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南懷瑾先生對《易經》在哲學、藝術、修養、人文、處世等方麵的解讀,深入淺齣介紹瞭易經原理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奧妙運用。平實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不僅有助於普通讀者對這部經典的理解,也能讓讀者從中找到釋疑解惑的鑰匙,為生活實踐與人生道路找到正確的指引和幫助。
作者簡介
王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理事,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副秘書長。已齣版專著《乾隆文治與紀曉嵐誌怪創作》《文學現代意識的發生與衝突》《世界繪畫文化》《菊與刀》等。
目錄
第一章 南懷瑾談易經義理:經典中之經典,智慧中之智慧變易與變通003
察見淵魚者不祥006
守規矩而成方圓010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013
小事著手,成就大業016
行動取得收獲,易之教也019
中心,“不三不四”之間022
易經,平淡而神秘的哲學025
五行的生與剋028
變化:剛柔相摩,八卦相蕩031
第二章 南懷瑾談處世智慧: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
至簡至易,得天下之理037
韆變萬化,非進則退040
自助,人助,天助043
無咎者,善補過也046
辨吉凶者,存乎辭050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053
周乎萬物,道濟天下057
樂天知命,故不憂060
安土敦仁,而恒愛063
走麯綫,麯則全066
求於人者,畏於人069
內直外方,四海一傢072
第三章 南懷瑾談心靈管理:君子以成德為行
第四章 南懷瑾談領導藝術:大人者,與天地閤其德
第五章 南懷瑾談財富法門:財成天地,小往大來
第六章 南懷瑾談生活哲學:過中道生活,是非不掛於心
第七章 南懷瑾談生命真諦:生死如旦暮,世人無可避
第八章 南懷瑾談宇宙哲理:易為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精彩書摘
第一章南懷瑾談易經義理:經典中之經典,智慧中之智慧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著作,是儒傢經典之一,也是一部凝結中華民族智慧卓識的優秀作品。它以“陽爻”和“陰爻”為基本符號,通過對卦象的解釋,闡述事物生成變化的法則。南懷瑾先生所著《易經雜說》《易經係傳彆講》等書,以通俗淺顯的方式介紹《易經》的一般知識,並對其中所含智慧進行詳解,中西貫通,旁徵博引,為人生指點迷津。
變易與變通
世間無不可變之道理,無不能變之關係。——南懷瑾
南懷瑾先生講《易經雜說》,說《易經》有三個重要的大原則,分彆為變易、簡易和不易,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變易。“這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之中。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東西。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凡是好的大傢都希望它不要變。像人類的感情,我們都希望愛河永浴,希望它不要變,年齡也希望不要變,永遠青春等等。”但是希望不變隻是人類的一廂情願,南懷瑾先生說,不管活的還是死的東西,都在時刻發生變化,這種變易是無法阻止的。既然如此,就應該懂得變通的智慧,他說:“《易經》的智慧廣博淵深,變通實在是我們應該時刻謹記的道理。”
知變通,製而用之
《係詞》上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易經》這部書不可不讀,因為它是一部講客觀規律的書籍,它其中講述的一些根本規律,錶現形式變化多端,陰陽剛柔相互變動,充滿瞭整個天地宇宙。我們不能把這些規律看成是固定不變的,這些規律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條件下,錶現齣不同的形式與作用。天地間的變化,能看得見的東西叫“象”,也就是現象,現象中有固定的物體,叫做“器”,《易經》說“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而懂得變化之道,把“象”和“器”變成有用的東西,“製而用之謂之法”,由無而生有,由“無用”變作“有用”的財富,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因此,隻有理解瞭“變化”二字,纔算把握住瞭《易經》的精髓。
南懷瑾先生講瞭一個真實的故事:他有一位朋友窮睏潦倒,走投無路之際準備跳海自殺,這時候看到一則廣告,上麵講美國人要做一個生化實驗,需要人身上生的虱子,但美國人身上都很乾淨,根本找不到虱子,於是發廣告重金購買。這位朋友本來窮得沒有衣服換,身上長滿虱子,一看到廣告,知道機會來瞭,於是乾脆養虱子,一瓶一瓶高價賣給美國人。最後他變成瞭養虱子的專傢,因為賣虱子而發瞭大財,成為一個有錢人。
這個故事正說明“製而用之謂之法”,南懷瑾先生感慨道,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如果動一動腦筋,變通一下思維,可能就會變成有用的,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正因為一變就通,所以變通對成功來說很重要,這也正是“往來不窮謂之通”的道理。
能變則通
南懷瑾先生認為,人生路途波摺,磨難重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攔路虎”,時代瞬息萬變,機會也是稍縱即逝,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走在坦途,邁嚮人生的成功之路,因而會不自覺地遵循一些規律和成功的範例。但是,並非每一種範例都是適閤自己的,食古不化、不懂變通的人,是很難成功施展抱負的。
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都聽過,說是一隻烏鴉口渴瞭,到處找水喝,突然它看見一個瓶子裏有水,可是瓶子裏的水太少瞭,怎麼也喝不著。這時它看見瓶子旁邊有小石子,於是靈機一動,一顆一顆地放到瓶子裏,瓶子裏的水就慢慢地升高瞭,烏鴉就喝著水瞭。自從那隻口渴的烏鴉用小石子填滿瓶子,美美地喝瞭一頓水之後,它迴去後就大肆宣揚自己喝水的方法,於是它的夥伴們都牢牢地記住瞭這個妙法。
另外一隻烏鴉也齣遠門,途中感到口渴難耐,就想找些水來喝,恰巧看見地上一個瓶子裏有半瓶水,烏鴉很高興,想起瞭用石子填瓶子的辦法。但是瓶子附近一顆石子也沒有,這可急壞瞭烏鴉,它到處找石子,可是找來找去,除瞭滿地黃沙,一顆石子也沒有找到。最後,這隻又纍又渴的烏鴉就死在瞭瓶子旁,化成一堆白骨。
後來又有一隻烏鴉經過瓶子上空,也感到很口渴,就落瞭下來,當它看到地上的半瓶水和那隻死鳥鴉時,知道發生瞭什麼事。於是它不找石子,而是開始用爪子在瓶底挖坑,當挖到一定深度時,瓶子開始慢慢傾斜,等水湧到瞭瓶口,烏鴉就喝瞭個痛快。
故事雖小,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可見學會變通多麼重要,不變通可能會付齣生命的代價,而變通就贏得瞭生命。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南懷瑾先生說,人生要通達,食古不化就不對瞭,不知道變就是大貞凶。人情世故正如水中行船,順風時一路高歌,逆風時小心謹慎。行正道,不同流閤汙,不貪功冒進,遇礁石時及時變通,人情是一門通達的學問,值得琢磨。
……
南懷瑾說易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