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

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志伟,邓忠 编
图书标签:
  • 果树
  • 水肥一体化
  • 农业技术
  • 园艺
  • 施肥
  • 灌溉
  • 果树栽培
  • 高效农业
  • 实用技术
  • 种植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10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647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2
字数:20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农技推广技术人员、果树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果农、肥料企业和灌溉企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1.详细介绍了水肥一体化这项先进农业技术,并在果树生产中加以应用;
2.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果树增产、增效、降成本;
3.介绍了大量的较好实例以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要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后,重点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设备、规划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操作与维护、灌溉施肥制度,落叶果树(苹果、葡萄、梨、桃等)、常绿果树(柑橘、荔枝等)和草本果树(香蕉、菠萝、西瓜、草莓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等内容。
本书适合农技推广技术人员、果树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果农、肥料企业和灌溉企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宋志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授,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1986年至今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工作任教。主要从事土壤肥料、植物生长与环境等方面的教学与新型肥料方面科研工作。获得省市级教科研成果16项,发表论文42篇,主编各类论著教材75部,如《农作物实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果树实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蔬菜实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特种作物生产新技术》、《现代农业》、《土壤肥料》等。长期以来致力于新型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农业部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001
第一节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001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001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概况003
第二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特点006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优点007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缺点010
第三节水肥一体化技术各种系统特点011
一、滴灌技术特点011
二、微喷灌技术特点013
第四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系统组成015
一、微灌系统的组成015
二、微灌系统的分类017
第五节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021
一、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022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023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025
第二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设备028
第一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首部枢纽028
一、加压设备028
二、过滤设备035
三、控制和量测设备046
第二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施肥设备052
一、压差施肥罐052
二、文丘里施肥器054
三、重力自压式施肥法061
四、泵吸肥法062
五、泵注肥法062
六、注射泵063
第三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输配水管网068
一、微灌用的管道068
二、微灌用的管件068
第四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水器070
一、滴头070
二、滴灌管073
三、薄壁滴灌带074
四、微喷头074
五、灌水器的结构参数和水力性能参数079
第三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规划设计081
第一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信息采集与设计081
一、项目实施单位信息采集081
二、田间数据采集083
三、绘制田间布局图084
四、造价预算084
第二节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设计085
一、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概述085
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总体设计方案086
第四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设备安装与调试094
第一节首部设备安装与调试094
一、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安装094
二、离心自吸泵安装094
三、潜水泵安装095
四、山地微蓄水肥一体化096
第二节管网设备安装与调试098
一、平地管网098
二、山地管网103
第三节微灌设备安装与调试103
一、微喷灌的安装与调试103
二、滴灌设备安装与调试106
第五章水肥一体化系统操作与维护109
第一节水肥一体化系统操作109
一、运行前的准备109
二、灌溉操作110
三、施肥操作111
四、轮灌组更替126
五、结束灌溉126
第二节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维护保养126
一、水源工程127
二、水泵127
三、动力机械127
四、管道系统127
五、过滤系统128
六、施肥系统129
七、田间设备129
八、预防滴灌系统堵塞130
九、细小部件的维护130
第六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溉施肥制度131
第一节水肥一体化的灌溉制度131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制度的有关参数131
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的制定134
三、农田水分管理137
第二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肥料选择143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下的肥料品种与选择143
二、氮磷钾储备液153
第三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施肥制度157
一、土壤养分检测158
二、植物养分检测159
三、施肥方案制定163
第四节水肥一体化技术中肥料配制与浓度控制167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中肥料配制167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运行中的肥料浓度控制169
三、其他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方法172
第七章主要北方落叶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74
第一节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74
一、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选择174
二、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175
三、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177
第二节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81
一、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182
二、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183
三、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184
第三节梨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89
一、梨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190
二、梨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191
第四节桃树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应用192
一、桃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193
二、桃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194
第八章主要南方常绿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96
第一节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96
一、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196
二、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198
三、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199
第二节荔枝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03
一、荔枝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204
二、荔枝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205
三、荔枝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206
第九章主要草本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09
第一节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09
一、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209
二、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210
三、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211
四、香蕉水肥一体化配套关键技术215
第二节菠萝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17
一、菠萝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217
二、菠萝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217
三、菠萝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219
第三节西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21
一、西瓜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222
二、西瓜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223
三、西瓜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223
第四节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226
一、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类型227
二、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管理227
三、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方案228
参考文献231

前言/序言

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1960年左右始于以色列。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强调要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2013年3月农业部下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全国农技中心把水肥一体化列为“一号技术”加以推广,并在蔬菜、果树、花卉和半干旱地区的作物上不同程度地加以应用,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内蒙古等地的应用面积逐年扩大。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按土壤养分含量和果树需肥规律和特点,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喷头形成滴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果树根系,满足果树生长需要。该技术具有“水肥均衡、省工省时、节水省肥、减轻病害、控温调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效益显著”等特点,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投资(包括管路、施肥池、动力设备等)约为1000元/亩(1亩=667平方米),可以使用5年左右。水肥一体化技术比常规施肥可减少50%~7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成本至少为700元,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
为更好推广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使技术人员和果农更好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我们联合灌溉技术和肥料施用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编写了这本《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本书在简要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后,重点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设备、规划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操作与维护、灌溉施肥制度,主要北方落叶果树(苹果、葡萄、梨、桃等)、主要南方常绿果树(柑橘、荔枝等)和主要草本果树(香蕉、菠萝、西瓜、草莓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等内容。本书具体介绍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时主要从灌溉类型、水分管理、施肥方案等方面入手,以我国目前推广应用较好的地区作为案例,以期对其他地区建设该项目有所帮助。该书适合灌溉企业、肥料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园林园艺、经济林业等部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及种植户阅读,也可作为各层次科技人员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由宋志伟、邓忠主编,孙发伟、杨首乐副主编,张兆欣、李平、海建平参加编写,由宋志伟教授进行通稿和审定。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开封市能源站、濮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许多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月
《现代农业新篇章:绿色种植的创新之路》 本书并非一部关于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专著,而是旨在引领读者深入探索现代农业在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广阔图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那些能够革新传统种植模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第一章:生态农业的理念与实践 本章将从生态农业的哲学基础出发,深入剖析其核心理念——遵循自然规律,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我们将探讨生态农业如何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转化。 1.1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石: 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种群动态等。分析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在目标、方法和价值观上的根本区别。 1.2 构建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 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农田中模拟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例如,引入天敌控制病虫害,利用生物多样性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1.3 绿色种植的内涵与外延: 详细阐释“绿色种植”的概念,不仅仅是无污染,更包含着对土壤健康、水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产品安全性的全面考量。分析绿色种植在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应用特点。 1.4 生态农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生态农业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智慧农业与精准种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细调控,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从而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丰收。 2.1 物联网(IoT)在农业中的应用: 深入介绍传感器、通信网络等物联网技术如何在农田环境中部署,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空气质量、作物长势等关键参数。 2.2 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探讨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海量的农业生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作物生长模型进行预测,为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3 精准灌溉技术: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精准灌溉系统,如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分析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节水增效效果。重点阐述如何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环境因素,实现“按需供水”。 2.4 精准施肥策略: 探讨基于土壤养分检测和作物营养诊断的精准施肥方法。介绍叶面肥、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变量施肥技术,将肥料精确施加到需要的位置和数量,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2.5 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预警: 介绍利用图像识别、声学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识别。分析如何建立病虫害预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2.6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 展望农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如自动驾驶农机、采摘机器人、无人机植保等,分析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改善作业条件方面的潜力。 第三章:土壤健康与可持续管理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根基,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方法,修复和改善土壤健康,构建可持续的土壤生态系统。 3.1 土壤健康的重要性: 阐述土壤健康的关键指标,包括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群落、养分供应能力、保水保肥能力等。分析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危害。 3.2 有机质的增施与转化: 重点介绍堆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有机物料的利用技术。分析有机物料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作用。 3.3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调控: 探讨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物质转化、抑制病原菌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介绍如何通过生物菌肥、益生菌等手段,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健康。 3.4 耕作制度的优化与变革: 分析免耕、少耕、覆盖种植等新型耕作技术对土壤结构、水分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的积极影响。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 3.5 土壤修复与盐碱地改良: 介绍针对不同土壤问题(如板结、酸化、盐碱化、重金属污染等)的修复技术和改良措施,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3.6 土壤养分管理与平衡: 强调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避免过量施肥和养分失衡。分析不同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机肥和化肥的科学配合,实现土壤养分的可持续供应。 第四章:生物防治与病虫害绿色管理 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本章将重点介绍生物防治的理念与技术,以及如何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绿色病虫害管理体系,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产品安全。 4.1 生物防治的原理与优势: 阐述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即利用生物自身的生殖、生长和行为特性来控制有害生物。分析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在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不易产生抗性等方面的优势。 4.2 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介绍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种类,如瓢虫、草蛉、寄生蜂、蜘蛛、鸟类等。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农田生境,保护和吸引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 4.3 生物农药的应用: 详细介绍微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绿僵菌等)、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除虫菊酯等)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药的种类、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 4.4 物理防治与农业防治: 介绍诱捕器、防虫网、色板、光波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分析轮作、间作套种、调整播期、清除病残体等农业防治手段在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发生方面的作用。 4.5 抗性品种选育与应用: 探讨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长期效益。 4.6 综合病虫害管理(IPM)策略: 整合上述各种防治手段,构建一套系统、经济、环境友好的综合病虫害管理方案。强调基于监测预警,适时适量地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控害效果。 第五章:节水农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水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节水农业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科学的水分管理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1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挑战: 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农业用水占比大等现实情况,阐述节水农业面临的紧迫性。 5.2 作物水分生理与需水规律: 深入探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不同生育期、不同环境条件下作物的水分生理响应。 5.3 灌溉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详细介绍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喷灌等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作物、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适用性。重点分析滴灌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要素和管理要点。 5.4 灌溉制度的科学制定: 阐述如何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和灌溉技术,科学制定灌溉计划。介绍不同灌溉指标(如灌溉定额、灌溉模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与应用。 5.5 农艺节水措施: 介绍通过改进耕作方式(如免耕、覆盖)、选用耐旱品种、合理施肥等农艺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6 再生水和雨水利用: 探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处理过的再生水或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的可能性与技术要求,拓宽农业水源渠道。 5.7 农业节水效益评估与推广: 通过案例分析,量化节水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探讨推动节水农业技术普及与应用的策略。 第六章:循环农业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章将探讨如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模式。 6.1 循环农业的模式与内涵: 介绍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林复合等典型的循环农业模式,分析其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协同增效等方面的优势。 6.2 秸秆的综合利用: 详细介绍秸秆还田、制作有机肥、生物发酵饲料、生产生物燃料、制造生物质建材等多种秸秆利用技术,实现变废为宝。 6.3 畜禽粪污的资源化: 探讨畜禽粪污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制作有机肥、生产生物燃气等技术,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实现肥料化和能源化。 6.4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分析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液等的成分与特性,介绍其在提取有用物质、生产饲料、制作有机肥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6.5 废弃包装物和塑料薄膜的管理: 探讨农用塑料薄膜的回收、降解材料的应用,以及农药、化肥包装物的安全处理与回收体系的构建。 6.6 区域性循环农业模式设计: 结合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6.7 循环农业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 分析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与农民培训等关键要素。 第七章: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 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和品牌营销策略,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7.1 农产品品质的评价体系: 介绍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安全指标、外观形态等。探讨科学的品质评价方法与标准。 7.2 绿色生产对品质的影响: 分析生态种植、精准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如何促进农产品营养物质的积累,提升风味,降低有害物质残留。 7.3 作物营养调控与品质改善: 探讨不同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优化作物的营养成分,提升口感和风味。 7.4 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 介绍合理的采摘、预冷、包装、贮藏和运输技术,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农产品的货架期,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7.5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策略: 探讨如何通过地理标志、绿色认证、有机认证、产品故事、包装设计等多种手段,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度和消费者信任度。 7.6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追溯: 分析建立透明、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利用二维码、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增强消费者信心。 7.7 市场导向的品质提升: 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与消费者、经销商的沟通,不断调整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第八章: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本章将放眼未来,对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梳理,并展望农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勾勒出未来农业的美好蓝图。 8.1 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 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在改良作物性状(如抗病、抗逆、高产、营养强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在育种领域的巨大潜力。 8.2 合成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探讨合成生物学如何用于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材料,以及改造微生物以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 8.3 垂直农业与城市农业: 分析垂直农业、植物工厂等新型农业模式在解决城市耕地稀缺、减少运输环节、实现本地化生产等方面的优势。 8.4 农业人工智能的深化应用: 展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如自主决策系统、机器人协同作业、虚拟现实辅助培训等。 8.5 农业碳汇与气候变化应对: 探讨农业如何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作用,如发展碳汇农业、推广低碳种植技术、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等。 8.6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总结绿色、智能、循环等发展理念,呼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繁荣。 本书致力于为广大农业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野,帮助理解和掌握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前沿技术。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中国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动手实践”的人,平时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带着我的孩子一起到乡下的果园帮忙。虽然只是些零散的体力活,但我一直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真正的技术,能够让我在果园里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搬搬工具,拔拔草。这次,我专门为自己购置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一下。这本书的风格非常贴合我的喜好,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言,将复杂的农业技术娓娓道来。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我很容易就理解了水肥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它强调要根据果树的“性格”来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果树“爱喝水”,有的果树“耐旱”;有的果树“胃口大”,需要“大鱼大鱼”,有的果树“食量小”,需要“精细喂养”。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果树的形态,判断它的“性格”,然后给出相应的“喂养”方案。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窍门”,比如如何利用雨水来灌溉果树,如何自制简易的施肥工具等等。我带着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孩子也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感觉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农业技术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一定能在果园里成为一个更得力的“小助手”,甚至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农夫”。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农学专业研究生,正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推荐下,我开始研读《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前沿研究资料,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水肥一体化在果树种植领域深入研究的兴趣。书中对于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果树生长生理、养分高效利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深度解析,让我对这一技术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的部分,这正是我想在毕业论文中重点探索的方向。书中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水肥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水肥的精准调控和智能化管理。这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书中对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也为我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我将本书中的理论知识与我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相信我一定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是一本激发创新思维的学术著作,它将伴随我的学术生涯,指引我不断前行。

评分

我一直对各种新奇的种植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园艺方面。当我了解到《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主题所吸引。我平时喜欢在家里种植一些果树,也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施肥和浇水方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复杂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展现在我面前。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精准施肥”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原来给果树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求,在合适的时机,施加合适的肥料,用量也要恰到好处。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果树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最适合的灌溉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提供的各种图表和实例,它们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书中的内容,也让我能够更轻松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种植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对果树的种植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果树上,相信它们一定会因此而茁壮成长,结出更加美味的果实!

评分

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的人,对居家环境的绿化也颇为讲究。我的阳台上种了几盆果树,包括柠檬、无花果和草莓。我一直希望它们能够茁壮成长,结出饱满的果实,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它们要么叶子瘦弱,要么开花少结果更少,让我感到非常沮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那里得知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并被她强烈推荐。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阅读了这本书,结果大为惊喜!这本书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原本看起来复杂难懂的水肥管理知识,讲得浅显易懂,仿佛我正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大师对话。书中关于不同果树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的详细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果树会“挑食”,以及如何满足它们“挑剔”的胃口。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按需施肥”原则,它让我明白,以往那种“见干就浇,见缝就施”的做法是多么的错误。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果树的生长状况,结合土壤湿度等因素,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和施肥,以及应该施加何种肥料,用量多少。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简便易行的DIY技巧,比如如何自制有机肥,如何利用废弃物来改良土壤,这对于我这样的家庭种植爱好者来说,实在是太实用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慧眼”,能够看透果树内心深处的渴望。现在,我的阳台上的果树已经焕发出生机,叶子翠绿,花朵繁盛,我充满信心地期待着它们早日结出美味的果实。

评分

作为一个对绿色生态农业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果树种植中实际应用的权威著作。《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可以说是满足了我所有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实现精准、高效、可持续果树种植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不同类型果树、不同土壤类型、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具体应用策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水肥耦合效应的深入探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来调控果实的糖度、酸度、风味以及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这对于我们研究果品品质的形成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实地试验结果,为观点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此外,书中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养分循环利用、以及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配比等内容的介绍,也充分体现了该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在理论上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实践层面获得了宝贵的指导。我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事和学生,相信它将为推动我国果树种植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评分

作为一名长年累月在果园里辛勤耕耘的农民,我见过太多因为水肥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减产甚至绝收的例子。我深知,科学的水肥管理,是果树丰收的关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老前辈那里听说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起初,我以为这又是一本只讲理论的书,但当我翻开它时,我才发现,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写得非常实在,非常贴近我们农民的实际情况。书中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也没有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教我们如何科学地给果树浇水、施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望闻问切”的讲解,它教我们如何通过观察果树的叶片、枝干、花果等,来判断它缺水还是缺肥,缺什么肥,什么时候需要施肥,用多少肥。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系统化的总结和提升。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比如农家肥、雨水等,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重新充满了学习新技术的激情。我将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果园里,我相信,我的果树一定会比以前长得更好,结出的果实也一定会更香甜!

评分

我一直对有机种植和可持续农业很感兴趣,也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最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书名就让我眼前一亮。我平时喜欢在自家的小院里种点果树,但总感觉在施肥和浇水方面做得不够科学,有时候植株长得不好,有时候又会因为施肥过多而烧根,真是让人头疼。这本书恰好解决了我的困惑,它详细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果树种植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条条是道。书中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水肥一体化比传统施肥方式更有效,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根据果树的品种、生长阶段、土壤条件以及气候变化来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我特别喜欢它在案例分析部分,列举了不同地区、不同果树品种的水肥一体化成功案例,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读完这些案例,我仿佛亲身经历了果园的改造过程,对如何优化水肥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让我非常受益,书中大量的插图和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灌溉设备、施肥器械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以及不同元素的施肥配比和时间节点。我终于明白了,原来给果树施肥浇水,是一门如此精深的学问,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果树园丁”。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果树上,相信我的果树一定会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评分

作为一名刚开始尝试家庭种植果树的新手,我常常被各种问题困扰。比如,我的苹果树叶子发黄,是缺肥还是浇水太多?我的桃树开花很多,但结果率不高,是怎么回事?这些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着我,让我焦头烂额。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得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水肥管理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书中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水和肥对果树生长的影响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如何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来优化这些过程。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实用”二字名副其实。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滴灌、喷灌等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果树的类型和当地的水源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灌溉系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果树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的配比表,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终于可以告别“凭感觉”施肥的日子,而是能够科学、精准地为我的果树提供所需的养分。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解答了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关于水肥的问题,让我信心倍增,期待我的果树能够健康成长,为我带来丰收的喜悦。

评分

我从事果树种植业已经有十多年的经验了,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对果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意识到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开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水肥管理方面,虽然我一直很重视,但总觉得还有提升的空间,希望能够更高效、更环保地利用水和肥,同时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我偶然听同行提到了《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据说这本书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立刻购买了一本,读完后,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新的思路。它不仅仅是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介绍,更是一种全新的种植理念的阐述。书中关于水肥管理与土壤生态、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品质形成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让我对果树的生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调控果树的生长节奏,从而提高坐果率、果实硬度和糖度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我多年实践中一直想要攻克的难题。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前沿的科技应用,比如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养分含量,并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精准施肥和灌溉,这让我看到了未来果树种植的巨大潜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水肥一体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的升级。我将积极学习并尝试将书中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我的果园中,相信这将为我的事业带来新的飞跃。

评分

作为一名家庭农场主,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果树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这本书,无疑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书中详细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如何通过优化水肥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果树品种在水肥需求上的差异化管理策略的介绍,这对于我这种经营多种果树的农场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如降雨量、土壤类型等,来制定最适合的水肥管理方案,这使得技术应用更具地域特色和可行性。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施肥配比,来改善果实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的论述,这直接关系到农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节约用水、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技术和方法,这与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不谋而合。我将认真学习并尝试将书中的技术和经验应用到我的农场中,相信这不仅能为我的农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为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