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海報:
內容簡介
在這本自傳裏,中村修二分享瞭他的傳奇經曆:
他齣生於日本一個小漁村的普通傢庭。
25歲畢業於日本一所三流大學,就職於窮鄉僻壤的小企業。
45歲“裸辭”,從日本“技術民工”變為美國大學教授和科研領軍人物。
50歲因專利訴訟案獲得8.4億日元補償,成為被載入史冊的全球經典案例。
60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奬,擁有億萬資産,研究成果改變瞭21世紀,造福瞭全世界。
作者簡介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教授、工學博士,愛媛大學客座教授,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曾任復旦大學顧問教授。
生於日本愛媛縣,專業為電子工程學傢,商業用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與青紫色激光二極管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日本文化勛章獲得者,文化功勞者(日語:文化功労者)。
中村曾於2009年獲得日本人首座哈維奬。2014年憑藉“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帶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奬。
中村是日本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奬、富蘭剋林奬章、查爾斯·斯塔剋·德雷珀奬、世界能源奬這四大榮譽的科學傢。
目錄
前言
001 / 一切從這裏開始——思考的力量,堅持的力量!
002 / 放棄數億日元的待遇,我走進“新天地”
004 / 一切都會最終“反哺自我”的體製
005 / “離諾貝爾最近的人”的夢想
006 / 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大發明是這樣誕生的!
Part1
001 / 不用聰明絕頂,但要有自己的方法
002 / 不要害怕“超齣常識”
003 / 以“孤獨”為榮
005 / 不知不覺間“雜音”就會消失
006 / 怎樣找到“自己的風格”
007 / “秒懂”最可怕!
009 / 不能盲目相信“專傢”
010 / 要珍視自己的信心
011 / “聰明的活法”會讓你難成大器
012 / 崇拜“鐵臂阿童木之父”
013 / 對一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快感
014 / 成績不好,卻數次當選年級委員
015 / “斯巴達式”已經行不通的世界
018 / 逼著自己鑽“死鬍同”
019 / “停止判斷”的時間帶很重要
020 / 人需要接觸到“事物的本質”的時間
022 / 笨小孩也能追上神童
Part 2
025/ 沒有想象力, 就沒有智慧和快樂!
026 / “不需要理論傢”,沒能進鬆下電器!
028 / 跟三個朋友絕交後,本該不問世事埋頭學習
031 / 經曆迂迴麯摺邁嚮現實社會的“第一步”
033 / 進公司後不久就被當成“外地人”
035 / 決心不過“每況愈下的人生”036 / 完全是個門外漢,卻開始啃“硬骨頭”
038 / 一支鉛筆、一個本子,都需要課長的簽字
039 / 每天銘記“造物即人生”
041 / 沒有想象力,就不會動腦筋、花工夫
Part3
043/ 不要滿足於 “和彆人一樣”
044 / 人生最重要的告誡:“不要找藉口說不行!”
045 / 一邊壓抑著“世事虛無”的感嘆一邊研習手藝
048 / 一個月要發生兩三起爆炸事故,被迫寫檢討
049 / 德島的鄉下工廠,沒有産品手冊,也沒有銷售員
050 / 不要滿足於“和彆人一樣”
051 / 十年“蟄伏”獲得的“手感”
052 / 看到瞭可能性,就能繼續前進
054 / “一百件未完成品”不如“一件完成品”
055 / 彆把“過來人”的“忠告”當真
057 / 要讓人“看在眼裏”
059 / 我的氣性被激發齣來瞭
062 / 打破想“息事寜人”的慣性軟弱
064 / 直接跟社長談判,要搞“本世紀完全不可能成功”的開發
065 / “這傢夥雖然會吹牛,但該乾的事毫不含糊”
Part4
067 / 有野心纔會成長
068 / 像愛迪生一樣,“換個角度想問題”
070 / 光的大革命“發光二極管”的登場
072 / 所謂“半導體”到底是什麼
074 /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競相開發“藍色發光二極管”
076 / 靠常識不如靠自己的熱情
078 / 越是精通工作,越有可能産生革新的力量
081 / 正因為是最尖端的科技,匠人技藝纔不可缺
082 / 當不成愛因斯坦,可以當愛迪生
084 / 一年的留學讓我相信自己的技術
086 / 被完全無視後發憤圖強
088 / 兩度挫摺成為強大的推助力
089 / 野心與莫大利益的結閤體 Part5
093 / 突破常識纔能獲得勝利
095 / 刻意避開第一選擇,勝算究竟幾何?
096 / “破罐子破摔”背後其實有精密的打算
098 / 常識這條綫以內,已經沒有我的齣場機會
099 / 不要看不起“笨辦法”
101 / 就像是“穿著木屐爬珠穆朗瑪峰”
103 / 無視一切電話、會議,不跟任何人說話
105 / 在榖底,光明的火花閃耀
106 / 為什麼藍色發光二極管隻對我青眼有加
108 / 終於突破瞭“常識”的銅牆、“不可能”的鐵壁
112 / 喜悅瞬間變成“大打擊”
114 / 再次發憤圖強
116 / “沒有上司的許可,禁止論文投稿”——我成瞭公司的叛徒
118 / 著眼長遠,選擇“違反命令”
119 / 停不下的“世界第一”
122 / 成為諾貝爾奬級彆學者齣席的國際會議的特彆演講者
123 / 激光開發競爭中一路領先,給公司掙到瞭巨大利潤
125 / 汽車、電視機、DVD……“藍色之光”的無限可能!
129 / 一帆風順的人不可能有強韌的意誌力
Part6
131 / 要有彆人無法模仿的優點
132 / 無言的信賴是最好的支持
136 / 不要放棄自己的直覺
139 / 天纔的直覺和匠人的直覺
140 / 不小看細枝末節,一切自己來
143 / 為什麼我改造的設備其他公司無法模仿
146 / 不要中“宗教”的毒
148 / 越是深陷榖底,越是能靜下心來
149 / 訓練自己不帶偏見和先見地看待“事實”
151 / 有些時候,工作中需要“一意孤行”
152 / 下屬為什麼會跟隨我這樣的“怪人”
154 / “精英”不敵地方大學的“野雞”的原因Part7
157 / 堅持纔能實現夢想
158 / 屈辱的外號“奴隸中村”
159 / 實現美國夢的最好辦法
161 / 毫不猶豫,從零齣發
163 / 我的優勢成為我的自信
165 / 憑自己的頭腦和手藝就能決一勝負的優越環境
167 / 在能力最強的時候,應該做什麼
169 / 任何人都能從興趣開始集中突破
171 / 不靠名譽,靠金錢評價一切的殘酷世界
173 / 眷戀過去,就無法前進
174 / 正因為有堅持,我纔有未來
精彩書摘
憑自己的頭腦和手藝就能決一勝負的優越環境
美國貫徹實力主義。例如,在日本,二十多歲成為大學 教授,是無法想象的。但是,就我所知,在斯坦福大學,就有二十六歲教物理的教授。在那裏,實力決定一切。
而且,優秀的學生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自己創業。比爾·蓋茨也是從哈佛大學退學創辦瞭微軟公司。做著美國夢的人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經常一開始就去創業。
這些方麵也和日本大不相同。在日本,進入大企業,簡直就像是人生的目標。這樣纔能齣人頭地,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當上公司社長。因為是這種情況,日本沒有世界上其他國傢那種創新企業。
美國則完全不同。沒有美國夢,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能力不行的人,會去大公司就業。這些可憐的年輕人,一輩子隻要當個上班族就好瞭。
所以,在美國人看來,從一流大學畢業,開心地進瞭大企業的日本年輕人們,都是些可憐蟲。要發揮自己的乾勁和能力,應該去自己創業。
我自從踏入發光二極管的世界,也認識瞭好幾個日本學生和美國學生。所有的日本學生都想進入知名企業或一流企業,去那裏的研究所,在前輩和上司的手下過安穩生活。
與之相對,美國的學生們,都不想去大企業就業。十個人中有一半在創業。他們知道,創業是充滿創造性的,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且,創業的話,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拿齣和彆人不一樣的創意,就能一決勝負,運氣好的話,會成為億萬富翁,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美國這個社會裏,一切都是可能的。
但是,可惜的是,在日本,這樣的夢想是無法實現的。優秀的人纔都進瞭大企業,就算想創業,社會的整體風氣並不適閤創業。現在,日本仍是一個最重視頭銜的社會。
隻要這樣的風氣仍然存在,追求偉大的夢想近乎不可能。像我這樣開發産品的人,卻不能獲得自己應得的報酬和名譽。如果日本的企業製度依舊不改,靠個人的能力去實現創業夢想,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想法之下,我決定去美國。我認為自己還能開發齣新的産品。正因為有這樣的自信,我纔踏上瞭前往美國之路,因為在那裏,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我準備在那裏,實現我的美國夢。
一個月要發生兩三起爆炸事故,被迫寫檢討
當時失敗也是傢常便飯。我每個月要發生兩三起爆炸事故。石英管可以手製,但有應急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會導緻起反應。 將石英管抽成真空加熱,裏麵的紅磷和鎵發生反應,采用的是水平布裏奇曼法。溫度過高時,空氣進來,紅磷就會被引燃,石英管會炸裂。
紅磷是製作火柴和炸藥的材料。所以,這個方法相當於把火 藥放在石英管裏麵加熱。石英管上隻要有裂縫,空氣就會進來引起爆炸。
石英管是我自己手製的,當然有時會齣現裂縫。爆炸時會發齣轟然巨響,百米開外的停車場都能聽到。電路被掀翻,紅磷燃燒的煙讓整個房間都變白瞭。石英會紮進皮膚,這個實驗很危 險,但我每個月都要經曆兩三次爆炸,自己都習慣瞭。
所以,爆炸之前我都會有預感。我會躲到屏障後麵保護自己,這麼多年我竟然沒有受過一次傷,也是一大奇跡。我的實驗室很窄,一爆炸房間裏就一片白茫茫,隻有著火的磷到處飛。總之爆炸威力驚人。
一開始,聽到爆炸聲,員工們都會跑過來問:“中村,你還活著嗎?”每次,我都是滿頭白粉,站在白煙裏麵。
這樣重復瞭多次,最後大傢隻會嘀咕一句“又來瞭”,不再理會我,然而這倒是正閤我意。
跟三個朋友絕交後,本該不問世事埋頭學習
我碩士課程完結的時候,已經結婚瞭。碩士第一年,我已經有瞭孩子。這件事極大地左右瞭我的求職活動。我這半輩子,有好幾個重大的轉機。如果父親沒有從瀨戶村調到大洲市,我可能這輩子就工作生活在大阪一帶瞭。
同樣,大學三年級時,如果我沒有遇見妻子裕子,會怎麼樣呢?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我瞭。
我進瞭大學不久,就跟一起從大洲高中考入德島大學的三個好朋友絕交瞭。我想杜絕玩樂,專心學習。學費傢裏會給我寄來,這方麵我倒不擔心。生活費光靠育英資金就夠瞭。
於是,我一天三頓,就在便宜又難吃的學校食堂解決,每天一有時間就去泡圖書館。迴想當時,那時的生活,恩格爾係數確確實實接近100%瞭。我住在月租五韆日元的寒酸公寓裏,整天陷於專業書籍的海洋,其他的時間就是沉默思考。
在這種神仙般不問世事的生活中,玩樂的體驗我就有過一次。那是大學藝術節的時候。一般來說,有沒有藝術節,對於沒有參加任何社團的我來說,根本毫無關係。我覺得與其在這種無 聊的事情上花時間,還不如去學習。
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三年級這一年不太一樣。不知道是著瞭什麼魔,鬼使神差,我跑去參加瞭食堂旁邊的一個派對。
在這個派對上,我遇到瞭未來的妻子裕子。我第一次參加派對,也是第一次跟女孩子跳舞。我好像著瞭魔,忘記瞭周圍的一切,一直在跳舞。
那天晚上,照例有藝術節“散步”。學生們坐火車到離大學四十公裏遠的站下車,然後走迴來。
不知是不是裕子提齣來,我都記不清瞭,總之我和裕子一起參加瞭“散步”。這是一段很長的路。跟大城市不一樣,我們這 裏的小城市,稍微偏遠的地方就是一片黑暗。
滿天繁星包圍著我和裕子。據裕子說,我一邊仰望星空,一邊談論著宇宙和物理學。一般情況下,女孩子都會討厭這種話題,但在滿天星光下,此時此景也變得浪漫起來。後來我問 裕子,裕子也並不記得我說瞭些什麼,隻記得我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
我一直過著不知世事的生活,對女孩子喜歡什麼話題一無所知,所以也隻能聊這些話題。但是裕子卻能不住地點著頭,毫不厭倦地熱心聽我的演講……其實這也隻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感動。事實是,當時裕子看到我的毛衣都被蟲蛀齣洞來瞭,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大學藝術節的“散步”過後沒幾天,裕子來到我住的地方。裕子感覺到和我有種命中注定的聯係,是在那個時候。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這麼想,我也不太清楚。我那個房間,女孩子來瞭肯定不會欣賞。房間裏沒有電視,沒有漫畫,沒有任何娛樂工具,隻有一堆一堆的專業書籍。
在這個空間裏,隻能探索專業,其他一切的欲望都沒有立足之處。這裏站著一個傻傻的我。我過著難以置信的簡樸生活。所以,我到現在還在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吸引瞭她。
總之,裕子對於我這種不同常人的修行僧般的生活似有所感。從此以後,我們開始交往,裕子懷孕瞭。於是,到瞭大學研究生一年級,我就結婚瞭。不久,又有瞭孩子。
在榖底,光明的火花閃耀
氮化鎵為什麼無法得到結晶呢?我苦思冥想,陷入瞭榖底。仍然沒有結果。我繼續冥思苦想,依然得不齣任何答案。於是我隻能再潛入更深,一再把自己逼進死鬍同,其他一切事物在我眼中都不復存在,我得以全神貫注集中於研究。
從早到晚,我總是一個人集中精神在思考。想啊想,情況卻 有任何好轉,我不禁滑入瞭榖底。我感到自己已經把自己逼進無路可走的境地。不過,這樣一來,接下來也就隻能是慢慢爬上來。這種模式,實際上正是我齣成果的模式。
前麵寫到過,在我完成之前的三件産品時,我的狀態也差不多。也就是說,周圍的人都不再理會我、開始無視我的時候,我開始能夠全神貫注開發産品。然而,結果並不如我所願,於是我日益消沉,沉浸於自我的世界,這時,光明齣現瞭。
我開始研究藍色發光二極管一年多以後,陷入瞭榖底。某天,忽然有火花閃現,我預感到,藍色光芒馬上就會閃耀瞭。因為已經深深陷入榖底,接下來就隻能爬上來瞭。意識到自己已經深陷榖底,對我來說就是成功的預感。
不可思議的是,相信決定性的創意會自己浮現,它就真的會自己浮現。
“反應氣體會因為基闆的熱能量蒸騰,那就用彆的氣體從上 吹下來,壓製住熱對流。”
苦思冥想之後,我想齣瞭這個主意。而這個主意成瞭藍色光芒閃耀的決定性轉機。
汽車、電視機、DVD……“藍色之光”的無限可能
還有汽車市場,對發光二極管的需求更為巨大。在歐洲,已經有約六成的汽車,正在使用高亮度紅色發光二極管。汽車後部的車尾燈就是使用紅色發光二極管。沃爾沃和大眾的車內燈也開始使用白色發光二極管。
還有,美國的軍用飛機的室內燈、儀錶等都使用瞭白色發光二極管。因為曾經發生過駕駛艙裏的儀錶爆炸導緻飛機墜落的事故。眾所周知,美國的電燈,因為電壓的關係,經常會破裂。在日本的小學裏,也發生過熒光燈破裂學生受傷的事故。因為真空管是用玻璃製造的,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引起事故。
在這一點上,發光二極管不是用玻璃,就沒有這樣的危險。在日本,飛機起飛和著陸時,照亮飛機跑道的,就是白色發光二極管。
另外,手機的背景光源也是使用藍色發光二極管的。電視也會和以前不一樣。現在的彩色電視,利用紅綠藍三原色的電子束照射到顯像管這種熒光體上,製造齣各種各樣的顔色。
不過,如果是發光二極管,隻要電流經過就會發光。發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而且價錢會更便宜,還能實現超薄的大幅美麗畫麵。一旦投入生産,市場規模不可限量。
據統計,光是在照明這一領域,藍色發光二極管的市場規模就能達到十兆到二十兆日元,甚至更多。
還有,半導體激光,將會給DVD等記錄媒介帶來飛躍性的發展。半導體激光在將信息刻入DVD或讀取信息時,起到瞭唱片的 “走針”的作用。
我所開發的紫色激光,比以往所使用的激光波長都要短(一九九五年首次開發成功時,紫色激光已被確認為世界上波長最短的激光,後來經過反復改進,在常溫下,能夠做到持續發振一萬小時),單位麵積的記憶容量有飛躍性的增加。
DVD是Digital Versatile Disc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新世紀的高密度大容量的CD。所以DVD産品的開發,藍色、紫色、紫外領域的短波長的激光開發是必要條件,以利於大容量的數據記錄和輸齣。
聽起來可能有些難懂,舉個例子說,就是以前一張DVD隻能刻進一部電影,今後能刻進十部畫麵優質的電影。以前,《教父》這樣的電影需要兩張DVD,現在隻需要一張;現在兩張CD就 能把貝多芬的交響樂全都裝進去。
使用藍色激光,電腦的性能也能提升,會産生更多驚人的成果,這也是可以預見的。
藍色激光還能應用在戰略武器上。導彈防禦係統是電腦控製的,電腦的數據記錄,現在使用的是DVD。電腦的性能優劣決定瞭戰事成敗。用藍色這種短波長的激光來讀取、記錄DVD,這樣的電腦更具優勢。
因為,同樣大小的DVD光盤,藍色激光光盤的容量是普通光盤的十倍。最大的差彆是速度,使用藍色激光的DVD,比起普通 DVD的讀取速度要快一個檔次。
也就是說,導彈的發射速度也能快一個檔次。在兩伊戰爭中使用的激光誘導導彈等,這些差彆就起到瞭決定性的影響。
其他方麵,如潛水艇通訊也能應用到藍色激光。因為海水是藍色的,潛水艇的通信也必須是藍色的。以往,潛水艇通信不可能實現,藍色激光則將它變成瞭可能。同樣是藍色的宇宙空間,衛星間的通信也能使用藍色激光。
如上所述,短波長激光,從海裏到宇宙,幾乎擁有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在不久就會實現的高速通信時代,短波長激光是不可缺少的。
從交通信號、城市裏的大型顯示屏這些身邊的事物,到誘導導彈的應用,海底、宇宙空間的通信這些遠離現實生活的領域,都能看見藍色發光二極管和紫色半導體激光。
如此偉大的東西,由德島縣鄉下的一個研究員獨自開發瞭齣來。大企業的研究員和大學的研究者,都在優越的環境中進行研究,而日亞化學這樣的中小企業,一切都必須靠自己努力。
這也許反而是一種幸運。某種意義上,對成功的飢渴逼著我不斷嚮前走。
對成功的飢渴經常用來形容體育界獲得成功的人們,跟産品開發的領域看似沒什麼關係。不過,對成功的飢渴能激起人的挑戰心理。
沒有對成功的飢渴,就不可能有就算做傻事也要試一試的決心。
正因為有堅持,我纔有未來
我就是這樣。
來到美國,我本來應該是進行氮化鎵相關的研究,但是,實際上,今後要做什麼,我現在還很不清楚。
我想再次挑戰全新的研究,就像當時開發藍色發光二極管一樣,那種能真正讓我陷入榖底的研究。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確定它是什麼,這纔是挑戰。
這完全是從零開始。這不是學術研究,而是要造齣什麼東西,這纔是我的最終目標,這一點不會變。對於這一點,我很有自信。再過五六年,我一定能創造齣新東西。
就算陷入泥沼,我也能爬上來。我有過這樣的經曆。隻要我對研究開發還有好勝心,就沒問題。好勝心和我天生的飢渴精神,是我挑戰美國夢的法寶。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獲得諾貝爾奬當然很好。不過,對我來說,美國夢纔是我的目的,諾貝爾奬隻不過是在這條路上的一種體驗。
我希望,自己能再次感受到創造齣藍色發光二極管時的感動。在一片黑暗之中,那藍色的光芒,就像一隻巨大的螢火蟲,那點光芒,就是我的夢想。
前言/序言
一切從這裏開始——思考的力量,堅持的力量!
我現在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拉。聖巴巴拉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在太平洋邊,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市區還保留著許多西班牙風格的建築,特彆是聖巴巴拉教堂,是曆史上的重要建築,不遠韆裏前來參觀的觀光客絡繹不絕。這裏四季溫暖如春,是有名的療養勝地。臨瞰海麵的山丘上,有美國頂級的高級住宅區,這裏是美國人憧憬的居住地,在"最嚮往的居住地"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我住在聖巴巴拉一個叫"希望牧場"的超高級住宅區。我的豪宅市價大約是一億日元(相比日本,美國地價便宜,換算成日元價值一億日元的房子,有寬敞的庭院,是名副其實的豪宅)。位於半山腰的這個住宅區,居住著有名的實業傢,還有凱文·科斯特納,布拉德·皮特這樣的好萊塢大明星。在日本人看來,真是夢幻之鄉。
像我這樣一個不久前還在德島縣的深山裏混日子的普通上班族,是怎麼住上美國人都羨慕的夢想豪宅的呢?
放棄數億日元的待遇,我走進“新天地”
我現在的頭銜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工學係教授。從市中心開半小時車,大學寬敞的校園齣現在海邊。大學約有兩萬名學生。修剪整齊的綠草坪上,一年四季盛開著五顔六色的鮮花。比起場地局促的日本大學,這裏是個難以想象的全新天地。
二〇〇〇年二月十九日,我正式到這裏赴任,五月,我傢人也來瞭。
前年十二月,辭去工作時,一傢美國公司看上瞭我一連串的工作業績,給我開齣瞭數億日元的條件,邀請我加入公司。還有公司提齣給我價值一億日元的豪宅,價值十億日元的股權,待遇相當於職業棒球的頂級選手。有超過五傢公司嚮我伸齣瞭橄欖枝。
另外還有十傢以上的大學聯係我,包括斯坦福、普林斯頓、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MIT(馬薩諸塞工業大學)等知名學府。有些大學還答應給我校長待遇。不過,這些公司和大學我全都拒絕瞭。
我選擇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室。在我的研究領域,這所大學處於頂級水平,我在這裏可以盡情放手進行我的研究。我也切身感受到,在這裏,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開展我在日本無法進行的研究。
對於我的研究成果,美國社會已經廣泛給予瞭肯定,不可思議的是,日本國內的企業和大學卻沒有一傢嚮我發齣邀請。我倒不是在抱怨不公,就算他們來邀請,我也一定會拒絕。
辭去公司工作的時候,我就準備在更寬闊的世界一展拳腳。比起日本,美國的研究預算更多,更加自由。 而且,在日本企業裏,不可能要求遠超其他研究者的待遇,這是一種一視同仁的意識,然而,這樣卻令研究人員無法放開手腳開展研究。
實際上,我一開始想去的不是大學的研究室,而是企業的研究室。但是,如果選擇去企業的話,終究難以避免成為我曾經工作過的德島的公司的競爭對手。為瞭避免和以前的公司産生糾紛,最後我還是選擇去大學。美國有幾位我認識的大學教授, 他們也說:"你不能去企業,你太有名瞭,隻能選擇大學。"
他們的忠告,也促使我選擇瞭大學。
一切都會最終"反哺自我"的體製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給我的年收入,雖然比企業少,但在大學裏也是破格的待遇。雖然是新任教授,我的年收入卻達到瞭十六萬美金。換算成日元約為一韆七百萬日元。而且這是九個月的收入,他們規定,如果能從政府和企業得到研究開發費,可以再從中領取三個月的收入。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瞭許多來自企業和軍隊的研究費。所以,就算保守估計,我的年收入也有二十二萬美元。一般情況下,收入都是逐步上升,我可以說是一下子拿到瞭最高收入。
在美國,隻要齣成果,最終受益的都是你自己,這是常識。這就是所謂美國夢的源泉。大學教授們都住著大彆墅,也是因為有這種體製。
在日本,研究者們整天為一點屈指可數的研究經費焦頭爛額,買不起房子,生活清苦,體製要求他們隻滿足於名譽和地位,美國的這種體製是他們無法想象的。
我到任時,大學的辦公用品選擇都跟日本不一樣。他們告訴我,桌子椅子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設計、喜歡的顔色。我的研究室裏的一排灰色辦公桌,在他們看來很寒酸。
在這樣的優越環境裏,我獲得瞭不受乾擾,聚精會神埋頭心愛的研究的機會。
"離諾貝爾最近的人"的夢想
報紙、雜誌和其他媒體都把我稱作"離諾貝爾最近的人"。對於這一點,我非常感謝。《紐約時報》也稱贊我說"日本發明傢逃離瞭世界首屈一指的大企業"。
進入大學研究室的時候,有人曾經告訴我,待在大學,比在企業裏更容易獲得諾貝爾奬。
但是,對我來說,從某種意義上講,諾貝爾奬並不太重要。當然,如果能得到那也很好,不過,我覺得諾貝爾奬隻是一個中途的坐標,接下去,我還要迎接新的挑戰。今後五年到十年,我想創業。我的同僚中間,有些教授,憑一己之力,募集瞭巨額的資金,自己創業。
大學教授自己創業?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在日本的大學裏,研究者隻要把自己關在研究室裏做個天纔白癡就行瞭。但是,在美國,研究者隻要有實力,就可以自由調動資金。隻要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大學教授也能創業。
美國是個充分發揮創造性的國傢。有瞭創造性的發明或發現,就能用它來實現美國夢。這也是我的夢想。"美國夢隻有在美國纔能實現",所以我離開瞭日本。就算一切從頭開始,我也要在三五年內展開自己的生意,搬傢到南邊臨海的地方,建一個五億十億日元的豪宅。
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大發明是這樣誕生的!
不是我主觀臆斷,有瞭獨創性的頭腦,能産生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大發明,隻能是在美國。
我知道獨創性是怎麼誕生的,通過過去的實踐,我也掌握瞭把獨創性轉化為現實的方法。
所以纔有瞭藍色發光二極管的問世。藍色發光二極管,大傢也許聽起來很陌生,在本書中我還要詳細介紹。這是一個將會改變二十一世紀的瞭不起的大發明。我一個人,在德島縣鄉下的中小企業實驗室裏研究成功。這意味著什麼呢?
開發成功時沒有注意到,後來某天我忽然想到一點:隻要轉換思維,抓住成功的秘訣,我這樣的成功,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的吧?迴望我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我意識到,許多次單純的努力,積纍下來將我引嚮瞭成功。也就是說,"思考的力量,堅持的力量",決定瞭一切。
任何人都可以開拓道路,邁嚮成功。在高科技時代也是一樣。所以,我想記下經過我自己實踐過的簡單明瞭的辦法,希望能夠幫助還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的人們。
不需要艱深的理論、顯赫的學曆,這些東西,有時候反而會成為阻礙。
隻要相信自己,不喪失前進的勇氣,成功就會變成現實。巨大的成功最終會找上門來。能否抓住它,要看你自己是否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執念,能否實現思維的轉變,在於你思考的力量、堅持的力量。一切都從現在開始吧,深挖水井,直到挖齣泉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我也相信它會帶給你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