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叶,东北亚战云密布,新的国际形势,让整个国家的科技,军事和工业资源向中国东北集中。曾经衰落的东北,带着振兴的记忆,再一次回到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舞台。这一次与之相随的,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脑内芯片,虚拟人格和义体技术。
三十年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东北赛博克世界,人们用机器更换身体,却发现要跟更新的义体机械和人工智能争夺工作岗位,难逃失业下岗的阴云;技术和资本带来了逼真的虚拟世界和感官体验,却也让人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控制,沉溺其中。机器傀儡的京剧唱腔在汽车音响中飘荡,黑客技术作为争斗的法宝在官场和黑帮中散播。在这个被称为“傀儡城”的世界中,人们心怀对新生活的渴望,却难逃历史与记忆的桎梏。
《荆轲刺秦》既是一篇科幻小说,也是一篇侦探推理悬疑故事。一场离奇的刺杀案发生,一辆曾属军队的改造战车,冲进黑帮会所,试图刺杀在这里密谈的一名与义体人劳动政策相关的政府高官。在不方便出手的警局委托下,离职警察,硬汉侦探陈海瑞卷入了这场各方势力争斗的旋涡之中,他想要找出真相,更有着自己的心结要解开。随着陈海瑞的行动,三十年后的沈阳城,从上到下,从真实到虚拟的每一个角落映入我们眼中,伴随着其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渴望。在这场刺杀中,谁是荆轲,谁又是背后的太子丹?最后的答案也许超乎你的想象。
赵垒,未来事务管理局签约作者,以不同身份游走各地,以不同马甲发布各类文章。作品的着眼点不在浩瀚的太空,也不在怪力乱神的科技,而是基于现实社会的推演。相较于幻想,更擅长观察。与其说他的作品是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怀旧小说。
01
全电气驱动的雷克萨斯轿车里静寂无声。面孔冷清僵硬的司机让人分不清楚是人类还是机器人。我坐在副驾驶位上喘了口气,看向后视镜。后座有个俊美青年无力地靠在车门上。我左眼看到的他像是在熟睡,而右边的义眼则显示他毫无生命体征。
迟来的恐惧感让我身上冒了一层薄薄的冷汗,多天未换的衬衣洇湿以后粘在身上,像是没拧干的抹布。麻烦事一件连着一件,出门之前我该查查皇历,是不是今天宜宅居上网,忌出行交易。
轿车缓缓掉头,远离了蓝雪商务会所阔气的大门。等车子驶上大路时,闪着灯的警车与急救车已经呼啸着占领了侧边的车道。司机淡然地切入自动驾驶,然后打开投影器,调到戏曲频道,音响中传来了一阵慢西皮摇板,接着有人唱道:
可叹一缕英雄气,志不成功心已灰。
是《荆轲传》。我跟这司机合作过很多年了,他从未跟我说过一句话,他只服从一个女人的命令。不知道他现在是想借这出戏讽刺刚才发生的事,还是想以这种方式暗示他想听我讲讲。
我没兴趣说话。?那场刺杀已经失败了。?戏里的刺杀还没有开始。我喘了口气靠在椅背上,让打了孔的真皮裹住身体,然后在右眼中回放刚刚发生的事件的视频。
十五分钟前。
高大的侯业伟趴在地毯上,双手抱着脑袋朝我喊道:“你每次来逛会所都这么刺激吗?”
我挺想回答他,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但雷鸣般的炮声已经在我头顶不足两米的地方再次响了起来。我只好跟他一样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抱住脑袋,死死捂住耳朵。
20mm战车炮。上一次亲耳听到这玩意儿的声音已经是十几年前了,在演习场隔着几千米远听这玩意儿开火就跟听电钻在隔壁钻墙差不多;现在就距我两米远,就像电钻在直接钻我的耳膜。
我很纳闷儿。现在是和平的2049年,距离战争结束已经有十二个年头了。为什么在繁华的沈市会有辆装着实弹的蝎式战车突袭一家商务会所?我的脑袋在轰鸣声中没法进行任何思考。不过好歹我知道它的目标不是我。虽然我有很多仇家,但还不至于有人要开着这玩意儿来要我的命。
五秒钟后,扫射停歇,战车炮从破孔中探了进来。接着,蝎式战车两条粗壮的前腿径直撞破千疮百孔的砖墙,突入房间。我赶忙滚到一旁免得被踩中,承重五吨的机械腿随便一条踩到我身上,就得让我去做半身义体化了。滚到相对安全的距离以后,我透过倒下的门望向对面的房间,之前那两个趾高气扬的保镖已经被打成一堆碎肉和零件的混合体。它的目标是那个房间里的人。我转过身,爬向被战车撞开的那个洞,这时,身后有人拉住了我的脚。“别跑!想想办法。”会所的领班兼大堂经理秦辉一手护住自己的脑袋,一手抓住我的脚踝。“想办法?那可是战车。先跑吧!”“你带来的那货不是警察吗?他不管?”“你怎么知道他是警察?”“你带来的人不是罪犯就是警察。你看他像罪犯吗?”
确实,侯业伟长得膀大腰圆、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往那儿一站就是一副警察相,趴在那儿也是一股警察味。我就不该带他进来。
“就算他是警察,但那可是战车,你有反战车炮,我给你想想办法。现在咱仨手上连把枪都没有,我给你想个毛办法。等部队的人来了再说吧。”我继续往洞口爬,但秦辉还是没松手。
“林大姐在里面呢。”“什么?”我心里一惊。“林大姐也在里面跟人谈事情呢。”“真会挑时候!”
我一边骂一边转过身。战车已经撞破第二堵墙,踩着尸体碎块开到了那个房间的门口,战车炮的炮管再次开始转动。我估计现在想出办法也晚了。
坦白说,我很少被一部作品的整体结构安排得如此服帖。作者对于情节的布局,如同精密的钟表构造,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多余或缺失。故事的开端或许略显平缓,但那份铺垫是至关重要的,它为后续接连不断的悬念和高潮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当那些看似不相干的线索最终汇集、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那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是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满足的瞬间之一。而且,高潮之后的收尾处理得非常高明,它没有陷入过度煽情的俗套,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调,描绘了胜利或失败之后,生活依然要继续的残酷现实。这使得整部作品的格局一下子拔高了,不再局限于个人恩怨,而是上升到了对历史进程和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一味追求快速推进,而是懂得在关键时刻放慢笔触,让读者充分沉浸于角色的内心世界。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构建世界观上的匠心独运,那些虚构的地域和文化设定,并非是生硬的拼凑,而是与故事情节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对话,它们像是散落在棋盘上的关键棋子,一步步引导着故事走向必然的结局。那些描绘日常生活的段落,虽然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对当时社会阶层固化和底层人民命运的隐晦批判,这份细腻的观察力,着实令人佩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阅读体验,那便是“沉浸”,仿佛自己化身为故事中的某一个见证者,目睹着时代的洪流如何裹挟着个体命运。这种高度的代入感,是很多畅销书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部作品初读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虽然故事的肌理并非完全基于史实,但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和宿命感,着实引人入胜。作者对于权谋斗争的描摹细腻入微,那些在权力巅峰徘徊的人物,其内心的挣扎与算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忠”与“义”的探讨,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这些宏大的概念,拆解为无数个充满人性的抉择。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迷雾中探寻,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迎来希望的曙光,还是更深的绝境。书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渲染也极具张力,那种刀光剑影下的悲壮与无奈,让人仿佛能闻到硝烟的味道,感受到沙场上将士们的呼吸。整体而言,它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古董,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对人性复杂的深刻洞察。读完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秘密。
评分从文学技法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极富表现力。时而如山涧清泉般婉转流畅,描绘情感的细微波动;时而又如惊涛拍岸般气势磅礴,营造宏大的场面氛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上的独到之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景物描写,往往暗含着对人物命运的预示或对情节走向的暗示,需要读者带着一份探究的精神去阅读。这种阅读的“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耐读性,每一次重读,都可能发现新的隐藏线索。它不像那些直白的叙事那样让人一目了然,而是需要读者主动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意。对于追求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盛宴,它在娱乐之余,更注重提升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思维深度。
评分我对那些侧重于人物群像刻画的作品总是抱有很高的期待,而这部小说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里的每一个人,无论主次,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烙印,他们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着自己的欲望、恐惧和成长的轨迹。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敢于展现人性的灰色地带,那些看似光辉的角色,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弱点和阴暗面;反之,那些处于边缘的人物,却可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光芒。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性毫不避讳的探讨,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和真实感。我甚至会因为某一个角色的突然退场而感到惋惜,那份情感的投入,足见作者笔力的深厚。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冲突和对抗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深刻寓言,引人深思,令人动容。
评分喜欢买京东自营的书,经常有活动,送货快,京东加油。
评分小说内容很精彩,结构严谨,期待第二部
评分不知道能和三体比较吗
评分非常经典的作品,买回来慢慢研究,快递师傅送货很快,
评分还是可以吧,买的比较多就不一一评价了
评分不错的书籍,看纸质书和电子书还是有区别的,感觉好!
评分好书 好书 好书 好书
评分科学素养在哪里?就是恶补科普读物的编剧,就来大胆的用悬疑手法写科学幻想——在贴吧还宣传是硬科幻。 亲,没有20世纪的科幻就没有21世纪初的各种现代生活。 您了写的这东西,能让我们期待什么呢 ? 您了还是去您的传统领域捞钱去吧
评分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