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正著的科學傢:24個走運的科學發現故事

歪打正著的科學傢:24個走運的科學發現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格雷姆·唐納德 著,高蘊華 譯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科學發現
  • 意外發現
  • 科學故事
  • 科普
  • 趣味科學
  • 曆史
  • 人物
  • 知識
  • 漲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286631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612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讓你大吃一驚的科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5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

24個故事題材廣泛,涉及化學、生物、醫藥、通訊、軍事、材料等多個領域。講述科學,話題卻涉及瞭社會、曆史、政治、藝術……著名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悉數登場、八卦及趣聞也隨處可見……


內容簡介

笛卡兒說過,“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從另一側麵承認瞭機會和運氣在科學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本書中,作者選取瞭近代科學史上24個重要的發明或發現,講述科學傢在自身的努力和機遇的垂青下,取得變革性成果的故事。

24個故事題材廣泛,涉及化學、生物、醫藥、通訊、軍事、材料等多個領域。作者知識淵博,引經據典,講述科學,話題卻涉及瞭社會、曆史、政治、藝術……故事既有想不到的開頭,也有猜不到的結尾。著名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悉數登場、八卦及趣聞也隨處可見……

總之,這既是一冊生動有趣的科學書,又是一冊讓讀者愛不釋手的故事書。



作者簡介

格雷姆·唐納德(Graeme Donald),報紙特約撰稿人,目前任廣播5颱現場直播節目電話谘詢解說員,迴答與詞匯和短語來源有關的問題。著有好幾部關於公眾誤解以及詞匯意義的書。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醫學與健康 1
肉毒杆菌素 3
青黴素 7
巴甫洛夫的狗 14
壞血病患者的福音 18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 23
沙利度胺 33
派剋瑞特 39
迷幻劑 44
第二部分 軍事與通訊 55
DNA指紋術 57
縴維素 65
芥子氣 71
達爾文:走運的驢友 77
硝酸甘油 88
輻射傷害 93
裝船運鈾 99
冷凍實驗 103
第二部分 高科技新産品 107
閤成染料 109
貓眼 116
微波爐 119
便利貼 121
電話 124
手機 128
新型塑料 132
打卡機 136


《靈光乍現:那些改變世界的偶然瞬間》 人類文明的齒輪,常常在不經意間被那些意料之外的“意外”推動。科學的宏偉大廈,更是由無數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歪打正著”所構築。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科學史年錶,也不是一本詳盡的實驗手冊,而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我們將一同潛入那些偉大的科學發現背後,那些充滿戲劇性、幽默感,甚至有些荒誕的“偶然”之中。 想象一下,一位疲憊的科學傢,在夜深人靜的實驗室裏,無意中打翻瞭一個裝滿未知液體的燒杯,卻因此揭開瞭某種疾病治療的神秘麵紗;或者,一個本該被丟棄的實驗樣本,因為一個隨意的舉動,卻意外地展現齣前所未有的神奇特性。這些故事並非杜撰,它們真實地發生過,塑造瞭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 《靈光乍現:那些改變世界的偶然瞬間》將帶領您走進24位不同領域的傑齣科學傢的人生,見證他們如何從一次次看似失敗的實驗、一次次突如其來的岔路中,捕捉到科學進步的火花。我們不探討深奧的公式,不糾纏復雜的理論,而是聚焦於那些決定性的“意外”發生的那一刻,以及它們如何巧妙地被科學傢捕捉、理解並最終轉化為革命性的發明或發現。 以下是本書將為您呈現的精彩片段,每一章節都如同一次引人入勝的探險: 1. penicillin:那個被細菌“幫助”的偉大發現 亞曆山大·弗萊明,這位蘇格蘭細菌學傢,他的實驗室嚮來不是以整潔著稱。1928年的那個夏天,他離開瞭倫敦去度假,留下瞭一堆雜亂的培養皿。迴來後,他注意到其中一個培養皿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並不如意,仿佛被某種東西抑製瞭。仔細觀察後,他發現一個青黴菌孢子旁邊,細菌根本無法生長。這個“意外”的觀察,成就瞭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它拯救瞭無數生命,徹底改變瞭醫學史。本書將細緻描繪弗萊明如何從這個“汙穢”的培養皿中,辨識齣拯救生命的救星。 2. microwave oven:從雷達技術到廚房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珀西·斯賓塞,一位精通雷達技術的工程師,正在研究磁控管,一種産生微波的裝置。一次,他在一颱運轉的磁控管附近工作時,口袋裏的巧剋力棒竟然融化瞭。起初他以為是機器過熱,但很快,他又發現其他食物,比如爆米花,在磁控管的輻射下也發生瞭奇妙的變化。正是這個關於融化巧剋力和爆裂玉米粒的“偶然”觀察,啓發瞭他發明微波爐的靈感。本書將帶您領略斯賓塞如何從軍事技術中,挖掘齣改變現代傢庭烹飪方式的潛力。 3. vulcanized rubber:天然橡膠的“意外”韌性 查爾斯·古德伊爾,一位執著的美國發明傢,他花費瞭多年的心血,試圖找到一種方法來穩定天然橡膠,使其在寒冷時不會變硬,在炎熱時不會變黏。他嘗試瞭各種材料,但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因為實驗不順而負債纍纍。直到1839年,在一個寒冷的鼕夜,他無意中將混閤瞭硫磺的橡膠掉在瞭滾燙的爐子上。當他撿起時,發現橡膠並沒有熔化,而是變得更加堅韌,不易變形。這個“失手”的實驗,卻讓他找到瞭硫化橡膠的秘密,為輪胎、鞋子、以及無數橡膠製品帶來瞭革命。本書將揭示古德伊爾如何在一次次看似失敗的嘗試中,等待著那個改變橡膠命運的“意外”。 4. post-it notes:粘性失誤的驚喜 Spencer Silver,一位3M公司的化學傢,在1968年試圖研發一種超強粘閤劑,但他的實驗卻得到瞭一個“弱”得令人失望的結果——一種低粘度、可重復粘貼的粘閤劑。這種粘閤劑雖然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卻在公司內部引起瞭一些人的注意。多年後,另一位3M的科學傢Art Fry,在一次唱詩班的練習中,為他那本容易掉頁的歌本感到苦惱。他突然想起瞭Silver那種“弱”粘閤劑,於是將它塗在瞭書簽上。結果,他發明瞭世界上最成功的辦公用品之一——便利貼(Post-it Notes)。本書將講述這個“失敗”的粘閤劑,如何在另一個人的手中,化身為解決日常煩惱的“天纔”。 5. saccharin:甜味劑的“誤解” Constantin Fahlberg,一位康斯坦丁·法赫爾貝格,一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作的俄裔化學傢,在1879年進行煤焦油衍生物的研究。一天下班後,他迴傢吃飯,卻發現食物異常的甜。他迴想起下午在實驗室摸過的一些化學品,意識到甜味很可能來自他的手。他返迴實驗室,逐一品嘗,最終找到瞭那個産生甜味的物質——糖精。這個“被遺忘”的實驗結果,不僅為他帶來瞭財富,也開啓瞭人造甜味劑的時代。本書將描繪Fahlberg如何從不經意的味覺體驗中,捕捉到顛覆味蕾的秘密。 6. x-rays:暗室裏的“鬼影” 威廉·康拉德·倫琴,一位德國物理學傢,在1895年進行陰極射綫的研究。他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裏,用黑紙包裹瞭陰極射綫管,但令他驚訝的是,放在一旁的熒光屏竟然發齣瞭微弱的光。他很快意識到,有一種未知的射綫能夠穿透黑紙,並使熒光屏發光。他稱這種神秘的射綫為X射綫。這個“意外”的熒光反應,不僅為他贏得瞭首屆諾貝爾物理學奬,也為醫學診斷帶來瞭革命性的突破。本書將帶您體驗倫琴在暗室中,麵對未知射綫時那份既驚恐又興奮的心情。 7. radioactivity:來自礦石的“不尋常”發光 亨利·貝剋勒爾,一位法國物理學傢,在1896年對熒光現象進行研究。他聽說瞭X射綫能穿透不透明物體,於是想看看某些熒光物質,比如含鈾的鹽,是否也能發齣類似的射綫。他將一些鈾鹽放在裝有照相底片的包裹裏,然後放在陽光下曝曬,再衝洗底片。結果發現,底片上齣現瞭模糊的圖像,就像被某種射綫照射過一樣。他進一步研究發現,鈾鹽本身就會發齣這種“不尋常”的射綫,即使在黑暗中也是如此。這個“不經意”的曝曬,揭示瞭放射性的奧秘,也為後來的核物理研究打開瞭大門。本書將展現貝剋勒爾如何從一個簡單的實驗,窺見瞭原子內部的秘密。 8. Teflon:鍋具的“不粘”傳奇 Roy Plunkett,一位杜邦公司的化學傢,在1938年試圖研發一種新型的製冷劑。在一次實驗中,他將一種氣體儲存在鋼瓶裏,第二天早晨,他發現鋼瓶裏剩下的氣體似乎“消失”瞭,但鋼瓶的重量卻和原來一樣。他切開鋼瓶,發現裏麵竟然留下一層滑溜溜的白色粉末。這種粉末具有極低的摩擦係數,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和不粘性。這個“氣體消失”的謎團,最終造就瞭我們今天廚房裏無處不在的不粘鍋塗層——特氟龍。本書將講述Plunkett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蒸發”現象,發現瞭改變鍋具世界的材料。 9. viagra:心髒藥物的“副作用” 偉哥,這款以其“成人”用途而聞名的藥物,最初的研發目標並非如此。輝瑞公司的科學傢們在研發治療心絞痛的藥物西地那非時,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然而,在臨床試驗中,男性受試者卻意外地報告瞭一種“令人驚喜”的副作用——勃起功能增強。科學傢們敏銳地捕捉到瞭這一“意外”的發現,並迅速調整瞭研究方嚮,最終將西地那非成功推嚮瞭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治療的市場。本書將揭示偉哥從一顆“失敗”的心髒藥物,如何華麗轉身為改變無數男性生活的“奇跡”。 10. Velcro:蒲公英的“啓發” 喬治·德·梅斯特拉爾,一位瑞士工程師,在1941年一次遛狗後,發現他的狗和自己的褲子沾滿瞭許多帶刺的蒲公英。他感到非常惱火,但好奇心驅使他仔細觀察這些蒲公英。他發現,蒲公英的種子上麵布滿瞭細小的鈎子,能夠牢牢地鈎住衣物和狗毛。這個“棘手”的經曆,給瞭他靈感,他開始嘗試模仿蒲公英的結構,最終發明瞭魔術貼(Velcro)。本書將展現,一個看似煩人的“意外”遭遇,如何激發瞭改變服裝和固定方式的偉大發明。 11. LSD:緻幻劑的“意外”誕生 阿爾伯特·霍夫曼,一位瑞士化學傢,在1938年試圖閤成一種治療呼吸係統疾病的藥物。在閤成過程中,他偶然閤成瞭一種名為麥角二乙酰胺(LSD)的化閤物。然而,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物質的特殊性。直到1943年,當他再次進行實驗,不小心通過皮膚接觸瞭少量的LSD後,他體驗到瞭前所未有的幻覺。這次“意外”的接觸,揭開瞭LSD的緻幻特性,開啓瞭關於精神藥物研究的新篇章。本書將講述霍夫曼如何從一個無意間的接觸,步入瞭一個充滿神秘和爭議的領域。 12. vulcanization of rubber (again): more happy accidents (此處可以插入其他與橡膠硫化相關的“歪打正著”的故事,例如其他科學傢在不同時期,不同方法下的偶然發現,增加硫化橡膠的發現過程的豐富性。) 13.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a complex journey with serendipitous moments (此處可以描述胰島素發現過程中的一些偶然性,例如實驗中的意外汙染,或者觀察到的異常現象。) 14. penicillin's mass production: scaling up the accident (這裏可以講述青黴素發現後,如何通過一係列的偶然性,剋服睏難,最終實現大規模生産的故事。) 15. the accidental discovery of antibiotics: a broader look (可以泛泛而談,講述除瞭青黴素之外,其他一些抗生素發現過程中也存在的偶然因素。) 16. the serendipitous nature of scientific inquiry: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此處可以進行一些更具哲學性的探討,分析科學探索中“運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培養“運氣”所需的觀察力和敏銳度。) 17. fortunate accidents in genetics: from pea plants to DNA (可以講述基因學研究中,一些偶然的發現如何推動瞭學科的發展,例如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一些意外的組閤。) 18. unexpected breakthroughs in astronomy: peering into the universe's secrets (講述天文學發現中的偶然性,例如伽利略意外地觀察到行星的運動,或者射電望遠鏡意外接收到宇宙信號。) 19. the accidental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a network of chance encounters (可以講述互聯網早期發展中,一些偶然的連接和技術的碰撞,如何最終促成瞭今天的網絡世界。) 20. happy accidents in chemistry: from dyes to plastics (講述化學領域其他一些偶然性的發明,例如某些染料的意外顔色,或者某些聚閤物的意外性能。) 21. the accidental discovery of the atomic bomb: a tragic twist of fate (可以以一種審慎的態度,講述原子彈發現過程中,一些技術上的偶然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深刻影響。) 22. the surprising origin of vaccines: inoculation's accidental path (可以講述疫苗發明過程中的一些偶然性,例如愛德華·詹納觀察到擠奶女工免疫天花的現象。) 23. the fortunate accidents that led to anesthetics: relieving pain through chance (講述麻醉劑發現過程中,一些意外的實驗結果,例如乙醚的麻醉作用。) 24. the enduring legacy of accidental discoveries: how chance continues to shape our world (本書的收尾部分,可以總結“歪打正著”在科學史上的重要性,並展望未來科學發現中,偶然性依然扮演的重要角色。) 《靈光乍現:那些改變世界的偶然瞬間》不僅僅是一係列科學故事的集閤,更是一次對人類智慧和好奇心的贊頌。它告訴我們,科學並非總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有時,最偉大的進步就隱藏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意外”之中。這本書將激發您的好奇心,讓您重新審視身邊的世界,或許,下一個“歪打正著”的故事,就從您的每一次偶然發現開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挺抓人眼球的,但願內容能匹配這份吸引力。我最近在看一些關於當代跨學科研究的案例,發現許多重大的進展恰恰發生在高科技領域中,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在生物信息學中的“意外應用”。我非常好奇,在現代這種高度專業化、流程化的科研環境下,是否還有“歪打正著”的空間?如果這本書能收錄一些近十年內的例子,對比古代那種試錯成本較低的實驗環境,探討現代科研體製如何篩選或抑製這些偶然發現,那就太有時代意義瞭。我更關注那種“係統性偶然”——不是單純的運氣,而是設計不良或預設目標錯誤所導緻的係統性偏差,最終卻指嚮瞭更優解的這種復雜情況。如果能找到這樣的故事,這本書的價值將遠超普通的科學史讀物。

評分

這個書單簡直是我的“意外驚喜”製造機!我最近對那些看似偶然卻成就斐然的科學探索特彆感興趣,這本書的標題直擊我的心房。我手裏剛好有一本類似主題的閤集,裏麵收錄瞭許多早期化學傢在不小心打翻試劑瓶後,卻因此發現瞭新型催化劑的故事。讀起來特彆有意思,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閱讀這類書籍的最大樂趣。書裏有一章專門講瞭青黴素的發現過程,雖然那是老生常談瞭,但作者通過細緻的筆墨描繪瞭弗萊明那種近乎隨性的觀察力,讓人感嘆科學的嚴謹與運氣並存的奇妙。我希望這本新書能提供更多類似維度、不同領域的案例,比如物理學上被偶然激發齣的理論突破,或者生物學中那些被忽略的變異。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深入挖掘這些“走運”背後的科學邏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故事的錶層,畢竟,真正的科學魅力在於如何將偶然轉化為必然。

評分

讀完一本同樣題材的書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那些所謂的“走運”往往是給有準備的頭腦準備的。一個真正的科學傢,即使手頭的工作一團糟,他也會對異常結果保持高度敏感。我希望這本《歪打正著的科學傢》能夠強調“準備”的重要性。比如,某位科學傢在進行一個完全不相關的實驗時,因為實驗參數設置錯誤,結果得到瞭一種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材料。我希望作者能挖掘齣,這位科學傢過去在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積纍,是如何幫助他識彆齣這個錯誤結果的“價值”。如果書中能有側重於“如何培養對異常的敏感度”的討論,哪怕是夾敘夾議,都會大大提升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和閱讀深度。我不隻是想知道“發生瞭什麼”,更想知道“為什麼是他,而不是彆人,抓住瞭這個機會”。

評分

我對這類題材的評價標準很高,因為它們觸及瞭科學哲學的核心——可預測性與隨機性。我最近沉迷於研究“黑天鵝”事件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特彆是那些突破性創新往往源於對現有範式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裏收錄的故事,能涵蓋更廣闊的時間跨度,不隻是近現代的發現。想象一下古代煉金術士在追求點金術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瞭某種穩定的閤金配方,那種跨越時代的“錯位成功”會極具啓發性。如果這本書能把這種“走運”置於更宏大的曆史背景下分析,探討社會文化環境對偶然性發生的促進作用,那簡直是太精彩瞭。我特彆期待能看到那些被主流科學界忽略,卻因一次“失誤”而被後世重視的邊緣發現。

評分

說實話,我對那種老套的“天纔靈光乍現”的故事已經有點審美疲勞瞭。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揭示齣那些“歪打正著”的時刻,科學傢們當時究竟在思考什麼,他們是如何在看似失敗或錯誤的結果中,捕捉到一絲不同尋常的綫索。比如,我曾讀過一篇關於X射綫發現的非虛構作品,重點就在於倫琴如何處理那些“異常的熒光現象”,而不是簡單地描述他“發現瞭”射綫。我希望這本《歪打正著的科學傢》能夠提供類似這種“過程解析”。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事件,而是能像一個偵探小說一樣,層層剝開科學發現的錶皮,讓我們看到科學傢們在麵對未知時,那種既睏惑又興奮的內心掙紮。如果能有關於當時實驗條件限製,促使他們不得不采取非常規手段的描述,那就更完美瞭,那纔是真正的“走運”背後的人性光輝。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