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切联系教学实践,北京市特级教师系统阐述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
2.本书四大特色: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通俗性。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学习、解题、探究、创新、合作交流等十一大模块。
3.为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国内外数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书密切联系教学实践,系统阐述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全书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概述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章阐述如何打好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从第三章开始,分十一个专题,分别阐述包括空间想象、数学思维、运算、解题、学习、探究、创新、建模、合作交流等数学素养的培养方略。本书为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蒋海燕,女,1977年生,汉族,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2014年9月,被丰台区教委由山东引进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任教。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余篇数学教育论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和北京市特级教师等。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道路的形成/1
第二章 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四基”教学过程中/10
第三章 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50
第四章 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培养/60
第五章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75
第六章 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培养/92
第七章 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106
第八章 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117
第九章 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128
第十章 数学创新素养的培养/156
第十一章 数学探究素养的培养/164
第十二章 数学解题素养的培养/188
第十三章 合作交流素养的培养/213
参考文献/228
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国内外数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中指出:学生应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两个课标虽然提出了“数学素养”的目标,但是,当时无论是课标还是课标解读,都没有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导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具体落实。近几年,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对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方法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并成为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数学教学一线教师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依据教育部的研制计划,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多方研讨、征询、论证,在即将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不仅把数学素养列入课程目标,而且明确了数学素养的界定,并提出6个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及开展数学教学质量评价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我国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我国的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阶段。
确立目标固然重要,但落实目标更加重要。目标落实不了,只能是纸上谈兵。下一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数学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个重大课题,那些学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有发言权,而处于数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更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对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最清楚。基于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心态,作者斗胆撰写了《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一书,目的是为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本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系统性。本书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数学教育道路的形成;第二章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与“四基”的关系以及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四基”教学策略;从第三章开始,分十一个专题,分别阐述了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6个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并对其他方面的数学素养如学习素养、创新素养、探究素养、解题素养、合作交流素养等也进行了相应的培养策略阐述。这些策略集中反映了数学素养培养研究的成果,初步构成了数学素养的培养体系。
第二,创新性。本书是目前国内关于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首部专著,书中关于中国特色数学教育道路的阐述,关于在“四基”教学中贯穿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关于6个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都具有一些创新性的观点,是否妥当,可供商榷。
第三,可操作性。本书提出的培养策略,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新鲜经验形成的,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必将发挥有益的借鉴作用。
第四,通俗性,本书面向的读者是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由于他们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钻研深奥难懂的数学教育著作的精力有限。鉴于这种情况,本书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求真务实,力戒“学院式”的论述,竭力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特别是本书大量使用数学案例,尽量增强可读性,以改变数学教育著作难读难懂的状况,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供阅读方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涉及广泛的课题,本书仅是初步的、肤浅的探讨,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相信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本书借鉴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引用的著作、论文、案例,都尽量注明出处,深以为谢。由于时间仓促,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原谅。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北京市丰台区教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丁进庄校长、高峡副校长、李宝军副校长、吴文丽副校长的悉心指导,并得到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大力帮助,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蒋海燕
2016年12月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切关注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现在的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核心素养”,这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有些模糊。我希望这本《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能够为我提供一些清晰的指引,让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在家中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培养这些素养。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解释,让我们家长能够理解数学思维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和引导,在孩子心中播下数学的种子。我特别关心,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应该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还是更多地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何鼓励他们尝试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和解释周围的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再感到迷茫,能够更有信心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出受益终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评分我是一名初中的数学老师,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我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培养。这本书《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的名字,正好契合了我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我非常好奇,书中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方略”?它是否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讲解如何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它是否会提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或活动设计?例如,在教授几何证明时,是应该强调步骤的规范,还是更注重学生思路的展现?在讲授代数方程时,是应该侧重公式的应用,还是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转化过程?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引导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思路和策略,那将是我教学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能帮助我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评分这是一本我期待了很久的书,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核心素养”这个词一直引起我的好奇。这本书似乎不是那种直接告诉你解题技巧的书,更像是从根本上,如何去“想”数学,如何去“用”数学。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阐述“数学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问题。我想象中,它会从数学的历史发展、数学思想的演变入手,去揭示数学背后蕴含的逻辑、推理、抽象和建模能力。比如,它是否会讲解几何的起源,如何从观察现实世界抽象出点、线、面,再到欧几里得公理体系的构建,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思维的魅力。又或者,它会剖析代数的发展,从算术到方程,再到更高级的代数结构,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揭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我相信,如果这本书能真正触及到数学的灵魂,让我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那将比死记硬背公式更有意义。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所学的数学知识,让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符号和计算,而是通往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我期待它能引领我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仅仅“怎么做”,去感受数学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面对数学的难度陡增,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市面上有很多教辅书,大多是题海战术,看得我眼花缭乱。而这本《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听名字就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直接承诺提高分数,而是强调“素养”。我理解这里的“素养”可能包含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境界。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如何具体地阐释这些“素养”?比如,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数学模型?在面对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和严谨论证?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能够提供一些生动的案例,或者指导我们如何去分析和拆解问题,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我也很好奇,它是否会引导我们去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应试的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数学的信心,不再畏惧它,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征服的领域,一个能让我变得更聪明的伙伴。
评分我是一名对教育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者,一直关注着教育改革的动向。“核心素养”无疑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这个书名,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学术兴趣。我非常好奇,本书将从哪个理论视角切入,对“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界定和阐释?它是否会借鉴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相关理论,去深入剖析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我特别想了解,书中会提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略”,这些方略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创新性,在实践中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它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差异化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个体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又或者,它是否会提出一些基于项目式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为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并为未来的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评分好
评分质量好,速度快,家人喜欢,值得推荐。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质量可靠,快递靠谱,满意!
评分快递小哥人好 服务好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值得一读
评分很好的书,正在学习中。
评分还没有看,应该不错不错,给哪门。
评分数学核心素养,正式我想要的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