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统计年鉴(2016 附光盘)

东莞统计年鉴(2016 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 编
图书标签:
  • 东莞市
  • 统计年鉴
  • 2016
  • 经济数据
  • 社会数据
  • 人口数据
  • 光盘
  • 参考工具
  • 政府出版物
  • 广东省
  • 统计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785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563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字数:1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东莞统计年鉴(2016)》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含中英文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统计资料,具体分为综合、人口与劳动力、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运输邮电、国内贸易、价格指数、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财政、金融与保险、人民生活、社会事业、能源、镇街主要指标、村(居)委会主要指标、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东莞与全国、全省、三角洲城市及港澳台主要指标比较等17部分;第三部分,基本单位情况。本年鉴资料大部分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调查队的各种统计报表、抽样调查资料,部分来自中央省属单位和市属各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
2015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部分 统计资料
一、综合
1-1 东莞行政区划(2015年)
1-2 历年东莞行政区划
1-3 主要年份户数、人口与自然资源
1-4 历年土地与自然资源
1-5 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6 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比例与效益指标
1-7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分月变化情况(2015年,累计绝对数)
1-8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分月变化情况(2015年,比上年同期增长)
1-9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1-10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1-11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1-12 各行业增加值项目(2015年)
1-13 主要年份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1-14 主要年份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
1-15 主要年份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
1-16 全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年末实有数量(2005-2015年)
1-17 个体工商户情况(2015年)
1-18 私营工商企业基本情况(2015年)
1-19 历年总供用电
1-20 历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人均水平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二、人口与劳动力
2-1 历年总人口数与人口密度
……
三、农业
四、工业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六、运输邮电
七、国内贸易
八、价格指数
九、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
十、财政、金融与保险
十一、人民生活
十二、社会事业
十三、能源
十四、镇街主要指标
十五、村(居)委会主要指标
十六、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七、东莞与全国、全省、三角洲城市及港澳台主要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基本单位情况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东莞统计年鉴(2016 附光盘)”以外的图书简介。我的设计目的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具体信息进行创作或总结。如果您能提供其他图书的名称或相关信息,我将很乐意为您撰写详细的图书简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曾经试图找一些关于特定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希望能从这本书里挖掘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某个新兴制造业的崛起速度或者传统服务业的转型阵痛。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告诉我,这类年鉴的核心功能在于“罗列”和“概览”,而非“深度解读”。它提供的是最原始、最基础的统计指标和数据表格,比如GDP构成、人口结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等,信息密度极高,但缺乏连贯的叙事线索或专家评论来串联起这些冰冷数字背后的故事。这就要求读者必须自己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学或者区域发展研究的基础知识,才能自行将这些分散的数据点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如果你期待的是一篇篇引人入胜的行业报告,这本书显然不是为你准备的;它更像是铺满了砖块的工地,你需要自己去辨认哪些砖块是承重墙,哪些是装饰用的。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为什么”的读者,这份年鉴更多地展示了“是什么”。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氛围与我平日里接触的其他书籍截然不同,它几乎没有情感色彩,完全建立在逻辑和数字之上。当你打开它时,你不是在与作者对话,而是在与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进行无声的对话。它所呈现的图表和数字,要求读者保持一种抽离和客观的心态去审视这座城市。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审计”或“核查”。它教会了我如何用量化的视角去看待城市发展中的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之间的张力。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数据与现在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对,试图找出其中的因果链条。这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力的阅读,一旦走神,那些数字和符号就会重新变回一团令人头疼的线条。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城市运转的精确齿轮,而不是光鲜亮丽的表面文章。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说实话,挺有那个年代地方政府出版物的味道。封面设计偏向于那种朴实无华、信息导向的风格,字体选择和配色都显得非常“官方”,缺乏一些现代商业出版物的视觉冲击力。拿到手里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比较厚实,这大概是为了承载海量数据的需要吧。尤其是附带的光盘,在现在这个时代看来,多少有点怀旧的意味了,不知道里面的数据格式是否还能兼容现在的常用软件,或者说,是否需要专门的旧版软件才能打开。从外部来看,它更像是一份严谨的档案记录,而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读物。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作为官方记录的权威性上,而不是阅读体验的愉悦性。对于不熟悉统计年鉴的读者来说,第一印象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和严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拿起它进行查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东莞这座城市在特定时间点经济社会面貌的精准刻画,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仿佛能触摸到过去一年的具体数据脉络。

评分

翻阅过程中的一个显著感受是,数据的详尽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查找困难。那些密密麻麻的表格,涉及到各个区县、各个行业、各种人口维度的交叉数据,对于初次接触的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张巨大的信息迷宫。寻找一个特定的指标,比如某年某季度某个镇的用电量数据,可能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在不同的附录和章节间跳转。虽然这体现了统计工作的全面性,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增加更智能化的索引或者提供更清晰的目录导引,或许能大大提升查阅效率。光盘的存在或许是当年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和检索的最佳方案,但现在看来,电子化时代的我们更习惯于全文搜索,而不是依赖于纸质版目录的指引。它更像是图书馆里需要精确书号才能找到的书籍,而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开就能找到乐趣的休闲读物。

评分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像是一台时间机器,将2016年东莞的经济和社会状态凝固了下来。比如,通过对比前后几年的年鉴,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努力与成效,或者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流动趋势。这种跨年度的比较分析,是任何新闻报道或短期报告都无法比拟的。它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准线,让所有关于东莞发展的讨论都有了可以量化的参照物。对于政策制定者、区域规划师或进行长期市场研究的人士而言,这种权威、未经过度解读的原始数据是他们进行决策和预测的基石。它不为取悦大众,只为忠实记录,这份坚守使得它在学术和官方领域具有极高的信誉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