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气信息类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内容与其他教材没有本质区别,但本书在介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编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积累,在修改中,注重了对细节内容的描述,以便更符合“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一特点。
目录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
1.1 概述 1
1.1.1 数字技术的特点 1
1.1.2 数字电路的发展 2
1.1.3 数字电路的研究对象、分析工具及描述方法 3
1.2 数制与码制 3
1.2.1 基数、位权的基本概念 3
1.2.2 几种常用的数制 4
1.2.3 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5
1.2.4 码制 8
1.3 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10
1.3.1 与运算 10
1.3.2 或运算 11
1.3.3 非运算 12
1.3.4 常用复合逻辑 13
1.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14
1.4.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14
1.4.2 基本规则 15
1.4.3 逻辑运算的优先级别 16
1.4.4 基本定律的应用 16
1.5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8
1.5.1 逻辑函数的定义 18
1.5.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8
1.6 逻辑函数的化简 21
1.6.1 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 21
1.6.2 代数化简法 22
1.6.3 卡诺图化简法 25
小结 33
习题 34
习题分析举例 36
第2章 逻辑门电路 40
2.1 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40
2.1.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40
2.1.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41
2.1.3 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43
2.2 TTL与非门电路 47
2.2.1 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47
2.2.2 TTL与非门的外特性 50
2.2.3 TTL与非门的主要参数 52
2.2.4 抗饱和TTL电路 57
2.2.5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和三态与非门 58
2.3 CMOS门电路 62
2.3.1 NMOS逻辑门电路 62
2.3.2 CMOS逻辑门电路 64
2.3.3 CMOS传输门 67
2.4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68
2.4.1 各种门电路之间的接口问题 68
2.4.2 门电路带其他负载的问题 72
2.4.3 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措施 72
小结 73
习题 73
习题分析举例 76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 79
3.1 概述 79
3.1.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79
3.1.2 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描述方式及各种描述方式的相互关系 80
3.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83
3.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87
3.4 编码器与译码器 90
3.4.1 编码器 90
3.4.2 译码器 94
3.5 数据分配器与数据选择器 104
3.5.1 数据分配器 104
3.5.2 数据选择器 104
3.6 算术运算电路 110
3.6.1 加法器 110
3.6.2 二进制减法运算 112
3.6.3 加法器应用举例 115
3.6.4 数值比较器 117
3.7 组合逻辑电路应用举例 121
3.7.1 奇偶发生器/校验器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121
3.7.2 简易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 122
3.7.3 全加器电路实现形式的多样性讨论 124
3.8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129
3.8.1 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 129
3.8.2 冒险现象的判别 131
3.8.3 消除冒险现象的方法 132
小结 134
习题 135
习题分析举例 140
第4章 触发器 145
4.1 概述 145
4.2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146
4.2.1 基本RS触发器 146
4.2.2 同步RS触发器 149
4.2.3 主从触发器 153
4.2.4 边沿触发器 157
4.3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160
4.3.1 RS触发器 161
4.3.2 JK触发器 163
4.3.3 D触发器 163
4.3.4 T触发器 164
4.4 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 167
4.4.1 传输延迟时间 167
4.4.2 建立时间 168
4.4.3 保持时间 168
4.4.4 最大时钟频率 168
小结 169
习题 169
习题分析举例 174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主要还是因为我的课程需要,老师推荐的。一开始我对教材的期望值并不高,想着只要能把考试考过去就行。但真正开始看,我才发现,这本书远不止于此。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虽然我还没完全理解所有的概念,但至少,我不再觉得数字电路是那么遥不可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解释一些核心概念时,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或者把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比如讲到触发器的时候,它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一下子就点通了我之前模糊不清的地方。而且,书中的习题设置也很有意思,不像有些教材,习题就是简单重复,这本书的习题,大部分都很有挑战性,需要我动脑筋去思考,去联系书本的知识点。当然,我也承认,有些题目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需要反复琢磨,甚至请教同学,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更有成就感。我最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数字电路的整体认知,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目前来看,它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我感觉我正在一步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更多的是一种“备战”心态。我知道这个领域的知识非常重要,但总觉得门槛很高,特别是那些抽象的逻辑符号和复杂的时序图,看了就头疼。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它的排版、用词都透着一股严谨劲儿,这让我觉得,这至少是一本“靠谱”的书。我最想通过这本书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实际的电路功能。我一直觉得,学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到“用”上。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不少启发。它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定理,还大量引用了实际的集成电路芯片的例子,这让我感觉,我学到的东西是真的可以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比如,它在讲解多路选择器和译码器的时候,会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让我明白它们到底有什么用。虽然我还没能完全吃透书里的所有内容,但至少,我感觉自己对数字电路的“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构建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丰富。翻开来,印刷质量相当不错,纸张也舒服,这一点对于长时间学习来说很重要。我当时最想解决的问题是,能不能把那些抽象的逻辑门、时序电路这些东西,通过这本书真正地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因为之前接触过一些相关的资料,感觉总是隔靴搔痒,抓不住核心。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顺畅的,从最基础的数制和逻辑代数开始,一步步深入到集成电路的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在讲解概念的时候,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还穿插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但能感觉到作者是真的希望读者能学懂、学透,而不是敷衍了事。书里的插图和图表也很多,关键是画得很清晰,标注也很到位,不像有些书,图画得跟鬼画符似的,看了反而更糊涂。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经典电路的时候,会给出典故或者应用场景,这样一来,那些电路就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了生命力,感觉跟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了,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
评分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被它的“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这个头衔吸引的。感觉这类教材,通常内容会比较权威,而且紧跟时代发展。拿到书后,整体感觉就是内容翔实,编排得当。我当时最头疼的就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界限,以及数字电路内部的逻辑关系,总感觉像是一团乱麻。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先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然后逐渐深入,而且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的逻辑门组合以及时序逻辑时,会画出很详细的电路图和波形图,这些图表对我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资料,图例模糊不清,让人看了云里雾里。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是,它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但又不失易懂,作者似乎很注重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理论。我最期待的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让我真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小型的数字电路设计任务。目前来看,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引导性非常强,让我觉得目标触手可及。
评分我收到这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时,就感觉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学习材料。它的厚度,以及里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都暗示着它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啃。我当时最渴望的是,能够理解数字电路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的记忆层面。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它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力求把“为什么”讲清楚,比如为什么需要引入二进制,为什么会有门电路,以及这些门电路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逻辑功能。这种探究式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有深度,也更能激发我的思考。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多,而且都很有代表性,能够帮助我理解抽象的理论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虽然有些地方我还需要反复阅读,甚至需要借助其他的辅助资料,但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数字电路的大门,让我不再畏惧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我最期待的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数字电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