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通用術語;3風景名勝區;4城市綠地係統;5風景園林史;6風景園林設計;7園林工程;8管理。 本規範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第1416號公告批準發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原行業標準《園林基本術語標準》CJJ/T 91-2002同時廢止。 【讀者對象】 風景園林行業從業人員。
我對CJJ/T 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這本書的評價,可以用“嚴謹”和“前瞻”來概括。我從事風景園林規劃多年,深知一個準確的術語體係對於行業發展的至關重要。這本書最讓我認可的是它的權威性和科學性。在製定標準的過程中,想必集閤瞭眾多專傢的智慧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它對每一個術語的定義都經過瞭反復推敲,力求精確、無歧義,並且符閤當前的學術和行業發展趨勢。例如,書中對“城市更新”和“海綿城市”等新興概念的界定,就體現瞭其對行業發展方嚮的深刻洞察。我特彆喜歡的是,書中對於一些新術語的引入,都有詳細的解釋和論證過程,這讓我們使用者能夠理解其提齣的背景和邏輯,從而更好地接受和應用。這本書不僅僅是術語的集閤,更像是一份行業發展的“宣言”,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共同的語言平颱,有助於減少溝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夠推動整個風景園林行業的規範化和高質量發展。每一次閱讀,都能感受到背後嚴謹的學術精神和對未來發展的積極引導,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信心。
評分當我第一次接觸CJJ/T 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這本書時,我主要抱著學習和規範的目的。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迷茫的時候指點迷津。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獨特,它不是簡單地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術語,而是將相關的術語進行瞭歸類整閤,形成瞭一個有機的知識體係。比如,在介紹“生態景觀”的相關術語時,它會將“生物多樣性”、“棲息地”、“生態修復”等術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鏈。這種結構化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也讓我能夠更全麵地把握一個概念的內涵。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對術語的“延伸閱讀”或者“提示”部分,這部分內容雖然簡短,但往往能點亮我思考的火花,讓我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這個術語。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文化景觀”的解釋,它不僅僅強調瞭物質層麵的景觀特徵,更深入地挖掘瞭文化、曆史、社會情感等非物質層麵的意義,這讓我覺得,風景園林設計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一種對人文精神的關懷。這本書讓我覺得,我在學習的不僅僅是術語,更是在學習一種對世界的觀察和理解方式。
評分這本書我真是找瞭好久,終於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瞭。一直以來,我從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但總感覺自己在專業術語的理解上不夠深入,有時候看一些文獻或者和同行交流,總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釋,讓我深感睏惑。CJJ/T 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它的內容涵蓋瞭我工作中最常接觸到的那些概念,比如“綠地係統”、“生態廊道”、“景觀節點”等等,每一個術語的解釋都非常清晰,並且附帶瞭相關的背景和應用說明,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理論知識落地到實際項目中的人來說,簡直太有幫助瞭。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不僅僅是對術語的簡單羅列,還對一些術語之間的內在聯係和發展演變進行瞭闡述,這讓我對整個風景園林學科的體係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容易混淆的術語進行的辨析,比如“景觀”和“景色”的區彆,以往我總是憑感覺去用,看瞭這本書之後纔豁然開朗,原來它們在學術上有著如此精確的界定。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啓發,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技能有瞭更紮實的把握,也為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還在本科階段,正值積纍專業知識的關鍵時期。學校的教材雖然很紮實,但有時候在理解一些前沿概念或者行業內的通用說法時,還是會覺得有些模糊。偶然間,我的導師推薦瞭CJJ/T 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這本書,說是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規範的專業認知。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專業”二字。它不像一般的教材那樣需要大段的理論鋪墊,而是直擊核心,將風景園林領域那些最基礎、最重要的術語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定義。比如,書中對“可達性”、“韌性”、“生物多樣性”等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關的術語的解釋,不僅準確,還融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業共識,讓我對這些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意識到瞭它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我印象特彆深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曆史性的術語演變,這讓我明白,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術語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學科的發展不斷完善的。這本書不僅豐富瞭我的專業詞匯量,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更清晰、更係統的風景園林知識框架。對於我這樣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學習輔助工具。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拿到CJJ/T 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書,充其量就是一本字典。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解讀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僅僅提供瞭術語的定義,更重要的是,它還通過大量的實例和圖示來解釋這些術語的應用場景,這讓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感覺非常受用。例如,書中在解釋“濱水空間”這個概念時,不僅僅給齣定義,還配上瞭不同類型的濱水空間設計案例,有城市的親水平颱,有鄉村的濕地公園,甚至還有曆史遺跡的水景改造。這種直觀的展示方式,讓我能夠立刻理解抽象的術語在現實世界中是如何被應用的。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術語背後文化淵源或者哲學思考的介紹,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簡單的記憶,而是一種知識的探索和升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地方性”這個詞的解讀,不僅僅是地域特色,更是深入到曆史文脈、社會情感等多個維度,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過去被忽視的設計細節。總而言之,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都充滿瞭智慧,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術語標準,更是一本風景園林領域的“文化啓濛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