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直面教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和“如何教”,以现代数学观点与批判性视角对现行教材内容编排进行评述,不仅对一线教师理解教材具有启发作用,更对推进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作出深入思考。
本书系统梳理了小学数学中的核心概念,指出日常教学中易混淆、易忽视之处,为一线教师合理使用教材、改进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
本书作者张奠宙先生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本书是张先生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本书汇聚了数十位数学教育界专家学者、资深教研员、一线教师的智慧与力量,为促进一线教师提升教育理论素养、改进教学实践水平提供全面丰富的指导。
针对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缺失,以及如何改进,作者做了深入的思考,通过一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对教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
张奠宙,1933年出生于浙江奉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专长算子谱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曾任“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两组长之一。全国教师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1997年当选为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1995~1998)。2017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等六单位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主要数学教育著作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中国数学双基教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情真意切话数学》《数学教育概论》等。
课题1度量衡制与国际接轨是历史大趋势
课题2加法与乘法交换律不是“可以写出来”的
课题3文字代表数的作用要分类,不可一锅煮
课题4再次建议淡化“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课题5用温度计引入负数,并不理想
第二部分 关于“除法”“分数”和“比”
课题6忽视“包含除”后患无穷
课题7究竟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教材交代得不大清楚
课题8分数是用来表示大小的,为什么要回避呢
课题9建议将“分数的基本性质”直称为“分数的相等性质”,好不好
课题10假分数“假”在哪里
课题11小数容易分数难,何必死死捆绑在一起
课题12“比”和“除”不可混为一谈
第三部分 关于图形与几何
课题13用直觉理解“平行”,与中学的“平行公理”衔接
课题14用平移来定义“平行”并不妥当
课题15“一对有序的数”对应一个方块,还是对应一个点
课题16篮球是圆的吗
课题17面积的定义应该突出数学本质
课题18面积测量的活动有点“故弄玄虚”
课题19小学数学课程为什么要列入平面图形的运动
课题20轴对称是平面图形运动,但照镜子不是
课题21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
课题22角度定义最好不要用射线
第四部分 其他
课题23教材里的“找规律”不要出现数学错误
课题24分类和分层都重要
课题25维度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小学数学不应回避
课题26“抽屉原理”的教学重在思想方法
课题27数学文化教学的重点:数学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课题28充分运用儿童的概率直觉
附录
后记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朴实中带着一股稳重,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卡通形象,但色彩搭配却很和谐,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就看到了熟悉的数学符号,但紧随其后的解读,却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觉得小学数学是枯燥的,是死记硬背公式的过程,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每一个简单的算式背后,都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例如,书中对“加法”的阐述,不仅仅是“把数量合并”,而是“分享与增长的哲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并且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比如“聚沙成塔”、“循序渐进”等,让我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解释,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并且这些练习并不是机械的计算,而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应用”。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打开了我的数学思维,让我不再畏惧数学,甚至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如果我的孩子能尽早接触到这样的教材,那么他们的学习之路一定会更加轻松愉快。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套书,我还有些疑虑。我是一名对数学并不怎么感冒的家长,总觉得小学数学就是给孩子打基础的,应该以应试教育的思路来准备。但是,这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一本纯粹的教辅书,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数学启蒙读物。作者在对每一个核心概念进行讲解时,都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将那些看似复杂的数学原理,用生活化的例子、趣味性的故事来呈现。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书中并没有枯燥地给出定义和公式,而是通过分享一块披萨、切分蛋糕等场景,让孩子直观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平均分”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乘法”的解读,将其比作“加速的加法”和“高效的重复”,不仅理解了其运算的本质,还体会到了数学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价值。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训练,比如“找规律”的游戏,以及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谜题”,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重新学习的过程,我发现自己过去对数学的认知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
评分这套书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给我家孩子试读了一部分。孩子以前对数学总是提不起兴趣,觉得枯燥乏味,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明显有了不一样的反应。我注意到,书中对数学概念的解释,非常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到“除法”的时候,书中没有直接抛出“被除数、除数、商”这些术语,而是通过一个“分配糖果”的故事,让孩子理解“平均分”的过程,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除法的概念。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孩子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而且,书中不仅仅是讲故事,还会适时地引导孩子思考,比如“如果糖果不够分怎么办?”、“如果分成不同的份数,会是怎样的结果?”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小小的“数学挑战”,比如一些简单的推理题,一些需要观察力的图形题,这些都让孩子在玩乐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在读完一章节后,会主动和我讨论书中的内容,甚至会自己尝试去创造一些类似的数学小故事。这套书的出现,无疑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共同探索数学奥秘的绝佳平台。
评分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构建扎实数学思维的书籍。市面上的教辅材料琳琅满目,但大多数都流于表面,侧重于解题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这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书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呈现,都做得非常到位。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直观的生活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面积”概念的阐述,它不仅仅是“长乘以宽”,而是对“空间占据”的理解,是对“单位面积”的认识,甚至是与“周长”的对比和区分。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训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要素。我看到书中对“负数”的讲解,用“零上几度”和“零下几度”的类比,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这种回归本源、注重理解的教学理念,正是我们当前教育所急需的。我相信,如果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并内化这套书的内容,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将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更具挑战性的学习。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概念理解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讲解技巧、解题方法的辅导材料,但真正能够触及数学核心本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优秀读物却并不多见。这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则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哗众取宠的封面,没有夸大其词的宣传语,但内容却极其扎实。书中对每一个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呈现,都做到了“形神兼备”。“形”指的是直观的演示和易懂的语言,作者善于运用类比、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场景,让孩子能够“看见”数学。“神”则在于其深度的挖掘和意义的阐释,作者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为什么”,以及这个概念在更广阔的数学领域和生活实践中的意义。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几何图形”的讲解,它不仅仅是认识形状,更是对空间关系、对称美感的启蒙。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我相信学生能够构建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更复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张奠宙的书,好看,实用,比较接近教学
评分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的文集,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查资料的好册手!不错,收藏了。
评分京东物流很快,书的品相也很好
评分不错!物流快!书的质量好!满意!
评分不错!物流快!书的质量好!满意!
评分这本书很好作为小学教育师范生受益匪浅!
评分张大师的书,认真学习,受益匪浅啊,好好学习……………………
评分好书一本,物流超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