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精装珍藏本套装 全九册)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精装珍藏本套装 全九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浩明 著
图书标签:
  • 晚清史
  • 曾国藩
  • 张之洞
  • 杨度
  • 历史人物
  • 传记
  • 历史传记
  • 近代史
  • 精装书
  • 套装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122075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7592
包装:盒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曾国藩》

★梁启超推崇备至!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书目!

★ 荣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影响力较大的历史小说之一,发行量近千万套。

★ 为整理编辑《曾国藩全集》,唐浩明编审、分析了曾国藩留下的多达1500万字的文稿,阅读曾国藩同时代人的著述和大量的正史、野史资料,因而对曾国藩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就的《曾国藩》。

★文史对照,在生动的小说之中,夹着大量的史实,使内容更加丰富精彩。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文辞通达,写作功力力透纸背。

★唐浩明2017年全新修订版本,附赠曾国藩箴言录和大事记。

《张之洞》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系列之一,荣获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

★晚清重臣,改革股肱!张之洞稳健改革的政治智慧与人生哲学。

★唐浩明历史小说封笔之作。小说的结构布局、故事安排、人物设计、文字锤炼上至臻完美。

★唐浩明2017年全新修订版本

《杨度》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系列之一,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及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旷代逸才,帝师王佐!杨度才华卓绝,抱负不凡,欲挽狂澜于乱世。

★再现了整个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的悲歌。

★唐浩明2017年全新修订版本,精装珍藏本。


内容简介

《曾国藩》:本书是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代表作,晚清三部曲之一。荣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白岩松、柳传志、宗庆后鼎力推荐!

曾国藩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当代历史忽略。

作者掌握大量珍贵史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全面地刻画了曾国藩的文韬武略、进退宠辱、人生态度、人格学养、处世哲学、治军威权、行政手腕,把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学形象,重现在读者面前。

《张之洞》: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代表作,晚清三部曲之一。荣获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

张之洞,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他是如何走上节节高升的仕途之路的?打败法人的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较大的钢铁厂,他为何大力开展洋务?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设湖北武备学堂并改革军政,他又为何在《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晚清重臣张之洞如何开新卫道,成为一代儒臣能吏,尽在其中。

《杨度》: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代表作,晚清三部曲之一。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

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笔下的《杨度》,以主人公生平和复杂的思想脉络为引线,串起了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的时代轨迹,再现了整个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悲歌。


作者简介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经典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其中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曾国藩》于2003年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另还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目录

目录


张之洞 上


第一章 清流砥柱

一 张之洞拍案而起,愤怒骂道:崇厚该杀/001

二 京师清流党集会龙树寺/011

三 慈禧看到一个社稷之材/023

四 慈禧钦点张之洞为癸亥科探花/032

五 原来张之洞短身寝貌,慈禧打消破格提拔的念头/043

六 杨锐向老师诉说东乡冤案/049

七 前四川学政为蜀中父老请命/062

八 张之万对堂弟说:做官是有诀窍的/072

九 为借东乡之案做文章,醇王在清漪园召见张之洞/084

十 慈禧送给妹妹的礼物居然被人踢翻在地/093

十一 附子一片,请勿入药/101


第二章 燕山聘贤

一 赴任前夕,张之洞深夜造访醇王府/115

二 王夫人突然难产去世/122

三 一位报国心强烈的热血之士,偏偏年轻时又错投了主子/136

四 出山前夕,桑治平与张之洞约法三章/146

五 来到山西的第一天,张之洞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罂粟苗/157

六 遭遇的第一个县令便是鸦片鬼/171


第三章 投石问路

一 得知周武王酒爵是徐时霖的礼品,张之洞顿生反感/177

二 卫荣光向后任道出山西的弊端/182

三 张之洞决定做出一两件醒目的大事来/191

四 王定安贡献三条锦囊妙计/194

五 解州书院里藏卧着一位四朝大老/204

六 敢参葆庚、王定安,看来张香涛不是书呆子/210


第四章 晋祠知音

一 为了五万两银子,张之洞不得不违心替票号老板办事/221

二 圣母殿里的灵签/228

三 夜阑更深,远处飘来了琴声/242


第五章 清查库款

一 为获取赈灾款被贪污的真凭实据,阎敬铭出了一个好主意/251

二 胡林翼被洋人气死的往事,震撼张之洞的心/262

三 终于找到了藩司一伙贪污救灾款的铁证/272

四 巡抚衙门深夜来了刺客/278

五 刺客原来是藩司的朋友/286

六 借朝廷惩办贪官之机,张之洞大举清查库款整饬吏治/291

七 秋夜,女琴师的乐理启发了三晋执政者/295

……


《曾国藩》

曾国藩 壹 血祭


第一章 奔丧遇险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 001

二 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 / 004

三 摆棋摊子的康福 / 009

四 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 016

五 喜得一人才 / 021

六 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 023

七 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 030

八 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 035

九 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 037


第二章 长沙激战

一 城隍菩萨守南门 / 040

二 康禄最先登上城墙 / 043

三 今日周亚夫 / 046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 052

五 计赚左宗棠 / 060

六 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 063

七 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 068

八 左宗棠荐贤 / 073


第三章 墨绖出山

一 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 / 076

二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 080

三 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 / 085

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 / 089

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 098

……


《杨度》

杨度 上


第一章 名师访徒

一 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001

二 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009

三 青年王闿运的风流韵事/014

四 王闿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026

五 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034

六 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040

七 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闿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044


第二章 帝王之学

一 王闿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050

二 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闿运/057

三 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071

四 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078

五 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083

六 王闿运妙解《枫桥夜泊》/091

七 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最深处/099

八 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103


第三章 浅涉政坛

一 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117

二 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

  是不行的/122

三 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道:官场犹如戏场,最大的本事在于

  装假的做工技巧/129

四 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136

五 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145

六 潭柘寺定情/155

七 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167

八 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172

……



《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精装珍藏本套装 全九册)》是一套规模宏大、内容详实的晚清历史人物传记与政治画卷,精选了唐浩明先生关于晚清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的力作。这套精装珍藏本套装共九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晚清政治、军事、思想及社会变革的绝佳视角。 一、 曾国藩:擎天之柱的史诗 套装中的《曾国藩》部分,以极其详尽的笔触,描绘了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曾国藩,作为晚清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灵魂人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深谙治国之道、注重个人修养的儒家士大夫。唐浩明先生通过对海量史料的爬梳和精妙的叙事,将曾国藩从一个资质平庸的读书人,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直至成为晚清政坛的擎天之柱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深入剖析了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其如何组建湘军,如何运用“练、勇、制、信”等军事原则,如何在屡败屡战中总结经验,最终扭转乾坤,廓清时艰。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曾国藩在湘乡团练、初破金陵、围剿太平军的艰难历程,理解其军事指挥的艺术和过人的胆识。 同时,《曾国藩》也着重刻画了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贡献。曾国藩不仅是军事上的功臣,更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各类新式学堂,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播下了火种。书中详细描写了他与朝廷的关系,如何在中枢权力斗争中游刃有余,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卓越的智慧和手腕。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曾国藩的个人品格和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曾国藩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而闻名。书中细致描写了他“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座右铭,他每日必做的“早起、读书、写字、静坐”等修身之法,以及他在家书中流露出的父爱、师情与人生哲思。这使得曾国藩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又闪耀着人格光辉的伟大人物。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细节,体悟他“耐劳、耐苦、耐问、耐骂”的“四耐”精神,以及他“事功”与“德行”并重的理念,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 二、 张之洞:近代化的先行者与忧思 套装中的《张之洞》部分,则将目光聚焦于晚清另一位重要的实干家和思想家——张之洞。张之洞以其“洋务”的远见卓识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湖北地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近代化改革。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封疆大吏,更是一位充满矛盾和忧思的士大夫。 本书详细记述了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的辉煌政绩。他大力兴办工业,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重视教育,创办了湖北新学堂,如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近代人才。他还关注民生,积极推行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民生状况。 《张之洞》深入剖析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保守与开放、传统与革新之间,张之洞展现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作者通过对张之洞大量奏折、公文、著作的解读,揭示了他作为一位传统士大夫,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如何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试图在强敌环伺的晚清,找到一条富国强兵的可行之路。 本书也毫不回避张之洞思想和实践中的局限性。他曾一度抵制西方政治制度的引入,对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改革也存在摇摆。在甲午战争的惨败后,他曾有过更激进的改革思想,但最终又回归保守。这些复杂的内心挣扎和政策摇摆,使得张之洞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也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困境。 唐浩明先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之洞的政治智慧、改革魄力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忧虑。他如何与西方列强周旋,如何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关系,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同时,本书也揭示了张之洞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反复思索。 三、 杨度:风云激荡中的理想与幻灭 套装中的《杨度》部分,则将笔锋转向了晚清民初一位极富争议的政治人物——杨度。杨度以其早期维新思想、后来的革命活动以及最终的投靠袁世凯,其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的转变,折射出那个风云激荡时代的复杂性。 本书深入探究了杨度早年的思想转变,他如何从一个激进的维新派,逐渐转向更激进的革命派,并积极参与辛亥革命的策划和组织。读者将了解他参与“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发表大量鼓吹变法维新的文章,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的才华。 《杨度》也详细记录了杨度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他如何成为革命党人的重要智囊,如何策划起义,如何为革命党人提供战略建议。他“冲破”南方的革命,成为北洋政客的重要人物,其政治手腕和对时局的判断力,在书中都有细致的展现。 然而,本书的重点也放在了杨度人生后期充满争议的部分。他为何会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何会成为“筹安会”的核心人物,其思想和立场是如何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唐浩明先生通过对史料的细致考证和对杨度内心世界的揣摩,试图解释这一复杂的变化。书中分析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对秩序的追求,以及在革命浪潮中,他对现实政治的妥协和对个人理想的幻灭。 《杨度》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反映晚清民初政治思潮和社会变迁的缩影。通过杨度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挣扎,他们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如何在革命与保守之间抉择。杨度的悲剧性,在于他的一生都在追寻某种理想,但最终却走向了自己理想的反面,这引发读者对历史、政治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套装特色:精装珍藏,史料翔实,解读深刻 这套《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精装珍藏本套装 全九册)》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装珍藏版本: 采用高品质的精装设计,纸张考究,印刷精美,装帧典雅,无论是作为个人阅读,还是作为馈赠,都显得庄重而富有品味,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案头珍品。 史料翔实,考证严谨: 唐浩明先生在创作过程中,不辞辛劳地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当事人的回忆录、日记、书信,以及相关的官方文献和历史研究资料。他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对这些史料进行梳理、考证、辨析,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使得传记具有极高的信史价值。 叙事艺术,引人入胜: 尽管是历史传记,但唐浩明先生的叙事语言却充满文学色彩,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历史场景的宏大与壮阔。他能够在宏观的历史叙事中,捕捉到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与历史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多维度解读,见解独到: 作者不仅仅是叙述史实,更重要的是对人物的行为、思想和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他能够超越简单的善恶评判,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更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等多维度,去理解晚清历史人物的抉择与命运,为读者提供深刻的洞见。 系统性呈现,整体把握: 将曾国藩、张之洞、杨度三位晚清重要人物的传记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晚清风云变幻的宏大历史画卷。通过阅读这三部作品,读者能够对晚清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多个层面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阵痛,以及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 总而言之,《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精装珍藏本套装 全九册)》是一套集史料、文学、思想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它不仅是对三位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更是对晚清中国复杂历史的深刻反思。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感受那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沉浮与思想挣扎的读者而言,这套书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与历史同行,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体悟中国走向近代的艰辛与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三部曲”之所以能称得上是‘精装珍藏本’,不仅仅是纸张和装帧的豪华,更在于其历史细节的考据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每一章节的引文和背景资料都显示出作者下了极大的功夫,那种对史料的尊重和再现,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不仅仅是故事,更像是一部经过精心梳理和提炼的历史文献汇编,但叙事又保持了极高的文学感染力。我常常读到夜深人静,为书中人物的决策感到震撼,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到唏嘘。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读者能够超越时空限制,真正与这些历史巨人进行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对于那些追求阅读深度和收藏价值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绝对不容错过。

评分

杨度的部分,作为晚清到民初转折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叙事角度无疑是最为尖锐和引人深思的。他的一生仿佛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的缩影——从坚定的维新派到后来的“保皇派”,再到最终的昙花一现。作者没有用简单的道德批判来定论,而是深入挖掘了他思想转变背后的深层动因,探讨了忠君思想在那个变局年代的巨大惯性。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断裂与延续提供了极佳的案例。阅读起来有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作者将纷繁复杂的政治派系斗争梳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杨度的个人悲剧显得更有历史的必然性。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触碰那些容易被简单化的历史人物,展现出历史的复杂幽深。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晚清风云人物感兴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了解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大门。作者的笔力深厚,把曾国藩这位“中兴之主”的复杂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不再是教科书里那个高大全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在内忧外患中挣扎求存的复杂个体。读着他的成长、他的决策、他内心的挣扎,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沉重的历史脉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令人赞叹,无论是军事上的谋略,还是为人处世的智慧,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研究深度。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精装版的质感也让人爱不释手,拿在手里分量十足,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佳作。

评分

张之洞的篇章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与曾国藩的沉稳内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之洞身上那种“实业救国”的热忱和推动新政的魄力显得更为鲜活和迫切。这本书没有回避他作为封建士大夫在面对时代变革时的摇摆与局限性,反而将其矛盾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创办汉阳兵工厂到筹建湖北铁路,他那股‘非我莫属’的干劲儿,在作者的笔下被描绘得既令人敬佩又带着一丝悲凉。毕竟,个人的努力在时代洪流面前,有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作者描述他与洋人周旋时的那种智谋和耐心,那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书籍的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内页的排版清晰,阅读体验极佳,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那位实业救国先驱的奋斗足迹。

评分

坦白说,最初我有些担心这种厚重的历史题材是否会过于枯燥,但阅读之后完全打消了疑虑。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高潮迭起,张弛有度。他深谙如何将严肃的历史分析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中。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殊死搏斗,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的步履维艰,以及杨度在政治漩涡中的起伏沉沦,都被描绘得扣人心弦。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解读这三位影响晚清走向的人物命运,我们得以窥见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内部的驱动力和阻力。这绝非是那种走马观花的通俗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心力,但回报给你的,是对近代中国历史更深刻、更富有层次感的理解。

评分

一直收藏着,等有活动就下手了

评分

京东的书不错物流也很快,下车还会再来光顾的。

评分

晚清重臣张之洞如何开新卫道,成为一代儒臣能吏,尽在其中。三大本精装厚书,珍藏。

评分

正品,速度快,价格实惠,五星。

评分

不错不错,确实不错!

评分

书已经收到了,质量非常好

评分

东西不错哟。搞活动买的价格也很优惠,下次有机会还会买的,希望店家多搞活动。

评分

读书是一种享受!

评分

非常好,很方便,一直在这买,相信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