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作为临床医师学习心电图诊断及查阅心电图知识的随身读物。 彩色心电图掌中宝,口袋装,随手查,大量彩色实例心电图和彩色图解,有诊断标准、临床指引、案例解析等实用文字阐述。
内容简介
本书用19个章节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临床心电图诊断所需的心电图基本图形、各种波段的识别、测量,各种变异心电图、波段异常、心律异常的鉴别诊断,各种心脏疾病、药物作用与电解质紊乱时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并对临床常见的各种心电现象、起搏器心电图、心电图伪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本书不仅用简洁明了的文字阐述了各种心电图的特征和诊断标准,还配有大量有代表性的实例心电图和彩色图解图,并对这些图的病情、图形特征和临床意义等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文字描述。本书还通过临床指引栏目对与心电图诊断有关的临床治疗、病理、疾病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描述。本书内容全面、简洁、实用,图片精美,指导性强。可作为临床医师学习心电图诊断及查阅心电图知识的随身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心电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 心电图导联 1
1.肢体导联 1
2.胸前导联 1
3.附加右胸导联 2
4.附加后壁导联 2
第二节 心电图记录纸的定标 2
1.时间 2
2.电压 3
第三节 心电轴 3
1.额面QRS电轴的测量 3
2.心电轴偏移度数的划分 5
第四节 心率测量 6
1.利用PP或RR间期计算 6
2.目测法 7
第五节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测量 8
1.窦性P波 8
2.Ta波 10
3.PR间期与PR段 10
4.QRS波群 11
5.结合点(J点)和P-J间期 12
6.ST段 12
7.T波 13
8.J-T间期和J-Tc间期 13
9.Q-T间期和Q-Tc间期 13
10.U波与T-Ua间期 14
第六节 临床心电图异常测值 14
1.P波异常 15
2.PR间期异常 16
3.QRS波群异常 17
4.ST段异常 18
5.T波异常 19
6.U波异常 20
7.J点异常 20
8.P-J间期异常 20
9.Q-T间期异常 20
第七节 胸前V1~V6导联QRS波群电压演变的意义 21
第2章 房室肥大
第一节 心房异常 23
1.左心房异常 23
2.右心房异常 24
3.双心房异常 25
第二节 心室肥大 27
1.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28
2.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评分法诊断标准 28
3.左心室外膜高电压心电图特征 29
4.右心室肥大 30
5.双心室肥大 31
第3章 ST-T改变
第一节 非冠脉缺血的ST-T改变 34
1.常见情况 34
2.心电图特点 35
第二节 缺血性ST-T 改变 39
1.急性心肌缺血的ST-T改变 39
2.慢性心肌缺血的ST-T改变 41
第4章 心肌梗死
第一节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基本改变 43
1.缺血型改变 43
2.损伤型改变 43
3.坏死型改变 43
第二节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和分期 44
1.超急性期 44
2.充分发展期 44
3.慢性稳定期 45
4.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45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与罪犯血管 46
1.前降支闭塞 46
2.左回旋支闭塞 48
3.右冠状动脉闭塞 50
4.单纯左主干闭塞 50
第四节 Q波 52
1.等位性Q波 52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55
第五节 陈旧性心梗的心电图特征 57
第六节 心肌梗死特殊心电图 57
1.前间壁心梗合并右束支阻滞 57
2.前间壁心梗合并左束支阻滞 58
3.心肌梗死合并预激综合征 60
第七节 其他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62
第5章 药物、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第一节 电解质紊乱 64
1.高钾血症 64
2.低钾血症 65
3.高钙血症 66
4.低钙血症 67
第二节 洋地黄类药物 67
1.洋地黄作用心电图 67
2.洋地黄中毒心电图 69
3.鉴别诊断 69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69
1.奎尼丁 69
2.普罗帕酮 70
3.胺碘酮 71
4.索他洛尔 72
第6章 心律失常基础
第一节 心律失常概论 73
1.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特性 73
2.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75
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应期与体表心电图关系 76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77
1.激动起源异常 78
2.激动传导异常 79
3.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 81
第7章 窦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正常窦性心律 82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速 83
1.普通窦性心动过速 83
2.不恰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83
第三节 窦性心动过缓 84
第四节 窦性心律不齐 85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85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86
3.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86
第五节 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86
第六节 窦性停搏 87
第七节 窦室传导 88
第八节 窦房阻滞 89
1.一度窦房阻滞 89
2.二度窦房阻滞 90
3.三度窦房阻滞 91
第九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91
1.窦房结功能评价方法 92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93
3.运动试验 94
4.电生理检查 94
第8章 期前收缩
第一节 早搏的时间间期 96
第二节 早搏的代偿间歇 97
1.无代偿间歇 97
2.等周期代偿间歇 98
3.次等周期代偿间歇 98
4.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98
5.完全性代偿间歇 99
6.类代偿间歇 99
7.超完全性代偿间歇 100
8.特超代偿间歇 100
9.延期的代偿间歇 101
第三节 早搏的时相分期 101
第四节 形形色色的早搏 103
1.窦性早搏 103
2.房性早搏 104
3.交界性早搏 106
4.室性早搏 107
第9章 逸搏和逸搏心律
第一节 逸搏和逸搏心律 111
1.窦性逸搏和窦性逸搏心律 111
2.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112
3.交界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112
4.室性逸搏和逸搏心律 114
第二节 加速性自主心律 115
1.加速性房性自主心律 115
2.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 115
3.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116
第10章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118
第二节 心房扑动 120
1.典型心房扑动 120
2.非典型心房扑动 123
3.心房扑动心电图诊断要点 123
4.特殊类型的心房扑动 124
第三节 心房颤动 128
1.房颤的发作机制 128
2.房颤的临床分类 129
3.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129
4.房颤伴特殊心电现象 131
第四节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 135
1.肌袖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136
2.肌袖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136
第11章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室性心动过速 137
1.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些概念 137
2.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要点 138
第二节 特发性室速 139
1.右室流出道室速、室早 139
2.左室流出道室速、室早 142
3.二尖瓣环室速、室早 142
4.三尖瓣环室速、室早 143
5.左心室间隔部特发性室速 143
第三节 疾病相关的室速 144
1.束支折返性室速 144
2.多形性室速 146
3.双向型室速 147
4.尖端扭转型室速 148
5.长QT间期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 149
第四节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149
1.心室扑动 150
2.心室颤动 150
第12章 预激综合征
第一节 Kent束介导的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152
1.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153
2.房室旁道的分类 153
3.预激的程度 154
4.预激伴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155
5.典型预激伴束支阻滞和伴房室阻滞心电图特点 157
第二节 James束介导的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 157
第三节 Mahaim束介导的变异性预激综合征 159
1. Mahaim旁路心电图特征 160
2. Mahaim纤维参与心动过速 160
第四节 典型心室预激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161
1. 旁路的分布 162
2.体表心电图旁路定位三步法 163
3.影响房室旁路定位的因素 167
第13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一节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169
第二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70
1.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70
2.非典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72
第三节 Kent束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73
1.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73
2.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75
3.无休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 176
第四节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177
第14章 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第一节 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79
1.观察P波形态 179
2.了解心室率 180
3.心动过速时房室比例关系 181
4.观察RR间期是否整齐 182
5. QRS电交替 182
6. RP'/P'R关系 183
7.假r'波、假q波和假s波 184
8. ST-T改变 185
9.窦性心律时有无心室预激 185
10.左后间隔部特发性室速 185
第二节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87
1.导致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原因 187
2.体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189
3.室速鉴别方案 194
第三节 心房颤动的心室内差性异传导、蝉联和室早、室速的鉴别诊断 197
1.心房颤动伴差传、蝉联 197
2.室早、室速的心电图特征 198
第15章 心脏阻滞
第一节 心房内阻滞 200
1.不完全性房间束阻滞 200
2.不完全性右房内或后结间束阻滞 201
3.交替性房间束和后结间束阻滞 201
4.完全性房间束阻滞 201
第二节 房室阻滞 202
1.一度房室阻滞 202
2.二度房室阻滞 203
3.三度(完全性)房室阻滞 205
第三节 室内阻滞 207
1.单侧束支阻滞 207
2.单侧分支阻滞 209
3.双分支阻滞 211
4.双束支阻滞 212
5.三分支阻滞 214
6.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障碍 215
第16章 疾病与心电图
第一节 心肌病 217
1.肥厚型心肌病 217
2.扩张型心肌病 218
3.限制型心肌病 220
4.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 222
第二节 遗传性心电疾病 223
1.短QT综合征 223
2.长QT综合征 224
3. Brugada综合征 225
4.儿茶酚胺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 227
第三节 J波综合征 228
1.早期复极综合征 228
2.缺血性J波 230
3.低体温性J波 231
第四节 心包疾病 231
1.急性心包炎 231
2.心包积液 233
第五节 肺部疾病与心电图 233
1.肺源性心脏病 233
2.肺栓塞 234
第六节 先天性心脏病 236
1.房间隔缺损 236
2.室间隔缺损 237
3.法洛四联症 238
4.动脉导管未闭 239
5.埃勃斯坦畸形(三尖瓣下移) 240
6.右位心 241
第17章 起搏器心电图基础
第一节 起搏器代码 244
第二节 起搏器的基本概念 246
第三节 双腔起搏器术语 249
第四节 不同部位起搏器心电图特征 251
1.心房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251
2.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251
3.右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 252
4.右室流出道起搏心电图 252
第五节 起搏器功能障碍心电图 252
第18章 常见心电现象
第一节 节律重整 256
第二节 钩拢现象 259
第三节 文氏现象 260
第四节 3相阻滞 264
第五节 Ashman现象 267
第六节 双径路传导 267
第七节 隐匿性传导 268
第八节 蝉联现象 270
第九节 4相阻滞 272
第十节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273
第十一节 超常传导 274
第十二节 魏登斯基现象 275
第十三节 并行心律 275
1.室性并行心律 276
2.交界性并行心律 276
3.房性并行心律 278
第十四节 反复搏动 278
1.反复搏动的心电图特征 278
2.反复搏动和普通折返现象的鉴别 281
第19章 心电图伪差
第一节 非心电的电学干扰 284
1.交流电干扰 284
2. 肌电干扰 285
第二节 基线不稳 286
第三节 伪差性心律失常 290
第四节 心电图导联安放错误 292
《心电图诊断掌中宝(彩图版)》是一本专为临床医生、医学生以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实用型心电图学习与参考手册。本书内容聚焦于心电图的判读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思路以及重点疾病的心电图表现,旨在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心电图这一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 一、 编排结构与内容特色: 本书在结构设计上力求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层层递进,便于读者系统学习。 1. 基础篇:心电图判读的基石 心电生理与心电图形成原理: 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心脏电活动的生理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以及这些电活动如何被记录成我们熟悉的心电图波形。重点阐述P波、QRS波群、T波、U波的正常形态、时限、振幅及其临床意义,以及ST段、PR间期、QT间期等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对于初学者而言,清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准确判读心电图的关键。 导联系统与心电图的解读视角: 详细介绍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的构成,包括肢体导联(I, II, III, aVR, aVL, aVF)和胸导联(V1-V6)的定位、记录原理及其在空间上的不同观察角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不同导联记录下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帮助读者建立三维空间感,理解为何同一心律失常在不同导联上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 正常心电图的判读要点: 总结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判读流程,例如:首先观察节律(规整与否),其次评估心率(快慢),接着分析P波(形态、时限、与QRS波的关系),然后是QRS波群(形态、时限、电轴),再是ST-T段(形态、位置)、QT间期等。强调判读的逻辑性和全面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2. 进阶篇:常见心电图异常与诊断思路 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分析: 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本部分将系统梳理各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 窦性心律异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 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重点讲解其心电图特征、定位诊断以及临床意义。 心房律失常: 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详细阐述其心电图的典型表现,如P波消失、f波、不规则锯齿状波等,并提供鉴别要点。 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 房室结性期前收缩、房室结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室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扑、心室颤动,强调室速的诊断标准(宽QRS、形态、频率)以及对生命的威胁性。 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三度),重点在于准确识别P-R间期变化、P波与QRS波群的分离以及心室率的评估;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其分支阻滞),通过QRS波群的形态、时限和导联表现进行详细讲解。 其他心律失常: 如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LGL综合征)等,分析其心电图特征(预激波、P-R间期缩短、QRS波群增宽)及其与特异性心律失常的关联。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 详细讲解ST段的抬高与压低、T波的改变(高尖T、倒置T)、病理性Q波的出现及其演变过程。重点在于区分不同导联、不同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以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诊断要点。分析心肌缺血的部位定位(前壁、下壁、侧壁、后壁等)与心电图导联的关系。 心肌病与心包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介绍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常见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例如病理性Q波、ST-T改变、心房增大、心律失常等。对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如广泛ST段弓形抬高、PR段压低、低电压等)进行清晰描述。 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与心电图: 阐述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高血钙等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例如高血钾导致的T波高尖、PR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低血钾导致的U波出现、T波低平甚至倒置等。同时,介绍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心电图可能产生的改变。 3. 实用篇:典型病例分析与临床应用 海量彩图案例库: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其丰富的彩图案例。每一个常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心电图异常都会配以清晰、高质量的彩图,直观展示心电图的波形。 病例分析与诊断思路: 结合实际临床病例,深入剖析典型心电图的判读过程。每个案例都将详细列出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然后逐步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并最终给出诊断。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掌握诊断的思维方式。 鉴别诊断提示: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心电图表现,本书会提供详细的鉴别诊断要点,帮助读者区分不同的疾病。例如,如何区分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第一个波,如何鉴别ST段抬高与 Osborn波。 心电图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探讨心电图在老年人、儿童、运动员、妊娠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新进展与新技术: 适时引入一些心电图领域的新技术或新理念,例如动态心电图(Holter)、事件记录器、运动负荷试验等在心电图诊断中的作用。 二、 内容呈现方式: 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本书大量使用高质量的彩色心电图图片,直观易懂。关键的判读要点、典型波形会进行特殊标记或放大,方便读者聚焦。 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概念,便于不同层次的读者理解。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各章节之间、段落之间衔接自然,信息组织有序,方便读者查找和回顾。 强调实践,注重临床: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引导读者掌握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技能。 三、 目标读者: 临床医生: 包括全科医生、内科医生(尤其是心内科医生)、急诊科医生、ICU医生等,需要日常解读心电图。 医学生: 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心电图理论和判读技巧。 护理人员: 部分高级护理人员也需要掌握基础的心电图知识。 心血管疾病研究者: 需要深入了解心电图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心电图诊断掌中宝(彩图版)》以其全面、实用、直观的特点,将成为您在心电图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得力助手。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您通往精准心电图诊断之路的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