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会推荐100本中文物理科普图书
发现DNA结构并导致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关键著作
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让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写了一本生物学的经典巨著,这就是你见到的这本《生命是什么?》。在这本书中,薛定谔提出了生命密码和生命过程负熵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 本书原来只是一系列通俗科学演讲的结集, 没想到这本为非专家所写的书,最后却成为发现DNA结构并导致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关键著作。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让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的选择之一。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就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 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这本书代表了一个物理学家力图理解一些真正的生命之谜的有力尝试。正如许多对人类思维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一样,它提出了一系列一旦被掌握,其真实性就显而易见的论点。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观点至今仍被大部分人所忽视,虽然他们本应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它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 物理学家 罗杰·彭罗斯
在这本小书里,薛定谔清晰而简明地回答了一个科学家企图揭开生命奥秘时碰到
的概念上的问题,它是大学生的必读书。
—— 物理学家 保罗·戴维斯
在这本小书里,薛定谔清晰而简明地回答了一个科学家企图揭开生命奥秘时碰到的概念上的问题,它是大学生的必读书。
—— 日本生物学家 近藤原平
目 录
第一部分 生命是什么
英文版序 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 003
自序 干点蠢事 / 005
经典物理学家对生命问题的探索 // 007
一 研究的一般性质和目的 / 007
二 统计物理学 结构上的根本差别 / 008
三 质朴的物理学家对生命问题的探讨 / 009
四 原子为什么这么小?/ 010
五 有机体的活动需要精确的物理学定律 / 012
六 物理学定律以原子统计学为依据,因此只是近似的 / 013
七 物理学和化学定律的精确性以大量原子参与为基础,例一:
顺磁性 / 014
八 例二:布朗运动,扩散 / 017
九 例三:测量精确性的极限 / 019
十 定律 / 020
遗传机制 // 023
一 经典物理学家那绝非无关紧要的设想是错误的 / 023
二 遗传密码正本(染色体)/ 024
三 身体经由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生长 / 026
四 在有丝分裂中,每个染色体都有复制作用 / 027
五 减数分裂和受精(配子配合)/ 027
六 单倍体个体 / 028
七 减数分裂中引人注意的关系 / 030
八 交换;性状定位 / 031
九 基因的最大体积 / 033
十 微小的数量 / 034
十一 稳定性 / 035
突变 // 037
一 “跃迁”式的突变——天择作用的基础 / 037
二 突变可以繁殖纯种,也就是说,突变完全可以遗传 / 039
三 定位。隐性和显性 / 040
四 介绍一些术语 / 042
五 近亲繁殖的恶果 / 043
六 综合评论和历史的评论 / 045
七 突变是罕见事件的必要因素 / 046
八 X射线诱发的突变 / 046
九 第一法则:突变是单独事件 / 047
十 第二法则:事件的局限性 / 048
量子力学的论据 // 051
一 经典物理学无法说明基因的稳定性 / 051
二 量子论可以说明基因的稳定性 / 052
三 量子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 / 053
四 分子 / 054
五 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温度 / 055
六 数学的介入 / 056
七 第一点修正 / 057
八 第二点修正 / 058
对德布吕克模型的探讨检验 // 061
一 对遗传物质的整体构想 / 061
二 构想的独特性 / 062
三 某些传统的错误概念 / 063
四 物质不同的“状态” / 064
五 真正重要的差别 / 065
六 非周期性固体 / 066
七 压缩在微型密码中的内容多样性 / 066
八 理论构想与事实比较:稳定度;突变的不连续性 / 067
九 天择基因的稳定性 / 068
十 突变体的稳定性有时是较低的 / 069
十一 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不如对稳定基因影响大 / 069
十二 X射线如何引发突变 / 070
十三 X射线的效率并不取决于自发的突变率 / 071
十四 可逆突变 / 071
有序、无序和熵 // 073
一 由德布吕克模型得出值得注意的一般性结论 / 073
二 建立在有序基础上的秩序 / 074
三 生命有机体避免了趋向平衡的衰变状态 / 075
四 有机体靠“负熵”为生 / 076
五 熵是什么?/ 077
六 熵的统计学意义 / 078
七 从环境中汲取“有序”以维持组织 / 079
关于本章的说明 / 079
生命是以物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吗?// 083
一 有机体中可能存在新的定律 / 083
二 对生物学状况的评述 / 084
三 对物理学状况的综述 / 084
四 明显的对比 / 086
五 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 / 087
六 新原理并非和物理学不相容 / 088
七 时钟的运动 / 089
八 钟表装置毕竟属于统计学型 / 090
九 能斯特定理 / 091
十 摆钟实际上处于零度 / 091
十一 钟表装置和有机体的关系 / 092
决定论和自由意志 // 093
关于后记的说明 / 097
意识和物质
意识的物质基础 // 101
一 问题 / 101
二 一个尝试性的答案 / 103
三 伦理学 / 107
知性的未来 // 111
一 生物发展是否已经到顶?/ 111
二 达尔文主义明显的悲观情绪 / 113
三 行为影响选择 / 115
四 虚构的拉马克主义 / 118
五 遗传决定习性和技能 / 120
六 智力进化的危机 / 122
客观化原则 // 125
算术上自相矛盾的论点:心灵的单一性 // 137
科学与宗教 // 151
感知的奥秘 // 165
最后让我来做个总结 / 174
自传 // 177
从情感层面来说,这本书带来的震撼是深远且持久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娱乐读物,而是像一粒种子被种在了你的心田,在你未来的日常思考中,会不时地生根发芽。许多看似日常的现象,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都会被赋予一种全新的、更具深意的解读维度。它没有直接给出慰藉或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万物“可能性”的全新工具。这种工具使得我在面对困惑时,不再感到盲目和焦虑,反而能以一种更具结构感和历史感的方式去审视问题。它激发了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好奇心,让我渴望去追寻那些尚未被完全揭示的奥秘,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思维觉醒之旅,其回味悠长,值得反复摩挲和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座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领域的桥梁。我原本以为读起来会像是在不同的大陆间跳跃,充满了知识壁垒带来的隔阂感,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运用了一种极其统一且具有内在逻辑的思维框架,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编织在一起。这种编织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的融合,让你在阅读关于物理学的章节时,能清晰地看到其与生物学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底层规律。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原有的认知边界,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具整体性的眼光去审视这个复杂的世界。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拿起笔记本,试图梳理这些看似散落的知识点是如何在作者的笔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洪流,这种智力上的梳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那种深邃的蓝和点缀其中的微光,让人一眼就感觉这不是一本寻常的读物。翻开扉页,字体的选择透露着一种复古而又不失现代感的考究,排版疏密有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眼睛丝毫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宏大概念时所使用的精确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精确地卡在了“可以被理解”和“引人深思”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上。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也不像某些流行读物那样流于表面,它提供的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同时又给予了读者足够的温柔来应对这种挑战。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历史轶事和哲学思辨的片段,它们像一个个精美的路标,指引着我探索更深层次的思考,让阅读体验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这本书的厚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而一旦开始阅读,时间仿佛就被折叠起来了,世界只剩下纸上的文字和自己的心跳声。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论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的求真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它不是那种抛出一个观点就声称自己掌握了真理的宣言式写作。恰恰相反,作者非常坦诚地展示了每一个理论背后的局限性、未解的谜团以及历史上的争议。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接纳和展示,反而增强了全书的可信度。在很多关键性的讨论点上,作者清晰地描绘了几种主流的观点及其优缺点,然后才给出自己更倾向的论证路径,这种“把读者当作成熟的思考伙伴”的态度,我非常欣赏。它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这场探索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答案。每当读到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论述时,我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极度的审慎,这种态度在当今快餐式的知识传播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其老道,绝非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有激昂的高潮,也有宁静的间奏。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心理,总能在你感觉快要沉浸到某个概念的泥淖中时,突然抛出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比喻,或者引入一个全新的、令人精神一振的视角来解救你。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放慢了阅读的速度,不是因为内容难以理解,而是因为每一个段落都蕴含着需要细细品味的层次感。那些关于复杂系统的论述,原本应该是枯燥乏味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如同观看一场精妙的自然现象直播,充满了动态的美感和不可预测性。这种行文上的张弛有度,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流畅,即便在处理一些尖端理论时,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但又舍不得太快地结束这场精神之旅。
评分书很不错,京东买书很划算!
评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读一读这本书,会让你更能认清自己。
评分就是现在京东的优惠券越来越不给力了!
评分赶上活动买的,价格便宜
评分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统一回复,很好!!
评分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评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读一读这本书,会让你更能认清自己。
评分就是现在京东的优惠券越来越不给力了!
评分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