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

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卫红 编
图书标签:
  • 妇产科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 医师手册
  • 产科
  • 妇科
  • 医学
  • 医学教育
  • 第三版
  • 新医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583
版次:3
商品编码:1227005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2
字数:39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妇产科医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小开本口袋书,便于携带;内容全面而简洁,便于查阅;以临床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流程、治疗处方等知识为主,实用。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上一版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改进,根据新医学发展对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分类、分期、临床治疗方案、方法、用药等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本书包括妇产科新医师培养、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四篇。主要介绍妇科、产科常见病,常用操作和检查。每一类疾病均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五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药物治疗用处方的形式列出。本书适合妇产科医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妇产科新医师培养
第1章如何成为合格的妇产科医师2
第2章妇产科基本功5
第1节临床基本功5
第2节病历书写9
第3节问诊技巧及内容20
第3章妇产科工作应知应会23
第二篇妇科
第4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28
第1节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28
第2节外阴硬化性苔藓32
第5章女性生殖道炎症35
第1节外阴及阴道炎症35
第2节宫颈炎48
第3节盆腔炎性疾病51
第4节生殖器官结核60
第6章妇科急腹症66
第1节异位妊娠66
第2节黄体破裂74
第3节卵巢囊肿蒂扭转75
第4节卵巢囊肿破裂76
第5节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77
第6节子宫肌瘤红色变性78
第7章女性生殖器肿瘤80
第1节外阴肿瘤80
第2节阴道肿瘤91
第3节宫颈肿瘤96
第4节子宫肿瘤105
第5节卵巢肿瘤121
第6节输卵管肿瘤139
第8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144
第1节葡萄胎144
第2节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148
第3节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55
第9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158
第1节子宫内膜异位症158
第2节子宫腺肌病164
第10章生殖内分泌疾病167
第1节青春期发育异常167
第2节异常子宫出血174
第3节闭经185
第4节多囊卵巢综合征193
第5节痛经199
第6节经前紧张征202
第7节绝经综合征206
第8节高催乳素血症211
第11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215
第1节不孕症215
第2节辅助生殖技术221
第12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28
第1节阴道壁脱垂228
第2节子宫脱垂230
第3节生殖道瘘233
第4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37
第三篇产科
第13章产前保健242
第1节优生咨询242
第2节妊娠诊断245
第3节孕期保健249
第4节高危妊娠253
第14章正常分娩255
第1节第一产程255
第2节第二产程256
第3节第三产程257
第15章正常产褥260
第16章妊娠病理264
第1节妊娠剧吐264
第2节自然流产266
第3节早产275
第4节过期妊娠278
第5节妊娠高血压疾病282
第6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290
第7节前置胎盘293
第8节胎盘早剥297
第9节羊水过多301
第10节羊水过少303
第11节胎儿生长受限306
第12节死胎310
第13节多胎妊娠313
第14节巨大胎儿315
第15节胎儿窘迫317
第16节胎膜早破322
第17章妊娠合并症326
第1节妊娠合并心脏病326
第2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34
第3节妊娠合并糖尿病341
第4节妊娠合并贫血349
第5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5
第6节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61
第7节妊娠合并慢性肾炎364
第8节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68
第9节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372
第10节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375
第11节妊娠期合并病毒和寄生虫感染387
第18章异常分娩400
第1节产力异常400
第2节产道异常406
第3节胎位异常410
第19章分娩期并发症418
第1节羊水栓塞418
第2节产后出血422
第3节子宫破裂424
第4节脐带脱垂427
第20章异常产褥429
第1节产褥感染429
第2节晚期产后出血432
第3节产褥期抑郁症434
第4节产褥中暑436
第21章新生儿处理439
第1节新生儿窒息与复苏439
第2节新生儿产伤442
第3节新生儿黄疸448
第4节胎头水肿和新生儿头颅血肿452
第5节新生儿颅内出血454
第四篇计划生育
第22章避孕458
第1节激素避孕458
第2节宫内节育器463
第23章输卵管结扎术472
第24章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479
第1节人工流产术479
第2节药物流产488
第3节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490
第25章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495
附录A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497
第1节生殖道细胞学检查497
第2节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500
第3节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506
第4节输卵管通畅检查512
第5节常用穿刺检查517
第6节羊水检查523
第7节胎儿镜检查526
第8节阴道镜检查527
第9节宫腔镜检查与治疗529
附录B处方常用外文缩写表532

前言/序言

前言
《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二版出版已经6年时间,得到读者厚爱。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次组织妇产科的专家对第二版进行改进,此次所做的修订有百余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更新知识,对病名的规范化,如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异常子宫出血等病名的修改,闭经、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定义的更新;二是吸纳了最新的妇产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时更新内容,如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女性生殖器肿瘤,如外阴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分期法,宫颈癌临床分期,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手术分期标准等;三是注重临床的实用性,结合临床的用药情况和治疗进展,对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卵巢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案、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异常分娩的诊断和处理、内分泌激素的参考值等方面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第三版书稿完成后,编写人员多次对书稿进行了校对和修改,但正如第二版前言所说,医学发展迅速,加上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各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临床医师参考该书诊疗方案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医疗条件进行诊治。
本书编写中我们尽力保持章节规范,但多人编写,编写风格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且疾病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千差万别,不能保证完全一致,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在阅读和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
李卫红
2017年7月

第一版前言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在现代临床医学日益进步的同时,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药物治疗也随之迅速发展,新近走上妇产科临床岗位的年轻医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师呢?在高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一本内容全、资料新、便于查阅的手册。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我们组织部分妇产科临床及教学一线的高年资医师,认真总结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参阅国内外部分文献资料,编写了本书。
本书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产科新医师培养四篇,主要介绍产科、妇科的常见疾病。每一疾病均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方”五方面进行阐述。“处方”是本书的特色,故特别列出,以利新医师查找选用。“处方”以临床应用的实际模式开列,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具体,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量,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都一一作了交代。妇产科疾病的治疗,用药只是一种手段,或者只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编写中注意到了治疗的临床思维,强调治疗程序,对手术治疗、辅助治疗以及一些特殊治疗,也提纲挈领地作了介绍。“说明”则为本书的第二大特点,主要阐述了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介绍了处方中用药的注意事项,选用和更换药物的原则,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药物副作用,出现副作用怎么办。对疾病诊断只作了条目化的简要介绍,点到即止,未予展开叙述。“妇产科新医师培养”是本书的第三大特点,涵盖了妇产科医师的基本素质、临床基本功、工作应知应会,以及妇产科规章制度、医患沟通交流等内容,指导妇产科医师正确地把握好职业发展方向,在激烈的竞争中尽快熟悉岗位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师。
本书作为妇产科临床诊疗的参考用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较好地体现了妇产科疾病治疗的完整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希望对广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工作者、进修医生、医学院校实习生的临床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由于妇产科某些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复杂性,在参阅本书时不可盲目照搬用药方案和处方,应针对具体病例灵活应用,因人而异,合理选用处方,结合手术和其他治疗,以制定和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相关医学书籍和法规资料,在此,谨向本书参考资料的编著者及编写本书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的学识和水平有限,如有疏漏不当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指正。
李卫红
2008年2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自2008年出版后,经过3年的使用,得到普遍好评。在总结和汲取第一版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为充分体现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我们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这次再版所做的修订有近百处;重视知识的更新,以实用性为宗旨,更新了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阴道炎症的规范化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新认识;生殖系统肿瘤手术名称的规范化等。力求做到内容精选、详略适度、文字通顺、便于操作和自学。
本次再版坚持第一版的指导原则,作为妇产科临床诊疗的参考用书,较好地体现了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的完整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希望对广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工作者、进修医生、医学院校实习生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但限于编者的经验、水平和能力,仍然可能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另外,由于妇产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迅速,加之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谨请广大同行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出修改意见,支持我们把该书修改得更加完善。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本书编写和出版的单位和个人。
李卫红
2011年5月
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 前言 当您翻开这本《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您将踏上一段知识探索与临床实践的旅程。本书旨在为初入妇产科领域的医师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易于查阅的指南,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决策的方方面面。我们深知,妇产科的专业领域广阔而复杂,从业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临床判断以及娴熟的操作技巧,才能更好地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第三版手册的修订,凝聚了多位资深妇产科专家的智慧与临床经验,力求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形式上更贴合新一代医师的学习需求。 第一部分:妇产科学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带您回顾妇产科学的核心知识体系。我们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入手,详细介绍其结构、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理周期中的变化。生殖内分泌学是理解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我们将深入剖析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机制,以及各种生殖激素的作用,包括它们的合成、代谢、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我们将详细阐述其正常生理过程、异常表现以及相关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胚胎发育学是理解妊娠的基础,我们将梳理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器官分化的各个阶段,重点关注重要器官的发育规律、潜在的发育异常以及影响因素。此外,对生殖免疫学和生殖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进行阐述,这将有助于您理解复发性流产、不孕不育等疑难问题的发病机制。 第二部分:产科学 产科学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涵盖了从孕前、孕期、分娩到产后各个阶段的诊疗要点。 孕前保健与管理: 我们将强调孕前咨询和准备的重要性,包括评估母体健康状况、遗传咨询、营养指导、疫苗接种以及高危妊娠因素的筛查。 正常妊娠: 详细介绍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早孕反应、尿/血HCG检测、超声检查等。我们将系统阐述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适应性改变。产前检查的流程、关键检查项目(如超声、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等)以及其临床意义将被详尽解析。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也将一一呈现。 妊娠期并发症与合并症: 本部分将聚焦妊娠期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早孕期并发症: 详细阐述异位妊娠(宫外孕)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自然流产、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等进行分类介绍,并探讨其病因、诊断和处理。 中晚孕期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将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并发症防治进行深入剖析。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饮食与运动管理、药物治疗以及对母婴的影响也将详细阐述。胎盘相关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诊断、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和预后将进行细致解读。羊水过多与羊水过少的病因、诊断和处理。胎儿生长受限(FGR)的诊断、评估、监测以及干预时机。 感染性疾病: 重点介绍孕期常见感染,如TORCH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以及其对母婴的潜在危害和防治措施。 分娩: 临产与产程: 详细介绍临产的诊断、产力、产道、胎儿三要素。对产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产力、宫缩、宫颈扩张、胎头下降和下降,以及胎儿下降过程中的衔接和旋转。 正常分娩: 介绍阴道分娩的过程,包括先露、胎位、骨盆等评估。 异常分娩: 详细阐述各种分娩异常,如潜能减退、惰性宫缩、继发宫缩乏力、牵引困难、肩难产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阴道助产: 介绍产钳、胎头吸引器等助产工具的使用指征、禁忌症、操作技术和并发症。 剖宫产: 详细阐述剖宫产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围手术期管理: 包括麻醉选择、术中监护、术后镇痛、感染预防等。 产后: 产褥期生理变化与护理: 介绍产后母体的生理恢复过程,包括子宫复旧、恶露、乳汁分泌等。 产褥期并发症: 重点关注产后出血(PPH)的早期识别、诊断、分类(原发性与继发性)及处理(药物、器械、手术)。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与防治。 产后心理健康: 关注产后抑郁症的识别、评估和干预。 第三部分:妇科学 妇科学部分将系统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为妇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妇科炎症: 外阴阴道炎症: 详细介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常见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如白带常规、pH值测定)以及药物治疗方案。 宫颈炎: 阐述急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盆腔炎(PID): 详细介绍PID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如诊断标准、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原则(包括抗生素的选择、疗程、并发症处理)。 月经失调: 月经紊乱的诊断与分类: 介绍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异常(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异常(痛经)等常见月经失调的诊断流程,并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病因进行分析。 月经失调的治疗: 探讨药物治疗(如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 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如月经改变、压迫症状、不孕)、诊断(如超声、MRI)以及治疗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阐述其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如痛经、性交痛、不孕)、诊断(腹腔镜检查)以及治疗策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的分类: 介绍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 卵巢肿瘤的诊断: 强调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以及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中的作用。 卵巢肿瘤的治疗: 探讨手术治疗的原则,包括肿瘤分期、肿瘤减灭术以及辅助治疗。 生殖内分泌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详细介绍PCOS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对生育、代谢、心血管等方面的长期影响。探讨其治疗原则,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如调节排卵、改善胰岛素抵抗)。 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 介绍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危险因素、诊断(诊刮、宫腔镜)以及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阐述。 女性生殖道肿瘤: 宫颈癌: 详细阐述宫颈癌的病因(HPV感染)、筛查(宫颈癌筛查、HPV检测、TCT/LCT)、早期诊断、分期以及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 子宫体癌: 介绍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与治疗。 卵巢癌: 重点关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 外阴癌、阴道癌、输卵管癌、滋养细胞肿瘤: 对这些相对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 避孕方法: 详细介绍各种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长效注射剂、屏障避孕法)的特点、适用人群、有效性、优缺点及并发症。 终止妊娠: 介绍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过程、并发症及术后管理。 不孕不育症: 探讨不孕不育的常见病因,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男性因素以及不明原因不孕。介绍辅助生殖技术(ART),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基本流程和适应症。 第四部分:妇科常见手术与操作 本部分将为新医师提供妇科常见手术和操作的入门指导,强调其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管理。 妇科检查与阴道镜检查: 详细介绍妇科触诊、阴道镜检查的目的、方法、观察要点以及常见病变的识别。 宫颈活检与息肉摘除术: 介绍宫颈活检适应症、操作技术和并发症。 宫腔镜检查与手术: 阐述宫腔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常见宫腔镜手术(如内膜息肉切除、黏膜下肌瘤切除)。 腹腔镜手术: 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势、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关键操作步骤(如穿刺、解剖、缝合)以及术后护理。 剖宫产手术: (已在产科学部分详细阐述,此处可简要提及与妇科学手术的关联性)。 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与腹腔镜): 卵巢囊肿剥除术(开腹与腹腔镜): 输卵管手术(如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造口术): 妇科肿瘤根治术: 简要介绍常见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术式。 第五部分:围产期监护与新生儿管理 本部分将侧重于产科的围产期护理,包括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胎儿监护: 介绍胎心监护(NST)、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多普勒超声等胎儿监护技术,以及异常情况的判读与处理。 新生儿复苏: 详细阐述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评估方法和复苏流程,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常见疾病: 简要介绍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低出生体重儿等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 第六部分:妇产科常见危急重症的识别与处理 本部分将重点关注妇产科领域常见的危急重症,强调早期识别、迅速判断和有效干预的重要性。 产后出血(PPH): (已在产科学部分详细阐述,此处可再次强调其危重性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子痫前期/子痫: (已在产科学部分详细阐述,此处可强调其突发性和高死亡率)。 宫缩乏力与继发性宫缩乏力: 强调对产程进展的密切监测,以及及时有效地处理。 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大出血: 强调对孕妇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和快速的应急处理。 妊娠剧吐: 关注其对母体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异位妊娠破裂: 强调其突发性、致死性,以及需要迅速的诊断和抢救。 妇科急腹症: 如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等,强调快速诊断和手术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的急症处理: 如肿瘤破裂、压迫等。 附录 本书的附录部分将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如常用药物剂量、临床指南摘要、评分系统以及术语解释,方便读者快速查阅和应用。 结语 《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的编写,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石和实用的临床参考。我们鼓励您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愿本书成为您在妇产科领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伴您在守护女性生命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妇产科工作了几年的住院医师,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巩固基础、拓宽视野的参考书。《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无疑是我的不二之选。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临床实践的指导。书中对于各种常见病症的鉴别诊断,我个人觉得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在关于盆腔炎的章节,它不仅仅列举了可能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盆腔炎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区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在日常门诊和病房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解读一些特殊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我常常在遇到疑难病例时,翻阅这本书,总能找到一些新的思路或者印证自己的判断。而且,这本书的时效性也很强,内容更新及时,让我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临床指南和治疗进展。我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柜上,已经成为我工作中的“好伙伴”,很多时候,它都能为我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妇产科的老医生,我经常会指导年轻的同事。《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这本书,是我推荐给所有新入职医生的首选。我非常看重这本书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它所引用的文献和指南都比较新,内容也经过了多位专家的审阅,非常可靠。在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时,我常常会参考这本书的建议。比如,在处理难产方面,书中对不同产程进展异常的识别、评估和处理,以及各种助产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强调了在每种情况下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案,这对于新手医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层层深入,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内容。我经常和年轻医生一起讨论书中的案例,他们总能从中找到很多启发,也让我自己能够回顾和反思自己的临床实践。可以说,这本书是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的“加速器”。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生,接触的患者群体比较广泛,而且很多时候需要独立处理各种情况。《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应对一些常见但又需要谨慎处理的疾病方面。比如,在处理产后出血时,书中详细地列举了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并且针对每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和药物选择,甚至连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子宫填塞和血管栓塞的初步指导都有涉及,这对于我们基层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来说,非常实用。此外,书中在非妊娠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提供了很全面的信息,比如对于不孕症的评估、月经不调的诊断思路、以及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等常见良性疾病的处理建议,都写得非常具体,让我在日常门诊工作中能够更有底气。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个“万能工具箱”,当我遇到各种问题时,都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方法,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是一名即将步入妇产科岗位的实习生,拿到这本《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简直如同找到了救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系统清晰的编排所吸引。不同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汇编,这本书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学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在妊娠并发症那一章,它不仅详细列举了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还提供了不同分期、不同程度的处理方案,甚至连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初步处理流程都写得明明白白。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打磨,比如在手术操作部分,它不光有文字描述,还有插图辅助,让我这个新手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关键点,减少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忐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又不失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让我能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我甚至发现,书中对一些争议性问题也做了客观的阐述,并给出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这对于我今后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非常有帮助。我还会经常翻阅它,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随时随地为我解答疑问,指引方向。

评分

我是一名妇产科的进修医生,希望能通过这次进修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妇产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这本书,给我的进修之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的内容涵盖非常广,从围产医学到妇科肿瘤,再到生殖内分泌,几乎囊括了妇产科的各个重要分支。我尤其喜欢它在“围产医学”部分对于高危妊娠的管理策略。书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情况的风险评估、监测以及干预措施,都阐述得非常具体,包括了不同孕周的建议和对母婴预后的预测。这对我理解和管理高危妊娠患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妇科肿瘤”章节,书中对于早期肿瘤筛查、分期诊断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思路,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手术指征和辅助治疗的选择。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我能够快速地了解各个亚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和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