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本)NB/T47041-2014NB/T47042-2014 塔式容器卧式容器

(共3本)NB/T47041-2014NB/T47042-2014 塔式容器卧式容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压力容器
  • 塔式容器
  • 卧式容器
  • NB/T47041-2014
  • NB/T47042-2014
  • 容器设计
  • 容器制造
  • 规范标准
  • 工业设备
  • 石油化工
  • 储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ISBN:15516626
商品编码:1337893050

具体描述

 1. NB/T 47041-2014《塔式容器》标准释义与算例

 2.NB/T 47042-2014《卧式容器》标准释义与算例  3. NB/T 47041-2014 NB/T 47042-2014 塔式容器 卧式容器【合订本】

关于“NB/T 47041-2014《塔式容器》、NB/T 47042-2014《卧式容器》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4-09-24 13:33:22 | 浏览:104次 ]

各有关单位:
2014年6月29日国家能源局以2014年第4号《公告》批准发布了NB/T 47041-2014《塔式容器》(代替JB/T 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NB/T 47042-2014《卧式容器》(代替JB/T 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于201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替代情况:  替代;
发布部门:  国家能源局
发布日期:  2014-06-29
实施日期:  2014-11-01  即将实施 距离实施日期还有18
页数:  120页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01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为一套关于塔式容器和卧式容器的图书撰写的详细简介,旨在涵盖相关领域的实用知识,并避免任何AI痕迹: 《塔式容器与卧式容器:设计、制造与应用全书》 本书系一套三卷本的专业著作,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塔式容器与卧式容器在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众多工业领域的设计、制造、检验、运行与维护等关键环节。鉴于工业生产中容器设备所扮演的至关重要角色,从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制定,到安全标准的遵循、长期运行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乃至人员与环境的安全。本套丛书凝聚了行业内资深工程师与专家的丰富实践经验与前沿理论,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生产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且权威的参考资料。 第一卷:塔式容器的设计与应用 本卷聚焦于各种类型的塔式容器,包括但不限于精馏塔、吸收塔、干燥塔、洗涤塔等。本书从塔式容器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其在化学工程单元操作中的核心作用。 基本理论与选型: 深入剖析传质、传热、流体力学等核心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如何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如分离效率、处理量、物料性质等)选择最适合的塔设备类型。内容涵盖了填料塔、塔盘塔(如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等)的结构特点、工作机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 结构设计与计算: 详细阐述了塔体的设计要点,包括塔壳材料的选择(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有色金属等及其焊接工艺)、壁厚计算(考虑压力、温度、腐蚀等因素)、支承结构设计(如裙座、腿式支架等)以及塔内件(如分布器、收集器、支撑格栅等)的选型与设计。重点解析了塔盘的设计原则、性能评估方法(如效率、压降、液体泛沫等)以及填料塔填料的选择、布置和效能评估。 载荷与应力分析: 详尽介绍了塔式容器在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可能承受的各种载荷,包括静载荷、动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等。运用有限元分析(FEA)等现代工程计算方法,对塔体及主要部件的应力分布、变形进行精确分析,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传质与传热过程的优化: 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塔内件设计、操作参数调整(如回流比、进料位置、操作压力等)来提高塔的传质和传热效率,从而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收率。 特殊塔型设计: 涉及了诸如萃取塔、结晶塔、反应塔等特殊用途塔式容器的设计考量,以及塔的防腐蚀、防结垢、防磨损等方面的工程措施。 应用实例分析: 通过对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典型塔式容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示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帮助读者理解设计过程中的权衡与取舍。 第二卷:卧式容器的设计与应用 本卷着重介绍卧式容器,包括储罐、分离器(如气液分离器、液液分离器、三相分离器)、换热器(如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等。相较于塔式容器,卧式容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由于重力影响及内部介质分布的不均而带来的工程问题。 卧式容器分类与选型: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卧式容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适用的工艺场合。例如,储罐根据储存介质的不同(如常压储罐、压力储罐、低温储罐等)在结构和安全要求上的差异;分离器则根据分离对象(如油水、气液、固液等)在内部构件和设计流速上的不同。 结构设计与计算: 深入讲解了卧式容器的壳体设计,包括封头(如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锥形封头等)的选择与计算、筒体壁厚校核(考虑内压、外压、真空等)、支撑结构(如鞍座、支耳等)的设计与受力分析。对于储罐,重点阐述了接地、防雷、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对于分离器,详细介绍了内件(如挡板、网丝、旋风分离器、除沫器、筛网等)的设计与布置,以实现高效的相分离。 流体力学与界面稳定性: 分析了卧式容器内流体的流动特性,特别是介质界面的稳定性和夹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例如,在气液分离器中,如何设计才能有效防止液体被气流带走,或者在液液分离器中,如何减少相间的混合。 换热器设计: 针对卧式换热器,详细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原理、设计计算(如U值计算、传热面积计算)、流体分配、管箱设计、膨胀节的选择等。并对其他类型的卧式换热器(如卧式冷凝器、蒸发器)进行了介绍。 载荷分析与结构稳定性: 强调了卧式容器在承受静止载荷(如自重、介质重)、温度变化以及风、地震等外部载荷时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详细讲解了鞍座的受力特性、支点受力计算以及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材料选择与防腐蚀: 针对不同介质的腐蚀性,提供了详细的材料选择建议,并介绍了衬里、涂层、牺牲阳极等防腐蚀技术。 应用案例研究: 通过分析大型储油库、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分离器、工业锅炉配套的换热器等实际工程案例, illustra t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esign principles. 第三卷:制造、检验与维护 本卷是前两卷理论知识的实践延伸,聚焦于塔式容器与卧式容器的制造工艺、质量检验以及运行维护。 制造工艺: 详细介绍了容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包括钢板的预处理(切割、坡口)、卷板成型、焊接(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热处理(消除应力退火)、机加工(管孔加工、法兰密封面加工)、表面处理(抛丸、喷砂、涂装)等。特别强调了焊接工艺评定、焊接顺序、焊工资质的重要性。 质量检验(NDT与DT): 全面介绍了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NDT)和破坏性试验(DT)。NDT部分详细阐述了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等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操作规程及缺陷判伤标准。DT部分则介绍了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弯曲、冲击)和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等。同时,也涵盖了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等压力容器的整体强度和严密性检验。 安装与调试: 阐述了容器设备的运输、吊装、就位、连接等安装工艺,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测量与校准。重点介绍了压力容器的安装前检查、安装后检验与调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运行管理与维护: 提供了容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预防性维护和状态监测的指导。内容包括设备润滑、密封件更换、内部清洁、腐蚀监测、设备性能评估以及安全阀、液位计等附件的校验。 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分析了容器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如泄漏、变形、腐蚀、堵塞、结垢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包括补焊、衬里修复、更换部件等。 安全法规与标准: 梳理并解读了国内外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如NB/T 47041-2014《塔式容器》、NB/T 47042-2014《卧式容器》等)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强调了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 现代化管理技术: 介绍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CMMS)、风险评估(RA)和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RAM)分析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容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本套丛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权威、实用的技术指南,助力提升我国塔式容器与卧式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运行和维护水平,为保障工业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NB/T47041-2014 塔式容器》这本书,让我对“标准化”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曾经参与过一些项目,在设备设计和选型时,常常会遇到标准不统一、缺乏明确依据的情况,导致沟通成本高、效率低下。这本书的出现,为塔式容器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这对于行业内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仔细阅读了书中关于塔式容器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布置的部分,对于如何根据工艺流程、操作空间以及安全要求,合理安排塔体的尺寸、进出口位置、操作平台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流体力学在塔式容器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气液两相流的分布、压降的计算、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内部构件来提高传质效率,这些都让我对塔式容器的设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结构承载,而是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效率。我一直对塔式容器的防腐蚀设计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一些腐蚀性介质的工况下。书中对防腐蚀材料的选择、涂层工艺、以及检查和维护方法都有详细的介绍,这对我理解如何提高塔式容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

《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工程设计的严谨与精妙。我之前对机械原理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但对于像卧式容器这样需要同时考虑强度、稳定性和操作便利性的设备,其设计过程的复杂性远超我的想象。书中对卧式容器支撑结构的设计,让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通过细致的力学分析,来确保容器在承受重力、内部介质压力以及外部载荷时都能保持稳定。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支座的计算方法,例如鞍式支座的受力分析、支座与容器壳体的连接设计,以及耳式支座的应力集中问题。这些细节的考量,都体现了设计者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我曾经在现场遇到过一些支座安装不到位导致的问题,深知结构细节的重要性。这本书提供的详尽指导,让我能够从理论上理解这些细节的意义,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判断和操作。我特别想深入研究的是书中关于卧式容器的保温和伴热设计。在许多低温或高温工艺中,保温和伴热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工艺流程稳定性的关键。这本书对不同保温材料的选择、安装方法以及伴热管的设计和布置,都有详细的介绍,这对我今后在设备选择和方案设计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

我一直对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而《NB/T47041-2014 塔式容器》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我之前接触过一些金属材料的性能知识,也了解过一些焊接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具体应用于塔式容器的制造,我还需要系统性的指导。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部分,详细列举了适用于不同温度、压力和介质的常用材料,并给出了相应的性能参数和选择依据。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为什么在特定工况下会选择某种材料,以及不同材料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差异。此外,书中对塔式容器的焊接工艺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顺序的安排、焊缝的质量要求以及焊后热处理等。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如何保证塔式容器的焊接质量,防止出现焊接缺陷,至关重要。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变形控制和尺寸精度的部分,如何保证高耸的塔式容器在制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几何形状,避免因制造误差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本书提供的详细指导,让我对塔式容器的精密制造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最近手头刚好有几本关于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的书,正好看到《NB/T47041-2014 塔式容器》和《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坦白说,在拿到这两本书之前,我对压力容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些基础的力学原理和通用设计概念上。我之前参与过一些小型设备的设计,也接触过一些焊接和材料的知识,但对于专门针对塔式和卧式容器的详细规范,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像塔式容器,它在炼油、化工等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结构复杂性、操作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都让我觉得需要系统性地学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度理解的大门。我开始尝试翻阅其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材料选择的部分,我就发现标准中对不同工况下的材料性能有非常细致的规定,这与我之前仅凭经验选择材料的做法大相径庭。再比如,对于塔式容器内部构件的设计,书中涉及到的分馏塔、吸收塔等不同类型的塔器,它们的结构形式、安装方式以及与塔壳的连接方式都有详尽的图示和计算方法,这让我对这些看似简单的设备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注意到,标准中对于热应力、外载荷、地震载荷等各种可能影响容器安全运行的因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量,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验算方法。这让我深切体会到,压力容器的设计绝非儿戏,而是需要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精密的工程计算。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标准背后的原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我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我特别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容器稳定性、振动分析以及防腐蚀措施等方面的详细指导,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

评分

刚拿到《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这本书,一股厚重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在设备安装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压力容器,其中卧式容器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从储罐到反应器,它们的身影几乎遍布所有工业生产的角落。然而,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设计和理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更多的是依赖于经验和一些通用的操作手册。这本书的到来,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关于卧式容器支撑结构的部分,这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支撑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容器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装的便捷性。书中对鞍式支座、耳式支座、支架等不同支撑形式的设计原则、计算依据以及施工要点都有详细的阐述,并且配有清晰的图例,这对我理解不同支座的受力特性非常有帮助。另外,我还注意到书中对卧式容器的封头设计也有专门的章节,比如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以及锥形封头等,这些封头的形状选择、壁厚计算以及与筒体连接的焊接工艺,都直接影响着容器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书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和验算方法,让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封头设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我特别想深入研究的是关于卧式容器的静水压力和动载荷的计算,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载荷来确定容器的壁厚和材料。这对我未来在进行设备选型和结构优化时,将会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评分

《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务实,紧贴着工程实践的需求。我之前在一些大型工业现场参与过卧式储罐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也遇到过不少与容器结构、连接方式相关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答了我很多实际操作中的疑惑。我翻阅到关于卧式容器的管道连接设计这一章节,书中详细讲解了法兰的选型、密封面形式、螺栓的选用以及连接的紧固顺序等细节。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却直接关系到容器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另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卧式容器的检验和测试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等。这些检验程序对我理解如何确保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非常有启发。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卧式容器的保温和防腐蚀设计部分感到好奇。在许多工业场合,卧式容器都需要承受高温或低温环境,或者暴露在腐蚀性介质中。书中对不同保温材料的选择、安装方式,以及防腐蚀涂层、衬里等技术都有深入的介绍,这对我今后在设备选型和维护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我期待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如何延长卧式容器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实用技巧。

评分

《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标准在工程实践中的巨大价值。我之前在一些工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或者不同厂家提供的设备在细节处理上存在差异,导致在安装和操作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的出现,为卧式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这对于提高工程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仔细阅读了书中关于卧式容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的部分,对于如何根据容器的容积、压力、介质特性以及操作环境,合理确定容器的直径、长度、壁厚,以及封头和筒体的连接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外载荷的计算,例如风载、雪载以及地震载荷等,以及如何将这些载荷纳入到设计考量中,这让我对卧式容器的安全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卧式容器的防腐蚀设计和涂层技术非常感兴趣。在许多工业环境下,卧式容器都需要承受严苛的腐蚀性介质或恶劣的环境条件。书中对不同防腐蚀材料的选择、涂层工艺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检测和维护方法都有详细的介绍,这对我今后在设备选型和长期维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

阅读《NB/T47041-2014 塔式容器》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化工设备原理的书籍,了解塔式容器在分离、吸收、反应等过程中的作用,但对于其具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并没有深入研究。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塔式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全过程。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塔器内部构件的设计部分印象深刻。例如,在塔盘的设计方面,书中详细阐述了筛板、浮阀板、泡罩板等不同类型塔盘的结构特点、流体力学性能以及选择依据。这些信息对于我理解不同塔盘在传质和传热过程中的效率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进行优化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塔壳的设计,包括筒体的壁厚计算、椭圆封头和锥形封头的强度校核、以及塔顶和塔底的连接方式等。这些内容都基于严格的力学原理和工程实践,让我对塔式容器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塔式容器振动分析和抗震设计的部分。考虑到塔式容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塔身和较轻的自重,其在风载、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书中提供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设计建议,对于确保塔式容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安全可靠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

《NB/T47041-2014 塔式容器》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作为一名对工程制造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常常被那些精密制造出来的设备所吸引。塔式容器,作为一种高度高、结构复杂的压力容器,其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书中关于塔式容器的材料检验和焊接工艺的详细描述,让我对如何确保塔式容器的制造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无损检测的内容,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来评定焊缝的质量。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缺陷,从而保证塔式容器的安全运行。我之前在一些制造企业工作过,深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而这本书为塔式容器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我特别想深入研究的是书中关于塔式容器的尺寸精度和变形控制。如何保证如此高大的塔式容器在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保持精确的尺寸和形状,避免因变形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这本书提供的相关指导,让我对塔式容器的精密制造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拿到《NB/T47042-2014 卧式容器》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中对结构细节的关注所吸引。作为一名对机械设计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我常常思考一些看似简单的设备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工程智慧。卧式容器,尤其是那些承担重要储存或反应功能的容器,其结构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书中对封头形状的选择与计算,例如椭圆形、碟形、锥形封头的受力特点和应力分布,让我对不同形状封头在承受内部压力时的性能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几何形状的差异,更是力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加强环的设计,如何通过增加加强环来提高容器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以及加强环的尺寸、布置方式和与容器壁的连接方式。这些细节的优化,对于保证容器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曾经在现场看到过一些由于细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问题,深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往往是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指导,让我能够从设计源头上就避免这些潜在的风险,并且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