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

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里斯托弗?哈里森 著 著,王晔 译
图书标签:
  • 兼并与收购
  • 谈判策略
  • 交易撮合
  • 公司战略
  • 投资银行
  • 企业融资
  • 商业谈判
  • 并购案例
  • 管理学
  • 财务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20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623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28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投资银行家;金融分析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交易。任何交易都会呈现不同的法律形态,但是,交易的前提是你要建立一个架构。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法律条款,同一个商业要约会产生极其不同的经济上的结果。为了使这一过程进展得更加顺利,律师需要考虑商业条款,而商业人士则需了解组成交易的不同法律元素的功能和可能导致的结果。
  在《达成交易》这本书中,学者克里斯托弗·哈里森将商业、金融和法律等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用通俗易懂而又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错综复杂的并购过程。通过展示法律形式如何决定经济前景,他向我们揭示了如何用法律框架来辅助商业战略的实施,具体的交易条款有哪些经济方面的衍生影响,以及交易条款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达成交易》这本书面向商业领袖、律师以及有此类志向的学生。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又易于理解的交易词汇大纲,还为我们描绘了交易条款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并讲述了如何与其他人就某一点展开谈判,以及如何组织一个成功的交易过程。引人入胜的商战故事凸显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条款范例展示了清晰、有效的交易用语,浅显易读的图表综合了丰富的交易研究数据信息,使业内人士和学生得以精准地了解并购市场的现实情况。

内容简介

  分析不同交易结构,指导如何谈判交易条款,以有效达成交易!
  并购专家克里斯托弗?哈里森旁征博引,清楚明了地讲授了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交易过程。书中时而事无巨细,时而高屋建瓴,内容颇具实用性。本书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并对其进行精妙的分析,着重描述了如何才能获得并购谈判的成功。《达成交易》一书证明了,想要利用法律条款并非难事,但务必要明确其对整个交易的财务结果的影响。哈里森在书中对当代技术和市场趋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书将成为当今瞬息万变的并购领域的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本书审视了不同的协议(这些协议是兼并与收购实践者在真正坐下来商谈收购事项时必须要谈判的协议),分析了一个收购协议的整个框架。对不同的交易结构进行了详细解读——从股票出售,公司合并,到资产出售,再到复杂结构——同时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如何对这些结构加以判断和选择。本书每章都阐释了谈判全过程的某一部分或环节,旨在为交易双方创造价值和平衡风险,极具实用性。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哈里森(Christopher Harrison)
  现任法肯伍德有限公司(Falconwood Corporation)*投资官。法肯伍德有限公司是一家金融管理公司,也是一家创业实验室,孵化并管理运营了众多非常成功的金融和科技企业。
  哈里森在涉及债务、股权和实物资产的诸多投资交易中,成功管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成为著名的谈判家和商务策划师。他曾在世界*负盛名的律师事务所——克拉瓦斯律师事务所(Cravath Swaine & Moore)供职8年,在这期间,他负责处理了众多备受瞩目的债务、股权和并购交易。他还曾在业界名列前茅的投资管理律师事务所——舒尔特-罗氏-萨贝尔律师事务所(Schulte Roth & Zabel)与别人共同负责资产管理并购业务,并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在供职期间,他负责处理了一些非常复杂的公共和私营部门交易,并协助一些著名的金融服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
  哈里森在纽约大学法学院(NYU School of Law)开设的课程涉及企业交易谈判及投资中的金融和法律内容,他所教授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他还经常参加产业大会和在线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哈里森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专攻法律和经济学方向。



精彩书评

  马蒂利普顿 利普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克里斯托弗·哈里森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并购业内人士,同时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他写的这本《达成交易》对于资深并购律师,以及想要在并购协议的准备和谈判方面寻求指导的新手律师而言,都很有用。书中用商战故事和合同条款范例等形式,呈现了对并购协议的精妙分析。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并购协议中所有的重要条款,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谈判建议。
  
  汤姆拉索 美国国际集团总顾问:
  无论你是新手还是专家,《达成交易》对你而言都是一本研究并购合同的好书,它清楚、简明地分析了并购合同,对复杂的交易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讲解。对于从并购交易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克里斯托弗?哈里森针对并购交易谈判的每个构成要素都提出了自己的绝妙见解。可以说,他为从业者绘制了一份路线图。

目录

关于作者 / Ⅰ
第一章 达成交易简介 / 1
达成交易实务
商战案例 / 4
市场 / 4
条款范例 / 5
诉讼尾注 / 6
第二章 准备交易 / 7
概述和保密协议
交易准备过程概述 / 7
保密协议 / 8
通过保密协议进行程序控制 / 27
诉讼尾注 / 30
第三章 准备交易 / 33
关键条款和协议
“互不挖墙脚”条款 / 33
中止协议 / 35
排他性协议 / 42
条款说明书 / 49
诉讼尾注 / 53
第四章 收购合同的结构 / 57
收购合同的要素 / 57
解决问题与管理风险:对比技巧 / 64
诉讼尾注 / 68
第五章 收购价格 / 69
对价种类 / 69
换股交易 / 70
交割日收购价格调整 / 74
调节激励因素 / 78
交割后的校准 / 79
盈利能力支付计划 / 80
或有价值权 / 86
诉讼尾注 / 87
第六章 陈述与保证条款 / 89
陈述的形式 / 89
进行陈述时 / 91
卖方或目标公司的陈述范围 / 92
买方的陈述和保证 / 95
陈述的作用 / 95
陈述内容的限定条件 / 98
更新陈述的义务 / 113
诉讼尾注 / 115
第七章 承诺事项 / 119
并购谈判中的承诺事项 / 119
经营承诺事项 / 120
“努力达成交易”的承诺事项 / 123
反垄断和监管审批的承诺事项 / 124
准入承诺 / 130
承诺事项的限制条款 / 131
其他承诺事项 / 132
诉讼尾注 / 132
第八章 交割条件 / 135
交割条件概述 / 135
股东批准 / 136
反倾销和其他监管审批 / 137
陈述与保证条款的准确性 / 138
遵循承诺事项 / 144
获得第三方批准 / 144
没有强制令和诉讼 / 145
评估权 / 147
法律意见书 / 149
雇佣协议 / 149
尽职调查报告 / 150
诉讼尾注 / 151
第九章 合同解除权 / 153
合同解除权概述 / 153
最后期限 / 154
推荐变更和信义义务例外条款 / 156
违背陈述内容和承诺事项 / 159
合同解除权中的前瞻性内容 / 160
解除合同后的损失赔偿 / 162
诉讼尾注 / 164
第十章 重大不利影响 / 165
并购谈判中的重大不利影响条款 / 165
解读重大不利影响条款 / 166
行使MAE的权利 / 175
行使no-MAE的保护措施 / 181
量化MAE / 182
诉讼尾注 / 184
第十一章 股权和债务承诺书 / 187
私募股权交易结构 / 187
股权承诺书 / 188
有限基金担保书 / 189
债务承诺书 / 189
诉讼尾注 / 190
第十二章 融资风险 / 191
融资规定的历史 / 191
融资应急规定概述 / 192
强制履行权 / 204
损失赔偿 / 209
对私募股权买方没有追偿权 / 211
营销时段 / 212
融资承诺事项 / 215
诉讼尾注 / 218
第十三章 指导上市公司兼并的条款 / 221
“限制谈判”条款概述 / 221
限制谈判条款中的限制规定种类 / 223
匹配权 / 231
导购 / 235
信义义务例外分手费 / 239
支出的偿付 / 244
诉讼尾注 / 247
第十四章 赔偿条款 / 251
并购谈判中的赔偿条款 / 251
履约保证 / 255
存续期 / 258
赔偿金额、限制规定和计算 / 262
陈述 / 271
索赔、补救措施和相关问题 / 274
诉讼尾注 / 278
第十五章 争议解决条款 / 281
争议解决条款的种类 / 281
上市公司vs.私营公司交易 / 284
诉讼尾注 / 286
第十六章 并购交易结构设计 / 289
并购交易的基本结构 / 289
资产收购 / 289
股票收购 / 298
兼并 / 300
要约收购 / 303
要约收购vs.兼并 / 306
其他结构问题 / 310
评估权 / 313
诉讼尾注 / 313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准备交易:概述和保密协议

交易准备过程概述

交易开始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交易的准备过程一般都遵循着相对标准的轨迹。在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交易这一概念之后,交易准备过程就开始了。
如果交易双方都对某个正式的商讨有足够的兴趣,那么第一步应该是商定保密协议。这一协议能够保护交易目标的商业敏感情报,并要求双方对所有交易谈判的内容保密。保密协议还包含其他重要的交易过程条款。这些条款有:
.. “互不挖墙脚”条款(也称“禁止雇用”和禁止招揽对方员工条款),限制投标人试图雇用目标公司最佳员工的行为;
.. 中止协议,防止投标人在交易不能通过友好协商达成时,对上市公司采取恶意破坏行动。
如果一项交易可能涉及尽职调查,那么投标人可以要求获得独家谈判权。独家谈判权协议可防止目标公司或卖方在某一限定时间内同其他竞标方合作。这一协议给了投标人喘息的空间和保证,确保了卖方不会与其他竞标者进行谈判。
大多数情况下,下一步,交易各方将进入合同的全面协商阶段。如果交易复杂,那么他们可能首先会在条款说明书上或在更具叙述性的意向书上列出重要条款。上述文件提供了交易概要,并确保交易各方在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交易文件制定之前,所了解的情况大致相同。条款说明书和意向书是对谈判立场的概述,不具备约束力。它们不是具备约束力的合同,只是即将起草的正式合同的路线图。
下一章中,我们将会分别阐述上述每一项条款。

保密协议
几乎在任何一种交易中,潜在的买方都有获取有关目标公司非公开信息的途径。尽职调查会努力调查关于目标公司架构、债务和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意外信息,并完善买方的金融分析工作。
虽然买方经常在完成尽职调查之前给出一个参考价格或价格区间,但买方通常需要多方面的非公开信息才能最终确定有约束力的交易价格。
根据目标公司的不同,一些公开信息是对外公布的。但是,如果目标公司是私有的,那么买方很难获得公开信息,他们只能依赖于尽职调查所提供的信息。
如果目标公司是上市公司,那么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以下简称SEC)的信息披露规定,有关该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将会对外公布。如果目标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分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SEC提供的信息中不包含专门针对目标公司的金融情况报告,那么该信息对于买家而言则不具有针对性。无论情况如何,掌握更多的信息总是必要的。
目标公司考虑买卖双方的情况,常会为尽职调查提供信息。但买方必须同意不将该信息披露给第三方或用于除评估该交易以外的其他目的。
目标公司理应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分享。竞争者可能利用信息获取竞争优势,潜在的新兴企业可能出于战略目的利用该数据,确定是否进入市场。如果客户事前知道目标公司的内部净收益率,那么该目标公司会在商业交易中遭受损失。

前言/序言


第一章

达成交易简介:达成交易实务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意识到精心处理交易中的细节问题在我曾创办的企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可能出现的后果,并在合同中预先制定条款、未雨绸缪,是我取得成功的关键。

──亨利?G. 贾里克博士(Dr. Henry G. Jarecki)



我的提议曾扭转了整个局面。当时,我小心翼翼地给出某一提议,却几乎得不到任何稳妥的法律建议。我的所有律师都只是照章办事。鉴于时间紧迫,我只能凭直觉意识到我的合法权利是什么。那时,公司的前景一片黯淡,我只能孤注一掷了。
而成效却是惊人的。对手前一秒钟还在弹冠相庆,后一秒钟便败下阵来。他们很可能一直都知道他们所处位置的软肋,但一直都在虚张声势,以图打败我们。那毕竟是全国性的大型企业,素以战胜我们这些小团队的竞争对手而闻名。但我却出其不意地战胜了他们,或许他们从未认真思考过对手的情况,更不必说他们的法律术语对企业的影响了。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了法律知识对于经营一家公司的重要性。
从那间办公室出来,我很快进入法学院开始学习。结果,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只有商业判断力和法律专业知识相互配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这本书将商业、金融和法律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如何以法律形式将未来的经济形势具体化,以及如何用法律框架辅助公司制定战略。更具体地说,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从事商业和法律相关工作的人士(无论是内部人士、实习生还是培训生)提供一种工具,帮助他们了解如何洽谈并购(M&A;)案以及收购合同条款是如何影响经济结果的。本书对收购协议中所用到的最新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并讲述了应该如何设计交易条款,以满足某个交易的要求。
相较于大格局而言,本书可能只是迈向法律建议实用化、量化道路上的一小步。但我希望这本书可以起到防止其过度发展的作用。对于每个真实案例的审视证明了每个案例都是与众不同的,并不存在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能够做到把不同因素有机结合,将法律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计算出合同条款的经济效应,需要的是技巧、智慧以及任何商品化的法律建议都无法提供的一点匠心。
创造力(同其他人的感官一样)不可能产生于封闭的盒子里。如果在那间会议室里,我没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没有跳脱出法律专家(包括我自己的顾问)给我设置的模式,那么,我经营的公司会落得跟那些寂寂无名的小公司一样的结局。通常只有创新才能给你提供获胜的优势。



《谈判的艺术:制胜之道》 内容梗概: 《谈判的艺术:制胜之道》是一本深入剖析谈判核心原理、策略与实战技巧的指南。本书并非局限于特定领域的谈判,而是着眼于谈判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乃至国际交往中的普适性。作者以严谨的学术视角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为读者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谈判思维框架,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谈判能力,在各种情境下都能达成有利的协议,实现共赢。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谈判并非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项通过有效沟通、深入理解对方需求、创造性地解决分歧,最终实现双方价值最大化的艺术。书中详细阐述了从准备阶段到协议签署的整个谈判流程,并针对每个阶段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一部分:谈判基础与思维重塑 在第一部分,本书首先破除了关于谈判的常见误解,例如认为谈判就是“讨价还价”、“压倒对方”或者“付出巨大代价”。作者强调,成功的谈判建立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书中详细介绍了谈判的定义、类型(例如分配型谈判与整合型谈判)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本书旨在重塑读者的谈判思维。作者深入探讨了认知偏差在谈判中的影响,如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确认偏误等,并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规避这些陷阱。同时,书中强调了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在谈判中的关键作用,教会读者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其动机、需求和顾虑,从而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 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最佳替代协议)的概念被作为谈判的基石进行详细讲解。作者解释了如何识别、评估和优化自身的BATNA,以及如何探寻对方的BATNA,以此来确立谈判的底线和潜在的议价能力。此外,“ 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可能协议区域)的概念也被引入,帮助读者理解谈判双方的重叠利益空间,以及如何在这个空间内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谈判策略与技巧 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本书进入了谈判策略与技巧的详细阐述。作者将复杂的谈判过程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策略供读者学习和运用。 信息收集与分析: 谈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掌握程度。本书详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包括了解对方的背景、需求、优先级、潜在的限制条件以及过往的谈判风格。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在谈判过程中持续收集和分析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提问和倾听来获取关键信息。 开局策略: 谈判的开局往往奠定了整个过程的基调。作者介绍了多种开局策略,如“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初始提案”(anchor the negotiation)、“强调共同利益”、“设定积极的谈判氛围”等,并分析了不同策略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沟通技巧: 有效的沟通是谈判的生命线。本书深入讲解了积极倾听的技巧,包括复述、澄清、提问以深入探究等。同时,也提供了如何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身观点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非语言沟通(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来增强沟通效果。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业的沟通。 议价与让步: 议价是谈判的核心环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多种议价策略,如“拆解问题”、“交换条件”、“创造性解决方案”等。关于让步,本书并非提倡一味地妥协,而是强调“有策略地让步”。作者指导读者如何确定让步的优先级,如何“有条件地让步”(quid pro quo),以及如何在每一次让步中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处理僵局与冲突: 谈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僵局或冲突。本书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实用方法,包括如何识别僵局的原因、如何引入第三方协助、如何通过重新定义问题来突破困境,以及如何化解紧张情绪,保持建设性的对话。 协议的达成与固化: 最终达成协议是谈判的终极目标。本书不仅指导读者如何达成一个清晰、明确、可执行的协议,还强调了协议的措辞和细节的重要性。作者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正式的文本、口头确认等方式来巩固协议,避免日后的纠纷。 第三部分:特定情境下的谈判实践 为了使本书的理论更加贴近实战,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在不同情境下的谈判实践。尽管本书不涉及具体的兼并与收购谈判,但其原理和方法论对这些复杂交易同样适用。 商业谈判: 涵盖了销售谈判、采购谈判、合作伙伴关系谈判、合同谈判等多种商业场景。本书分析了不同商业场景下的独特挑战和机会,并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人际关系谈判: 探讨了在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发生的日常谈判。这些谈判往往涉及情感因素,作者指导读者如何在维护关系的同时,达成公平的协议。 跨文化谈判: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文化谈判变得尤为重要。本书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价值观差异,以及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有效的谈判。 压力下的谈判: 讨论了在时间紧迫、信息不对称、对方态度强硬等压力环境下,如何保持冷静、运用策略,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谈判技巧。 结论: 《谈判的艺术:制胜之道》是一本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方法实用的谈判指导书。它不仅仅传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一种科学、系统、以合作为导向的谈判思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自信地迎接各种谈判挑战,提升自身在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最终实现更优质的结果。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提升沟通和决策能力,在各种互动中掌握主动权的人士阅读。它将成为你应对复杂局势、达成卓越协议的宝贵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商业世界里那些惊心动魄的交易场景。我一直对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复杂过程充满了兴趣,而谈判无疑是其中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环节。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个过程的宝典。我期望它能够以一种非常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真实的谈判现场,感受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我希望它能从宏观层面,阐述M&A谈判的战略意义,以及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在微观层面,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谈判技巧和工具。比如,如何识别谈判中的“红线”和“底线”,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博弈,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法律和金融框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内容,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成功的谈判并不仅仅是利益的分配,更是价值的创造。这本书,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谈判不仅仅是口才的比拼,更是智慧、耐心和策略的较量。它应该是一本能让我读完后,对商业谈判这个领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未来挑战的书。

评分

一本关于商业谈判的书,我最近读了《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我一直是那种喜欢深入了解事物背后运作原理的人,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它立刻吸引了我。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专业、实用、直击要害的感觉,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会是一本详细的指南,剖析那些错综复杂的合并与收购谈判,揭示那些让交易成功的关键要素。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让我看到真实的谈判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策略被运用,又有哪些陷阱需要规避。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理论知识,更能让我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立刻应用的技巧。它或许会从谈判的初期准备阶段讲起,如何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以及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接着,它可能会深入探讨在谈判过程中,如何与对方建立信任,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处理分歧和僵局,以及如何在利益最大化和维护长期关系之间找到平衡。我尤其好奇关于“策略”的部分,这本书会提供哪些独到的见解,帮助我在复杂的谈判环境中保持优势,甚至出奇制胜。它是否会强调心理学在谈判中的作用?是否会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判差异?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是一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商业谈判,特别是M&A领域的谈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名为《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的书,我一直对商业世界的运作方式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大型交易是如何诞生的。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企业在合并与收购过程中,那些至关重要的谈判环节。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它会详细拆解一个个典型的M&A案例,从一个行业巨头如何一步步完成对另一个公司的收购,到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如何通过谈判实现战略性的联合。我期望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充满了实操性的建议,能够指导我在未来的工作或商业活动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谈判。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谈判中的权力动态,如何在看似公平的交易背后,找到隐藏的议价筹码。比如,关于如何评估一个潜在的交易伙伴,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谈判目标,以及如何在谈判桌上灵活应变,应对对方提出的各种要求和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金融和法律概念,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同时,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规的谈判技巧,那些能够打破僵局、创造双赢局面的“妙招”。想象一下,能够在一场耗时耗力的谈判中,通过精准的策略和巧妙的语言,最终达成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通往这种成就感的桥梁。

评分

最近我注意到一本名为《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的书,这勾起了我对商业谈判,尤其是M&A领域谈判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在商业世界里,成功往往离不开卓越的谈判能力。这本书听起来就充满了实际操作的价值,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一些关于如何在高风险、高回报的交易中取得胜利的秘诀。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本详细的“战术手册”,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谈判方法论。它可能会从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例如如何进行尽职调查、如何设定谈判底线、以及如何组建谈判团队。然后,它可能会逐步深入到谈判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比如如何开场、如何提出和回应要约、如何处理分歧,以及如何达成最终协议。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能够帮助读者“读懂”对方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线索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谈判进程。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M&A谈判案例分析,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剖析,来帮助我理解书中提出的策略和技巧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是一次极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M&A谈判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并从中学习到切实有效的谈判之道。

评分

《达成交易:兼并与收购中的谈判策略》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读物。我一直认为,在任何商业活动中,谈判都是核心环节,尤其是在涉及巨额资金和公司未来走向的合并与收购领域,谈判的成败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望非常高,我希望它能超越一般的“技巧”层面,深入探讨谈判的本质和哲学。我设想它会从更高远的视角,审视谈判背后的动机、利益冲突以及人性弱点。它或许会揭示那些成功的谈判者是如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中保持冷静和理智。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信任”和“如何理解对方需求”的深刻见解,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理解了对方,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进行战略性的谈判布局,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及如何在谈判结束后,依然能够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远见的谈判者,而不是一个只会使用套路的“谈判机器”。它应该是一本能让我读完后,在面对任何商业谈判时,都能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