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英文版·第五版)/高等學校經濟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經濟學經典教材·核心課係列

宏觀經濟學(英文版·第五版)/高等學校經濟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經濟學經典教材·核心課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斯蒂芬·D.威廉森 著
圖書標籤:
  • 宏觀經濟學
  • 經濟學
  • 雙語教學
  • 教材
  • 高等學校
  • 經典教材
  • 核心課程
  • 英文版
  • 第五版
  • 經濟類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46123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408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學校經濟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經濟學經典教材·核心課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6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英文影印版本,是一本典型的中級宏觀經濟學教科書,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來構建宏觀經濟學模型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本書全麵詳細,深入淺齣,涵蓋瞭當代宏觀經濟學的所有主要領域,涉及消費理論、投資理論和貨幣供求理論等主要內容。本次修訂,作者在保持該書一貫優秀特色的基礎上,根據近年來經濟領域發生的新的變化進行瞭更新和補充:除瞭對數據和資料進行全部更新以外,新增瞭“搜尋和失業”一章,並對涉及國際經濟學部分的章節進行瞭全麵的改寫。本書的主要特色: 1.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一是設有“理論與經驗數據”專欄,說明宏觀經濟理論與現實經濟數據特點的匹配情況;二是設有“宏觀經濟學實踐”專欄,把宏觀經濟學前沿研究提齣的觀點與經濟思想史上齣現的觀點濃縮在一起。 2.圖文並茂。本書包含大量圖錶,形象地論述瞭需經復雜處理纔能得齣重要結果的宏觀經濟學模型,並論述瞭實際中重要宏觀數據的主要特徵。 3.數學應用。正文中的分析主要采用圖解形式,學生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代數知識即可學習本書。本書非常適閤作為高年級本科生經濟學雙語教學用書。

作者簡介

斯蒂芬·D.威廉森,華盛頓大學藝術與科學領域羅伯特?S.布魯金斯傑齣教授、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裏士滿聯邦儲備銀行訪問學者。他獲加拿大皇後大學數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獲威斯康星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皇後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和艾奧瓦大學,曾任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和加拿大銀行經濟學傢。他還是倫敦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首爾國立大學的長期客座教授。威廉森教授在多個**經濟學雜誌上發錶瞭大量文章,包括《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經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經濟研究評論》(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經濟理論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和《貨幣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目錄

前言 1
第1篇 導論和衡量問題
第1章 導論2
第2章 衡量36
第3章 經濟周期的衡量65
第2篇 宏觀經濟的一時期模型
第4章 消費者和企業行為:工作—閑暇決策和利潤最大化92
第5章 封閉經濟下的一時期宏觀經濟模型131
第6章 搜尋和失業174
第3篇 經濟增長
第7章 經濟增長:馬爾薩斯和索洛210
第8章 各國收入差距與內生增長256
第4篇 儲蓄、投資和政府赤字
第9 章 兩時期模型:消費—儲蓄決策與信貸市場280
第10章 信貸市場缺陷:信貸摩擦、金融危機和社會保障328
第11章 包含投資的實際跨期模型360
第5篇 貨幣和經濟周期
第12章 貨幣、銀行、價格和貨幣政策420
第13章 價格和工資具有靈活性的經濟周期模型463
第14章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黏性價格498
第6篇 國際宏觀經濟學
第15章 商品和資産的國際貿易524
第16章 開放經濟中的貨幣544
第7篇 貨幣、銀行和通貨膨脹
第17章 貨幣、通貨膨脹和銀行584
第18章 通貨膨脹、菲利普斯麯綫和中央銀行承諾621

數學附錄636

好的,以下是一本關於微觀經濟學的圖書簡介,旨在涵蓋詳細內容,且不涉及您提供的《宏觀經濟學(英文版·第五版)》的相關信息。 --- 圖書名稱: 《現代微觀經濟學:原理與應用(第十二版)》 作者: [虛構作者名,例如:哈羅德·R·詹姆斯,蘇珊·K·米勒] 譯者: [虛構譯者名,例如:王曉明,李芳] 齣版信息: [虛構齣版社,例如:北京大學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聯閤齣版] 版次: 第十二版 核心定位: 本書是麵嚮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及相關文理科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精心編寫的權威性教材,旨在係統、深入、清晰地闡述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分析工具及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廣泛應用。本版在繼承經典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全麵吸納瞭近十年來行為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以及實驗經濟學的前沿成果,力求構建一個既嚴謹又具時代洞察力的學習範本。 --- 內容詳述:理論基石與前沿拓展 第一部分:基礎與工具(奠定分析框架) 本書開篇即著重於確立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基礎。我們首先探討瞭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稀缺性、選擇的邏輯,並引入瞭機會成本和邊際分析這一核心工具。 偏好、效用與消費者選擇: 詳細闡述瞭序數效用理論,包括無差異麯綫的性質、預算約束綫的推導及其與最優消費決策的幾何與代數分析。重點分析瞭馬歇爾需求函數、希剋斯需求函數的推導及其彈性概念(如邊際替代率、價格/收入彈性)。 跨期選擇與不確定性下的決策: 引入瞭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和拉姆齊儲蓄模型的簡化版本,探討時間偏好對決策的影響。在不確定性部分,係統介紹瞭期望效用理論(馮·諾依曼-摩根斯特恩效用函數),並詳細解析瞭風險厭惡、風險中立和風險喜好的度量標準,為後續的資産定價和保險市場分析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生産者行為與市場結構(供給側的深入剖析) 本部分將焦點轉嚮供給方,詳細解析企業的生産決策和成本結構。 生産理論與成本最小化: 從生産函數(Cobb-Douglas, CES)齣發,分析短期和長期生産中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細緻區分瞭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邊際成本、平均成本的概念,並嚴格推導齣企業在既定産齣水平下實現成本最小化的條件(等成本綫與等産量綫的相切)。 市場結構分析: 這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篇章之一。 完全競爭市場: 詳細分析瞭短期均衡(邊際成本等於價格)和長期均衡(經濟利潤為零),並引入瞭生産者剩餘的概念。 壟斷市場: 闡述瞭壟斷者麵臨的需求麯綫,推導瞭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利潤最大化原則,並量化分析瞭壟斷租金和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 壟斷競爭與寡頭市場: 重點介紹斯塔剋伯格模型、伯特蘭德模型和古諾模型,並結閤納什均衡的概念,分析廠商間的策略互動。 第三部分: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效率與公平的權衡) 超越單個市場的局部分析,本書緻力於構建一個全局視角。 一般均衡理論: 運用愛德華·德布魯模型(Edgeworth Box)來描述交換的一般均衡,清晰展示瞭帕纍托最優的條件。同時,引入瞭生産的一般均衡概念。 福利經濟學定理: 深入探討瞭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競爭市場的效率性)和第二定理(收入再分配可以實現任何帕纍托最優狀態)的嚴格證明和現實局限性。 福利衡量指標: 比較分析瞭卡爾多-希剋斯準則、消費者剩餘補償變動等用於評估經濟政策福利效應的工具。 第四部分:市場失靈與政府乾預(政策應用的基石) 本部分聚焦於市場機製失效的領域,並探討瞭理論上可行的乾預措施。 外部性: 詳細區分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如汙染、知識溢齣),並深入分析瞭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適用條件和局限性。針對外部性問題,係統對比瞭皮古稅(Pigouvian Tax)、補貼、産權界定等不同的解決方案。 公共物品: 闡述瞭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徵,解釋瞭搭便車問題(Free-Rider Problem),並討論瞭梅隆-霍維茨機製(Median Voter Theorem)在公共物品供給決策中的應用。 信息不對稱: 這是本版重點強化的章節。 逆嚮選擇(Adverse Selection): 重點解析“檸檬市場”案例,並詳細討論“斯賓塞信道模型”(Signaling)和“阿剋洛夫信息模型”。 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分析瞭委托-代理問題,如保險市場中的過度消費和勞動閤同中的努力程度問題,並探討瞭激勵相容機製設計。 第五部分:要素市場與收入分配(資源配置與報酬) 本部分分析勞動、資本和土地等生産要素的定價機製。 要素需求與供給: 采用邊際生産力理論(VMPL/MRP)分析廠商對要素的邊際需求麯綫。詳細區分瞭要素的要素收入分配在競爭和非競爭市場中的差異。 工資、地租與利率的決定: 探討瞭均衡工資的決定因素,分析瞭庇古地租的理論基礎,並結閤可貸資金市場分析利率的決定。 新增與特色亮點(第十二版升級之處): 1. 行為經濟學集成: 引入瞭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解釋瞭損失厭惡、錨定效應等非理性決策偏差,並探討瞭其對儲蓄、投資和消費決策的修正影響。 2. 實驗經濟學案例: 穿插瞭最後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和獨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的實驗結果,展示瞭傳統理性人假設在真實人類互動中的局限性。 3. 網絡外部性和平颱經濟: 增加瞭關於兩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的分析框架,探討瞭網絡效應、鎖定效應(Lock-in Effect)和平颱定價策略對市場競爭結構的影響。 4. 計量經濟學視角:在關鍵章節後附有“計量分析實務”小節,指導讀者如何利用迴歸分析驗證理論預測,例如利用自然實驗估計外部性影響。 學習資源與配套: 本書包含豐富的圖錶、清晰的數學推導(用星號標記為可選深入內容)、大量的“現實應用案例分析”(Focus Boxes),並配有詳盡的習題集(包括概念題、計算題和開放性討論題),是構建紮實微觀經濟學基礎的理想選擇。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的是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宏觀經濟學的認知!一直以來,我對宏觀經濟學的印象就是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模型,總覺得離日常生活很遙遠。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用一種非常生動、貼近現實的方式,將那些原本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宏觀經濟概念一一展開。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經濟增長”那一章的案例分析,比如通過分析亞洲四小龍的崛起曆程,詳細闡述瞭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纍以及製度環境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它不僅僅是羅列理論,而是讓你看到理論是如何在真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作者在解釋“通貨膨脹”和“失業率”時,也引用瞭大量具體的曆史事件和當代的經濟數據,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宏觀指標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從日常的物價變動到就業市場的機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經濟問題,而是試圖給齣多角度的解釋,比如在討論“經濟周期”時,它探討瞭不同學派的觀點,讓你瞭解到經濟現象並非隻有一種簡單的解釋,而是充滿瞭爭議和不同的視角。這種開放性的討論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興趣。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到理解宏觀經濟世界的過程中。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賦予瞭我一種“宏觀視角”。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可能更多地關注微觀層麵的個人選擇和企業行為,而這本書則像是一颱強大的望遠鏡,讓我能夠看到整個經濟體的運轉。它對“政府部門”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衡量GDP的意義,都做瞭非常詳盡的解釋,讓我明白瞭一個國傢經濟的“健康度”是如何被測量的。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經濟增長理論”時,不僅介紹瞭索洛增長模型,還探討瞭內生增長理論,讓我瞭解到經濟增長並非僅僅是資本和勞動的簡單疊加,還與技術創新、製度安排以及知識的傳播息息相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討論“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時,並沒有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探討瞭不同學派的爭論,以及為什麼在現實中政策的實施往往充滿挑戰。這本書讓我明白,理解宏觀經濟,不僅僅是學習幾個理論,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分析和判斷國傢經濟發展趨勢的能力,以及理解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是如何被塑造和影響的。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在於它對“宏觀經濟模型”的講解,它並非將模型當作純粹的數學遊戲,而是將其視為理解復雜經濟現象的有力工具。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IS-LM模型”和“AD-AS模型”時的嚴謹性和清晰度。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模型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並用這些模型來分析不同政策衝擊的效果。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在講解“菲利普斯麯綫”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其最初的形態,而是深入探討瞭滯脹的齣現以及如何將通脹預期納入模型,從而解釋瞭為什麼傳統的菲利普斯麯綫在某些時期會失效。這本書在講解模型時,非常注重理論與現實的結閤,它會告訴你這些模型是如何被經濟學傢用來預測經濟走勢、評估政策效果的,以及這些模型的局限性和適用範圍。通過學習這些模型,我感覺自己獲得瞭一種分析經濟問題的“思維框架”,能夠更有條理地去思考和理解那些看似紛繁復雜的宏觀經濟現象。

評分

我一直對國際經濟學的交叉領域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在講解“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時,將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框架與全球化的現實緊密結閤。我特彆喜歡它對“匯率決定理論”的闡述,從購買力平價到利率平價,再到超調模型,作者層層遞進,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例子解釋瞭影響匯率波動的各種因素。它還深入探討瞭國際收支失衡的根源和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各國政府在應對國際收支問題時所采取的政策。讓我感到非常受益的是,書中有相當一部分篇幅 dedicated to 講解“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利弊,比如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是如何影響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經濟福利的。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這些一體化形式視為絕對的進步,而是分析瞭其中的潛在風險和挑戰,比如對國內産業的衝擊以及主權讓渡等問題。讀完這一部分,我對全球貿易格局和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機製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理解為什麼不同國傢在國際經濟事務中會有不同的立場和訴求。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經濟學傢在與你促膝長談,而不是在給你講枯燥的教科書。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兩個核心章節時的細緻入微。他並沒有簡單地介紹政策工具,而是深入分析瞭這些政策是如何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産生的預期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比如,在討論“擴張性財政政策”時,他詳細對比瞭減稅和增加政府支齣的效果差異,以及可能引發的“擠齣效應”。在講解“貨幣政策”時,他不僅介紹瞭利率工具,還深入探討瞭量化寬鬆等非常規政策的邏輯和潛在影響。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他並沒有將這些政策描述成萬能的解決方案,而是強調瞭政策製定的復雜性和執行過程中的挑戰,比如政治因素、信息不對稱以及政策時滯等。書中的圖錶和數據分析也非常到位,能夠清晰地展示政策傳導的機製,讓我對這些宏觀調控手段有瞭更直觀的理解。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理論,更是在學習如何分析和解讀現實世界中的經濟現象,以及理解政府在經濟運行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