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

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廖傳華,王重慶,梁榮 著
圖書標籤:
  • 反應工程
  • 化工設備
  • 工業應用
  • 過程控製
  • 化學反應
  • 反應器設計
  • 傳質傳熱
  • 分離工程
  • 化工工藝
  • 工業催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658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141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2
字數:61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共6個分冊,分彆為:《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燃燒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傳熱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輸送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和《工業過程設備維護與檢修》。本書是其中的一個分冊。
《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詳述瞭各類典型的反應設備和反應器的設計、工藝特點、工業應用等基本內容。並補充介紹瞭各類新型反應器的設計、工作特點和工業應用等內容。
本書的讀者對象主要為從事各類反應設備使用和運行維護的石油、化工、生物、製藥、食品、醫藥、環境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等,同時,也適閤高等學校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專業、化工機械專業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內容簡介

《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是“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在係統介紹化學反應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分彆詳細介紹瞭釜式反應器、管式反應器、塔式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離子交換反應器、電化學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以及其他一些新式化學反應器的工作特性、設計原理、工業應用及評價。
《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不僅適用於石油、化工、生物、製藥、食品、醫藥、環境、機械等專業的高等學校的教師、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閱讀,同時對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也會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廖傳華,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廖傳華(1972—),男,湖北洪湖人。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碩士,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教授。 主要從事本科生《過程裝備成套技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的教學工作,編寫教材2部。2005年獲江蘇省普通高校優 秀教學成果一等奬。 主要從事以下方嚮的研究工作:(1)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治理與資源化利用:采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對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和有機汙泥進行深度治理,不僅滿足達標排放,還能實現能源的綜閤利用。已發錶論文10多篇,齣版專著4部,申報發明專利15項(獲授權3項)。研究成分果於2011年和2013年分彆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閤會技術發明三等奬和二等奬各一項。(2)天然産物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采用超臨界萃取技術對天然産物中的有效成份進行高效提取,既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降低産物中的化學溶劑殘留。已發錶論文20多篇,齣版專著5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3)超細粉體的製備:采用超臨界膨脹法製備超細粉體。已發錶論文多篇,齣版專著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4)熱力乾燥:主要從事噴霧乾燥、噴霧造粒、半乾法噴霧煙氣脫硫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已發錶論文10多篇,獲授權專利1項。現為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乾燥專業組理事、中國通用機械乾燥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通用機械乾燥協會標準化委員會委員。(5)可再生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主要從事中硬質秸稈的氣化、生物質超臨界水部分氧化製甲烷、中高溫太陽能熱利用、城市型風機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已發錶論文10餘篇,齣版專著1部,申請發明專利8項。(6)工業節水減排技術:針對高耗水行業,采用夾點技術,在對用水節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工藝流程的優化與新型設備的開發,通過循環用水和廢水處理再生迴用而實現節約用水。研究成果獲2011年江蘇省水利科技優 秀成果二等奬。齣版專著《工業節水案例與技術集成》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 秀圖書二等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緒論
1.1過程工業與工業化學過程/001
1.1.1過程工業/001
1.1.2工業化學過程/002
1.2化學反應過程的基本規律/004
1.3反應過程與設備的關係/006
1.3.1最優化的經濟目標/006
1.3.2最優化的技術目標/007
1.4化學反應與反應設備的分類/008
1.4.1化學反應的分類/008
1.4.2工業反應設備的類型/009
1.5化學反應器的設計與放大/012
1.5.1化學反應器的設計原則/012
1.5.2工業反應器的放大/013
1.6化學反應過程與設備的發展/015
第2章化學反應過程基本理論
2.1化工原料資源/018
2.1.1煤炭/019
2.1.2石油/021
2.1.3天然氣/023
2.1.4生物質/023
2.1.5工業“三廢”/025
2.2化學反應動力學基礎/026
2.2.1化學反應速率/026
2.2.2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027
2.2.3復雜反應的動力學錶達/030
2.3反應器的操作方式/032
2.4反應器計算的基本方程式/033
2.4.1反應動力學方程式/034
2.4.2物料衡算式/035
2.4.3熱量衡算式/035
2.5均相理想反應器/036
2.5.1均相反應器的特點/036
2.5.2釜式反應器的設計與操作/037
2.5.3管式反應器的設計與操作/043
2.6連續流動反應器的停留時間分布/045
2.6.1非理想流動/045
2.6.2停留時間分布函數/046
2.6.3停留時間分布函數的應用/048
2.7非理想流動/049
2.7.1非理想流動模型/050
2.7.2非理想流動對反應結果的影響/053
參考文獻/055
第3章釜式反應器
3.1間歇操作釜式反應器工藝計算/057
3.1.1反應時間/057
3.1.2反應器有效體積/058
3.2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工藝計算/059
3.2.1單段連續釜式反應器/060
3.2.2多段連續釜式反應器/060
3.3攪拌器/063
3.3.1攪拌的混閤機理和液體流動特性/064
3.3.2常用攪拌器的類型及性能特徵/067
3.3.3攪拌功率/072
3.4攪拌釜式反應器的傳熱/078
3.4.1反應釜的傳熱裝置/078
3.4.2高溫熱源的選擇/080
3.5攪拌反應釜傳熱係數的計算/082
3.5.1反應器內壁對流傳熱係數的計算/083
3.5.2蛇管外壁對流傳熱係數的計算/084
3.6立式攪拌反應釜的選用/085
3.6.1攪拌器的選型/085
3.6.2立式攪拌反應釜的選型/086
3.7釜式反應器在硝基苯生産中的應用/088
3.7.1生産工藝/088
3.7.2硝化劑/090
3.7.3硝化反應器/091
3.7.4硝化反應器的放大設計/092
參考文獻/094
第4章管式反應器
4.1管式反應器的計算基礎方程式/096
4.1.1計算基礎方程式/097
4.1.2空間速度與空間時間/097
4.2液相管式反應器的設計/098
4.2.1等溫液相管式反應器/098
4.2.2變溫液相管式反應器/099
4.3氣相管式反應器的設計/101
4.4管式反應器的數學模擬/102
4.4.1管式反應器的數學模型/103
4.4.2數學模型方程的求解/104
4.5反應器類型和操作方式的比較/104
4.5.1生産能力的比較/105
4.5.2反應選擇性比較/107
4.5.3操作與計算最優化/109
4.6管式反應器在環氧乙烷生産中的應用/109
4.6.1乙烯氧化閤成環氧乙烷的反應機理/111
4.6.2反應過程的影響因素/112
4.6.3氧化反應器的設計/117
4.6.4氧化反應器的結構特點/120
4.7管式反應器在聚乙烯生産中的應用/121
4.7.1聚乙烯的分子結構及分類/122
4.7.2聚乙烯的生産工藝/123
4.7.3乙烯自由基聚閤原理及動力學/126
4.7.4高壓管式反應器/130
參考文獻/133
第5章塔式反應器
5.1塔式反應器的類型及構造/135
5.1.1塔式反應器的分類/135
5.1.2塔式反應器的一般構造/136
5.1.3附屬裝置/137
5.1.4塔類型的選擇/139
5.2闆式塔/139
5.2.1闆式塔的結構/140
5.2.2塔闆類型/140
5.2.3浮閥塔的設計計算/142
5.3填料塔/146
5.3.1物理吸收過程/146
5.3.2化學吸收過程/147
5.3.3填料塔的設計/151
5.4鼓泡塔/156
5.4.1鼓泡塔的操作狀態/156
5.4.2鼓泡塔內的流動特性/157
5.4.3鼓泡塔內的傳熱特性/161
5.4.4鼓泡塔的工業應用/162
5.5塔設備設計常見錯誤/171
5.6噴射反應器/173
5.6.1噴射反應器的研究現狀及進展/173
5.6.2噴射反應器的應用/174
參考文獻/177
第6章固定床反應器
6.1固定床反應器的構造/179
6.2固定床反應器內的流體流動/181
6.2.1催化劑顆粒直徑和形狀係數/181
6.2.2床層空隙率/182
6.2.3流體在固定床中的流動特性/183
6.2.4流體流過固定床層的壓力降/184
6.3固定床反應器內的傳熱/185
6.3.1床層對壁總傳熱係數/185
6.3.2床層有效導熱係數/187
6.3.3錶觀壁膜傳熱係數/189
6.3.4流體與催化劑顆粒間的傳熱係數/191
6.4固定床反應器內的傳質/191
6.4.1流體與催化劑顆粒外錶麵間的傳質/192
6.4.2催化劑顆粒內部的傳質/194
6.4.3床層內的混閤擴散/196
6.5固定床反應器的設計/197
6.5.1總反應速率方程式/197
6.5.2反應器的設計/199
6.6固定床反應器在閤成氨生産中的應用/201
6.6.1一氧化碳變換的基本原理/202
6.6.2一氧化碳變換的工藝過程/206
6.6.3變換反應器/207
6.6.4變換反應器的新發展/210
6.7固定床反應器的日常運行與操作/212
6.8固定床反應器在二甲醚生産中的應用/214
6.8.1二甲醚的閤成技術/215
6.8.2甲醇脫水工藝及反應器設計/217
參考文獻/223
第7章流化床反應器
7.1流態床反應器的特性/226
7.1.1流態化/226
7.1.2散式流化床和聚式流化床/227
7.1.3流化床中的氣泡及其行為/227
7.1.4流化床的異常現象及處理方法/228
7.1.5流化床反應器內的傳質/229
7.1.6流化床反應器內的傳熱/231
7.2流化床反應器的設計/232
7.2.1反應器直徑與高度的確定/232
7.2.2壓力降的計算/234
7.2.3反應器的數學模型/237
7.3流化床反應器的運行與操作/239
7.4流化床反應器在丙烯腈生産中的應用/241
7.4.1丙烯腈生産工藝/242
7.4.2丙烯氨氧化反應器/245
7.5流化床反應器在苯胺生産中的應用/248
7.5.1苯胺的生産路綫/248
7.5.2加氫流化床反應器/250
7.6流化床反應器的研究發展/255
參考文獻/257
第8章離子交換反應器
8.1離子交換法的基本原理/260
8.1.1離子交換平衡/260
8.1.2離子交換速率/261
8.2離子交換劑與離子交換樹脂/262
8.2.1離子交換劑/262
8.2.2離子交換樹脂/263
8.2.3離子交換樹脂的類型/264
8.2.4離子交換樹脂的物理性能/266
8.2.5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學性質/267
8.3離子交換反應器的應用/269
8.3.1離子交換反應的特性/269
8.3.2離子交換軟化除鹽/270
8.3.3軟化與除堿/272
8.3.4復床、混床除鹽/274
8.4離子交換器的工作過程/276
8.4.1固定床離子交換器間歇工作過程/276
8.4.2一級復床的工作過程/281
8.4.3連續式離子交換器工作過程/282
8.5離子交換器/283
8.5.1固定床離子交換器/283
8.5.2移動床離子交換器/287
8.5.3連續床離子交換器/287
8.5.4混閤床離子交換器/288
8.5.5浮動床離子交換器/288
8.5.6雙室浮動床離子交換器/290
8.5.7迴程式離子交換器/291
8.5.8離子交換柱/293
8.6離子交換裝置的設計/293
8.6.1設計依據/293
8.6.2係統的參數計算/294
參考文獻/295
第9章電化學反應器
9.1電化學反應器/298
9.1.1電化學反應器的主要構件/299
9.1.2二維反應器/299
9.1.3三維反應器/302
9.2電解槽/302
9.2.1電極反應/303
9.2.2法拉第電解定律/303
9.2.3分解電壓與極化現象/304
9.2.4電解槽的分類及構造/305
9.2.5電解槽的工藝設計/307
9.3電化學反應器的工業應用/309
9.3.1電解氧化法處理廢水/309
9.3.2電解還原法處理無機汙染物/310
9.3.3電解凝聚與電解氣浮/314
9.3.4電解消毒/316
9.4電化學技術的發展方嚮/317
9.4.1陽極材料/317
9.4.2電化學反應器(electrochemical reactor)/318
9.4.3電化學組閤工藝/319
9.4.4生物膜電極法/319
參考文獻/320
第10章膜生物反應器
10.1膜反應器/321
10.1.1分離膜/321
10.1.2膜反應器/326
10.2生物反應器/330
10.2.1生物反應器的特點及分類/331
10.2.2大型生物反應器設計與放大/332
10.2.3微型生物反應器/333
10.2.4動物細胞及組織工程反應器/335
10.2.5酶反應器/338
10.3膜生物反應器/339
10.3.1膜生物反應器的形式/339
10.3.2膜生物反應器的類型/340
10.3.3新型膜生物反應器/343
10.3.4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345
10.4膜汙染控製技術/347
10.4.1膜汙染控製措施/348
10.4.2膜汙染的清洗/349
參考文獻/350
第11章其他反應器
11.1氣液固三相反應器/352
11.2涓流床反應器/354
11.2.1涓流床的流體力學/355
11.2.2涓流床反應器中的傳質/356
11.2.3涓流床反應器中的傳熱/357
11.2.4涓流床反應器的結構/359
11.2.5涓流床反應器的設計與放大/360
11.3熱管反應器/361
11.3.1熱管的工作原理/361
11.3.2熱管的結構/362
11.3.3熱管的主要特性/363
11.3.4熱管反應器的應用/363
11.4徑嚮反應器/364
11.4.1乙苯脫氫反應原理/365
11.4.2乙苯催化脫氫生産過程/365
11.4.3脫氫徑嚮反應器/367
11.4.4軸徑嚮反應器的開發/369
11.5微反應器/369
11.5.1微反應器的結構/370
11.5.2微反應器的主要特點/370
11.5.3聚閤反應器的類型/371
11.5.4微反應器在聚閤反應中的應用/372
參考文獻/379

前言/序言

過程工業的最大特點是在原料生産過程中要經過化學變化纔能實現産品的生産。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中,過程工業得到瞭廣泛應用,其産品遍及工農業生産的各個部門和人們生産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化學反應是過程工業的中心環節。為使反應進行得迅速、完全,需要維持一定的溫度、壓力和流量等操作條件,多數情況下還要使用催化劑。因此,在過程工業中,要創造良好的傳熱、傳質和流體流動條件,以實現反應過程最優化,包括設計最優化與操作最優化。為此,在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A022)的資助下,我們撰寫瞭這本《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除理論闡述外,還針對各種反應設備列舉瞭工業應用實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力求使讀者能通過本書的學習,對目前過程工業中涉及的反應設備及其應用特性有一個概括性的瞭解。
全書共分11章。第1章根據過程工業所用原料和生産産品的特性,提齣瞭對反應設備的要求;第2章對化學反應過程的基本理論進行瞭介紹;第3章介紹瞭釜式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4章介紹瞭管式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5章介紹瞭塔式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6章介紹瞭固定床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7章介紹瞭流化床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8章介紹瞭離子交換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9章介紹瞭電化學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10章介紹瞭膜生物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第11章介紹瞭除上述幾種反應器之外的其他化學反應器及其工業應用。
全書由南京工業大學廖傳華、王重慶和南京三方化工設備監理有限公司梁榮閤著,其中第1章、第3章、第7章、第8章、第10章由廖傳華著,第2章、第4章、第9章、第11章由王重慶著,第5章、第6章由梁榮著。全書最後由廖傳華統稿。
全書從選題到材料的收集整理、文稿的寫作及修訂等方麵都得到瞭南京工業大學黃振仁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深錶感謝。南京三方化工設備監理有限公司趙清萬、許開明、李誌強、南京工業大學李政輝對本書的撰寫工作提齣瞭大量寶貴的建議,南京朗潤機電進齣口公司硃海舟提供瞭大量圖片資料,研究生趙忠祥、閆正文、王太東、李洋、劉狀、汪威、李亞麗、廖瑋、宗建軍等在資料收集與文字處理方麵提供瞭大量的幫助,在此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寫作與修訂工作曆時三年,雖經多次審稿、修改,但由於作者水平有限,不妥及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在寫作過程中參考瞭大量的相關資料,但書中沒有一一列齣,在此謹對原文作者緻以衷心的感謝。

著者
2017年8月於南京工業大學
《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 本叢書深入探討瞭化學工程領域的核心——反應過程、設備及其在廣泛工業領域的實際應用。全書力求在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之間取得平衡,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係統的知識框架。 第一捲:反應過程原理 本捲聚焦於化學反應工程的基礎理論,係統闡述瞭各種反應類型及其動力學特性。從簡單的均相反應到復雜的非均相反應,詳細介紹瞭反應速率方程、錶觀速率常數、真實速率常數以及影響反應速率的關鍵因素,如溫度、壓力、催化劑活性和傳質傳熱過程。 反應器設計基礎: 深入解析瞭理想反應器模型(釜式、管式)的質量守恒方程,並介紹瞭如何根據反應特性選擇閤適的反應器類型。討論瞭非理想流動的概念,如返混和死區,以及它們對反應器性能的影響。 催化反應工程: 詳細闡述瞭多相催化反應機理,包括吸附、錶麵反應和脫附等步驟。介紹瞭催化劑的性質、選擇以及失活與再生機理。重點討論瞭催化反應器中傳質與傳熱的耦閤效應,以及它們對反應選擇性和轉化率的製約。 生物化學反應工程: 針對生物催化過程,介紹瞭酶動力學模型(如米氏方程),微生物生長動力學,以及發酵過程中的物質傳遞和能量傳遞問題。討論瞭生物反應器的設計和操作要點,以優化生物轉化效率。 多相反應工程: 涵蓋瞭氣-固、氣-液、液-液、液-固等多種多相反應體係。詳細分析瞭界麵傳質、傳熱以及相間動力學在整個反應過程中的作用。為理解和設計復雜工業過程提供瞭關鍵理論支撐。 第二捲:反應設備及其設計 本捲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詳細介紹瞭各種主要的工業反應設備及其設計原則。 攪拌反應器: 深入分析瞭攪拌器的類型、攪拌效率的評估以及功率消耗。重點討論瞭攪拌反應器內的流體力學特性、混閤均勻度以及氣液、液液兩相的傳質強化技術。 固定床反應器: 詳細介紹瞭固定床反應器的結構、填充方式以及壓降計算。重點討論瞭床層內的傳熱傳質問題,以及催化劑床層內的溫度分布對反應性能的影響。介紹瞭管式固定床反應器的熱效應處理方法。 流化床反應器: 詳細闡述瞭流化床的流化機理、流化狀態以及氣固傳質傳熱的特點。重點分析瞭流化床反應器在催化裂化、氣化等過程中的優勢與挑戰。 填料塔與噴霧塔: 介紹瞭用於氣液反應的填料塔和噴霧塔的設計與操作。重點分析瞭氣液接觸麵積、停留時間和傳質阻力對反應效率的影響。 膜反應器: 探討瞭將反應與分離過程耦閤在一體的膜反應器技術。介紹瞭不同類型膜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提高轉化率、選擇性方麵的應用潛力。 微反應器: 介紹瞭微通道反應器在強化傳質傳熱、提高反應效率和安全性方麵的優勢。探討瞭微反應器在精細化工、藥物閤成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設備選材與安全設計: 強調瞭反應設備在承受高溫、高壓、腐蝕性介質等苛刻工況下的材料選擇原則,以及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設計要點。 第三捲:工業反應過程與應用 本捲將前兩捲的理論與設備知識應用於實際工業生産,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展示反應工程在各個行業的重要作用。 石油化工: 詳細介紹瞭催化裂化、加氫裂化、重整、烷基化等核心煉油工藝中的反應過程與設備。分析瞭這些過程對提高油品質量、拓寬原料來源的關鍵作用。 煤化工: 重點介紹瞭煤的氣化、液化、煤的氨閤成等工藝。分析瞭不同氣化爐型(如固定床、流化床、氣流床)的設計特點和操作要點。 精細化工: 涵蓋瞭精細化學品的閤成,如農藥、染料、塗料、錶麵活性劑等。強調瞭高選擇性、高效率反應過程的設計與控製。 製藥工業: 介紹瞭藥物閤成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化學反應和反應設備,以及對反應條件、純度控製的嚴格要求。 化肥工業: 詳細分析瞭氨閤成、尿素閤成等重要化肥生産過程中的反應原理、設備選型和操作優化。 環保工程: 探討瞭工業廢氣、廢水的處理過程中應用的各種反應技術,如催化氧化、吸收、吸附等。 本書的特點: 係統性強: 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理論與實踐結閤: 深入的理論分析輔以豐富的工程實例,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麵嚮未來: 關注瞭微反應器、膜反應器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趨勢。 專業性與可讀性並存: 語言嚴謹,圖錶豐富,兼顧瞭專業人士的深入研究需求和初學者的入門學習。 本叢書是化學工程、化工機械、過程控製等相關專業學生、科研人員以及在化工、石化、製藥、環保等領域工作的工程師的必備參考資料。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掌握先進的反應設備設計與應用技術,從而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復雜問題,推動工業生産的進步。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注重實用性和係統性的讀者,在選擇技術書籍時,我更看重的是它們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知識體係。《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恰恰具備瞭這些特質。它不僅僅是關於反應器的理論知識,而是將反應過程、設備設計、工業應用緊密地結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過程集成”的思想。作者強調,反應器的設計不能孤立地進行,而需要與前後的單元操作、公用工程以及整個工廠的物料和能量平衡相結閤。例如,在討論換熱器的設計時,書中不僅介紹瞭換熱器的基本類型和計算方法,還強調瞭如何將換熱器的設計與反應器的傳熱需求、能量迴收等目標進行優化。這種全局性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每一個工程決策背後的考量。書中提供的案例研究,也讓我能夠看到不同工業部門(如石油化工、精細化工、製藥、環保等)在反應過程和設備應用上的共性與差異,這對於我拓寬知識麵,瞭解不同行業的需求非常有幫助。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工程技術,是將理論、實踐和全局觀完美結閤的藝術。

評分

我一直對化學工程領域充滿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直觀展示理論知識如何轉化為實際生産的著作。當我第一次翻開《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時,我就被它所展現的宏大視角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反應器設計和操作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現代工業生産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書中對各種反應器類型,從經典的釜式反應器到復雜的管式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作者不僅深入剖析瞭每種反應器的原理、結構特點、優缺點,更重要的是,他們結閤瞭大量的工業實例,讓我看到瞭這些理論在實際生産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描述多相反應器時,書中詳細介紹瞭催化裂化、費托閤成等重大工藝,並用圖錶和數據清晰地展示瞭反應動力學、傳質傳熱以及流體力學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反應效率和産品質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放大效應”的討論,這部分內容揭示瞭從實驗室規模到工業規模生産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以及工程師們如何通過精密的計算和優化來剋服這些睏難。那些詳細的流程圖和設備剖視圖,仿佛將我帶入瞭真實的化工車間,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生産的脈搏。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的技術知識,更在於它培養瞭我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讓我能夠將抽象的化學反應與具體的工程實踐緊密聯係起來,理解“為什麼”和“如何做”之間的邏輯關係。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位在化工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來說,一本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考書是彌足珍貴的。《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絕對是這樣一本值得反復翻閱的寶藏。我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工藝問題,從反應器的選型、設計,到操作參數的優化,再到故障診斷和安全生産,這本書幾乎涵蓋瞭與反應過程相關的所有方麵。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反應器安全性的章節,其中詳細介紹瞭各種潛在的危險,如熱失控、爆炸、腐蝕等,並給齣瞭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例如,在討論易燃易爆反應時,書中不僅列舉瞭相關的危險評估方法,還提供瞭關於惰化、泄壓、緊急停車係統設計的具體指導。這對於保障生産安全,避免事故發生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關於催化劑選擇和失活機理的討論也極具參考價值,它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催化反應的本質,並為我指導催化劑的更換和維護提供瞭理論依據。我常常在遇到工藝難題時,會翻閱這本書,尋找類似的案例和解決方案。書中提供的數學模型和仿真方法,也為我進行工藝優化和預測提供瞭強有力的工具。它讓我能夠更準確地預測反應行為,並找齣最佳的操作條件,從而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能耗。這本書的實用性,讓我感到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夥伴”。

評分

作為一個對安全生産和環境保護高度重視的讀者,《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在強調效率和經濟性的同時,也給予瞭安全和環保足夠的關注。書中專門闢有章節討論反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以及如何通過設備設計和操作規程來降低這些風險。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綠色化學”理念在反應器設計和操作中的應用。例如,書中討論瞭如何通過選擇更溫和的反應條件、使用可再生催化劑、優化反應路徑來減少汙染物的産生,以及如何設計高效的廢氣、廢水處理係統。這些內容讓我認識到,現代化工生産不僅僅是為瞭創造經濟效益,更是為瞭實現可持續發展。書中對危險化學品管理、應急預案製定等方麵的詳細指導,也讓我對如何保障生産過程的安全性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傳授瞭技術知識,更傳遞瞭一種負責任的工程倫理,讓我明白作為一名工程師,不僅要追求技術上的卓越,更要肩負起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重任。

評分

我是一名熱愛探索的工程師,總是對各種新穎的工業技術和前沿的工程設計充滿好奇。《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它不僅涵蓋瞭傳統的反應器類型,還對一些新興的反應器技術,如微通道反應器、膜反應器等進行瞭介紹,讓我對反應過程的未來發展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對這些新型反應器的原理、結構特點、優勢以及潛在應用領域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例如,在介紹微通道反應器時,書中詳細分析瞭其高比錶麵積、強傳質傳熱能力以及易於實現連續化生産的特點,並列舉瞭在精細化工、製藥等領域的應用前景。這讓我看到瞭未來化工生産的無限可能。此外,書中關於反應器優化和智能控製的討論,也讓我對現代化工生産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有瞭更深的瞭解。書中對模型預測控製(MPC)、計算流體力學(CFD)等先進技術的介紹,讓我認識到科技進步如何深刻地改變著反應過程的設計和操作。這本書為我的視野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化工工程的無限魅力和廣闊前景。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優秀的科技書籍,應該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並引導他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問題。《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夠引發我不斷思考的好書。它在介紹基本原理的同時,也常常拋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和“如何纔能更好”。例如,在討論反應器模型時,書中不僅介紹瞭不同模型的適用範圍,還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根據具體工況選擇最閤適的模型,以及模型的不確定性會對生産決策産生怎樣的影響。書中還對一些處於研究前沿的課題進行瞭簡要介紹,比如催化劑設計的新方法、新型反應器材料的開發等,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方嚮有瞭更明確的規劃。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它讓我不再滿足於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質疑、去分析、去創造。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思考書中提齣的問題,並嘗試自己去尋找答案。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讓我對反應過程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讓我對未來的工程實踐充滿瞭信心。

評分

在我看來,《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問題導嚮”的學習路徑。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分析工業生産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來引導讀者思考和學習。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在其他教材中難以找到答案的問題,比如在處理某些特殊物料時,反應器的混閤效率如何提高?或者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如何有效控製反應溫度?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詳盡的解答。它不僅分析瞭問題的根源,還提供瞭多種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對每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行瞭權衡。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過程放大”的章節,其中詳細討論瞭在從小試到中試再到工業化生産過程中,模型預測與實際結果之間可能齣現的偏差,以及如何通過流體力學模擬和實驗驗證來解決這些問題。這種對實際工程挑戰的深刻洞察,讓我覺得這本書是真正站在工程師的角度來編寫的。它讓我明白,理論知識是基礎,但如何將其靈活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纔是工程技術的精髓所在。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遇到睏難時,總是能及時地給予我啓發和指引。

評分

作為一個希望深入瞭解化工流程的初學者,《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反應器和工業應用的概念總是模模糊糊,難以形成清晰的認識,但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豐富的圖示,將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起來。從一開始介紹最基礎的反應器類型,如攪拌釜,到逐漸深入到更復雜的連續流反應器,書中的講解循序漸進,讓我能夠逐步建立起對不同反應器特點的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通過實際案例來解釋理論知識的方法。比如,在介紹固定床反應器時,書中引用瞭氨閤成、硫酸生産等經典工業案例,詳細說明瞭催化劑的裝填方式、床層壓降的計算以及反應熱的移除等關鍵問題。這些真實的工業場景,讓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看到瞭化學反應器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讓我知道在學習過程中,哪些是核心,哪些是衍生,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的。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渴望能夠掌握更多與反應過程相關的知識。

評分

我是一個習慣於通過對比和比較來理解事物的人,而《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書中通過對不同類型反應器的詳細對比,讓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它們的優劣勢以及各自最適宜的應用場景。例如,在介紹連續攪拌釜式反應器(CSTR)和活塞流反應器(PFR)時,書中不僅分析瞭它們的反應動力學特性、停留時間分布,還結閤具體的工業案例,闡述瞭它們在連續生産和間歇生産中的適用性。這種細緻的對比分析,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工藝要求,做齣更明智的設備選型決策。此外,書中還對不同工業領域(如石油煉製、天然氣處理、生物化工等)的典型反應過程進行瞭比較分析,讓我能夠瞭解不同行業在反應器設計和操作上的側重點和技術特點。這種多角度的比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反應過程在整個工業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復雜的工業技術領域,讓我能夠清晰地辨彆方嚮,掌握關鍵。

評分

我一直對工業生産中的“細節決定成敗”這一理念深信不疑,而《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反應設備與工業應用》這本書恰恰是這一理念的完美體現。它以一種非常嚴謹和細緻的態度,深入剖析瞭反應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讓我對工程設計的精妙之處有瞭更深的認識。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傳熱和傳質部分的講解。作者不僅僅給齣瞭基本的公式和理論,更重要的是,他們詳細闡述瞭在實際反應器中,這些過程是如何受到幾何形狀、物料性質、流體動力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在介紹殼管式反應器時,書中分析瞭不同管束排列方式對傳熱效率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管程和殼程的設計來達到最佳的傳熱效果。對於我來說,這些細節往往是決定生産成本和産品質量的關鍵。此外,書中還提供瞭大量關於設備材料選擇的建議,考慮瞭不同介質的腐蝕性、操作溫度和壓力等因素,這對於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常常會在設計新項目或者評估現有設備時,參考書中的相關內容,以確保我們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做到最好。這本書教會瞭我,宏大的工業生産,正是由無數個精密的細節構成的,隻有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位,纔能最終實現高效、安全、經濟的生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