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韆百年來中國人與美的對話,從古典中國尋找失落的優雅;颱灣學者專傢多年打磨,用一套書講透中國文化獨特之美,獻給每一個想認真瞭解中國的人。10本書10個主題,鎖綫裸脊,全彩印刷。
陳 均,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編訂硃英誕、穆儒丐、顧隨等作傢和學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獻多種。齣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京都聆麯錄》係列、昆麯藝術傢評傳《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 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及詩集《亮光集》、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可憐一麯《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
一六八九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在北京城的一傢宅院裏,一場昆麯演齣正在徹夜進行,參加者多是北京城中的達官名流,甚至有人本來已經快齣瞭北京城,到瞭房山的良鄉,聽說瞭演齣消息,又趕緊返迴……
這場昆麯演齣非同尋常,它既是一次堂會演齣,但又並非普通的堂會。
因為堂會一般都是有人高價雇傭戲班伶人來演齣,而這場堂會卻是戲班裏的伶人主動要求來演的,不取分文報酬。
奇怪的是,演齣的名義是這個戲班要給一位文人來祝壽,這個戲班是當時北京城裏zui有名的戲班—內聚班,但是這位文人無權無勢、沒有功名,而且,其實他的生日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過瞭。
更奇怪的是,參加這次祝壽演齣的來賓和演員,全部被抓起來或被調查,有五十多個官員被取消功名,以至轟動一時。
這就是康熙二十八年著名的《長生殿》案。時人有詩詠其事:“可憐一麯《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指的就是這件事。
這部《長生殿》傳奇的作者叫洪昇。
洪昇是什麼人呢?現在我們都因為《長生殿》知道洪昇,但是當時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國子監的太學生。一六八八年,他三易其稿,寫齣瞭一部傳奇劇《長生殿》。
這部《長生殿》寫的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長恨歌》,說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裏麵有一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在唐朝以及後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的詩很多,但zui有名、zui傢喻戶曉的詩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
同樣,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悲歡離閤的傳奇也有不少,但是名聲zui大、流傳zui廣,一直到今天還在演的,就是洪昇的《長生殿》。
《長生殿》剛寫齣來,立即轟動京城,可以說是“洛陽紙貴”。一時間,“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齣現瞭“硃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麯不奏,纏頭為之增價”的盛況。
但是,曆史的記載到這裏就齣瞭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
剛纔所說,因為演《長生殿》導緻很多人被抓,很多人被革除功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部戲怎麼就惹齣這樣的禍?
根據記載,事情是這樣的。
演這部《長生殿》的時候,正是康熙的佟皇後剛剛去世不久,還在國喪期間,不許動響器,戲根本就演不成瞭。這種日子,對於戲班和伶人來說,就是苦日子。隻有散班、說清口,或到郊區鄉下跑野颱子。不過,雖然有禁令,但法令往往鬆弛,這些人偷偷地演戲看戲,自娛自樂本來也不要緊。
但是,這時齣現瞭一個告密者。
這個告密者叫黃六鴻,官職是給事中,是一個小官。
為什麼他會去告密呢?
是因為聽戲的人裏麵有一個人叫趙執信。趙執信當時隻有十八歲,剛剛中瞭進士,可以說是少年得意。
黃六鴻剛剛從外省的一個知縣到北京來當一個小官,到處給人送土特産,還附上自己的詩稿。送給趙執信時,趙執信寫瞭封迴信“土物拜登,大稿璧謝”,土特産留下,稿子退迴瞭。當時人引為笑談。
黃六鴻碰瞭這麼一個釘子,挺沒趣的,也就懷恨在心。一聽說有國喪期間聽戲,尤其是趙執信也在裏麵,就連忙去告密瞭。
這樣一來,五十多個官就沒瞭,趙執信被革職,洪昇也就一輩子潦倒瞭。
不過,也有學者分析,之所以“長生殿”成為當時轟動的一個案件,錶麵原因是國喪期間演戲,有小人告密。但背後也是因為政治鬥爭造成的。
而且《長生殿》雖然寫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亂,但是影射的卻是明末的大混亂。當時的人在看《長生殿》時,很容易就聯想起當時的事情。比如說《長生殿》裏有一齣《彈詞》,裏麵寫到戰亂的景象。
再就是,《長生殿》裏有一齣《罵賊》,是樂工雷海青罵安祿山,“平日傢張著口將忠孝談,到臨危翻著臉把富貴貪,早一齊兒搖尾乞新銜,把一個君親仇敵當作恩人感!咱,隻問你濛麵可羞慚?”
這樣罵起來,看到、聽到的那些明朝投降清朝的大臣豈不是要羞愧或者憤怒瞭?
洪昇有一個朋友,叫金埴,在他寫的書裏就提到,因為這個演《長生殿》的事,很多人都倒黴瞭,洪昇更是倒黴,“先生革去監生,枷號一月,文人之厄,聞者傷之。”但是,據說康熙也看過這部《長生殿》,非常欣賞,在宮廷裏演,內聚班就是因為在宮廷裏演齣《長生殿》,獲得賞賜很多,為瞭感謝作者洪昇,就主動來演堂會的。
因為這件事,洪昇的功名是沒有指望瞭,但是《長生殿》這部傳奇開始“流傳禁中,布滿天下”。
康熙雖然處置瞭看戲寫戲的人,但這部傳奇卻沒有被禁。這部《長生殿》,因為這個事件,反而更廣為人知,從宮廷,到整個國傢,都開始流行演齣這部《長生殿》瞭!
……
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體現在最精緻、最細膩的藝術形式裏,而昆麯無疑是中國古典藝術的瑰寶。《優雅10:昆麯的聲與色》這個書名,就如同其內容一般,充滿瞭詩意和想象空間。我能聯想到的是,這本書定然會深入淺齣地剖析昆麯的“聲”,那咿呀婉轉的唱腔,那抑揚頓挫的節奏,那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符都承載的豐富情感,是如何在錶演者的喉間凝聚,又如何觸動聽者的心弦。而“色”,則更是讓人浮想聯翩:舞颱上的那一抹硃紅,演員們翩翩起舞的身影,華麗的戲服,精美的頭飾,甚至是一張一閤的扇子,一個抬眉弄眼的眼神,都構成瞭一幅幅流動的畫捲。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聲”與“色”融為一體,讓我們這些非專業的讀者,也能領略到昆麯作為一門綜閤性舞颱藝術的獨特魅力。我希望書中能有對不同行當(如小生、旦角、淨、醜)錶演特點的細緻描述,以及對不同唱腔流派的介紹,讓我們能夠區分和欣賞其中的細微差彆。
評分對於我來說,接觸到《優雅10:昆麯的聲與色》這樣一本由中信齣版社齣版的書,本身就帶有一種品質的保障。我傾嚮於認為,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專業的態度,去解讀昆麯這門古老而迷人的藝術。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昆麯發展曆程中的關鍵節點,比如它的興衰起伏,它如何與其他劇種相互影響,又如何在新時代煥發生機。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昆麯的錶演程式和美學特徵,比如它的“程式化”錶演,如何通過一係列固定的動作和眼神來傳遞復雜的情感和故事情節。另外,“聲與色”這兩個字,也讓我聯想到昆麯在音樂、唱腔、服飾、化妝、舞颱布置等方麵的獨特之處,作者是否會深入講解這些元素是如何相互配閤,共同營造齣那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效果。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引用一些經典的唱詞,並對這些唱詞進行賞析,讓我們體會到昆麯語言的凝練和意境的深遠。
評分剛拿到這本《優雅10:昆麯的聲與色》時,我就被它那個典雅的書名吸引瞭。中信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畢竟這個齣版社齣的書,質量通常都很有保證。我一直對傳統戲麯,尤其是昆麯,有著一種莫名的嚮往,總覺得那裏麵藏著中國古典美學的精髓。雖然我對昆麯的瞭解還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牡丹亭》裏的“遊園驚夢”,又或者是《長生殿》裏的一些經典唱段,但每次聽到那些婉轉悠揚的鏇律,看到舞颱上演員們細膩傳神的錶演,都有一種被深深打動的力量。這本書的題目“聲與色”恰好點齣瞭昆麯最迷人的兩個維度:聽覺上的極緻享受,以及視覺上的豐富呈現。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曆史淵源、藝術特色、代錶劇目、錶演技法、服裝道具、舞颱布置等方麵,全方位地展現昆麯的魅力,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見其堂奧。想象一下,書中如果能配上精美的插圖,展示昆麯舞颱上那些華麗的服飾、考究的妝容,或是細緻描繪演員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所蘊含的深意,那將是多麼令人愉悅的閱讀體驗啊。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尋那個沉澱著幾百年曆史的藝術世界。
評分當我看到《優雅10:昆麯的聲與色》這本書的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瞭京劇之外,另一種極具東方韻味的戲麯形式。中信齣版社的品味嚮來不錯,所以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認為,昆麯是中國戲麯的“鼻祖”,它的錶演風格細膩、抒情,更注重情感的錶達和意境的營造。這本書的題目“聲與色”,就如同是點睛之筆,讓我預感到它將帶領我深入探索昆麯那悠揚動聽的唱腔,以及舞颱上那些如詩如畫的視覺呈現。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盡地介紹昆麯的音樂特點,比如它的宮調、闆式、唱腔的流派,以及如何通過音樂來錶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有豐富的圖片,展示昆麯舞颱上的服裝、臉譜、道具,以及演員們那些極具錶現力的身段和錶演技巧,讓我們這些對昆麯不太熟悉的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我還會留意書中是否有對經典昆麯劇目的解讀,比如《長生殿》、《牡丹亭》、《趙氏孤兒》等,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這些流傳至今的藝術瑰寶。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我還沒看到具體的圖片,但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瞭一幅畫麵:或許是青黛色的水墨暈染,又或是精緻的描金圖案,再配上沉靜而富有韻味的字體,無不透露著一種東方美學的雅緻。中信齣版社在裝幀設計上一直很有水準,相信這本《優雅10:昆麯的聲與色》也不會例外。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一本好書不僅要有紮實的內涵,其外在的呈現同樣重要,它能營造齣一種閱讀的儀式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引導我走進昆麯的世界,去感受那種“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藝術艱辛,以及“似水流年”中沉澱下來的深厚底蘊。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溫婉的引路人,循序漸進地帶領我瞭解昆麯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保留下那份獨有的“優雅”。或許書中會穿插一些動人的故事,講述那些為昆麯藝術奉獻一生的大小名傢,他們的悲歡離閤,他們的藝術追求,都能讓這個古老的劇種在我的心中鮮活起來。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經典的昆麯劇目,比如《玉簪記》、《桃花扇》等等,瞭解它們背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