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
《厚积落叶听雨声》 1.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全彩精编。精选朱光潜31篇代表作品,收录自《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也收录了《生命》《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等经典散文佳作。 2.精美图文,全彩装帧。收录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全新的典雅版本,凝萃文字与生活的美意 3.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厚积落叶听雨声”启示着一种便捷而珍贵的“生活美学”,那就是预先为“美”准备好播种、发芽、生长的“苗圃”。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于“此时,此身,此地”,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 《活着本来单纯》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全新精装收藏本)。 女儿丰一吟授权版本,全面收录《渐》《大账簿》《梦痕》《给孩子们》等55篇经典佳作,一本书阅尽丰子恺散文精华。漫画原版复制,典雅可爱,采用特种纸印刷,色彩雅致,触感温润,可堪赏玩。有趣、 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学。 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事情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 《自在独行》 ★贾平凹执笔40年高水准散文精粹,研磨孤独,收获自在,致每个孤独的行路人。 ★【我们该怎样呵护内心的孤独与焦虑?】:一个自在独行者的文字,完美展现了个人与世界相处之妙。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玩物、天地、人事等角度,给内心孤独焦躁者以安宁的抚慰。 ★【研磨孤独,收获自在】:尘世上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致独自行走的你】:在这个美好又遗憾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自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不顾一切,哭着,笑着,留恋人间,只为不虚此行。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执笔40年,高水准散文精选】:书中皆为高水准散文,不管是文字感觉,还是思想深度,都足以带来令人惊喜的生活启示和力量。 ★走进贾平凹的独行世界,收获一份心灵的自在与安宁。 |
| 内容简介 | |
《厚积落叶听雨声》 《厚积落叶听雨声》是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精编,收录《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选编了《生命》《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等经典散文佳作,更特别精选了近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精美图文,全彩装帧,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 在这个叫嚣扰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贴清凉散。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 《活着本来单纯》 不要因为世界太复杂,而背叛了你的单纯。 活着这回事,本来是如此单纯。 所谓单纯,不是幼稚的天真,而是一种明白了世故,知道人世间种种矛盾、种种问题,种种细微的心理计较。但超过这一层,一种超乎其上的平视,达观看待这个世界,然后游戏其间。这是非常豁达的心胸,一种明白的态度和智慧。 敬畏 * 宁静 * 智慧 * 美 《自在独行》 平凹先生素来喜静,*怕有人来敲他的房门。让他觉得自在的,要么就是行走于西北的大地,要么就是隐居在自己的书房。 先生其实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 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对于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这部文集只是用来附庸风雅的玩物。但这本书却要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能懂得孤独的真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 |
| 作者简介 | |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更为可贵的是他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毫无疑问,他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载入世界文学史册的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高兴》《秦腔》《古炉》《带灯》《老生》等。他曾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及茅盾文学奖等数十个国内外文学大奖。 贾平凹不仅小说创作的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散文大家,而且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舞台上也颇有建树。平凹先生低调冷智、谦和厚道,他是一位世间的智者,更是一位深沉的独行者。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则说,丰子恺是中国的中国人。他的散文兼有平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佳品,多次被选入学生教材,作语文教育典范。漫画幽默风趣,流传广泛 ,深受人们的喜爱,争相收藏。 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专家,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是我国现当代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西方美学史》等。 |
| 目录 | |
《厚积落叶听雨声》 序 厚积落叶听雨声 ?生命 ?慈惠殿三号 ?后门大街 ?花会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此身已近桃花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情人眼底出西施 ?依样画葫芦 问渠哪得清如许 ?无言之美 ?看戏与演戏 ?文学的趣味 ?刚性美与柔性美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风行水上自成文 ?文学与人生 ?流行文学三弊 ?眼泪文学 ?诗的意象与情趣 ?音乐与教育 站在后台看人生 ?谈人生与我 ?谈十字街头 ?谈摆脱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悼夏孟刚 此时,此身,此地 ?谈冷静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 ?慢慢走,欣赏啊! 《活着本来单纯》 第*部分 豁然开朗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渐/003 大账簿/008 实行的悲哀/014 生机/019 佛无灵/023 吃瓜子/028 晨梦/035 肉腿/039 第二部分 无宠不惊过一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忆儿时/045 梦痕/052 我的母亲/058 白鹅/063 闲居/069 过年/073 新年怀旧/078 吃酒/087 湖畔夜饮/092 初冬浴日漫想/097 第三部分 天地间*健全的心眼 天地间*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明确、*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103 给我的孩子们/107 送考/112 第四部分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家/119 杨柳/123 随感13则/127 庐山游记/136 钱江看潮记/142 春/147 秋/151 清晨/156 扬州梦/162 阿咪/168 东京某晚的事/173 塘栖/176 第五部分 学会艺术的生活 人生有三层楼:第*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学会艺术的生活/181 爱与同情/185 手指/190 自然/196 美术与人生/201 山中避雨/204 梧桐树/208 带点笑容/211 《自在独行》 第*章:孤独地走向未来 第二章:默默看世界 第三章:独自走一走 第四章:独处的安宁 第五章:自在的禅意 |
| 精彩文摘 | |
《厚积落叶听雨声》 厚积落叶听雨声 美本身极为柔弱,但却不可征服。 生命 既没有了解生命,我们凭什么对付生命呢?于是我想到这世间纷纷扰攘的人们 慈惠殿三号 我在这城市中所听到的一切声音都像那一夜所听到的步声,听起来那么近.而实在却又那么远。 后门大街 在这个世界里的人,无论他们的生活是复杂或简单,关于谁你能够说,"我真正明白他的底细"呢? 花会 成都整年难得见太阳,全城的人天天都埋在阴霾里,像古井阑的苔藓,他们浑身染着地方色彩,浸润阴幽、沉寂,永远在薄雾浓云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女性美和爱的心情原来是富于矛盾性的,谁能够彻底地窥透此中消息呢? 此身已近桃花源 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 情人眼底出西施 在内心先酝酿成一个尽善尽美的女子,然后把她放射到你爱的人身上,所以你爱的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壳。 依样画葫芦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美”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它都是“抒情的表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无言之美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看戏与演戏 我们钟情、痛饮,在地面来去匆匆,像一群受惊的羊。 文学的趣味 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刚性美与柔性美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见欢爱而无留恋,见罪孽而无畏惧,一切希冀与畏避的念头在刹时间涣然冰释。 风行水上自成文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人生苦短,可有什么人或事,让你愿意为之停下脚步,静静欣赏。 文学与人生 文艺是含蕴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 流行文学三弊 真正的文学革命必定从充实内心生活做起。目前大患,不在表现内心生活的工具不够,而在内心生活本身的贫乏。 眼泪文学 我看*卑微的野花都有意义,但在眼泪无法企及的地方深藏。 诗的意象与情趣 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音乐与教育 音乐由感动至感化.因为它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成为固定的模型,习惯成为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 站在后台看人生 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它们本来的面目。 谈人生与我 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或者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谈十字街头 一种社会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谈摆脱 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著;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人生快乐倘若想完备,一定要保存一点孩子气。孩儿气的好处就在有时使人偶尔把现实的重载卸在旁边,让心灵偷点空儿休息,好预备再出力。 悼夏孟刚 人生是*繁复而诡秘的,悲字乐字都不足以概其全。愚者拙者混混沌沌的过去,反倒觉庸庸多厚福。具有湛思慧解的人总不免苦多乐少。 此时,此身,此地 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绝不妄想于他人来替代。 谈冷静 冷静的人才能静观,才能发现“万物皆自得”。 谈价值意识 一个人的生活是否丰富,这就是说,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的大小。 谈美感教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 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低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他说得很干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慢慢走,欣赏啊!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别致,那种带着些许古朴和宁静的气质,让人在书店里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我通常对外包装比较挑剔,但这本的装帧让人感觉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书中的排版也处理得很到位,字迹清晰,留白得当,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记得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泡了一壶茶,才开始翻开它。第一部分读下来,就感觉作者的文字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心底,洗涤掉平日里的浮躁。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说教感,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近乎耳语的方式,和你探讨一些关于生活本质的问题。我特别喜欢它对日常琐事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经过作者的笔触,瞬间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比如书中提到清晨阳光穿过窗帘缝隙落在木地板上的那种光影变化,描绘得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文学享受,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的节奏。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当代散文的读者,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艺术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创新和突破。它没有固守传统的散文结构,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音乐家在进行即兴演奏。段落之间的跳跃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着精妙的逻辑和情感的呼应。有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比喻就能点亮整段话的主题,那种灵光乍现的感觉,是阅读时最令人兴奋的瞬间。比如,作者用一种近乎物理学的眼光去解读“断舍离”的概念,将其视为能量的重新分配,而非简单的物品清理,这种跨界的思维碰撞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多变,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特有的观察视角,使得它既有厚度,又不失鲜活感,非常适合当代读者。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费力去解读的晦涩之作,而是像一位智者,耐心引导你走向更开阔的心灵境地。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那种不加矫饰的真诚。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人人都在试图建立“人设”的时代,能读到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文字,简直是一种奢侈。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饱经世故却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味道。他描述的那些场景,无论是在城市的喧嚣中寻找一片独处的空间,还是在自然环境中体会万物的循环,都显得那么真实可触。我记得有段文字写到夜晚的城市,不是描绘霓虹的斑斓,而是聚焦于某一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的窗户,想象着里面正在发生的平凡生活,瞬间就让冷漠的都市有了温度。这种“在宏大中见微小,在微小中见深刻”的写作手法,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而这本书无疑是成功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被归类为“畅销文学”的作品抱有一点点保留意见,总觉得畅销书难免会有些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深度的倾向。然而,当我真正沉浸进去后,这种担忧完全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巧妙地将个体经验与宏大的哲学思考编织在一起,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作者的叙事节奏控制得极好,时而如涓涓细流般舒缓,时而又像山涧瀑布般一气呵成,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有一章关于“时间流逝”的探讨,作者没有采用常见的伤感论调,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馈赠,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的质感。这种积极又不失深刻的视角,让我对很多过去耿耿于怀的事情都释然了许多。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床头落灰的书,而是那种会让人忍不住去翻阅、去思考、甚至想做笔记的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整理”欲望——不是整理房间,而是整理思绪。它像一面清澈的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被外界期望和惯性思维裹挟太久的状态。书中关于“慢下来”的论述,并不是倡导逃避现实,而是提倡一种有意识地生活,把注意力从“效率”转移到“体验”上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品尝咖啡的层次感,去感受走路时脚底与地面的接触反馈,去细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这些都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常常忽略的“背景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坐标系,一个以内心感受为准绳的度量衡。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帮你找到了提问的正确方式。对于所有正在经历迷茫期、渴望找回生活主导权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剂温柔而有力的精神良药。
评分很朴实的话语,希望看完后能使自己心境更平静
评分哈哈很好很好
评分喜欢
评分书本的质量很好,买来送朋友的,他很开心。
评分有损坏,懒得退货,商家@。
评分很朴实的话语,希望看完后能使自己心境更平静
评分哈哈很好很好
评分就是快递特别慢,因为缺货
评分书很不错 是喜欢的类型 很满意 下次还会再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