开后,我依然坐在长凳上吸烟,呆呆地琢磨先生。长相总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是何时何处见过的何人。
当时的我与其说是无忧无虑,不如说是正百无聊赖。这样,第二天我估算好见到先生的时间,专门到茶棚来看。这回洋人没来,只先生一人头戴草帽赶来。先生摘下眼镜,放在台上,随即用毛巾包起脑袋,三步并作两步走下沙滩。他一如昨日,从嘈杂的浴客当中穿过,独游起来。这时,我突然动了尾随追去的念头,遂扑扑通通趟过浅水,来到相当深的地方,以先生为目标涉水前进。不料和昨天不同,今天先生勾勒出一道弧线,从很奇妙的方向游回岸边,所以我的目的未能达到。上得岸,我挥着滴水的手走进茶棚,只见先生已穿戴整齐往外走,同我擦肩而过。
三
下一天我也在同一时间去沙滩见先生,再下一天也是如此。但两人之间没有出现打招呼或寒暄的机会。莫如说那时先生的态度很有些天马行空的味道。按一定时间超然而来,又超然而去。周围无论怎么热闹,他都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致。最初一块儿来的洋人,那以后再未露面,总是先生一人。
一次,先生一如往常从水里迅速上岸,来到老地方要穿脱掉的浴衣时,不知为什么,浴衣里满是沙子。为了抖掉沙子,先生把浴衣往身后甩了两三次。这么着,放在衣服下面的眼镜从木板缝隙掉了下去。先生穿上白地蓝花浴衣,扎上宽布带。这才好像发现眼镜不见了,急忙东找西摸。我马上把脑袋和手伸到长凳底下,拾起眼镜。先生说声谢谢,从我手中接过。
第二天我跟在先生后面扑入海中,和他往一个方向游去。游了二百多米,来到海湾,先生回头跟我搭话。浩瀚的蓝色海面上,除了我们两人周围没有任何漂浮物。目力所及,只有明晃晃的太阳光照着水,照着山。我连肌肉都充满自由和欢喜,在海水中尽情腾跃。先生再次陡然停下四肢,仰卧在水面上休息。我也学他的样子。天空把它势不可挡的蓝色投掷在我脸上,只觉眩目耀眼。“好舒服啊!”我大声说道。
过了一些时候,先生像起床似的在水面改换姿势,催促我说:“该回去了吧?”我体质较为强壮,本想再游一会儿,但先生这么一催,我当即痛快回答:“嗯,回去吧。”两人于是顺原路折回海滩。
从此我和先生要好起来。不过还不知道先生住在何处。
记得隔两天的第三天下午,在茶棚见到先生时,先生突然问我:“你打算还在这里住些日子吧?”由于问得突然,我没有现成答案,便说:“我也不知道。”但看到先生笑眯眯的样子,我忽然不好意思起来,不由反问:“先生呢?”这是我叫他先生的开始。
那天晚上我去了先生住处。住处不同于一般旅馆,是很大寺院里的一座别墅样的建筑。我还看出住在那里的人并非先生家人。我一口一个“先生”,先生沁出苦笑。我解释说这是我称呼年长者的口头语。我打听上次那个洋人。先生介绍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告诉我现已不在镰仓。这个那个说了一会儿,最后说自己也真是不可思议,同日本人都几乎没有来往,却和这洋人熟识起来。我最后对先生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年轻的我暗自以为对方也可能和我有同样感觉,并期待先生这样回答自己。可是先生沉吟片刻,说道:“我对你没什么印象,你怕是看错人了。”我听了,不知为什么,生出一种失望。
……
前言/序言
译序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
林少华
除了对职业教师,日本人一般不以“先生”称呼别人,对文学家也是这样。但对夏目漱石是个例外,习惯上称为“漱石先生”,大约同我们中国人习惯上称鲁迅为“鲁迅先生”相若。较之客气,这里边显然含有尊之为师的敬意。实际上,夏目漱石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同鲁迅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差不多。但鲁迅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属于显学。不仅《鲁迅全集》被一篇不少地译成了日文,《故乡》还被收入了日本中学“国语”(语文)教科书——不知道鲁迅先生的日本人估计占不到多数。但相比之下,夏目漱石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然个中原因多多,很难单纯比较)。人们或许知晓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但知道漱石的,除了大学中文、外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恐怕成不了阵势。
然而毫无疑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座卓然特立的高峰。他活跃的20世纪初期(明治与大正之交),日本文坛可谓群星灿烂。就小说家来说就有森鸥外、岛崎藤村(亦是诗人)、田山花袋、正宗白鸟、永井荷风等人。但作品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说得夸张些,恐怕唯漱石一人而已。难怪被日本人称为“国民大作家”,其头像赫然印在日本千元纸钞的正面,人们几乎无日不同这位大作家“打交道”。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庆应三年)生于江户(现东京)一小吏家庭,14岁入二松学舍系统学习“汉籍”(中国古籍),浸润了东方美学观念和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日后文学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写“汉诗”(汉语古诗)是其终生爱好和精神寄托。“漱石”之名,即出自《晋书·孙楚传》中“漱石枕流”之句。21岁就读于第一高等中学本科,23岁入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英文专业学习。其间因痛感东西方文学观的巨大差异而陷入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1895年赴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为日后《哥儿》的创作积累了素材。翌年转去熊本县任高等中学讲师。1899年赴英国留学三年,学习英国文学和教学法。回国后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中学和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我是猫》,并一举成名。1907年进入朝日新闻社任小说专栏作家,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一直笔耕不辍,直至1916年(大正五年)因胃溃疡去世。年仅49岁。
漱石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并不很长,从38岁发表《我是猫》到49岁去世,也就是十年多一点时间,却给世人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作品。他步入文坛之时,自然主义文学已开始在日本流行,很快发展成为文坛主流。不过日本的自然主义不完全同于以法国作家左拉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缺乏波澜壮阔的社会场景,缺乏直面现实的凌厉气势,缺乏粗犷遒劲的如椽文笔,而大多囿于个人生活及其周边环境的狭小天地,乐此不疲地直接暴露其中阴暗丑恶的部位和不无龌龊的个人心理,开后来风靡文坛(直至今日)的“私小说”“心境小说”的先河。具有东西方高度文化素养的漱石从一开始便同自然主义文学背道而驰,而以更广阔的视野、更超拔的高度、更有责任感而又游刃有余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同森鸥外一并被称为既反自然主义又有别于“耽美派”和“白桦派”的“高踏派”“余裕派”,是日本近代文学真正的确立者和一代文学翘楚。随着漱石1916年去世及其《明暗》的中途绝笔,日本近代文学也就落下了帷幕。
以行文风格和主要思想倾向划线,作品可分为明快、“外向”型和沉郁、“内向”型两类。前者集中于创作初期,以《我是猫》(1905)、《哥儿》(1906)为代表,旁及《草枕》(1906)和《虞美人草》(1907)。在这类作品中,作者主要从理性和伦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提出质疑和批评,犀利的笔锋直触“文明”的种种弊端和人世的般般丑恶。语言如风行水上,流畅明快;幽默如万泉自涌,酣畅淋漓;妙语随机生发,警句触目皆是,颇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势。后者则分布于创作中期和后期,主要作品有《三四郎》《其后》《门》(前期三部曲)和《彼岸过迄》《行人》《心》(后期三部曲),以及绝笔之作《明暗》。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收回伸向社会的笔锋,转而指向人的内心,发掘近代人内心世界的不安、烦恼和苦闷,尤其注重剖析近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无奈与孤独,竭力寻觅超越“自我”、自私而委身于“天”的自在和谐之境(“则天去私”),表现出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严肃的人生态度。
这里,从两类作品中各选了一部代表作。《哥儿》通过一个不谙世故、坦率正直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后同周围俗物展开的种种戏剧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了卑鄙、权术和虚伪,赞美了正义、直率和纯真。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形象鲜明。通篇如坂上走丸,一气流注,而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实为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心》则多少带有现今所说的推理色彩。“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说得极端一点,假如没有《哥儿》和《心》,漱石能否“活”到今天还真是个疑问。
日本小说家中,较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我更喜欢另外两个人:一个就是夏目漱石,一个是当代的村上春树。差不多二十年前在北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漱石全集便读了一集又一集;而村上的小说,近年来则译了一本又一本。粗想之下,两人之间虽时隔八十余年,但确有若干共同点。一是态度的认真与坦诚。两人都认真对待人生和社会,不伪善,不矫情,不故弄玄虚,不掩饰自己。二是笔调的幽默与机警。一些作品都富于理性的、机智的、有教养的幽默感。外国有人称村上春树为“当代的夏目漱石”,想必主要着眼于这一点。三是描写对象大多都是都市里的小人物尤其是知识分子,都以传达其孤独、无奈、充满失落感的心态见长,而且两人同样是游离于文坛主流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作家。
正因为喜欢,多年来一直想以自己的笔将漱石一两篇代表作翻译出来。数年前承花城出版社好意,始遂夙愿;今日又蒙青岛出版社慨然再度付梓,人生快事,莫过于此。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于窥海斋
时青岛垂柳初绿迎春花开
心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