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智模式

发现心智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善疯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思维模式
  • 认知行为
  • 自我提升
  • 个人成长
  • 情绪管理
  • 人际关系
  • 行为改变
  • 决策制定
  • 影响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68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39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遇见暖光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06
字数:3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职场人士、中青年读者、大中学生

★首部基于真实经历和疗愈过程的行为意识操作说明书,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展现了细致入微的疗愈过程,凝聚了作者的生命体悟和思考,萃取出100个高能量的实修正悟,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发现并走出心智困境的多功能指导书和操作说明书。

★一部应对心理问题的自我防护书和救助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用价值,既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让读者能及时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和过程,从而将其快速化解并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打破心理书“枯燥”“抽象”的桎梏,集操作指南、测评体系、疗愈小说、意识哲学、智慧绘本于一体,带给读者丰富有趣、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当你在抑郁的深渊中苦苦挣扎时,

当你被各种情绪和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时,

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本书。

把它捧在手心,

你犹如开始了一段旅程,慢慢地,你会看见和发现不一样的自我;

也好像在和一个好友聊天,在倾听和品味中,你会跟着它笑,跟着它哭,你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个受过伤、经历过种种坎坷、最后又获得重生的自己;

也好像在一条漆黑的路上,在绝望和无助之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点灯光,瞬间温暖并点亮了你的内心。

是的,这是一本能带给你温暖、力量和希望的书,

它应该出现在你的书架上,

陪着你告别阴霾,走向生命的完满。


内容简介

有人读了很多书成为高手,更多人终日学习却依旧平庸。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决定你层次的不是你拥有的知识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式的高低。人类的心智也需要一本实用的操作说明书。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心智模式的实用操作手册。本书从“人为什么会抑郁”开始阐述,洞悉决定人类各种行为的各种心智模式,诸如信息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决策和行动等,其实就是发现与抉择心智模式的过程,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命运的幕后操纵者。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心智模式在受到外界的激发后,形成正向意识和负向意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本书作者在真实人生经历和自我疗愈中,为读者朋友萃取了100个高值正能量。读者浸入这些高能量之中,不仅能够避免在低水平重复中度过平庸的一生,还可以让你轻松拿到掌控自己心智模式的金钥匙,从此开启自主、喜悦、富足的新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张善疯,实用能量佛学教练,北京张善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作者在身心灵成长与疗愈长达十几年的体悟与研究中,践行知行合一、自助助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现并萃取出100个高能量的实修正悟,撰写而成实现幸福人生的三部曲《发现心智模式》《突破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本书《发现心智模式》是第一部。张善疯主张的实用能量佛学观,给充满焦虑与抑郁情绪的都市人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助人从此过上轻松快乐、成功满足的人生。

精彩书评

联合出品人推荐语


李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

这是作者生命的陈酿,是一本难得的心灵成长工具书,能帮助我们找到那条通往自己内心的路。

刘文举 北京长松致远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人生是体验,更是探索。这本书就像一盏灯,指引着你的生命道路,照亮你前行的路。

韦凯文,苏州长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用生命写书,书可深品,人可深交。

朱文川,博士、管理培训师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人生原本就是一场爱的旅行。用爱修行一生,幸福就会随之而来。

张伟(刀哥),独立出版人,每日微光创始人

真诚是路。把完整的自己认回来,也就把世界也认了回来。

杜平,中国工艺集团总会计师、党委成员

这本书可以陪着你的心,拉着你的手,带你走向平静和快乐。


目录

自序 用生命的感悟来呵护 / 1 联合出品人名单 / 5 特别致谢 / 28 推荐序一 用“新”诠释经典,用“心”传递启示 / 30 推荐序二 一本“幸福生活”工具书 / 33 推荐序三 开启智慧之心 / 35 推荐序四 活出自己的升级版 / 38 推荐序五 正悟与教化的品质 / 40 推荐序六 幸福的开启方式 / 43 推荐序七 打开自己,爱就会流淌 / 45 本书阅读指南 / 47
第一章 如梦初醒:系统还原 / 51 1.真爱:我有抑郁症状了怎么办? / 53
2.爱欲:我的抑郁情绪是怎么来的? / 67
3.慧能:我天生比别人差多少? / 77
4.天责:我小时候的虎劲儿咋没了呢? / 86
5.童趣源:我咋没有小时候那么开心了? / 98
第二章 心智梳理:系统漏洞检测 / 111 6.压能:我的负能量是怎么来的? / 113
7.失衡:我总是爱发脾气怎么办? / 122
Contents( ) 目录
发现心智模式.indd 1 2017/8/29 星期二 下午 1:17:01
2 发现心智模式
8.心魔:为啥我不喜欢的事情总是发生? / 132
9.失觉:为什么有的人那么难沟通? / 142
10.原复模式:我的家庭环境不好怎么改变? / 151
第三章 学业回顾:应用软件安装 / 161 11.驯顺:我的学历不高怎么办 / 163
12.供需学校:我对学校的各方面都不满意怎么办? / 172
13.职岗教师:碰到让人讨厌的老师怎么办? / 180
14.爱教:职岗教师怎样跟学校争取正当的权益? / 190
15.共育:家长和学校起冲突了怎么办? / 200
第四章 能力测试:应用软件调试 / 211 16.教学次第:学什么以后会最吃香? / 213
17.道德规则:我老觉得缺德的人很多怎么办? / 226
18.自信成功:老外为啥会说中国人不自信? / 236
19.硬实力:什么样的能力才是可靠的? / 249
20.教化:我总是心有不甘怎么办? / 261
第五章 情感分析:联网兼容性测试 / 273 21.悦己:我总是对某个人很着迷怎么办? / 275
22.恶己:碰到了厌恶的人又躲不过,该怎么办? / 286
23.全我:我的缺点总是改不了怎么办? / 294
24.性愈:如何处理自己难以启齿的“性”事? / 306
25.火山期:如何面对和疗愈青春期的伤痛? / 317

发现心智模式.indd 2 2017/8/29 星期二 下午 1:17:01
第六章 收获爱情:使用者匹配 / 329 26.被爱听:如何轻而易举地获取女性的芳心? / 331
27.被尊信:如何让优秀的男人对你俯首称臣? / 342
28.情判:如何让自己变得人见人爱? / 352
29.恋己: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恋人? / 366
30.真爱情:怎样才能获得纯真的爱情? / 380
附录 人类意识和电脑操作说明书对照表 / 397 后记 心灵疗愈是一个螺旋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 / 399

前言/序言

用生命的感悟来呵护


我的真名叫张伟,现改名叫张善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叫张伟的人太多,和我同名同姓的全国就有29 万多个!

二是觉得张善疯这个名字特别好,跟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名字谐

音,既能沾点儿光,又便于记忆。

为什么要用“善”字呢?因为我曾经患过7 年抑郁症,随着胸痛病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自己可能随时会死掉,于是乎有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感叹,当时虽担任知名外企的CEO,但还是决定裸辞,去汶川灾区支教。

没想到这一去不但没有死成,反而喜欢上了各种公益活动,最后竟然奇迹般地实现了自我疗愈,完全恢复了身心健康。所以,正是这个“善”字让我涅重生。

至于“疯”字嘛,它简直太奇妙了!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根本就是白纸一张,然后就被父母、老师、书籍和身边的人输入了各种各样的“程序”,这些“程序”就构成了我们内在的逻辑和心智模式,最后主导了我们人生的种种轨迹。

而一旦我们能够适度放下逻辑并突破心智模式,就会变回曾经那个无拘无束、无所畏惧、学啥会啥、极富创造力而且开心喜悦的天真小孩儿。

所以,我便毫不犹豫地给自己取了个“疯”字,取其“无逻辑、无拘束”之意。

这就是我的名字张善疯的来历。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最早的想法就是担心自己会因为抑郁而早逝,特别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些真实的感悟和指引,让他少走弯路,过得开心幸福。后来自己两位朋友的意外身故又极大地促进了我写书的想法。

2011 年10 月18 日,我就职的德国公司本来要在那天给我举办一个欢送晚宴,可是公司助理的老公却突然跳楼自杀了。他是一家台资公司的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当年才41 岁。

2012 年2 月4 日,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儿子的干爹,也是我在北京最好的一个哥们儿,突然心脏骤停去世了。他是1975 年出生的,时年才37 岁!

他们俩的突然去世对我的冲击简直太大了!我瞬间意识到原来身边的人都有可能同我和这两个死去的兄弟一样!我们会被自己固有的逻辑和心智模式影响或绑架,我们每天都可能会在抑郁的情绪中伪装和演戏,只不过大家的程度不同而已!

最近这几年,在给数千名学员做公益辅导的过程中,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众的抑郁情绪已经普遍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我便更加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悟整理成书。

虽然我知道自己的经历也是非常有限的,但当我把自己身上的所有伪装都一层一层地、毫无保留地剥掉以后,就一定可以看到人的最真的本性,这就可以帮助到很多的人。

所以,我出书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学习,从我的真实经历中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得到一些安慰和疗愈,从而远离抑郁情绪,最终过上自主、喜悦、富足的高品质生活!

这本书对读者有什么用?

这本书不仅适用于抑郁症患者,而且适宜所有成年人阅读和实践。

我在公益辅导中发现,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精神医学认为,如果抑郁情绪不能在两周内得到释放和消除,就会逐渐形成病理性抑郁情绪,从而像以前的我一样患上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 亿抑郁症患者。预计到2020 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攀比和好面子,不擅长释放真实情绪,更容易引发抑郁情绪。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普通人都有抑郁症兆。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简单直接地发现自己内在的心智模式和大脑里的“病毒程序”,让我们能及时了解抑郁情绪产生的根源和过程,从而快速化解抑郁情绪。

同时, 本书还从实际生活中提炼了100 个实用的实修正悟,这些实修正悟都是310~500 的高值正能量,不仅能给读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正向的行为指引,还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心理疏导和创伤疗愈。

[说明:美国著名的大卫·霍金斯博士(David R. Hawkins)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合作,在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资料,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振动频率物理学指数。具体指数可参见人形书签上的能量图。]

一句话,本书就是一部人类心智意识的实用操作说明书。

怎么读这本书会最有效果?

为了保证每一位读者都有最大的收获,我在本书的第一章正文开始前,专门增加了一篇本书的阅读指南。我强烈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正文之前,先认真看完这篇阅读指南,否则您的阅读效果有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失去通过本书解决您实际问题的机会。

最后,衷心感谢潘炜博士在我写作本书过程中给我的点拨和帮助,才有了我的这本处女作。谢谢赵建华博导、卢俊卿主席、黄学焦董事长和海文颖导师在百忙之中给我的精心指导,并帮我写序。谢谢我的爱人帮我改稿和校稿,并帮我写序。谢谢涂文开导师让我学会了画油画,才有了书里的每一张我亲手绘制的油画配图。谢谢所有的联合出品人,你们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谢谢邬菲、朱去疾、李为、王俊梅、李晶、张若石、汪奉民、张忠宝、赵俊梅、李伟、徐建等好友给我的很多反馈和建议。衷心感谢所有老师、家人和学员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感恩所有读者的欣赏和抬爱!

衷心祝愿大家都能过上自主、喜悦、富足的高品质生活!



《洞见幽微:解码内在驱动力》 在浩瀚无垠的意识海洋中,潜藏着无数我们未曾察觉的暗流,它们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引导着我们的选择,最终铺就了我们人生的轨迹。这些暗流,我们称之为“心智模式”。它们并非固定不变的铁律,而是在经验、教育、文化以及个体深刻的互动中不断演化、重塑的动态系统。 《洞见幽微:解码内在驱动力》并非一本提供现成答案的指南,也不是一套教人如何“一键优化”人生的速成法则。它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你踏上一场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去揭示那些塑造你看待世界方式的“内在地图”。这本书致力于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你识别、审视并最终驾驭那些影响你生活方方面面的心智模式。 第一章:无形之手——心智模式的定义与起源 本章将首先深入探讨“心智模式”这一核心概念。我们将超越简单的定义,去理解心智模式的本质——它们是信息处理的框架,是解读世界、预测结果、指导行动的“预设程序”。我们会追溯心智模式的起源,从婴儿时期对世界的初步感知,到童年时期通过模仿和奖惩建立的行为准则,再到青春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成年后在社会互动和知识学习中不断累积和修正。我们将考察那些塑造我们最基本信念的童年经历,那些深植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价值观,以及那些可能源自文化背景和集体无意识的潜在假设。我们会深入解析,为何某些模式会比其他模式更具韧性,它们是如何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扎根,并以何种方式影响我们的情感反应和决策过程。 第二章:心灵的棱镜——不同类型的心智模式及其表现 心智模式千姿百态,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章将为你呈现一个丰富的心智模式图谱,帮助你识别那些普遍存在且影响深远的类型。我们将探讨“因果模式”,例如,你是倾向于认为一切皆有原因,还是倾向于接受偶然性?你的“归因风格”是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身努力,还是外部因素?还是将失败归于自身缺陷,抑或是环境所迫?这直接影响着你的自信心和面对挑战的态度。 我们将深入研究“信念模式”,包括关于自我(“我是否足够好?”)、关于他人(“人们是可以信任的吗?”)以及关于世界(“世界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还是一个危险之地?”)的根本信念。这些信念如同心理上的“滤镜”,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忽略什么,以及如何解读信息。 我们还会审视“情感反应模式”,例如,你是否容易感到焦虑,或者倾向于保持冷静?你如何处理愤怒、悲伤、喜悦等情绪?这些模式往往与你的早期经历紧密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满意度。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决策模式”,你是倾向于理性分析,还是更依赖直觉?你是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还是果断行动?你的“风险偏好”如何?这些模式直接影响着你职业发展、财务状况乃至人生重大转折点的选择。 第三章:潜流涌动——心智模式对行为的微妙影响 我们许多的行为,看似是独立的、临时的反应,实则常常是根深蒂固心智模式的外在体现。本章将重点揭示这些“潜流”如何悄无声息地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即使在我们自己也未曾察觉的情况下。我们将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心智模式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扮演角色,比如,一个“不安全感”模式的人,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依赖或控制;一个“追求完美”模式的人,可能会在工作中拖延,因为担心无法达到预期。 我们将分析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将挑战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可能回避挑战,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这两种模式对于一个人潜力的释放有着天壤之别的影响。 本章还将探讨心智模式在职业发展中的隐性作用。例如,一个“安于现状”模式的人,可能不太会主动寻求晋升机会,而一个“渴望成就”模式的人,则会积极规划和争取。我们将深入剖析,为何我们会对某些领域充满热情,对另一些领域则望而却步,这往往与我们内在的心智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章:冰山之下——揭示隐藏的心智模式 许多最强大的心智模式,如同冰山之下沉睡的巨兽,隐藏在意识层面之下,但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本章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你“潜入深海”,去发掘那些你可能从未意识到的心智模式。我们将介绍“反思性提问”的技巧,引导你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去审视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反应模式。例如,“当我面临这种情况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这种反应是否总是有效?”,“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将探讨“日志记录”和“行为模式分析”的重要性。通过记录日常事件、想法、感受和行为,你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重复出现的“脚本”。我们将教授如何识别这些脚本,例如,“总是先想到最坏的可能性”、“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回避冲突”等等。 此外,我们还将引入“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法,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或者模拟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从而更清晰地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心智模式。本书将鼓励读者运用“移情”和“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心智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也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自我洞察的线索。 第五章:重塑心灵——驾驭与更新心智模式的艺术 认识到心智模式的存在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地驾驭和更新它们。本章将聚焦于“重塑心灵”的艺术,为你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打破旧有的限制,创造更符合你期望的生活。 我们将探讨“认知重构”的技巧,学习如何识别并挑战那些不合理、不积极的心智模式,用更具建设性、更现实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例如,将“我永远做不好这件事”的固定思维,重构为“我现在可能还不擅长,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做得更好”。 我们将强调“行为实验”的力量。通过有意识地尝试与旧有心智模式相悖的行为,你可以逐渐削弱旧模式的影响,并建立新的、更适应的模式。例如,如果你习惯于回避公众演讲,可以尝试从小的分享会开始,逐步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本书还将介绍“意象训练”和“可视化”等方法,通过在脑海中描绘理想状态和成功情景,来强化积极的心智模式。我们还将讨论“正念”和“冥想”在培养自我觉察和情绪调节方面的作用,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观察和管理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外,我们还会探讨“社交学习”和“榜样示范”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学习那些拥有你所期望的心智模式的人,你可以更快地吸收和内化新的思维方式。本书将鼓励读者主动寻求支持,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导师交流,共同成长。 第六章:人生如河,自我如舟——心智模式与长期幸福 最后,我们将心智模式的探讨提升到更高维度,将其与人生的长期幸福和意义构建联系起来。我们认识到,心智模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一个健康、灵活的心智模式系统,是实现个人成长、建立有意义关系、并在生活中找到满足感的基石。 本章将探讨那些促进个人幸福感的心智模式,例如,“感激模式”、“乐观模式”、“好奇模式”以及“感恩模式”。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模式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逆境,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并建立更深厚的人际连接。 我们将讨论“反脆弱”的心智模式,即那些不仅能在混乱和不确定中生存,甚至能在其中变得更强大的模式。例如,拥抱变化、从失败中学习、以及具备适应性的思维。 本书将鼓励读者将对心智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视为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它不是一次性的“修复”,而是一个不断学习、调整和优化的旅程。通过持续的自我觉察和刻意练习,我们可以逐步成为自己内在驱动力的“掌舵者”,而非被无形之手所裹挟。 《洞见幽微:解码内在驱动力》邀请你成为自己心灵的探险家,去发现那些隐藏的宝藏,去驾驭那些奔腾的河流,最终,去绘制出属于你自己的、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人生地图。这本书将是你在这场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中的忠实伙伴,它提供的不仅是理论的启示,更是实践的指引,帮助你拨开迷雾,看见内心深处的真正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发现心智模式》真是一股清流,它避开了那些陈词滥调和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以一种极为扎实和深入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人类思维的内在世界。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流畅,即使是探讨一些颇具深度的心理学概念,也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书中对于“心智模式”的定义和分类,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每个心智模式时,所引用的丰富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都经过精心挑选,能够精准地展现出该心智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关于“信念系统”的讲解,让我对自己的内在信念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遇到瓶颈,并非是能力不足,而是被一些固有的、限制性的信念所束缚。书中的一些反思性问题,更是直击人心,促使我去审视自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思维盲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对话,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它让我开始质疑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想法,并鼓励我去探索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思维方式。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宝藏。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己心灵深处运作机制的大门。书中对“心智模式”的解析,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它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是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模式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情绪模式”的剖析,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从中走出来。作者的文字,时而犀利,时而温暖,总能精准地触碰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而且,本书并非是那种“点到为止”的著作,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心智模式认知和重塑的体系。我尝试着运用书中提出的“认知重构”方法,来处理一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扰的问题,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长期以来存在的思维盲点,并鼓励我去拥抱那些能够带来成长的改变。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智模式”的书,更是一本关于自我觉察、自我超越的励志之作。我相信,任何认真阅读并实践这本书内容的人,都会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方向。

评分

我怀着一种探索未知的激动心情翻开了这本书,而它所展现的内容,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在讲解“心智模式”这个概念,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一种更为深刻和系统的方式去理解人际互动、决策过程以及个人成长。作者在处理一些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时,运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类比,让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认知偏见”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哪些偏见的影响,以及这些偏见如何悄无声息地左右我们的判断。读到这里,我回想起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是受到了某种偏见的影响。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它们来自真实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和启示性,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去体验那些心智模式转换的瞬间。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心智模式的根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变策略。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技巧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结果发现效果非常显著,与他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它让我对“理解”和“改变”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实在太让人惊喜了!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理论晦涩、枯燥乏味的心理学著作,没想到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心智模式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的叙事如同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思维的探险,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新的发现,揭示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运作机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惯性思维”的解读,它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陷入固定的思考模式,难以跳出。读到这一部分时,我简直是拍案叫绝,感觉自己多年的疑惑瞬间被点亮。而且,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识别、理解并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式。书中的练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我尝试了几种,感觉自己的思维确实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了。比如,在处理某个棘手问题时,我不再第一时间就下结论,而是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让我找到了之前从未想过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它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相信他们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我便被它封面设计所吸引,简洁而富有深意。而翻开书页,我更是被作者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阐释所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智模式”的知识普及读物,更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内在潜能、引导读者进行深度自我探索的指南。作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但同时又将复杂的理论融入到通俗易懂的语言之中,让任何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理解。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思维定势”的分析,它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生动地揭示了我们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设限的。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回想起自己曾经错失的很多机会,原来都是因为当时被某种思维定势所困。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发现”层面,它更着重于“转变”。作者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方法,帮助读者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更具建设性的心智模式。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项练习,感觉自己的思维确实变得更加敏锐和灵活了,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一种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全新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