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共病的深刻分析与解读。
★邀请专业大咖对每个病例进行点评与总结。
本书收入老年疑难病例100例,重点介绍在老年复杂疾病处理过程中的临床思维和诊治策略。
每个病例设“病例介绍”“病例讨论”“专家点评”板块,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结合相应领域的背景和专业进展对病例进行总结和点评,力求实用,为本书一大亮点。
本书涉及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老年围术期管理,老年常见综合征及疾病如跌倒、衰弱、老年心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适合老年科医生阅读。
李小鹰,“开讲啦”演讲者,以“病人,随叫随到”的真诚医道人文精神倡导大众对老年人疾病的关注与关爱。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立三等功1次。1993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嘉奖,1995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巾帼建功英雄称号。1998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特别贡献奖,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病例1 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一例
病例2 衰弱、共病老年患者的综合管理一例
病例3 高龄冠心病合并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及多器官病变一例
病例4 高龄共病患者跌倒与骨折诊治一例
病例5 高龄老人颅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病例6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与结肠癌根治同期手术一例
病例7 老年患者同时发生胃癌、肾癌及胃间质瘤一例
病例8 高龄患者脑梗死、肺感染并心力衰竭后的综合康复治疗一例
病例9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一例
病例10 老年肺结核并左心室血栓和脾梗死一例
病例11 高龄肾病综合征诊治一例
病例12 老年心绞痛伴心房颤动一例
病例13 老年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致冠状动脉急性栓塞一例
病例14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病例15 粪肠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脑出血一例
病例16 老年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
病例17 老年结构性心脏病伴心理疾病一例
病例18 老年直立性高血压一例
病例19 多病共存的超高龄患者临床治疗经验分享
病例20 老年患者高钾血症并交界性心律失常一例
病例21 老年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一例
病例22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一例
病例23 高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长期随访一例
病例24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误诊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病例2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晕厥的风险评估与救治一例
病例26 高龄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与深静脉血栓一例
病例27 以腹胀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主动脉夹层一例
病例28 老年左房黏液瘤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例
病例29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压塞一例
病例30 老年心力衰竭并营养不良一例
病例31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一例
病例32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一例
病例33 高龄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一例
病例34 老年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致命性肺栓塞成功救治一例
病例35 高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继发穿刺部位血肿一例
病例36 老年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治一例
病例37 表现为反复排尿后晕厥的高龄肺栓塞一例
病例38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栓塞一例
病例39 易误诊老年肺栓塞诊治一例
病例40 老年额颞叶痴呆一例
病例41 老年淀粉样脑血管病一例
病例42 老年重症多发性肌炎一例
病例43 老年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疗思路一例
病例44 老年晚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一例
病例45 老年多系统萎缩一例
病例46 老年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一例
病例47 高龄大脑中动脉主干急性脑梗死的救治一例
病例48 高龄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一例
病例49 老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治一例
病例50 老年帕金森病伴抑郁的诊治一例
病例51 老年颅脑外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一例
病例52 高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一例
病例5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意外发现一例
病例54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合并代谢性脑病一例
病例55 老年患者右上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肺癌一例
病例56 高龄肺血管炎合并毛霉菌、奴卡菌感染一例
病例57 老年重症肺炎并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一例
病例58 高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一例
病例59 老年不典型肺部感染伴反复发热一例
病例60 疑似肺炎、肺结核的肺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病例61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伴多种合并症的诊治一例
病例62 高龄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一例
病例63 老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一例
病例64 老年希恩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一例
病例65 老年患者应用预混胰岛素后反复低血糖伴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一例
病例66 以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例
病例67 以腰腿痛及右下肢麻木为表现的老年甲旁亢一例
病例68 以昏迷为首发的老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一例
病例69 高龄骨质疏松症诊疗思路一例
病例70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一例
病例71 老年缺血性肠病一例
病例72 以DIC为首发表现的老年胃印戒细胞癌一例
病例73 老年胃泌素瘤肝转移、肝性脑病一例
病例74 老年患者胆管-支气管瘘一例
病例75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病例76 老年急性胰腺炎致心肾综合征一例
病例77 高龄患者腹痛、不全肠梗阻伴贫血一例
病例78 老年路易体痴呆合并不全肠梗阻一例
病例79 老年升结肠癌并腹膜后脓肿一例
病例80 老年发热、肝脏占位病变一例
病例81 老年肝胆管囊腺癌一例
病例8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
病例83 老年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病例84 以发热、肺部肿块、关节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一例
病例85 老年人浆膜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病例86 老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病例87 老年滤泡性淋巴瘤诊治及复发治疗一例
病例88 老年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一例
病例89 老年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一例
病例90 以谵妄和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一例
病例91 老年POMES综合征一例
病例92 以晕厥、血沉高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一例
病例93 老年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肺栓塞一例
病例94 老年巨细胞动脉炎一例
病例95 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伴银屑病一例
病例96 老年成人Still病一例
病例97 老年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一例
病例98 老年系统性血管炎一例
病例99 进行性神志淡漠合并血钙增高和肾功能损害一例
病例100 以皮肌炎为首发的老年肺部肿瘤一例
前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早在1999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问题将存在于21世纪始终。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最多的国家。直面中国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老年医学,整合全国老年医学优势资源,集成医疗服务技术,促进老年医学整体发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以达到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有目共睹的是,国家对老年医学的发展十分关注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过去的几年里老年医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卫计委科教司已将老年医学专科定位为内科学下属三级学科,并已纳入专科医师培训试点范围。在2014年卫计委组织的全国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学科评审中,各个省市经过评审上报的候选科室已经超过120个,显示了我国老年医学临床中心的整体实力。最终30个优秀的老年医学中心脱颖而出,入围全国首批老年医学重点学科,为引领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个老年医学临床中心积累了大量的珍贵病例,适逢人民卫生出版社在进行各学科疑难病例征集组稿,老年医学做为新兴学科积极参加,组织全国的老年医学中心编写了《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一书。全书共收集老年疑难病例100例,来自全国42个老年医学中心,200余位临床医生参与了编写工作,全部病例均来自临床,突出老年人共病的处理,老年人的综合管理和评估,重点介绍在老年复杂疾病处理过程中的临床思维过程和采用的诊治策略,针对每一例诊治困难的病例,详细介绍其诊治经过,增添了本书临床病例的特色,在讨论中尽量以老年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实用,以供同道们参阅借鉴。本书每个疑难病例的写作主要结合各临床中心的经验而定,文中论点尊重作者意见,一般不做更改。
与其他资深专科相比,我国的老年医学刚刚起步,在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对老年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与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更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同仁予以斧正,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老年医学中心联盟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作为新兴学科的老年医学在各位前辈们的引领下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正逐渐走向强大。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老年人一定会更好地享受到现代老年医学的医疗成果。
李小鹰
2017年7月3日
最近有幸接触到一本名为《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的书,虽然我并非医学界人士,但其内容之精彩,着实令我赞叹不已。这本书仿佛一座宝藏,蕴藏着无数关于老年健康挑战的宝贵经验。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以真实且富有戏剧性的病例为载体,将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医学著作,往往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理论陈述让我望而却步,但在这本书中,我却能津津有味地阅读下去。作者巧妙地将每一个病例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过程娓娓道来,就像是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医学侦探故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那些“疑难杂症”的解析,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诊断结果,而是详细地阐述了医生们是如何通过层层剥茧,排除干扰,最终锁定病灶的。这不仅让我对老年疾病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充满了敬意。书中对于各种检查手段的运用和解读,也描述得非常清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如此多的检查,以及这些检查结果对诊断的重要性。此外,对于各种治疗方案的权衡和选择,书中也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个体化治疗”的内涵。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让我对健康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叫做《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的书,本来以为会是那种让人昏昏欲睡的理论堆砌,没想到读起来却相当引人入胜。这本书最让我觉得价值非凡的一点,是它没有局限于枯燥的医学条文,而是选择了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内容。每一章节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疑难病例”展开,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医疗剧,只不过更加真实、更加专业。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结论,而是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症状、他们的困扰,以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那些“不典型”病例的讲解,往往一个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因,而本书就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细致的问诊和检查来排除或确认。这不仅锻炼了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让我意识到,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不能想当然,也不能轻易下定论。书中对一些治疗方法的比较和权衡也写得很到位,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生为我们制定的治疗方案,也能让我们在与医生交流时,更有准备、更有方向。这本书让我觉得,医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充满探索乐趣的的过程。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读完之后,简直让我对老年医学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医学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它没有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故事化的方式,把一个个临床上的“硬骨头”病例,讲得明明白白,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跌宕起伏。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病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比如,某个老人出现的轻微症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疾病。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分析,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这让我觉得,阅读这本书,不单单是在学习知识,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训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鉴别诊断”的详尽阐述,它清晰地展示了医生是如何在众多可能性中,通过细致的问诊、专业的体格检查以及精准的辅助检查,一步步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最可能的诊断。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让我们知道在面对健康问题时,需要保持怎样的审慎和耐心。书中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分析,也写得非常客观,让我能更理性地看待医疗决策。总的来说,这本书以其鲜活的病例、严谨的逻辑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获益匪浅,也更加理解了老年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几本书,其中一本《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让我颇感新意。虽然我并非专业医护人员,但出于对健康的好奇,我还是被其吸引。初看书名,我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医学专著,然而翻开后,它呈现出的却是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临床案例,仿佛置身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年病专家的诊室。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病例的分析中。每一个病例都伴随着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以及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罗列了病例,更深入剖析了诊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鉴别诊断的难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来说,极大地拓展了我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罕见病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疑难”病例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简单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了思考的过程,如何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这种引导式的解读方式,让我即使在不完全理解所有医学术语的情况下,也能大致把握问题的关键。它让我明白,医学诊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本书不仅科普了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让我对如何面对和理解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最近有幸拜读了《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这本书。作为一名对老年健康略有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书籍。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期望。它并不是一本教条式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年科医生,在闲暇之余,与你分享他多年行医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甚至一度让他绞尽脑汁的病例。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医学数据,更多的是对患者病情的细致刻画,以及医生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罕见病或者多系统受累的病例的剖析,这些病例往往诊断起来最为棘手,但作者却能将其中的复杂性梳理得井井有条。从最初的临床表现,到逐步深入的检查,再到最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逻辑性和条理性。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作者一同经历每一次诊断的挑战,一同体会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对不同治疗手段的深入讨论,包括其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知识。它让我了解到,面对同一个疾病,医生也会有多种选择,而这些选择的背后,是基于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全面考量。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医学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对严谨医学思维的生动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