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三天》为读者展现的是被火山喷发彻底毁灭前的古城庞贝的“貌似真实的”恢复:地貌,建筑,城市规模,人们的生活习惯、交通方式以及快速有效地互通信息的办法。它将让读者逐一认识从那场史上zui惨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七个幸存者:他们的性别、名字、年龄、职业。它将为读者提供一条探察庞贝及其周边地区的真实、准确的路线: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贵族的庭院别墅、再到山坡上的农场……除此,它还将推翻人所共知的“庞贝因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而被湮没”的定论并修正喷发的日期。该书是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通过对考古地的每一个zui细微的发现加以精密的、科学的观察,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融合了火山学家、历史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医学专家的研究和意见,献给世人的一部辉煌著作。
阿尔贝托·安杰拉(Alberto Angela),1962年生于巴黎。他曾以zui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罗马大学古生物系(学位论文获奖并被发表),之后又赴美国学习数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的连续十余年,他奔波在刚果、坦桑尼亚、阿曼、埃塞俄比亚、蒙古等国的考古地,与国外专家共同研究出土文物,包括恐龙和原始哺乳动物。安杰拉在和父亲(Piero·Angela,意大利有名的科学推广者)合作出版了几部作品后,于2007年独自完成了他历时近十六年的研究成果《古罗马一日游:日常生活,秘密和奇闻》,次年该书获奖。此后,他连续推出了《帝国》《古罗马的爱和性》《游西斯廷礼拜堂》《里阿切的铜像》和近作《庞贝的三天》。
绪言 (1)
人物 (4)
“蕊柯 娜,说说吧……”喷发后数年 (8)
贵妇人和舰队司令 (12)
幻梦般的别墅 (29)
宴会:谁存、谁亡? (47)
醒来的庞贝 (52)
在庞贝化妆 (66)
光笼罩着城市 (70)
庞贝的比佛利山 (86)
两个前奴隶的奢华宅院 (106)
庞贝的酒店 (115)
万物皆流动……除了水 (140)
广场上的话题 (159)
伸向城市的手 (170)
谋杀恺撒的凶手,印度的神和妓女 (188)
我没对你说出的话…… (204)
埃尔科拉诺:海湾的一颗明珠 (218)
纸莎草纸书籍别墅的约会 (243)
藏着一批惊人的财宝的农庄 (255)
为全帝国供给葡萄酒 (265)
“赌场”,性和妓院 (277)
陨灭的开始 (286)
原爆点:火山喷发 (292)
吓呆了 (295)
那团火山云越来越高 (307)
空中的地狱 (312)
逃跑或死亡:相遇的命运 (315)
陷于绝境:最初的坍塌 (324)
徒劳的等待 (331)
消逝的太阳和生命 (334)
舰队司令的最后一趟旅行 (337)
最初的死亡之云 (342)
埃尔科拉诺:市民们在哪里? (347)
无声又滚烫的死神 (352)
噩梦般的一夜 (365)
巨流 3号:死神轻触着庞贝 (368)
巨流 4号:给火山云活埋了 (372)
巨流 5号:打向庞贝的一拳 (383)
巨流 6号:舰队司令的杀手 (385)
舰队司令回家 (390)
浩劫之后 (403)
附录 (407)
感谢 (417)
从那场史上惨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七个幸存者。
评分绝对是好书,价格也便宜,很值得一读。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亚洲去魔化:十八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启蒙时期的世界观与求知欲促使欧洲人接触陌生的亚洲,欧洲不断和同时代的亚洲互相比较,借以寻得自己的定位,从而逐渐从亚洲的优势中解放出来。《亚洲的去魔化》呈现的正是在18世纪这段知识系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欧洲人与亚洲知识、亚洲印象纠缠的过程。欧洲在这个世纪深入认识亚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国度现在成了清晰的客体,这种知识上的去魔化令欧洲获得了一种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优越与自大感。奥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难题,对今日的世界来说,这段历史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冲突沟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评分正版好书,装帧好,质量棒,内容不错,价格实惠,发货快,送货服务好!
评分写的还算可以吧,很多也就是推论
评分晚上九点多了,快递哥还加班送货,幸苦了
评分很好的一部书,买来收藏的,只等京东再搞一次大的促销活动。
评分活动时买的,装裱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