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中关村笔记》有着丰厚的社会容量,生活容量,知识容量,精神容量和审美容量,每个故事都洋溢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每个人物都凝聚着中关村的精神、中关村的文化,中关村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了“创业,创新,百折不挠,勇敢无惧”的中关村精神与价值所在,更探讨了人的胸襟、气度、理性、自主、温和、仁义、无畏等诸多人性元素,是近年来非虚构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宁肯相信,文学的规律便是在历史中发现人、表现人、阐释人,没有人的崛起不可能有大国崛起,中关村的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
2017年度中国好书(主办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出版协会:2017年度中国30本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7年十大好书”
2017收获排行榜长篇非虚构榜(专家榜)
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2018年入选北京市党员干部推荐书单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7年5月“中国好书”
新浪好书榜-2017年5月(总榜)
新浪好书榜-2017年5月文学榜
《中关村笔记》在田野调查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全书从与华罗庚、陈省身并列为中国数学“三驾马车”的中科院院士冯康为开篇并贯穿始终,以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与联想、王志东与新浪、王选与“千年之约”、王永民与汉字输入、程维与滴滴打车、吴甘沙与智能驾驶、苏菂与车库咖啡等19个段落与手记,展现了中关村如何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史诗性进程。中关村不仅改变了北京,也改变了中国,某种意义上也改变了世界,作品对此给予了追根溯源与深度思考,富于启发,勇于担当,具有穿透性的震撼力和独抒机杼的艺术创新力。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八十年代写诗,大学期间在《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1984年至1986年在西藏生活工作,“新散文”代表作家,代表作为西藏题材长篇散文《沉默的彼岸》。1998年开始长篇小说写作,现已出版《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三个三重奏》。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散文集《说吧,西藏》《思想的烟斗》,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获第二届、第四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北京文学艺术奖,首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奖,《当代》2001年文学拉力赛总冠军,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现任《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
中关村,这不是一个与你无关的地方,也不是一段与你无关的历史。
我已彻底忘掉了小说,成了一个记录者,沉思者。
这部笔记我愿是一次对太史公的致敬,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致敬。
——《中关村笔记》作者宁肯
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硅谷”,它的崛起背后有哪些精彩的创业故事?作家宁肯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充满活力与温度的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解读中关村动人的神话与传奇,在透视中关村的历史进程中,展示了中国大国崛起的未来命运。
——《中关村笔记》入选“2017中国好书”颁奖词
《中关村笔记》更似一部《中关村本纪》。尽管《中关村笔记》里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故事,但是宁肯把这些故事串联得非常好,通过这些人物,宁肯记录了中关村以及中关村里的英雄们艰苦卓绝、光芒映日的奋斗历程。
——前鲁迅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白描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关村神话以外,在众多描写中关村的文学作品中,《中关村笔记》有着不可替代性。它前半部分,冯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作者用了很多的气力,很大的篇幅,来聚焦这个“两弹一星”的神秘的“幕后英雄”,来抒写这个数学天才。宁肯就是要撩开“神秘”的面纱,打开“历史的皱褶”,让这个因神神秘秘而默默无闻的“英雄”和“天才”从历史的皱褶中走出,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晓,所颂扬,所敬仰。在这个意义上,宁肯主写冯康的《中关村笔记》,可与新时期之初徐迟主写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相提并论,是一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新史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评论家白烨
读《中关村笔记》,感觉不光读的是中关村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好作品就是这样,题材规模可能有限,但给人的感受却是无限。这个书没像有些报告文学通行的写法那样,比如写中关村先要写世界,先写历史,先从宇写到宙,然后再写中关村。宁肯不是这样,他上来就先写中关村里的一个人,很小的角度,先写冯康是谁,然后整部书读下来,你反而感觉很阔大,让人感叹中国的变化。整个作品写得很明快,但不是一般报告文学的明快,事实上又让我感觉到一种舒缓,有一种小说的流转自如。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胡平
序/1
冯康构图(1)/1
手记一:沉默的基石/22
第一人/25
手记二:偶然性/47
未来的引力/49
手记三:时光/79
战风车/81
手记四:火山/92
联想中国(1)/95
手记五:历史/118
冯康构图(2)/121
手记六:冯康学派/143
MS-2401/145
手记七:另一种家学/163
千年之约/165
手记八:千年装置/209
联想中国(2)/211
手记九:所有的影子/232
王码/235
手记十:汉字精神/243
冯五块/247
手记十一:底层的精神/256
冯康构图(3)/259
手记十二:铜像永远屹立/281
联想世界(3)/283
手记十三:泰山/307
KV300/309
手记十四:疾病与创造/320
Internet/323
手记十五:去日留痕/336
联想世界(4)/341
手记十六:《蓄势》/353
万物的指纹/357
手记十七:新一代人/368
车库咖啡/371
手记十八:中关村,北京/400
分享或共享/403
手记十九:创业,创新,不会止息/445
后记/448
附录/449
冯康构图(1)
冯康是谁
1960年3月,春寒料峭,北方的雪尚未消融,一天早晨,一队解放军士兵穿着厚厚的冬装,来到中关村南街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不久前这里还是庄稼地,现在是中科院办公区,连片的灰色办公楼在更广阔的田野构成独立的超现实的街道,有点“天空之城”的味道。此前,中科院诸多院所分散在老城,计算所原来一直在西苑大旅社办公,租了四层一层,1958年成为“天空之城”的一部分。办公楼很新,但因为是深灰色,不显新,很低调,仿佛科学本身。
士兵没带武器,倒是带着挎包、文件包,有的帽子下边还戴着白边眼镜。尽管没带武器、文质彬彬,但这小队士兵看上去仍不寻常。这是科学重地,灰调,安静,士兵的到来又平添了一种神秘的类似基地的气氛。如果是一两个士兵,只是颜色有点跳,构不成什么,但如果是七八个,一队,就是武装力量。
士兵到了三楼,见到了同样神秘的冯康。冯康个子不高,甚至有些驼背,但是目光平静,淡然,带着士兵上到五楼。门卫对士兵重新一一核验证件、相片、介绍信,比进楼门时还要严格,冯康耐心等待,有时看一眼窗外。履行完所有程序,冯康带着士兵到五楼自己专用的办公室。
是的,这是冯康在五楼的办公室,在三楼还有一个。这个办公室的不同在于没有任何标识,只有编号,803,没人知道这数字是怎么回事。这层楼所有房间都只有编号,如果你想按标识寻找办公室根本不可能。办公室的里面也没有任何特色,甚至看不出这个办公室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是“绝密123”特别任务组(简称“123”任务组)办公室,绝密,整个五层都是绝密。士兵们像在基地一样站得笔直,甚至更笔直,没有坐下,一直站着,排成了弧形。冯康坐在办公桌前,如同将军一样,问了“21基地”的生活情况,比如吃什么,事实上已超出了范围。冯康当然不是将军,是数学家,但他的眼中却有类似的东西。
冯康是三室业务指导,指导着下面七个任务组,后来又增加了“123”任务组,单列,没进入任务组序列。七个任务组都分布在三楼,有十几个房间。单列的“123”任务组在五层,这样冯康就有了两个办公室,三楼一个,五楼一个。这个任务组的人可以随便到三楼来,三楼的人却不能随便到五楼去,除了冯康。冯康任何时候都不需要接受检查,倒是他有时检查一下门口的士兵。
“123”任务组下面又分三个小组,分别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冲击波数值计算小组。此外,五层是机房重地,有两台计算机—103机、104机,占了两个很大的房间,这也是五层戒备森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时,整个中国就这两台计算机。
冯康带着士兵看了机房,将七个士兵分到了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分别与导弹、原子弹、卫星相关。来自“21基地”的士兵也不是普通士兵,脱了军装与五层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也没什么不同,他们也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都来自一流学校,北大的,清华的,哈军工的。
但既穿了军装,又来自遥远的基地,他们就是纯粹的军人,他们一丝不苟,脸带着风霜,大自然的作用非常明显,即便戴着眼镜。不过因为年轻,他们的脸色不是黑而是红,红扑扑的。苏联专家撤走了,他们来到中国最高的数学殿堂,求助这里的数学家。他们站得笔直,动作干净利落,不时条件反射地敬礼,每见一位老师都毕恭毕敬,军容毕现。他们来这儿工作,学习,完成肩负的任务。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也是“21基地”。
“21基地”,世界上最神秘的基地之一。类似的基地,美国有“51区”,苏联有“塞米巴拉金斯克-21”,英国有“马加林”,法国有“穆鲁罗瓦”。“21基地”下辖罗布泊原子弹试验场,建在马兰,一个在当时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马兰位于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乌什塔拉镇南五公里,北临天山山麓,西邻博斯腾湖,东托罗布泊—中国核试验场,系戈壁大漠的边沿地带。事情开始于两年前,1958年8月,张蕴钰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国核试验部队主任,翌年1月张蕴钰陪同总参总装备部部长方毅、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由北京飞往新疆戈壁大漠,在已确定的罗布泊场区进行空中视察,回来后形成在此建核基地的报告。国防部批准了报告,并通知新疆军区,0673部队进驻新疆。部队走着走着,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以南一块白地停下来。这里虽无可耕地、无草木,但地下水源十分丰富,位置也大体合适,东距试验场区250公里,北靠天山,西20公里处有博斯腾湖;处于戈壁大漠,这里有很少一点马兰草,那就叫马兰吧,马兰从此得名。不到两年,这里有了医院、学校、招待所、办公楼、宿舍、礼堂、广场、军人服务社、汽车修理厂、军用机场,笔直的马路两旁白杨树高大挺拔。从此,世界多了一个神秘地区。
基地与1957年中国和苏联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有关,根据协定,苏联明确承诺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与图纸资料。翌年中国负责核武器研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第九研究所(九所)在北京成立。“21基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但是刚刚起步不到两年,1959年苏联方面致函中国,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随后又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中国的一穷二白立刻暴露无遗,穷不用说了,白,具体在原子弹研制上来说,就是没专家。无奈之下,钱学森向钱三强推荐了郭永怀。
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在苏联专家缺席的情况下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驾马车”,这至关重要,幸好中国有这三个人。然而,事实上他们这三人都不是原子弹专家(而计算所三室的冯康更不是)。王淦昌仅是理论核物理学家,彭桓武也是,两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郭永怀历任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力学和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接受原子弹任务时,他领导的九院一无图纸,二无资料。
九院的依托单位是中科院计算所,这是必然的,共和国最杰出的数学家在这里,不找这里又找哪儿呢?事实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科学院是这个国家的发展后盾。九院交给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确切地说是三室,大量计算任务,如原子弹圆爆的冲击波、部分流体力学,不仅原子弹,同时还有导弹,两者是不可分的。这是个特殊的任务,尽管从7个任务组抽人成立了“123”任务组,尽管那时整个国家仅有的两台计算机—103机、104机都放在了计算所,但有关原子弹,特别是具体到原子弹的圆爆冲击波,以及与导弹相关的流体力学,数学家们都没接触过,更何况所里大部分是年轻人,有的甚至比来自“21基地”的士兵还年轻,但是三室还是接下了任务,冯康作为业务指导。
中关村笔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关村笔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新华书店成立于1937年,即将迎来80岁生日。几十年来,新华书店售书无数,却没有一部正面表现新华书店人的文学作品问世。本书作者王钧在新华书店工作20多年,对新华书店有着深切的认知和深厚的感情,他潜心多年写就这部正面表现新华书店人工作、生活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以严立新、曾琬珍为代表的两三代新华书店人,热爱图书发行事业
评分书质量很好,裸书脊装帧。非常棒!
评分书不错,快递也很快!
评分速度可以。价格实惠。
评分看过其中的一个章节,感觉还不错就买了
评分收到的很快,书也不错,很好啊!
评分喜欢,好
评分很好的书,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那一代人的坚信。。。。。。。。。
评分方便快捷,省时间,还是不错的。
中关村笔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