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绘画大师,你的脑海里是否马上会出现毕加索、凡·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要问起中国画的大师,除了历史课本曾提到的聊聊数人,你还能想起谁?
事实上,千年绘画传承,中国拥有数不清的大画家,只是长期以来,这些画作多在博物馆中,图书印刷品又少有高清大图,成系列的就更少。
“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丛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从画史上有名有姓的*人东晋顾恺之开始,历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徐悲鸿,遴选中国绘画史上*优秀的大师及其原典,复制级高精印刷,多彩时尚设计,用细节破解中国元素、中国图像、中国美学的“源代码”,展现华夏民族的美学基因。
由于传统中国画的尺幅多为长卷、册页、竖轴,因此该丛书采用两种不同的装帧形式:
以经折装的形式来表现中国长卷画(全套45册已出版);
以盒装单页的形式来表现册页和竖轴画(2017年陆续出版),并附有画作精彩局部配诗文,可临摹,可装框,亦可诗画共读。
本书精选了四套册页共40幅作品,主要包括花鸟、山水册页。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每幅画单独成张,高清大图,纤毫毕现。背面还印有局部小图及与画面意境相似的诗词,方便供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临摹、研究。还可以装在框中,置于案头或挂在墙上。
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名朱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王室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放任恣纵,苍劲圆秀。
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八大山人的题画诗是解开他画意的钥匙,然而又多幽迥绝尘、隐焉不明,语言古奥、涵义晦涩,使得后世学者需要花费很多工夫去研究、诠释。
八大山人的绘画,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笔墨极简,二是饱含孤愤。这其实还是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作为朱明皇族的后人,他对清朝统治者肯定是不合作的,所以他的画面上总含有一种愤懑、倔强的感情,好像“白眼向天”(《花鸟虫鱼图册十开》),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
数码图像呈现的细节、质地、幅面、气息,使所昏暗的古画获得全新的观看机会。而且,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
——陈丹青 (作家、画家、木心美术馆馆长)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应成为常识,宜家喻户晓。
——孙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杰作往往深藏不露,普通读者难以一睹全貌,更无缘亲近赏鉴。本丛书企望“旧时王谢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愿大师原典的灼灼华彩,成为读者的案头锦瑟、枕边韶华。
——张子康(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次翻阅都能从中发掘出新的惊喜。八大山人的“天光云景图册”,对我而言,无疑是书中最为令人心驰神往的部分之一。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到自然瞬息万变之美的艺术家们充满了敬意,而八大山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时常被他描绘的那些天空和云彩所吸引。它们并非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平淡的背景,而是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那些云,时而舒展,时而翻腾,时而又如烟似雾般飘渺。他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却能勾勒出云层厚重的质感,以及光线穿透云层时产生的微妙变化。我喜欢他笔下那种朦胧而又深邃的天空,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广阔无垠的宇宙气息。那些“天光”,不是明晃晃的直射,而是带着一种含蓄而又温暖的光晕,能够点亮整个画面,赋予画面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美感。我常常会盯着这些画面,想象画家在创作时,是如何捕捉到那一刻的天空景象,又是如何将那份感动凝固在纸上的。他笔下的天空,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再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那种对天地之气的感悟,那种对宇宙之美的追求,都通过这些“天光云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仿佛能看透云的形态,感知光的温度,并将这一切化为笔下的诗意。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我得以窥见八大山人那孤独而又充满艺术激情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他“山水图册”中的那种简约主义美学。他的山水,不像传统山水那样追求工整和细致,而是以一种极其大胆和自由的方式,将山水的精神 essence 呈现出来。 我常常被他笔下那些孤寂的山峦所吸引。它们可能只是寥寥几笔,但却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那些蜿蜒的山脊,那些陡峭的崖壁,都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他用最精炼的笔墨捕捉下来。我喜欢他画面中那种“留白”的运用,那些空白之处,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无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仿佛能让观者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水中,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力量。他笔下的树木,也未必繁茂,但却透露出一种倔强和坚韧,仿佛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我总觉得,他的山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种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他用他那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山水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一种力量,以及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仿佛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慰藉。
评分对于八大山人,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他作品中那种强烈的个性和精神性。这本书,将他的“开花鸟虫鱼图册”呈现出来,更是让我得以一窥他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我并非一个能完全解读所有艺术符号的专业人士,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受到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生命律动。 我尤其喜欢他笔下的“虫鱼”。那些小小的生命,在他的笔下,仿佛都被赋予了灵魂。它们或在水中自在游弋,或在枝头静静栖息,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机。我常常会盯着那些画面,试图去捕捉它们的那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状态。他的笔法,看似随意,实则精妙绝伦。那些点染,那些勾勒,都恰到好处。他笔下的鱼,不一定追求形态的逼真,但却能捕捉到其神韵,那游动的姿态,那悠然的神情,仿佛能听到水流潺潺的声音。而那些虫,更是形象各异,虽然笔墨不多,却能让人感受到它们勃勃的生命力。我总觉得,他描绘的不仅仅是虫鱼本身,更是他内心深处对生命顽强存在的一种赞美。在那个时代,能够以如此超脱的视角去描绘这些微小的生命,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思想的超前和精神的独立。他将这些看似渺小的生命,置于一个宏大的艺术语境中,赋予它们一种非凡的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艺术家们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仿佛披着神秘面纱的人物。八大山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这本书,以“大师原典”的姿态,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呈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艺术巨匠的机会。我并非科班出身,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理解更多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和感悟,而八大山人的作品,恰恰能激发出我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共鸣。 那些“山水图册”,我尤其喜欢。它们没有工笔画的繁复细腻,也没有青绿山水的富丽堂皇,而是以一种近乎荒凉的笔触,描绘出一种别样的山水意境。那些被简化到极致的山峦,那些如同笔触般勾勒出的树木,甚至那些留白之处,都充满了力量和张力。我常常会凝视那些画面,试图去理解画家在那片天地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是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还是他对某种精神净土的向往?我总觉得,他的山水,并非是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摹,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投射。那些孤寂的山峰,仿佛是他内心的写照,而那些稀疏的植被,则暗示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即使是在最简单的构图里,也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生命气息,仿佛能听到风在山谷中呼啸,感受到雨在峭壁上滴落。这种粗犷而又富有表现力的笔法,让我对“意境”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靠细节堆砌,而是靠笔墨的张力和情感的释放,在观者心中构建出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的艺术家充满敬意,而八大山人,无疑是其中一位。这本书,将他的艺术作品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权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艺术体验。我特别喜欢他作品中那种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仿佛一切的繁复都被剥离,只留下最纯粹的艺术语言。 我常常沉醉于他笔下那些“山水花鸟”的世界。这里的花鸟,与我以往所见的传统花鸟画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们少了些许娇艳,多了些许孤傲;少了些许生动,多了些许禅意。他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鸟儿的神韵,花朵的姿态。我喜欢他笔下的鸟,它们仿佛被赋予了人的情感,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孤寂,那姿态中蕴含的傲骨,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他笔下的花,也并非是艳丽的,而是带着一种“残缺”的美感,仿佛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却依然顽强地绽放。我总觉得,他描绘的不仅仅是花鸟本身,更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寄托,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他将自己对世事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都融入到了这些笔墨之中,让观者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
评分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一个属于八大山人的独特王国。我最被吸引的,是他那“开花鸟虫鱼”的画作。在这个主题中,我看到了他对于生命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将这些细微之处升华为艺术的独特能力。 我时常被他笔下的“鸟虫”所打动。那些小小的生命,在他笔下,仿佛都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和情感。他画的鸟,不一定是羽毛丰满、色彩斑斓的,但它们那寥寥数笔勾勒出的眼神,却充满了灵动和孤傲。而他画的虫,更是千姿百态,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生动。我喜欢他笔下那种“减法”式的描绘,看似简单,却能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那些墨色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他能够赋予这些小小的生命以无限的生命力。我总觉得,他描绘虫鱼,不仅仅是为了描绘它们的外形,更是为了通过这些微小的生命,表达他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他对生命顽强存在的赞美。在那个时代,能够如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描绘这些微小的生命,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思想的独特性和艺术的创造力。他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评分每当我翻开这本书,都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置身于八大山人那个寂寥而又充满艺术生命力的时代。我并非专业的艺术评论家,我的评价更多地是基于一个普通读者的直观感受,但正是这种直观,反而能让我更直接地触碰到艺术的灵魂。这本书中的“山水花鸟册”,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通往八大山人心灵深处的窗户。 我常常被他笔下那些奇特的造型所吸引。那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规整的花鸟,而是经过他独特视角重塑的形象。一只鸟,可能只有寥寥几笔,却能捕捉到其最神韵的部分;一朵花,也未必饱满鲜艳,却能传递出一种孤傲的气质。尤其是他笔下的“花鸟”,常常带着一种“怪”的气息,这种“怪”并非怪异,而是一种不落俗套的、超越了形态的独特美感。我喜欢他笔下那种简洁而又充满力量的线条,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画家深厚的情感和思考。那些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更是技艺高超的体现,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花鸟的立体感和质感。我常常会盯着那些画面,想象画家是如何在这种极简的笔墨中,赋予这些生命以如此鲜活的灵魂。我总觉得,他描绘的不仅仅是花鸟本身,更是借花鸟来表达他对生命、对自然的某种理解和感悟。他笔下的世界,虽然看似荒凉,但却充满了勃勃生机,这种反差,让我对艺术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评分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一次与八大山人的对话。我尤其着迷于他那些“天光云景”的描绘。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的画家在描绘天空时,往往会追求某种壮丽或辉煌,但八大山人的“天光云景”,却带着一种更加内敛、更加深邃的气质。 我喜欢他笔下那种朦胧而又充满力量的天空。那些云,时而如泼墨般挥洒,时而又如丝缕般飘渺,但无论形态如何,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感。我常常盯着那些画面,试图去感受那种光线穿透云层时产生的微妙变化,以及那种天地之间浑然一体的意境。他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却能够勾勒出天空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风在云层中穿梭,光在云间跳跃。我喜欢他笔下那种“静谧”的天空,虽然没有耀眼的色彩,但却充满了宁静和力量,能够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思考。我总觉得,他描绘的天光云景,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客观再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那种对宇宙万物的感悟,那种对生命流转的思考,都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画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寻常的天空,也能够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哲学意义。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观者的内心产生共鸣。而八大山人,恰恰就是这样一位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艺术家。这本书,将他的“山水图册”以一种非常详尽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我最欣赏他笔下那种极致的简约美。他的山水,不像传统的山水画那样描绘得细致入微,而是以一种极其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山水的骨骼和灵魂。那些山峦,可能只是几条粗犷的线条,但却充满了力量和张力;那些树木,也未必枝繁叶茂,但却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我常常被他画面中的那种“留白”所吸引,那些空白之处,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仿佛能引发观者无限的遐想。我喜欢他笔下那种萧瑟而又充满意境的山水,它们不同于繁华的城市景观,而是一种更为纯粹、更为本真的自然状态。他仿佛能够看透山水的本质,并将这份感悟倾注在笔墨之中。我总觉得,他的山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种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他用他那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山水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一种力量,以及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评分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实在是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每一次窥探都让我心潮澎湃,又带着一丝丝的敬畏。这本书,虽然我尚未完全读透,但单是那几册关于他“山水花鸟”、“开花鸟虫鱼”以及“天光云景”的作品,就已经足够让我沉醉其中。我总觉得,八大山人并非只是一个画家,他更像是一个隐逸的哲人,将他对天地万物的洞察,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全部倾注在了他那简练而又饱含力量的笔墨之中。 看到他笔下的花鸟,你会发现,它们早已不是世俗眼中那些娇艳欲滴、生机勃勃的模样。它们的形态被极度简化,甚至有些扭曲,仿佛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只留下最本质的精神。那孤傲的眼神,那嶙峋的枝干,那似乎欲语还休的鸟儿,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寂寥与孤绝。我时常在想,这种“减法”式的表达,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深沉的情感?是对人世间的厌倦?还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些看似寥寥数笔的点染,却能勾勒出无穷的意境,仿佛能听到鸟儿在空谷中一声长鸣,看到花朵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特别是那些“虫鱼”的描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那小小的身躯,却仿佛承载着生命的全部重量,在静谧的水中游弋,或是栖息于枯寂的枝头,构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这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凝练,让人在观看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