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傻瓜国际音标(DVD)
作 者:徐海论 著
I S B N :9787807474777
出 版 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3年6月第1次印刷
字 数:60000
页 数:153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181克
原 价:39.00元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套教材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完美平衡”。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而这本教材成功地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它的内容深度足够支撑一个学习者从零基础到具备扎实的语音功底,并且其中的练习题设计也很有针对性,不是那种机械的重复,而是注重在不同词汇和语境中对音标的巩固。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自查清单”和“常见误区纠正”,这些小小的总结环节,为我提供了一个快速回顾和定位自己薄弱环节的工具。当我尝试用书中学到的方法去模仿一些自己以前发音很别扭的单词时,竟然发现效果立竿见影,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长期困扰自己的谜题的终极钥匙。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能真正帮你打好英语发音基础的工具书,它的价值在于其内在逻辑的严谨和外在呈现的友好,两者缺一不可。
评分坦白说,我选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傻瓜”二字吸引的,因为我确实在发音学习上走了不少弯路,急需一个能帮我快速“止血”的工具。而这本书真正做到的,是把复杂的发音规则“去魅化”。它大量使用了对比鲜明的图示,比如用气流的强弱来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用嘴唇的形状变化来展示元音的圆度和展度。这些视觉辅助工具的质量非常高,线条流畅,色彩运用得当,不会喧宾夺主。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非专业学习者的痛点——就是“听不懂”和“发不出”。针对“听不懂”,它似乎在配套资源中提供了大量的示范音频(虽然我目前还没深入到那个阶段去验证),但光从书本上的描述来看,它对每个音的描述都细致到仿佛能让你“看到”那个音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发不出”,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口型练习”和“舌位调整口诀”,那些口诀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让人在不经意间就把正确的发音位置记在了潜意识里。这种细致入微、用户体验至上的设计哲学,让学习过程的挫败感大大降低了。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和编排者显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员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音标的罗列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将音标学习与实际的“连读、弱读、失去爆破”这些高级语音现象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我发现它有一个专门的板块,是关于如何将单个音标转化为自然语流中的实际发音。比如,在讲解/t/这个爆破音时,它并没有止步于教你如何正确发出那个“吐气”的瞬间,而是紧接着展示了在“want to”或“get up”中,这个/t/是如何因为上下文而发生弱化或丢失的。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设计思路,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学习音标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真正听懂和说出地道的英语。这种超越基础教学的深度,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入门教材,它更像是一个通往流利口语的桥梁,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方向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抓人眼球,那种鲜亮的色彩搭配和略带复古的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分量感到了,这可不是那种薄薄的练习册能比的,厚实的手感让人觉得内容一定非常充实。迫不及待地翻开内页,排版布局清爽干净,大量的图示和表格穿插其中,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找到重点。特别是那些讲解元音和辅音发音位置的插图,细致到连舌头的位置和气流的走向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这对我这种“死记硬背”型选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号称“零基础入门”的书籍,但大多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读起来昏昏欲睡,更别提坚持下去了。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你身边循循善诱,没有太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发音现象,让人感觉学习发音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次有趣的探索。光是初步浏览下来,我对它能带来的改变就充满了期待,这种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它决定了你是否有动力继续深入。
评分这本书在构建学习路径上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结构美学”的体现。它没有直接一头扎进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音标符号里,而是非常巧妙地从发音器官的构造入手,先让你建立起对发音基础的宏观认知。随后,它循序渐进地引入单元音,再过渡到复杂的辅音组合,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衔接点和复习巩固环节。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处理“易混淆音”的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并列展示两个音,而是通过对比口腔内部的细微差异,甚至加入了不同母语者在发这些音时可能出现的“口误”实例,这种实战化的教学策略极大地提高了辨识度和准确性。我过去常常把/i:/和/ɪ/搞混,每次听到别人纠正,心里都挺沮丧的,但翻到专门对比这两个音的章节,作者用一个生动的场景——比如“长长的睡眠”和“短暂的凝视”——来关联音长,一下子就将抽象的听觉概念转化为了可感知的画面。这种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编排,让人感觉每学完一个小节,都像是攻克了一个小山头,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自然而然地保持了学习的惯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