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肿瘤内科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阅读、参考。 查房的过程也是各级医师学习的过程。在查房过程中,上级医师经常会向下级医师提问,很多初级医师、实习医师都“害怕”上级医师提问,也不知道上级医师会问些什么。本书临床病例为主线,采用问答形式模拟临床查房,精心收录相关的诊疗问题,力求使临床一线的医师向上级医师学习本专业知识,学习通科知识,加强临床实践,增加临床经验,全面地熟悉全科知识,了解新的诊疗技术及研究进展;力求帮助低年资医师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开拓诊疗视野。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结合病例,以肿瘤内科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肿瘤内科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肿瘤内科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还广泛涉及疾病诊治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
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肿瘤内科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李黎波,南方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光动力治疗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方医院肿瘤微创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6年本科毕业于 一军医大学军医系,2005年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肿瘤医教研工作。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化疗及肿瘤微创治疗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呼吸系统肿瘤1
老年男性,反复咳嗽、胸痛半年,加重伴消瘦乏力1个月——肺鳞癌1
中年男性,咳嗽半年,痰中带血3个月——肺腺癌10
老年男性,咳嗽、咳痰5个月,声音嘶哑1个月——小细胞肺癌14
第二章消化系统肿瘤20
老年女性,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食管癌20
中年男性,食管癌术后1年余,再次吞咽困难1个月——食管癌术后复发27
老年女性,食管癌术后1年,吞咽困难、进食呛咳3个月余——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31
老年女性,食管鳞癌术后放疗后8个月余,胸背痛1个月余——食管癌并食管纵隔瘘38
中年男性,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余,加重伴腹胀1个月——胃癌42
老年男性,胃切除术后15年,腹胀、腹痛1周——残胃癌49
老年男性,大便性状改变半年,血便伴腹痛呕吐1d——大肠癌伴肠梗阻54
中年男性,大便性状改变3个月,便后带血半个月——直肠癌59
老年女性,便血2d——直肠类癌64
老年男性,上中腹疼痛1个月,加重3d——胰腺癌69
中年男性,发现乙肝18年,右上腹隐痛1个月余——原发性肝细胞肝癌76
老年男性,发现乙肝21年,腹胀1个月余——肝内胆管细胞癌84
第三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90
老年男性,胸背部疼痛半年,排尿困难4个月——前列腺癌90
青年男性,左侧睾丸肿物2个月余,阴囊坠胀7d——睾丸肿瘤99
中年女性,卵巢肿瘤术后8个月,下腹胀痛伴尿频、尿急1个月,加重3d——卵巢恶性肿瘤107
中年女性,发现腹部包块、腹胀4个月余——卵巢癌116
中年女性,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余——宫颈癌121
停经25+2周,反复阴道流液1个月余——宫颈癌合并妊娠127
绝经后女性,反复阴道流血1个月余——子宫内膜癌131
老年男性,反复无痛性血尿、腰痛半年——肾细胞癌136
男性儿童,发现右腹部无痛性肿物用——肾母细胞瘤143
老年男性,无痛性肉眼血尿5个月余,尿频、尿急10d——膀胱癌148
第四章头颈部肿瘤156
中年男性,右颈部肿物半年,增大伴回吸性涕血2周——鼻咽癌156
鼻咽癌放疗后4年,吞咽困难1个月余——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165
中年女性,颈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余——甲状腺癌168
老年男性,渐进性声音嘶哑3个月——喉癌173
老年女性,反复左侧舌部溃疡伴疼痛2个月余——舌癌181
青年男性,头晕伴恶心、呕吐12h——脑胶质瘤186
第五章骨及软组织肿瘤192
青年男性,左下肢肿胀,疼痛1个月——骨肉瘤192
青年男性,反复左臀部酸痛3个月余——尤因肉瘤200
中年男性,空肠间质瘤术后4年余,腹胀近1年——空肠间质瘤术后复发205
中年女性,发现腹部肿物1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1
中年女性,发现右腹部肿物1周——腹膜后脂肪肉瘤216
第六章皮肤肿瘤221
老年男性,发现外鼻肿物4年,进行性明显增大1个月——基底细胞癌221
老年男性,右臀部肿物切除术后3年复发2个月——皮肤鳞状细胞癌227
中年女性,左肘皮肤黑痣30年,增大1个月——恶性黑色素瘤232
第七章血液系统肿瘤240
中年男性,全身多处骨痛半年——多发性骨髓瘤(MM)240
中年女性,全身骨痛伴贫血2个月余——多发性骨髓瘤246
中年男性, 无痛性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半年,反复发热3个月——恶性淋巴瘤251
中年男性,突发全身抽搐1次,不省人事10min——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259
第八章乳腺肿瘤265
中年女性,发现自发性溢液3个月余——乳腺导管内癌265
中年女性,发现右侧乳腺肿块并腋窝淋巴结肿大3个月余——浸润性乳腺癌伴腋淋巴结转移269
第九章肿瘤急症276
老年男性,患肺癌1个月,颜面、颈部及双上肢水肿1周——上腔静脉综合征276
老年女性,腰腿痛2个月,右下肢乏力1d——脊髓压迫症282
中年女性,乳腺癌术后半年,头痛、呕吐3d——颅内压增高286
中年女性,反复咳嗽、气促1个月余,加重3d——心包积液与心脏压塞292
中年男性,胃癌术后5年,腹痛、呕吐1d——急腹症296
青年男性,淋巴瘤化疗第3d出现憋气加重,烦躁,少尿,恶心呕吐——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301
附录A活动状态评分标准305
附录B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06
附录C抗肿瘤药物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310
附录D化疗药物毒性及防治314
附录E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316
附录F常见化疗药物用药注意事项320
附录G化疗临床需注意细节总结324
附录H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和临床意义328
附录I已上市靶向药物332
附录J处方常用外文缩写表338
参考文献339
问题目录
肺鳞癌1
目前考虑诊断为什么?1
诊断为肺癌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是什么?1
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各有什么临床意义?或有什么优缺点?2
哪些因素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也就是说肺癌的病因有哪些?3
MRI图像和CT图像有何不同?MRI的优势是什么?5
该患者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5
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5
一线治疗失败,应如何选择二线治疗?6
如果患者出现大咯血,应如何处理?6
肺癌的随访应注意哪些事项?8
肺腺癌10
就目前所提供的资料,考虑诊断是什么?10
诊断为肺癌的依据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取得病理结果?各有何优缺点?10
提高患者痰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11
通过淋巴结穿刺活检得到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腺癌,那么怎样做才能取得满意的活检结果呢?12
对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何建议?12
一线治疗失败,应如何选二线治疗?12
小细胞肺癌14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14
诊断为肺癌的依据是什么?应当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14
该患者考虑肺癌可能性大,那么从病理角度如何鉴别肺的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15
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有何意见?17
该患者应当采取的具体治疗方案如何?17
如果一线治疗方案失败,应如何选择二线治疗?17
如果患者全身骨ECT提示胸腰椎多发骨转移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及跛行,应该如何处理?18
如果患者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应该如何随访?18
食管癌20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21
诊断为食管癌的依据是什么?需要考虑与哪些食管疾病鉴别?21
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食管癌?各有什么临床意义?21
食管癌在临床上是如何进行分段的?22
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有何意见?23
该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23
一线治疗失败后应如何选择二线治疗?24
复发或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24
如何处理患者吞咽困难?24
针对患者肝脏转移瘤应该怎样治疗?24
食管癌治疗中微创治疗有哪些方法?24
食管癌术后复发27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27
食管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复发?28
对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何建议?28
患者已经有肺转移,应当如何制订治疗方案?28
如果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如何处理?29
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31食管的组织解剖怎样?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如何?31
目前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什么?31
诊断为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的依据是什么?应当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31
下一步需要完善哪些检查项目?32
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有何意见?34
食管的四个狭窄在哪些位置?食管癌导致的食管气管瘘多发生于哪些部位?34
该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34
食管支架置入术可有哪些并发症?35
食管癌并食管纵隔瘘38
纵隔的解剖如何?38
目前考虑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38
诊断为食管纵隔瘘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是什么?38
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39
对患者的检查和诊断应注意什么?40
下一步应该如何治疗?40
对于不能手术或者放置支架的患者,应如何治疗?40
前言/序言
本书自2012年出版至今已有5个年头。这5年来,我们从各种渠道获得了读者对本书的反馈意见,不论是赞赏的还是提出宝贵建议的,均表达了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厚爱。当听到许多年轻医师们说他们在肿瘤内科查房时常带着本书,我们深感欣慰,也感到教学的重任。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肿瘤的确诊率日益提高,以及抗肿瘤药物不断更新换代,肿瘤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原来的查房手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展了,故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肿瘤内科医师查房手册(第2版)》依然保留首版的诸多优点:所选病例都是临床上比较典型的教学病例,对各个肿瘤病种有很好的代表性;以各个临床实例为主线,从实习医师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修医师逐级提问,内容涉及肿瘤的病因学、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放疗治疗、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等诊疗知识,最后由主任医师作总结,针对各个肿瘤病种的特殊性逐一讨论、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地介绍肿瘤诊疗知识。再版参考了最新版的NCCN指南以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诊疗指南,更新了知识内容;并在原有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病例,丰富了初版的内容。
限于作者水平,尽管再三修改,仍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读者不吝指正。也希望读者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喜爱本书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备再版时参考。
编者
2017年5月8日
现代肿瘤诊疗的精细化指南:从诊断到个体化治疗的全面梳理 本书旨在为肿瘤内科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套严谨、系统且与时俱进的指导框架,聚焦于肿瘤患者从确诊到全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那些决定治疗成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疾病的治疗方案,而是深入剖析了肿瘤诊疗过程中复杂的多因素决策过程,强调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精准诊断与风险评估——奠定治疗基石 肿瘤的诊断是后续所有治疗的起点,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本书的首要关注点在于如何通过多模态的诊断手段,对肿瘤进行最精确的界定。 影像学诊断的深度解读: 详细阐述了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检测、分期、疗效评估中的关键作用。内容将涵盖不同肿瘤类型在各类影像上的典型表现,以及鉴别诊断的思路。例如,对于肺部结节,会细致分析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生长速度等征象,并结合临床病史,帮助医生做出初步判断。对于脑肿瘤,会关注其侵袭性、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是否伴有水肿等,以指导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PET-CT在肿瘤代谢活跃度评估、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检测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将得到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特定肿瘤(如淋巴瘤、肺癌、食管癌等)中的应用价值。 病理诊断的精细化与分子分型: 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本书将重点介绍现代病理诊断技术,包括免疫组化、基因检测、分子病理分析等,在肿瘤诊断、分类、分型以及预测疗效方面的应用。例如,对于乳腺癌,会详细阐述ER、PR、HER2、Ki-67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判读标准及其在指导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疗选择中的地位。对于肺癌,则会深入剖析EGFR、ALK、ROS1、KRAS、BRAF等基因突变检测的必要性,以及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案。对于胃癌、结直肠癌等,也会提及HER2、MSI、EBV等重要标志物的检测。 液体活检的兴起与临床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液体活检(如ctDNA检测)在肿瘤诊断、监测复发、指导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书将系统介绍液体活检的原理、优势、局限性,以及在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包括早期筛查、耐药机制的监测和新药选择等。 多学科MDT评估的重要性: 强调肿瘤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是优化治疗决策的关键。本书将阐述MDT的组成人员、工作流程、讨论要点,以及如何通过MDT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为患者制定最优化、最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个体化治疗策略——精准施治,关怀全程 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高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系统性治疗的深度解析: 化疗的优化应用: 详细介绍不同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剂量调整原则、联合方案的优缺点。例如,对于淋巴瘤,会区分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并深入探讨ABVD、R-CHOP、EPOCH等经典方案的适用人群、毒副作用管理。对于消化道肿瘤,会介绍FOLFOX、XELOX、CAPOX等方案的细微差异和应用场景。强调剂量强度、给药周期、联合用药的选择如何影响疗效和毒性。 靶向治疗的精准选择: 深入探讨各类靶向药物的分子靶点,以及针对不同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水平的靶向治疗选择。本书将列举EGFR抑制剂(如奥希替尼、吉非替尼)、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阿来替尼)、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在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中的应用。同时,也会讨论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 免疫治疗的革新应用: 详细阐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管理,以及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等中的应用。本书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如PD-L1表达、TMB)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并结合临床实践,提供irAEs的预防、诊断和处理经验。 内分泌治疗的精细化管理: 侧重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内分泌敏感性肿瘤的治疗。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内分泌药物(如芳香化酶抑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GnRH激动剂/拮抗剂),以及在不同分期、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选择和联合应用。 局部治疗的协同作用: 手术治疗的精准定位与时机: 强调外科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预防性切除等。本书将分析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前评估、术中策略以及术后恢复管理。 放疗的精确应用与技术进展: 介绍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将重点关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疗(SBRT)、质子治疗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以及如何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联合治疗的策略与优化: 深入探讨不同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之间的联合应用,以及不同联合方案的理论基础、临床证据、适用人群、剂量选择和序贯/同期联合的策略。例如,在早期乳腺癌中,如何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和分期,合理选择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的组合。 临床试验的参与与前沿探索: 鼓励医生积极关注和参与临床试验,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潜在的治疗新选择。本书将提供如何评估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试验设计,以及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支持治疗与全程管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肿瘤治疗不仅是疾病本身的对抗,更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支持。 肿瘤营养支持: 强调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中的普遍性及其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本书将详细介绍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类型、治疗方案、消化道功能等)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疼痛管理: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书将系统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以及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止痛药物在肿瘤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也会探讨神经阻滞、介入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恶心呕吐的防治: 详细介绍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以及止吐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时机。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关注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贫血、血栓栓塞、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并提供早期识别、预防和处理的指导。 心理支持与康复: 强调肿瘤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巨大压力。本书将介绍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倾听、共情、心理咨询,以及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生活方式调整,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感。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 探讨姑息治疗在肿瘤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包括症状控制、生活质量改善、心理支持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于晚期患者,将详细介绍临终关怀的原则和实践,确保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获得尊严和舒适。 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诊疗理念,为肿瘤内科医生提供了一部值得信赖的临床参考,助力每一位肿瘤患者获得更优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