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寂的安宁洲中,一条巨大的红色裂隙将大陆从中心撕裂,残酷可怕的“第五季”开始。
桑泽帝国的心脏尤迈尼斯城面临崩溃。隐姓埋名在雷诺镇上的伊松,她的平静生活一夕之间不复存在,命运走向不可逆转的另一个极端。一座城市变成废墟,一个帝国陷入恐惧。人类文明进入冰冷永夜,毁灭季越来越黑暗。
这一切,肇始于一个疯子的复仇计划。他撕裂大地,以终结世代禁锢的暗黑宿命。
伊松——曾经的达玛亚,曾经的茜奈特,现在的复仇者——找到了新的避难所。她的导师兼情人,灾季的始作俑者埃勒巴斯特渐渐石化。她必须学习,完成他未竟的使命。只有开启方尖碑之门,找回月亮,方可结束这漫长的凛冬。
世界的另一处,伊松失踪的女儿带着巨大的原基力量回来了。她只想要一切毁灭。
千万年前的锡尔-阿纳吉斯特,是一切死亡与黑暗的根源。所有的力量,都在向“死亡文明遗址”——核点深处聚集。
月亮回归之日,便是解脱之时……
"N.K.杰米辛纽约市布鲁克林人,拥有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位,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文化冲突与压迫等。她的处女作是2010年的短篇小说《非零概率》,入围雨果奖与星云奖;同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十方诸国》,获得雨果奖、世界科幻奖提名,并荣获轨迹奖长篇小说处女作奖。2016年凭借《第五季》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的黑人女作家,2017年的《方尖碑之门》再次获得雨果奖,使她成为雨果奖史上第二位蝉联长篇小说奖的科幻作家。
"
"你在此地
我们还是从世界末日开始吧,有何不可?赶紧讲完末日,再讲其他更有趣的事。
首先,是某人生活中的一次终结。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她会不断反刍这段经历。她将回想起儿子的死,在天然就毫无意义的变故中寻求意义。她将会用一张毯子裹紧小仔纤小的、残破的躯体——脸要露出来,因为他怕黑。然后她会麻木地坐在尸体旁边,不闻不问,不去理会外面行将终结的世界。她的内心世界已完全毁灭。两种末日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时至今日,她成了应对末日的老手。
她当时想到、事后也一直在想的,只是:至少,他一生都自由。
对这个几乎是疑问的结论提出质疑的,是她本人——痛苦又疲惫的母亲,每当她惊魂略定,能够回答时:
他并没有。那不是真正的自由。但现在,他自由了。
但读者需要背景。我们试着重新讲一次末日吧,放大视角到整个大陆。
这是一片大陆。
它普普通通,跟其他陆地没有什么两样。有山地、平原和峡谷,还有三角洲,寻常地貌。很普通,只有它的规模和移动方式特别。这片大陆动得很多。像个睡不安稳的老头儿一样,它扭身又叹气,皱眉又放屁,伸懒腰还咽口水。毫无意外,大陆居民称之为“安宁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普遍都有冷幽默气质。
安宁洲曾有过其他名称。它的前身是几片互相独立的大陆,尽管目前是一整块,它将来还是要破碎的。
实际上,这事很快就将发生。
当前时代的终结,肇始于一座城市:也是这片大陆有人居住的城市中最古老、最巨大、最壮观的那一座城。这城市被称作尤迈尼斯,曾是一大帝国的心脏。它现在仍是众多事物的核心,尽管帝国在早期的繁荣之后,已经凋敝了几分,这也是帝国常见的命运。
尤迈尼斯并不只以规模见长。这颗星球的这片区域有很多大城市,呈带状,环绕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上。而在星球表面的其他地方,村落甚至很少能发展成小镇。小镇也很少成长为城市,因为在大地动辄要把它们吞噬的情况下,居住社区总是难以存续太久……尤迈尼斯在长达二十七个世纪的生涯中,却大致保持了稳定。
尤迈尼斯独一无二,因为只有在这里,人类建造城市时所追求的才不是安全,不是舒适,甚至也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展示勇气。这里的城墙就是一件杰作,满是精美的镶嵌画,呈现城中居民漫长血腥的历史。城中密集的建筑群中,时不时有巨大壮观的高塔耸立,形如巨石砌成的手指;这里还有人工铸造的街灯,用水电这种现代奇迹照明,更有线条优美的拱桥,将玻璃制造技术和大胆的创意熔铸为一体。有一种被称为“阳台”的建筑结构,它们如此简单,但又愚蠢得让人窒息,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前所未见。(但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并无文字记录。请记住这点。)街道也不是用易于取代的卵石铺成,而使用了一种平滑、坚硬,充满魔幻色彩的物质,本地人称为柏油。就连尤迈尼斯的简陋棚屋也非常大胆,因为它们只是用薄板搭建的箱笼,一阵大风就足以让它们垮塌,更不要说地震。但它们傲然屹立,挺过数代人的时间。
城市中心有好多高大的建筑,所以,可能并不会让人感觉意外的是——其中有一座建筑,要比其他建筑加起来更为巨大,也更为大胆:那是一座巨型复合体,基部是一座星形金字塔,用切割精准的黑曜岩砖块筑成。金字塔是最为稳定的建筑结构,而这个星形塔,更是五座金字塔连缀而成。有何不可?因为这是尤迈尼斯,金字塔顶端还支撑着一个规模巨大的圆球,看上去也就勉强能静止在那儿——尽管实际上,整个建筑群的目的就是支撑它。它只是看起来很危险:这才是最重要的建造目标。
黑暗之星,这是帝国要人讨论军国要事的地方。皇帝就被权贵们安置在琥珀色圆球里。他生活安逸,看似容光焕发;其实却整天带着一份高贵的绝望在华美的厅堂中徘徊。他只是权贵集团的傀儡,总在担心主子们改变主意,认定公主装饰效果更好,他自己被舍弃的那一天。
顺便说下,这些地方和这些人,它们都不重要。我指出来,只为给你一些故事背景而已。
但下面这个人,极为重要。
暂时呢,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他长什么样。你也可以设想一下他脑子里的想法。你当然可能想错,毕竟只是乱猜,但应该还是能命中一些什么。根据他随后做出的事情,在这个瞬间,他脑子里的想法也不外乎那么几种。
他站在一座山丘上,离黑暗之星的黑曜石围墙不远。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城市的大部分,嗅到它的气息,沉浸在它的喧嚣里。下方,有一帮年轻女人沿着柏油路散步;这小山位于广受市民喜爱的一座城市公园中。(《石经》有云:城墙之中,应有绿地。但在大部分社区,这绿地会轮播各种庄稼——豆类,或者其他增强土壤肥力的类型。只有在尤迈尼斯,绿地才被雕琢得很美。)女人们一起欢笑,因为其中一个人说了些什么,那笑声随风传到山丘上的男子耳边。他闭上双眼,欣赏她们嗓音的轻微颤动,她们的脚步带来更轻柔的律动,一如蝴蝶振翼,刺激他的隐知盘。告诉你啊,他并不能隐知整个城市里七百万居民的全部动静。他很强,但还没有那么强。不过大多数人,都可以被他感知,他们都在场。在此地。他深呼吸,与大地融为一体。所有人类都在他的神经末梢上面活动;他们的话语声刺激他的毛发;人类的气息扰动他吸入肺腑的空气。他们围绕在他周围,他们在他体内。
但他知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本人都不是这些人中间的一员。
“你知道吗?”他随口发问,“最早的《石经》,真的是刻在石头上的。就是为了让它免于遭受篡改,不必去适应时代和政治诉求。也为了让它万古长存。”
“知道。”他的同伴说。
“哈。是啊,经文刻录的时候,你们很可能就在现场,我都忘记了。”他叹气,目送那些人类女子走出视线。“爱上你还算安全。你不会让我失望。你不会死。而且我提前知道这份爱的代价。”
他的同伴没有回答。他实际上也没有期待答复,尽管有过那么一点儿希望。他一直都如此孤单。希望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正如那么多其他类型的感情。于他而言,反思只能带来绝望。他已经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考虑这种事。如今已非优柔寡断之时。
“有条戒律,”那人张开双臂宣称,“也早就刻定在石头上。”
想象他脸部肌肉抽痛,因为笑了太多。他已经持续微笑了好几小时,上下牙齿相抵,双唇向后咧开,两眼微微眯起,让鸦脚纹显现。微笑有一套诀窍,遵照执行才能让人相信你的真诚。永远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眼睛;要不然,别人就会看出你对他们的痛恨。
“刻出的字迹不容变更。”
他并没有特别针对任何人说话,但在那名男子身旁,的确站了一个女人——至少像是女人。她对人类性别的模拟仅止于表面,只是礼节。与之类似,她身披的宽松袍服也并非人类衣装。她只是让身体表层的坚硬物质变了形,让周围这些脆弱、速朽的生物更容易适应。从远处看,这些幻象的确足以让她看起来很像静立不动的人类女性,至少能伪装一小段时间。但是凑近了看,任何假定在场的旁观者都会发觉她的皮肤是白色陶瓷——这句话不是比喻。作为雕像,她应该算是美丽的,尽管以当地人的艺术鉴赏品味而言,线条过于大胆写实。多数尤迈尼斯人更喜欢礼貌的抽象艺术,胜过粗俗的现实主义风格。
随后她转身朝向那名男子——动作很慢。食岩人在地面之上总是行动迟缓,只有在地下才迅捷灵活——这个转身动作,让她富有艺术感的美妙躯体完全走了样。
男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但还是没有朝她的方向看。他不想让自己的反感破坏了当前的氛围。
“你们打算怎么做?”他问那女子,“等这事完成。你的族群会不会从废墟中崛起,取代我们接管世界?”
“不会。”她说。
“为什么?”
“我们很少有人对那种事感兴趣。无论如何,汝等还会在此间存续。”那男人明白,对方说的“汝等”是复数。你们的族群。人类。她常常把他视作整个人类的代表。他也同样对待她。“你听起来很确信。”
她没有理会这句话。食岩人很少愿意说废话。他很满意,因为她说话的声音反正也会让他烦;这话语声并不会像人类的声线一样震动空气。他并不知道这些异类怎样发声。他也不想知道,但他的确想要对方安静。
他想要一切都安静。
“终结,”他说,“拜托啦。”
然后,他启用自己全部的精细控制能力——这个世界通过愚弄、欺诈和暴力教会了他的能力——出击;动用他的师长们传递给他的全部官能——来自一代代的凌虐、哄骗、邪恶遗传选择过程的官能。他十指张开,微微颤动,在自己的感官地图中找到若干震颤着的小点:那是跟他一样的奴隶们。
他无法释放他们,至少在现实意义上不能。他此前曾经尝试,并且失败。但是,他毕竟可以让这些奴隶的苦难服务于更加伟大的目的,而不只是把一座城市变成废墟,让一个帝国陷入恐惧。于是他深入地底,紧握那嗡嗡振鸣的一整座城市——它全部的嗡鸣、来往、震荡和波动,以及更深处那更为平静的岩床,还有岩床以下翻滚的热浪和压力。然后他探入更大范围,握住滑动拼板一样的地壳,整座大陆扎根的地方。
最后,他抬手向上,汲取空中的力量。
他摄取这一切——地壳,地幔,所有人类的力量,全部握在他想象的双手之中。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他并非独自一人。大地与他同在。
然后,他让一切碎裂开来。
"
坦白说,阅读这三部曲是一场对心智的“重装系统”。它的复杂性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来源于它试图描绘的现实的复杂性。我必须承认,在某些涉及多维度空间或高阶物理概念的部分,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但这绝对是值得的。因为它最终指向的,是关于“文明的成熟度”的终极命题。一个文明,当它掌握了足以毁灭自身的力量之后,它应该如何自律?它对未知宇宙的探索,究竟是出于好奇,还是源于某种更深层的、难以抑制的破坏冲动?这些问题没有被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像迷雾一样笼罩着整个故事的走向。书中角色的成长,不是体现在力量的增强上,而是在于他们对宇宙的敬畏心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上,这种内向的、精神层面的成长,比任何外在的战斗都来得深刻和动人。看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渺小”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嗯,怎么说呢,它给我的震撼就像是走进了另一个宇宙的入口。首先,那种宏大的叙事感就不同凡响,它不是那种一步步铺陈的小说,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你卷入一个已经开始运转了无数光年的复杂体系中。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在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背后,却隐藏着极其严谨的逻辑链条。我特别喜欢它对“时间”这个概念的解构,不再是线性的、可以被简单测量的东西,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扭曲、被利用,甚至是被毁灭的资源。每一次翻页,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轻轻地、但却是决定性地推翻重塑。书中人物的命运,在面对那种超越人类理解尺度的危机时,那种挣扎和选择,读起来让人心口发紧。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他们的决定往往充满了人性的弱点和矛盾,但这恰恰让故事更真实,更具力量。读完第一部,我立刻就需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那种“钩子”拉得极其到位,让你无法停下来。
评分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充满英雄主义和光明前景的太空歌剧,那么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渴望的是更贴近宇宙冷酷本质的真实描绘,那它绝对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它的基调是深沉的、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宿命感。作者似乎并不热衷于描绘人类如何“战胜”一切,更多的是展现人类如何在“不可抗力”面前,选择“如何失败”或者“如何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存续下去”。书中对于权力结构、信息垄断以及知识壁垒的探讨,也极其犀利。在那种信息极度不对等的世界观下,普通个体所能掌握的真相,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这种无力感,才是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我喜欢作者在描绘宏大场景时,从不吝啬于对细节的捕捉,比如一个飞船内部的维修场景,或者一场跨星际通讯的延迟,这些小小的真实感,支撑起了整个庞大的世界观。
评分这本书的“重量感”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它不是那种看完后你会轻松地合上书本,感叹一句“写得真好”的作品,而是那种让你合上书本后,会不自觉地凝视窗外,思考未来数百年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沉重感。作者对于“尺度”的把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上一秒你可能还在关注某两个角色之间微妙的私人恩怨,下一秒,整个星系的命运就已经被卷入其中,而角色本人对此几乎无能为力,只能尽力去影响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这种对比,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和史诗感。技术细节的描写也相当扎实,虽然我并非物理学专家,但那些被提出的概念,似乎都有着一套自洽的、令人信服的内部逻辑,这让故事的“真实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个故事,而是在阅读一本未来世界的“编年史”,充满了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评分这是一次关于“存在”的哲学拷问,文字的力量在这三部曲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我不是那种动辄就用“史诗级”来形容作品的人,但“破碎的行星”系列,确实触及到了那种文明的终极焦虑。它探讨的议题,远超出了简单的科幻范畴,而是深入到了文明的自我认知和存续的意义。想象一下,当你所信奉的一切物理法则和既有认知,在一夜之间被更高级的力量证明为幼稚可笑时,你如何自处?书中对不同文明形态的描绘,尤其是那些在极端环境下进化出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我尤其对书中那些“非人”的智能体如何理解情感和道德体系感到着迷,那种视角是人类视角永远无法触及的盲区。叙事节奏上,它处理得非常高明,在紧张到令人窒息的冲突高潮之后,总会给予一段极其安静、内省的沉思时刻,让读者有时间消化刚刚被灌输进来的巨大信息量,然后再被推向下一个深渊。
评分非常喜欢,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准备看看跟三体比比
评分实惠我东,常来看看
评分雨果奖作品,当然收一本!正好去签大刘!
评分很好的书,包装很好,挺厚的书就是有点轻
评分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评分包装完好无损,物流比预定的提前了一天?
评分看完了,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评分包装印刷不错精良。有时间看会科幻小说,从小最爱看的就是科幻,科幻世界可惜不出了。最爱的杂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