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海王星為何會被稱為“筆尖下發現的行星”?在飽受爭議的“行星”定義下,冥王星為何會遭到降級?在埃隆·馬斯剋提齣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的願景之後,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在太陽係內尋找到一片地球以外的宜居生境?
沒有艱深的物理公式,沒有復雜的數學推導,《行星》通過清晰簡明的科學解讀幫你掃除生僻天文概念。一部精彩紛呈的行星檔案,一場波瀾壯闊的天體發現之旅,科學與藝術的迷人結閤為你呈現極具收藏價值的視覺盛宴。
讓我們和探測器一起,近距離看看行星吧!
內容簡介
太陽係中到底有多少行星?冥王星為何會遭降級?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麵對日益枯竭的地球資源和可能到來的重大天文災難,人類是否還有選擇另一處避險場所的可能?這些或古老或新生的問題,一直激發著我們遠航星海的探索欲望。20世紀中葉,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天文學傢終於得以更進一步地揭開各大行星的神秘麵紗,而本書正是對這其中麯摺曆程的精要記錄。
本書由近200張精美絕倫的圖像構成。通過數量眾多的衛星以及行星探測器,從簡單的飛掠到定點撞擊,再到後來的可控軟著陸以及從星球錶麵帶迴的科學數據,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與科學傢通過極具震撼力的視覺證據一次又一次地更新、完善,甚至重塑我們對行星的認識。《行星》一書通過生動、專業、簡明的語言解讀圖像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帶領讀者以全新視角認識太陽、八大行星、月球、小行星,以及太陽係遙遠的外圍區域。在星際移民持續熱門的今天,本書是幫助讀者想象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間參考。
作者簡介
賈爾斯·斯帕羅(Giles Sparrow),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專業與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傳播專業。著有多本廣受歡迎的科普讀物,其中包括《宇宙》《火星》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太陽探測?
飛奔的水星?
揭開金星的神秘麵紗?
地球——我們的傢園?
目的地:月球?
紅色的火星?
在小行星的海洋中?
狂暴的木星?
環繞土星?
側臥的天王星?
海王星——巨大的藍色星球?
冰冷的世界?
術語錶
索引
圖片來源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揭秘太陽係
我們的傢園,這顆被稱為地球的行星,僅僅是被太陽這個普通黃色恒星的引力束縛著的眾多天體中的一個。太陽係中的成員不計其數:少數幾個較大的天體,加上一群圍繞在它們周圍的小天體,還有無數冰塊和石礫——它們都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轉。長久以來,在這些較大的天體之間,有九個被視為行星——如果按到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序的話,它們分彆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然而,“到底有多少行星”這個問題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根據最新近的定義,冥王星就被排除齣瞭行星的傢族,行星的成員也從而減為瞭八個。
行星的本質
“行星”一詞的英文源自古希臘語中的“流浪者”:五大行星(除瞭地球本身和在土星之外運轉的天體)在古人的眼中隻是一些稍亮的“星星”,它們周復一周地在相對不變的星座背景上移動,過一段時間——也許幾年——就會重新迴到起始的地方。由於所有的行星都十分靠近太陽周年視運動的平麵,所以它們會反復地齣現在由某些特定恒星組成的圖案中,這些便是黃道星座。
對這個現象最直觀的解釋就是,太陽、恒星和行星都以不同的速率圍繞地球運動。可是,這個模型從一開始就有些問題——行星在恒星背景上的運動速率有著令人費解的變化,有時候它們甚至還會停止運動,然後畫著復雜的圈嚮反方嚮移動。
然而在16世紀中葉之前,這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太陽係模型在一定的程度上一直被羅馬天主教會以符閤教義為理由支持著。就在那時,由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催生齣的獨立思考的精神加上一些重大的天文事件,為全新的理論鋪平瞭道路。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一位毫不起眼的波蘭神父——在1543年發錶瞭他著名的“日心說”,首次提齣瞭“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隻被月球這唯一一顆衛星圍繞”這一見解。然而,當時他的理論還存在很多瑕疵。而且雖然已經廣為流傳,但是由於缺少事實的證明,“日心說”和古希臘人托勒密(Ptolemy)的模型比起來還是很難真正令人信服,而後者流傳瞭更久,且已經深入人心瞭。接著,在1577年的天空中齣現瞭一顆明亮的彗星,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計算瞭它的軌道——毋庸置疑,它是一個明顯的橢圓形,並且橫跨其他行星的軌道。此結果徹底否定瞭行星是在一個透明球麵上運行這一概念。彗星的軌道啓發瞭傑齣的丹麥天文學傢第榖·布拉赫(Tycho Brahe),在之後的一生中,他都緻力於精確地測量行星的位置。正是藉助瞭第榖布拉赫的數據,他的助手,同樣傑齣的約翰內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纔能夠一勞永逸地證明所有行星都在一個近似圓形的橢圓軌道上運動。
約翰內斯·開普勒在1608年公開瞭他的發現。巧閤的是,在這個劃時代的年份裏,荷蘭眼鏡製造商漢斯·利伯希(Hans Lippershey)發明瞭望遠鏡。這個儀器的細節馬上就傳遍瞭歐洲,這賦予瞭許多科學傢和哲學傢全新的靈感來製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望遠鏡。在所有使用望遠鏡的觀測者中,最有名的無疑是意大利物理學傢伽利略·伽裏萊(Galileo Galilei)。他在1609年和1610年發布瞭一係列驚人的觀測結果,包括金星和月球一樣存在盈虧現象、月球上有山脈和“海洋”、木星擁有四顆衛星以及土星周圍有一些奇怪的物體等。這是一種何等奇異的機緣巧閤:在能夠證明行星本身是一個個遙遠天體的推導方法成形時,能用來詳細觀察它們的工具也恰好誕生瞭。
陌生的世界
自17世紀始,在眾多的天體中,行星一直是被研究得最頻繁的一類。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孜孜不倦地用不斷改進過的工具和不斷完善的科學理論來重新探索這些宇宙中最靠近我們的鄰居。到瞭17世紀末,憑著強大的望遠鏡,人類揭示瞭土星環的結構,標齣瞭火星上的暗區和亮區,並描繪瞭木星雲帶的變化。偉大的英國科學傢艾薩剋·牛頓(Isaac Newton)不僅發明瞭一種全新的望遠鏡——使用鏡麵而非透鏡以提升其性能,而且還通過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解釋開普勒橢圓定律提供瞭理論基礎。
結閤開普勒定律以及精確測量行星位置和直徑的全新方法,人類首次得以精確地估計行星的大小,還認識到瞭這樣一個事實:行星其實有兩種——一種是相對較小的類地行星(比如地球),直徑通常隻有幾韆韆米;另一種是像木星和土星這類的巨行星,直徑可達數萬韆米。然而不久之後,天文學傢意識到這些巨行星並非像帶內行星那樣擁有固態的錶麵,而相反的,它們幾乎全部由氣體構成。
雖然我們對行星的認識越來越完備瞭,但還是會齣現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許其中最大的意外發生在1781年。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在這一年非常偶然地發現瞭土星之外的一顆新行星。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一些遙遠的行星可能因為太暗而無法被肉眼看到。天王星的發現在一夜之間將太陽係的大小翻瞭一倍,並且此發現暗閤瞭一個行星分布的距離規律(即提丟斯-波得定則),而現在隻剩火星和木星之間那個紮眼的空隙不符閤這個定律瞭,所以無數的科學傢開始前赴後繼地在這個縫隙中尋找那顆“失蹤”的行星。1801年,第一顆小行星——榖神星(Ceres)被發現瞭。這些小小的岩質天體大多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帶狀區域中運行,它們的體積加在一塊還沒有冥王星大,但是它們在太陽係中的位置恰恰錶明木星那巨大的引力對行星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
當天文學傢意識到可能還有新的行星在等待被發現時,他們便開始全心投入搜尋。雖然隻有通過辨認每晚移動在背景星座上的微弱“星光”纔能發現小行星,但是大行星施加在其他天體上的引力效應理應也可以被探測到。法國數學傢於爾班·勒威耶(Urbain Le Verrier)於1846年根據一連串的引力攝動(一個質量天體因受到一個或以上的質量體的引力影響而産生的可察覺的復雜運動。——譯者注)預測瞭第八大行星——海王星——在天王星外那片黑暗中的具體位置。這兩顆藍綠色的行星雖然也是巨行星,但它們都比木星或者土星小很多。
在那段時間裏,巨行星的衛星傢族也在不斷壯大。這些衛星在各自的“迷你太陽係”中運轉,它們的大小韆差萬彆:有一些衛星,如木衛三和土衛六,甚至比水星還要大;然而也有一些小到連用望遠鏡都不太能察覺——這些基本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比如火星的兩顆衛星。
……
前言/序言
正如英文諺語“一圖勝韆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說的那樣,照片自身就是信息的載體;而在天文學上,照片則是所有信息載體中最重要的一種,它不僅嚮人類展示瞭茫茫宇宙本真的樣貌,也極大地擴展瞭人類的觀察範圍——每一艘飛齣地球的探測器,就是人類的一雙眼睛,它飛嚮哪裏,我們就能在哪裏重新認識這個世界。而作為讀者,照片能嚮我們展示的還遠不止這些。照片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拍攝齣來的?為什麼要拍攝這個天體?背後的天文學傢又是如何解讀照片傳遞的信息的?這些解讀符閤邏輯嗎?如果不符閤我們又將如何改進現在的認知體係呢?這些問題纔是這本書真正在探討的東西,這些問題也正是推動天文學發展的因素。
所以對於本書而言,每一張圖片不再隻是圖片而已,它們變成瞭一個個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的學者,而作者更像是一位轉述者,他用平實的語言,將每張圖片要說的話一一翻譯給讀者們聽。在每一章的起始,作者則介紹瞭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說是背後的故事,其實更像是梳理瞭人類對太陽係的認知過程——人類的好奇心是如何一次次催生瞭探尋真相的徵程,我們過去取得瞭哪些成就,我們瞭解到瞭哪些全新的知識,等等。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作者在帶領著你遊覽太陽係的同時也會將你引入天文學的殿堂,在這裏,天文學不再是艱深的物理公式和復雜的數學推導,天文學變成瞭一顆顆星球、一段段故事,天文照片成為瞭天文學本身。而用圖片的形式敘述一門科學,不就是所有先賢們認知這個世界的方法嗎?隻有發現瞭周圍事物的奇妙之處,纔能開始探索的旅程,纔能找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如果剝離瞭現象,那本質在失去瞭意義的同時也沒有瞭趣味。
圖片大部分選自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囊括瞭過去的重大發現和一些新近的發現(截至2006 年)。每一章所選的圖片既極具美感,又都自成體係,全麵且係統地介紹瞭整個太陽係內各方麵的知識:小到一個宇航員的腳印、一個幾韆米的環形山,大至能吞下數個地球的風暴、長數韆韆米的峽榖。不僅如此,作者還用他豐富的天文學、物理學和地質學知識為每一張圖片配瞭釋文。雖然簡短,但每篇釋文裏其實都暗藏玄機、包羅萬象,作者將現象背後蘊含的深刻天文學原理,用平白的語言直接敘述齣來,既引起興趣,又不至於枯燥,擁有不同知識層麵的廣大讀者都可以輕鬆愉快地閱讀。而且釋文內容不僅限於圖片本身,作者經常會前後引用、對比,或者略微展開論述。如此一來,圖片便如同引子一般,打開瞭一個個鮮活的話題。
最後談一下書中部分中文譯名的選擇。本書中包含瞭一些新近的發現,其中許多都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如金星和火星錶麵的諸多地貌名稱),而有些則存在多種不同的譯名(如探測器名稱和環形山名稱)。如有多種譯名存在,則采用最符閤語言習慣的譯法。如不存在正式譯名,則根據相應地形的命名來源(一般為神話人物、神話地區或曆史人物)確定譯名。還有一些雖不存在正式譯名,但國內天文學界已有習慣稱呼,則根據習慣稱呼譯齣。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原文所有“Crater”皆譯為環形山(除去地球上的某些特殊地形),但讀者應該注意,此譯名為廣義上的環形山,不隻局限於擁有環形的山脊且中央凹陷的地貌,還包括所有地錶上簡單的凹坑。如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紕漏和訛誤之處,還請讀者指正。
後浪齣版公司
2016年12月
行星 [THE PLANE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行星 [THE PLANE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行星 [THE PLANE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行星 [THE PLANE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