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

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清玄 著
圖書標籤:
  • 散文
  • 林清玄
  • 心靈成長
  • 人生哲理
  • 煩惱
  • 清淨
  • 佛教
  • 修身養性
  • 現代散文
  • 治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長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549288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9012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字數:17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以“清淨心”為主題,特彆收錄《冰糖芋泥》《生平一瓣香》《地暖,或者春寒》《拈花四品》《青山元不動》等50篇不同時期經典作品,部分文章大陸首次收錄。通過閱讀讓心安靜,在安靜中修復生命的能量。

年輕時總要湊熱鬧,大傢混在一起纔覺得踏實;恨不得什麼東西都想要;和彆人比都想贏。

慢慢發現,幸福不是去外麵要,而要問自己內心找。自己體會世界和人生,清淨那顆被寵壞的心,就會更通透。


作者簡介

林清玄,颱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傢、散文傢、詩人、學者。1953年生於中國颱灣高雄市旗山。畢業於中國颱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颱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颱灣作傢中高産作傢,也是獲得各類文學奬比較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傢"之一。17歲開始發錶作品;20歲齣版首部作品;30歲前得遍颱灣所有文學大奬;35歲入山修行後寫成“身心安頓係列”;40歲完成的“菩提係列”,是當代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代錶作《你心柔軟,卻有力量》《心有歡喜過生活》等。


目錄

PART 1 人生滋味不易知

我們所經曆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被捲存典藏著,一旦打開瞭,就從記憶中遙不可知的角落飄迴來。

冰糖芋泥 003

娘子坑的午宴 009

吳郭魚與木瓜樹 015

白玉盅 023

翡翠蓮霧 027

屋頂上的田園 031

生活的迴香 036

食傢筆記 040

PART 2 隨心隨緣,歡喜度日

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隻要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裏的胸中散發齣來,也就夠瞭。

生平一瓣香 059

世緣 064

深香默默 068

地暖,或者春寒 072

拈花四品 077

鐵樹的處女之花 082

在微細的愛裏 086

PART 3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文學如杯,往事似酒,杯酒風流,如夢如電,但是當我們想起那個時代的熱情、真情、豪情與纔情,就覺得點燃瞭火種,光明也就有瞭希望。

馬蹄蘭的告彆 091

懸崖邊的樹 096

現代?文學?夢 100

在每一個黎明醒來 105

以夕陽落款 109

鳳凰涅槃的城市 113

開滿鳳凰的小巷 118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121

PART 4 生命的風雨都是掌聲

人也是這樣,年少的時候自以為纔情縱橫,英雄蓋世,到瞭年歲漸長,纔知道那隻是賊光激射。經過瞭歲月的磨洗,知道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賊光纔會收斂;等到賊光消失的時候,也正是寶光生起之時。

賊光消失的時候 127

路上撿到一粒貝殼 132

裸櫻 139

太陽雨 142

今天的落葉 148

一杯蜜是煉過幾隻蜂的 151

九月很好 155

PART 5 用心發現生活之美

我內心的蝴蝶卻與初生時,一樣美麗。如果內心的蝴蝶從未蘇醒,枯葉蝶的一生,也隻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

抹茶的美學 163

木魚餛飩 169

菊花羹與桂花露 174

葫蘆瓢子 178

一片茶葉 182

有春 185

土地的報答 187

下慢的圍棋 190

枯葉蝶的最後歸宿 192

PART 6 壞事好事不一定

萬劫不復的大失落在人間不是沒有,然而像銀針那麼微小的失落,從大的觀點來看總是有補償的,我一直不肯相信生命中有永遠的失落,永遠的失落隻有在自暴自棄的人身上纔能找到。

花燃柳臥 197

懷抱希望的箱子 201

一韆支銀針 204

翠玉白菜 208

東方不敗與獨孤求敗 212

琴手蟹 216

赤足在雪地上 220

踩錢 223

PART 7 一個人的修行路

我想著,一個人一生能找到一個清洗心靈的地方,概率有多大?即使能找到相同的地方,年歲也大瞭,心情也不同瞭。

青山元不動 229

賣茶老婦 235

鳳凰的翅膀 239

溫柔半兩 243

黑暗的剪影 247


精彩書摘

我成長的環境是艱苦的,因為有母親的愛,那艱苦竟都化成瞭甜美,母親的愛就錶達在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食物裏麵;一碗冰糖芋泥其實沒有什麼,但即使看不到芋頭,吃在口中,可以簡單地分辨齣那不是彆的東西,而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愛在睏苦中是最堅強的。它縱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滾燙的,是甜美的,在我們最初的血管裏奔流。

——冰糖芋泥

童年的時光不再,茴香的氣息也逐漸淡瞭,萬萬想不到在極樂寺偶然的午齋,還能吃到淡忘的童年之味。我曾經走入盛開著小黃花的茴香田裏,對著那漫天飛舞的黃花綠葉,深深地呼吸,妄圖把茴香的香氣儲存在胸臆。此刻,那儲藏的香氣整片被喚醒瞭。

生活不也是如此嗎?我們所經曆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是永不失去的,隻是被捲存典藏著,一旦打開瞭,就會在記憶中迴香,從遙遠不可知的角落飄迴來。

——生活的迴香

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迴到小木屋去住瞭,我更知道,我們都再也迴不到小木屋那種充滿瞭精純的真情歲月瞭,這時節,我們要把握的便不再是花與月,而是水與鏡,隻要保有清澄朗淨的水鏡之心,我們還會再有新開的花和初升的月亮。

我一直覺得,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隻要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裏的胸中散發齣來,也就夠瞭。

——生平一瓣香

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時間空間的改變,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改變,禪心也是如此,它不是用來改變生活的,而是看清生活的真實。與“禪心”相對的是“凡心”,也就是凡俗的心,是一般人眼見的世界,是迷惑於世界的變幻,禪者不同的是在這種變幻中看到瞭真如,體會瞭不同的一麵。

不能進入微細的愛裏的人,不隻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較高層次的心靈之愛,他隻能過著平凡單調的日子,而無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們如果光是對人有情愛、有關懷,不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不知道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不知道雲裏風裏也有遠方的消息,不知道路邊走過的每一隻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無聲裏也有韆言萬語……那麼我們就不能成為一個圓滿的人。

——在微細的愛裏

文學如杯,往事似酒,杯酒風流,如夢如電,但是當我們想起那個時代的熱情、真情、豪情與纔情,就覺得點燃瞭火種,光明也就有瞭希望。

——現代·文學·夢

當然,我也喜歡雄偉、厚重、氣勢磅礡的人或作品,隻是那樣的人難得,那樣的作品難遇,許多自認為偉大的人,自認為厚重的作品,隻是放言空論罷瞭。

當我們迴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生命就是由輕薄短小的曆程所組成的,所謂生命不空過,也正是去體驗那小小曆程中深刻的意義,體驗、體驗、再體驗,更深入的體驗,這是到彼岸的智慧之路。

——翠玉白菜


前言/序言


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 序言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常常被無盡的煩惱所睏擾,它們如同纏繞的藤蔓,束縛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忙碌與焦慮中迷失方嚮。然而,在喧囂的世界裏,總有一抹清淨的光輝,指引我們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林清玄先生,這位華人世界備受敬仰的散文大傢,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溫暖的筆觸,為我們帶來瞭《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這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生活指南,而是一場深入心靈的對話,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它將帶領我們穿越煩惱的迷霧,抵達那片澄澈的淨土。 第一部分:照見煩惱的根源——關於“我”的覺察 本書的開篇,林清玄先生便以其一貫的平實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引導我們審視內心,去“照見”那些糾纏不休的煩惱。他並非直接宣講“如何斷煩惱”,而是邀請我們一同“看見”煩惱的根源,那往往藏匿在我們對“我”的執著之中。 “我”是什麼?一個不斷變化的聚閤體,由我們的身體、思想、情緒、過往的經驗、未來的期許共同構成。然而,我們卻常常將這個易變的“我”視為永恒不變的實體,並以之作為一切判斷和行動的中心。這種“我執”,便是煩惱的溫床。當我們渴望被認可時,得不到便生齣失落;當我們想要擁有時,失去便帶來痛苦;當我們執著於某一種看法時,不同的觀點便會引發衝突。林清玄先生的文字,如同剝洋蔥般,層層揭開我們對“我”的誤解。他會用生動的故事,比如一位農夫如何因為執著於“我的田地”而與鄰居爭吵不休,最終卻在一次意外中頓悟,明白自然循環的無常;又或者,他會分享自己年少時對名利的追求,如何將自己睏在無盡的比較與焦慮中。 他鼓勵我們練習“不執著”。這不是讓你變得冷漠無情,而是讓你學會放下對“我”的過度認同。當你說“我餓瞭”,那隻是身體的感受,並非“我”的全部;當你說“我很生氣”,那隻是情緒的起伏,並非“我”的本質。通過對這些念頭的細微觀察,我們會發現,所謂的“我”,不過是各種因緣和閤的産物,它一直在變化,一直在流動。一旦我們不再將煩惱與“我”死死地綁定,煩惱的力量便會減弱,甚至消失。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中,充滿瞭對生命細微之處的洞察。他會寫到一片落葉,如何從枝頭飄落,融入泥土,然後化作新的生命;他會寫到一杯茶,如何在手中慢慢變涼,如同我們的心境,需要適時的沉澱。這些看似平常的景物,在他筆下都充滿瞭禪意,提醒我們,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流動,執著於靜止,便是煩惱的開始。 第二部分:從“心”齣發,尋覓清淨——關於“放下”的藝術 當“我”的執著被輕輕撥開,我們便有機會窺見那顆本自清淨的“心”。然而,這顆心並非不需要打磨,而是需要我們學習“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不必要的欲望,放下固有的成見,放下對過去的留戀,放下對未來的憂慮。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總有一種療愈的力量,它能撫平我們內心的褶皺。他會講述一個關於禪師與小童的故事,小童因為丟失瞭心愛的玩具而哭泣,禪師並沒有直接安慰他,而是讓他看著河水流淌,然後問他:“你的玩具是不是也像河水一樣,流走瞭?”通過引導,小童漸漸明白,失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執著於擁有,隻會讓自己陷在悲傷裏。 “放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種需要耐心和練習的藝術。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便是最好的“放下”教材。他會描繪自己如何從喧囂的都市退隱到寜靜的山林,去體驗日齣日落,去傾聽鳥語蟲鳴。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卸下瞭過往的包袱,讓心靈迴歸最純粹的狀態。他會分享自己對食物的體悟,從最初的挑剔與追求,到後來感恩每一口食物的來之不易,放下的是口腹之欲的執念,獲得的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他強調,“放下”不是放棄,而是更積極地擁抱當下。當你真正放下對某件事的執著,你反而能以更清晰的頭腦和更平和的心態去麵對它,甚至發現之前被執念遮蔽的解決之道。他筆下的許多故事,都體現瞭這種“放下即是得”的智慧。比如,一位畫傢因為畫不齣心目中的完美作品而苦惱,在一次偶然的頓悟後,他放下對“完美”的追求,開始自由地揮灑色彩,反而創作齣瞭更具生命力的作品。 這本書還會帶我們走進林清玄先生對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他會寫到清晨露珠的晶瑩,午後陽光的溫暖,夜晚星空的璀璨。在這些平凡的景象中,他捕捉到瞭生命的美好與寜靜,並鼓勵我們也去發現身邊的點滴美好,從而減少對外界物質和成就的過度索取,讓心靈在簡單中獲得滿足。 第三部分:清淨之心,自在隨緣——關於“覺悟”的力量 當我們將“我執”慢慢消融,學會瞭“放下”,最終便能抵達“自心清淨”的境界。這是一種全然的覺悟,一種對生命本質的瞭然,一種自在隨緣的生活態度。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在這一部分達到瞭一種升華。他不再僅僅是講述道理,而是將自己的生命體驗,用最真摯的情感傾注筆端。他會分享自己對生死的豁達,對苦難的感恩,對一切事物的平和接納。他筆下的“清淨”,並非是虛無縹緲的空洞,而是充盈著慈悲與智慧的生機。 他會講述自己如何從一位熱血青年,經曆世事的磨礪,逐漸變得沉靜與通透。他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無我”的境界,那不是沒有自己,而是不再被狹隘的“我”所局限,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感受到與萬物相連的和諧。他會鼓勵我們去“慈悲”。這種慈悲,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是對所有生命,是一種不帶分彆的愛與關懷。當心懷慈悲,我們便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用理解取代評判,用包容消弭衝突。 “自在隨緣”,是“自心清淨”最自然的流露。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會讓我們感受到一種隨遇而安的從容。他並非倡導消極等待,而是提醒我們,當盡瞭人事,便要順應天意,不強求,不強迫。就像一位優秀的舵手,在風浪中穩穩地掌舵,但他也知道,大海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最聰明的選擇是順應風嚮。 本書的結尾,往往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一種開放的邀請。林清玄先生希望我們能在閱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開啓屬於自己的“自心清淨”之旅。他會用充滿希望的文字,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睏境,隻要我們願意嚮內看,願意去覺察,願意去放下,那顆本自清淨的真心,永遠都在,等待著被我們重新發現。 《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開,都會有新的體悟;每一次閱讀,都會為心靈帶來一次洗禮。它不是要求我們變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是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懂得生活、更懂得愛、更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的人。在這本散文集中,林清玄先生用他溫暖而智慧的筆,為我們點亮瞭一盞燈,指引我們穿越煩惱的迷霧,抵達內心真正的寜靜與自在。願這本書,成為你心靈旅途中,最可靠的伴侶。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本能夠幫助你找到內心平靜的書。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瑣事纏身,被外界的喧囂所乾擾,漸漸地迷失瞭自我。林清玄老師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緩緩地注入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慢下來,去感受生命原本的美好。他沒有說教,沒有強求,隻是用他自己的體悟,引導我們去發現內心深處的寜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次心靈的SPA,整個人都變得輕鬆而明亮。

評分

讀完《自心清淨,能斷煩惱——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這本書,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林清玄老師的文字,總是帶著一種溫潤的力量,能夠輕易地觸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本書延續瞭他一貫的風格,將佛法的智慧融入尋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讀來既有禪意,又不失生活氣息。我尤其喜歡他描述自然的段落,那些關於山川、草木、鳥獸的描寫,仿佛能將我帶入那個靜謐的世界,感受自然的呼吸和生命的律動。

評分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讀的書。林清玄老師的文字,看似平淡,實則蘊含深意。他在字裏行間所傳遞的,不僅僅是道理,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麵對人生起伏的智慧。書中的許多篇章,我都反復閱讀瞭好幾遍,每一次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特彆是一些關於如何看待苦與樂、得與失的論述,讓我對許多睏擾已久的問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種“清淨心”的理念,雖然說來容易,實踐起來卻需要長久的修行,而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份珍貴的指南。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其獨特的標題所吸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能夠找尋內心的寜靜,實乃人生一大樂事。《自心清淨,能斷煩惱》這個書名,像一股清泉,瞬間滌蕩瞭我內心的浮躁。林清玄老師用他那如詩如畫的筆觸,描繪瞭無數生活中的禪機,那些看似尋常的場景,在他的筆下卻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他教會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會佛法的妙諦,如何在忙碌的腳步中停下來,感受當下的美好。

評分

我一直很欣賞林清玄老師的文字風格,那種溫文爾雅,又帶著幾分哲思的錶達方式,總能讓我沉浸其中。這本書的每一篇散文,都像一幅幅精心繪製的畫捲,又像一首首悠揚的樂麯,在我的腦海中迴蕩。他對於人生的洞察,對於生命的理解,都充滿瞭智慧和慈悲。讀他的書,總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洗滌,一種對生命的重新審視。尤其是在迷茫和睏頓時,翻開這本書,總能從中找到一些指引和慰藉。

評分

當然,可以解釋為裝飾物,棍子兩頭做些裝飾是有的,例如古代有一種棍子叫“金吾”(也叫吾杖),是一根長銅棒,兩頭塗金,但刷點金粉就得瞭,它實在沒有必要裝個箍。棍子兩頭另外加裝東西也是有的,例如“殳”或“骨朵頭”(狼牙棒),但那是為瞭增加攻擊力的,而且形狀和金箍棒完全不同。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包裝的挺美的,質量也挺好的!內容還沒看,朋友介紹的我覺得應該也不差!

評分

期待已久,非常喜愛。迫不及待的閱讀……

評分

林清玄的書可以讀,這本書和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本書內容有些重復

評分

總有值得慶賀的

評分

一下買瞭好多書,得努力把他們都啃完瞭,所謂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評分

書很好,老師推薦的,孩子說很好看。

評分

最喜歡林清玄散文,柔軟溫暖的文字卻發齣力量。值得推薦!值得購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