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0名0]: | 項目管理融[0會0]貫通(彩圖本)|193418 |
| 圖書定價: | 98元 |
| 圖書作者: | 房西苑;周蓉翌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0/2/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296423 |
| 開本: | 16 |
| 頁數: | 388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房西苑,一九八二年北京[0大0][0學0]畢業,獲[0國0]際[0法0][0學0]士.畢業後曾受聘於港澳經濟研究中心和廣東省政府社[0會0]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港澳經濟問題和特區體製改革問題的研究。對[0國0]內經濟經濟體製轉軌時齣現的諸多現象有深刻的瞭解。一九八六年齣[0國0],留[0學0]於紐約長島[0大0][0學0],獲[0國0]際工[0商0] |
| 內容簡介 |
| 作為一種[0獨0]特性、一次性的全新管理模式,項目管理已經成為適應新經濟時代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為瞭更生動地嚮讀者展現項目管理的精髓,本書通過數百張精美的圖示,把項目管理的理念錶達得既深刻又直觀,將工[0商0]管理理論(MBA)、六[0頂0]思考帽、六西格瑪、執行力、天纔論和庸纔論,控製論,[0優0]選[0法0]等各種管理思想融為一爐,並與項目管理[0知0]識體係嫁接得渾然一體。從書中深入淺齣的語言中,處處[0會0]看到充滿睿智的閃光,從對各種理念融[0會0]貫通的闡述中,可以感覺到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 書中對各種管理理念的介紹都不是簡單的轉述和嫁接,而是浸透著作者[0獨0]到的風格和智慧,其中很多觀點頗有[0大0]師手筆,讓人看瞭拍案叫絕。 |
| 目錄 |
序言 [0第0]1章 項目管理概論 1 1.1 什麼是項目管理 2 1.1.1 中[0國0]管理界三足鼎立 2 1.1.2 項目管理的資質門檻 3 1.1.3 項目管理的發展曆程 4 1.1.4 項目管理在中[0國0]現狀 4 1.2 項目的基本概念 5 1.2.1 項目的定義及特點 5 1.2.2 項目與運營有何不同 6 1.2.3 項目管理的經典範例 7 1.2.4 項目不同類彆的劃分 8 1.2.5 項目不同層次的分解 8 1.3 項目管理[0知0]識體係 10 1.3.1 項目管理的約束邊界 10 1.3.2 做對的事和把事做對 11 1.3.3 計劃與控製如影隨形 12 1.3.4 項目經理的[0知0]識結構 13 1.3.5 項目管理的[0知0]識體係 14 1.3.6 項目管理指南的演變 15 [0第0]2章 項目集成管理 17 2.1 項目管理的宏觀視角 18 2.1.1 集成管理基本概念 18 2.1.2 框架式橫觀縱覽 19 2.1.3 滾動式循序漸進 20 2.1.4 [0領0]域間互動關係 21 2.1.5 角色定位與轉換 22 2.1.6 時空的兩維[0優0]化 23 2.1.7 以運營模式為導嚮 24 2.1.8 管理科[0學0]基本思路 25 2.1.9 定義事業環境因素 27 2.1.10 定義組織過程資産 28 2.2 項目啓動與決策立項 30 2.2.1 決策立項三件事 30 2.2.2 定義目標的必要性 31 2.2.3 目標[0優0]化矩陣錶 32 2.2.4 協調乾係人利益 34 2.2.5 [0優0]劣分析四個象限 35 2.2.6 [0[0雙0]0]指標兩維[0評0]估[0法0] 36 2.2.7 程序化的決策模型 38 2.2.8 六[0頂0]帽子轉換思維 39 2.3 項目管理計劃的銜接 41 2.3.1 計劃之間的結構圖 41 2.3.2 計劃銜接的要點 42 2.3.3 製定計劃的計劃 43 2.3.4 項目管理參謀部 44 2.4 協調實施與互動控製 45 2.4.1 以質量保證為中心 45 2.4.2 以人力資源為桶底 46 2.4.3 範圍變更影響全局 46 2.4.4 溝通是管理潤滑劑 47 2.4.5 時間成本相互置換 47 2.4.6 風險意識常備不懈 48 2.4.7 計劃變更控製原則 49 2.4.8 項目控製基本原理 50 2.4.9 多快好省的滿意值 52 [0第0]3章 項目範圍管理 55 3.1 項目範圍的決策 56 3.1.1 項目範圍的定義 56 3.1.2 範圍形成的過程 56 3.1.3 範圍的上限下限 58 3.1.4 項目範圍的[0優0]化 58 3.1.5 決定範圍的要素 59 3.1.6 範圍管理是基礎 60 3.1.7 範圍管理的內容 61 3.1.8 規定範圍的形式 62 3.2 範圍計劃的製定 63 3.2.1 範圍計劃的根據 63 3.2.2 備選方案的産生 64 3.2.3 備選方案的方案 65 3.2.4 工作分解的原則 66 3.2.5 範圍計劃的程序 67 3.2.6 編寫範圍說明書 68 3.2.7 工作的分解結構(WBS) 70 3.3 範圍計劃的審核 73 3.3.1 範圍計劃的核審 73 3.3.2 範圍由誰來核審 75 3.4 範圍變更的控製 76 3.4.1 範圍變更的後果 76 3.4.2 範圍變更的動因 76 3.4.3 變更的控製程序 78 [0第0]4章 項目時間管理 79 4.1 項目的生命周期 80 4.1.1 時間的特殊意義 80 4.1.2 項目管理階段性 80 4.1.3 時間管理全過程 82 4.2 活動定義及排序 83 4.2.1 活動排序的過程 83 4.2.2 活動排序三部麯 84 4.2.3 邏輯關係的錶達 86 4.2.4 網絡圖錶達[0法0] 87 4.2.5 活動串聯與並聯 89 4.2.6 排序的決策分析 90 4.2.7 排序決策的工具 91 4.3 工期與工時估算 93 4.3.1 工時估算的過程 93 4.3.2 工期的計算公式 95 4.3.3 工時估算的方[0法0] 95 4.3.4 概率統計估算[0法0] 96 4.3.5 集閤概率的概念 98 4.3.6 三點工時估算[0法0] 99 4.4 工期計劃的編製 101 4.4.1 工期計劃的程序 101 4.4.2 甘特圖與裏程碑 102 4.4.3 項目起點與終點 104 4.4.4 項目的浮動時間 106 4.4.5 項目的關鍵路徑 106 4.4.6 時間儲備的原則 108 4.4.7 工期計劃的審核 109 4.4.8 時間剛性的計劃 110 4.4.9 資源剛性的計劃 110 4.5 工期進度的控製 112 4.5.1 進度控製的過程 112 4.5.2 工期的績效跟蹤 113 4.5.3 趕工與快速跟進 115 4.5.4 關鍵路徑的移動 116 4.5.5 資源平衡的技巧 116 4.5.6 時空置換的原則 119 4.5.7 傻媳婦的新問題 120 4.5.8 進度變更的程序 122 4.5.9 管好自己的時間 123 [0第0]5章 項目成本管理 127 5.1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128 5.1.1 成本管理理論的發展 128 5.1.2 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 129 5.1.3 資金的現值與未來值 130 5.1.4 多期資金流的摺現值 131 5.1.5 貼現率的概念與構成 133 5.1.6 資金的加[0權0]平均成本 134 5.1.7 貼現率與現金流量錶 135 5.1.8 項目[0評0]估的三項指標 136 5.1.9 現金流量的決策功能 139 5.2 成本管理計劃的編製 140 5.2.1 成本計劃編製三部麯 140 5.2.2 資源計劃的編製過程 141 5.2.3 成本估算的編製過程 144 5.2.4 成本預算的編製過程 146 5.2.5 兩種預算的分配模式 147 5.2.6 成本計劃引進新概念 148 5.2.7 投入産齣模型的建立 150 5.3 成本控製及掙值分析 152 5.3.1 項目成本控製的過程 152 5.3.2 控製係統的基本原理 154 5.3.3 自動控製體係的構成 155 5.3.4 掙值分析的三個變量 156 5.3.5 掙值分析的三[0大0]功能 158 5.3.6 掙值分析的參考尺度 158 5.3.7 績效跟蹤分析與反饋 160 5.3.8 績效反饋的臨界指數 161 5.3.9 終完工成本的估算 162 5.3.10 掙值管理製度的應用 165 [0第0]6章 項目質量管理 171 6.1 質量管理概論 172 6.1.1 與質量相關的定義 172 6.1.2 質量標準涉及産[0品0] 173 6.1.3 質量觀念發展曆程 174 6.1.4 質量管理發展階段 176 6.1.5 ISO質量管理體係 178 6.1.6 質量管理七項原則 179 6.1.7 質量管理的三部麯 180 6.2 質量管理計劃 181 6.2.1 質量計劃編製過程 181 6.2.2 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182 6.2.3 質量管理流程圖[0法0] 183 6.2.4 與標杆經驗對比[0法0] 184 6.2.5 實驗設計操作原理 185 6.2.6 質量功能開發模型 187 6.2.7 質量計劃策劃路綫 188 6.2.8 確立質量管理目標 190 6.2.9 識彆客戶的期望值 191 6.2.10 確立目標三項原則 193 6.3 質量保證體係 194 6.3.1 質量保證實施過程 194 6.3.2 質量管理體係構成 195 6.3.3 規範化的溝通平颱 197 6.3.4 與質量相關的成本 199 6.3.5 質量標準檢驗錶格 200 6.3.6 管理體係三方[0評0]審 201 6.3.7 管理體係的成熟度 202 6.4 質量控製體係 204 6.4.1 質量控製操作過程 204 6.4.2 質量管理控製流程 205 6.4.3 質量控製應用工具 206 6.4.4 統計工具應用原理 207 6.4.5 統計抽樣的樣本量 208 6.4.6 質量控製圖的應用 209 6.4.7 直方圖與正態分布 210 6.4.8 因果魚骨圖的應用 213 6.4.9 邏輯關聯圖的應用 214 6.4.10 排列圖與二八定律 215 [0第0]7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217 7.1 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218 7.1.1 人力資源是項目桶底 218 7.1.2 人是項目實施的動力 218 7.1.3 管人是藝術不是科[0學0] 219 7.2 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 220 7.2.1 組織的分工閤作模式 220 7.2.2 垂直式組織管理架構 221 7.2.3 網絡式組織管理架構 223 7.2.4 矩陣式組織管理架構 225 7.2.5 項目團隊的工作流程 227 7.3 人纔的獲得與[0評0]估 228 7.3.1 獲得人纔的五種途徑 228 7.3.2 人纔[0評0]估的基本原則 229 7.3.3 人纔的綜閤[0評0]估指標 229 7.3.4 崗位要素加[0權0][0評0]分[0法0] 235 7.3.5 崗位設定與職責定義 236 7.3.6 授[0權0]原則與職責範圍 238 7.3.7 人力資源配置的工具 240 7.3.8 天纔戰略與庸纔戰略 242 7.4 激勵機製與績效考[0評0] 244 7.4.1 激勵機製的構成要素 244 7.4.2 馬斯洛需求與期望值 245 7.4.3 績效考[0評0]體係的建立 248 7.4.4 績效考[0評0]的四維指標 249 7.4.5 考[0評0]指標的[0權0]重分配 250 7.4.6 考[0評0]指標的總體定位 252 7.4.7 績效考[0評0]的實施程序 253 7.4.8 彼得定律預示的陰影 254 7.4.9 寬帶的職業晉升通道 255 7.5 團隊建設與[0領0]導藝術 257 7.5.1 團隊建設的成長周期 257 7.5.2 個人績效嚮團體轉化 259 7.5.3 團隊建設的指標體係 259 7.5.4 人力資源培訓的意義 261 7.5.5 培訓形式及培訓內容 262 7.5.6 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 263 7.5.7 影響力與[0權0]力的來源 265 7.5.8 [0領0]導者四類管理風格 266 7.5.9 [0領0]導與被[0領0]導的藝術 268 [0第0]8章 項目溝通管理 271 8.1 溝通的基礎概念 272 8.1.1 溝通的重要意義 272 8.1.2 溝通的基本原理 272 8.1.3 溝通的質量標準 273 8.1.4 溝通的五個要素 274 8.1.5 信息溝通的形式 274 8.1.6 信息溝通的渠道 275 8.1.7 信息溝通的程序 276 8.1.8 信息溝通的格式 277 8.2 溝通計劃的編製 279 8.2.1 溝通計劃編製過程 279 8.2.2 溝通計劃需求分析 281 8.2.3 溝通計劃編製方[0法0] 282 8.2.4 一個融資溝通計劃 283 8.3 增進溝通的效果 284 8.3.1 項目經理的角色 284 8.3.2 溝通中的過濾器 285 8.3.3 識彆溝通的障礙 287 8.3.4 增進溝通的效果 288 8.3.5 提高聆聽的技巧 291 8.3.6 團隊的有效溝通 292 8.3.7 産生衝突六因素 292 8.3.8 解決衝突五形式 293 8.4 報告與[0會0]議管理 294 8.4.1 口頭報告的形式 294 8.4.2 書麵報告的形式 295 8.4.3 書麵報告的技巧 296 8.4.4 [0會0]議籌備與管理 297 8.4.5 [0會0]議溝通的[0優0]劣 299 8.4.6 書麵溝通的[0優0]劣 300 8.4.7 網絡溝通的[0優0]劣 301 8.5 項目的文檔管理 303 8.5.1 檔案係統的建立 303 8.5.2 檔案的檢索係統 304 [0第0]9章 項目供應管理 305 9.1 項目供應管理概論 306 9.1.1 資源獲得性供應管理 306 9.1.2 供應管理的重要意義 307 9.1.3 供應鏈涉及的乾係人 309 9.1.4 供應鏈形成的三要素 310 9.1.5 項目供應管理全過程 311 9.2 供應的決策和計劃 312 9.2.1 項目供應計劃的編製 312 9.2.2 供應管理的根本決策 314 9.2.3 采購決策的基本要點 316 9.2.4 選擇適[0當0]産[0品0]的原則 317 9.2.5 爭取有利的閤同價格 319 9.2.6 佳訂貨批量與周期 321 9.2.7 供應[0商0]的[0評0]估與選擇 323 9.2.8 爭取有利的交易條件 324 9.3 采購的實施與管理 327 9.3.1 采購實施的交易流程 327 9.3.2 采購實施的管理流程 328 9.3.3 市場行情調研與詢價 329 9.3.4 采購閤同的基本條款 330 9.3.5 閤同洽談與談判技巧 331 9.3.6 供應鏈的建立與維護 333 9.3.7 項目招標模式與流程 335 9.4 采購的控製與收尾 338 9.4.1 供應係統的組織控製 338 9.4.2 采購閤同的實施控製 339 9.4.3 采購閤同的收尾管理 340 [0第0]10章 項目風險管理 341 10.1 風險的概念 342 10.1.1 項目風險的定義 342 10.1.2 風險的認[0知0]狀態 343 10.1.3 項目風險的分類 344 10.1.4 項目風險的特徵 345 10.1.5 風險管理三階段 347 10.1.6 風險管理的目標 349 10.2 風險的識彆 350 10.2.1 風險識彆的過程 350 10.2.2 風險識彆三段論 351 10.2.3 風險識彆的結果 351 10.2.4 風險因素分析[0法0] 352 10.2.5 過程跟蹤分析[0法0] 353 10.2.6 風險識彆流程圖 354 10.2.7 頭腦風暴識彆[0法0] 356 10.2.8 風險孕育的溫床 358 10.3 風險的[0評0]估 360 10.3.1 風險[0評0]估的過程 360 10.3.2 風險[0評0]估的指標 361 10.3.3 風險的概率[0評0]估 363 10.3.4 風險綜閤[0評0]估[0法0] 364 10.3.5 加[0權0]平均量化錶 365 10.3.6 盈虧平衡點分析 367 10.3.7 要素敏感性分析 370 10.3.8 風險分析概率樹 371 10.3.9 階段性風險分析 374 10.4 風險的應對 375 10.4.1 風險應對的過程 375 10.4.2 風險承擔的底綫 376 10.4.3 風險應對的措施 378 10.4.4 風險的應對機製 382 10.5 風險的控製 383 10.5.1 風險控製的過程 383 10.5.2 風險的管理計劃 384 10.5.3 風險的控製係統 385 10.5.4 風險控製的流程 386 |
說實話,我過去對項目管理類的書籍總是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很多書都是把國外的成熟理論生硬地搬過來,缺乏對本土化實踐的考量。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結構上組織得極其嚴謹,從項目願景的設定到最終的收尾驗收,每一步都有詳盡的步驟拆解。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乾係人管理”的深度剖析。作者並沒有停留在“識彆乾係人”的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根據不同乾係人的權力、利益和影響力,製定齣差異化的溝通策略。比如,對於那些“高權力、低興趣”的乾係人,如何用最節省時間的方式保持他們的滿意度,書中給齣的建議簡直是職場智慧的結晶。我馬上在手頭的一個跨部門協作項目中應用瞭其中的“影響/權力矩陣分析法”,效果立竿見影,原本僵持不下的會議氛圍一下子變得有章法瞭。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告訴你“要做什麼”,而在於告訴你“如何用最有效率和最少摩擦的方式做到”。它就像是一份項目經理的“生存指南”,充滿瞭久經沙場的經驗之談,讀起來酣暢淋灕,少瞭一些學院派的空洞,多瞭幾分江湖的實戰智慧。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張弛有度。它的結構設計遵循瞭一種遞進的學習麯綫,開篇的理論鋪墊紮實,然後逐漸深入到工具和技術的應用層麵。我發現它在講解掙值管理(EVM)這種偏量化、偏財務的內容時,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而是通過具體的項目預算和進度數據進行沙盤推演,讓那些原本讓我頭疼的指標變得直觀易懂。此外,書中對於“項目文化”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認為,一個成功的項目,其背後的組織文化和團隊價值觀至關重要。他提供瞭一些建立高績效項目文化的具體策略,比如如何通過授權來激發團隊的主人翁精神,如何構建一個鼓勵試錯和快速迭代的環境。這讓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拔高瞭,不再局限於流程和工具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領導力和組織發展的高度。這本書的每一章末尾都有一個“自檢清單”,這對我來說極其有用,它幫助我鞏固瞭剛剛學到的知識點,並能立刻對照自身的工作狀態進行反思和改進。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讀起來非常順暢自然,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同行在跟你麵對麵交流心得。作者在講解復雜的項目管理流程時,總能用最貼近實際的案例來做支撐,讓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精髓。我特彆欣賞它對“軟技能”的重視,很多項目之所以失敗,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溝通、協調和團隊建設齣瞭岔子。這本書沒有迴避這些難題,而是提供瞭很多實操性極強的建議,比如如何有效地召開項目啓動會,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意見分歧等等。特彆是關於風險識彆和應對的那一章,邏輯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絕,它不僅僅是羅列風險清單,更是教你如何建立一種持續性的風險意識。讀完後感覺自己對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掌控力都大大增強瞭,不再是對著一堆理論術語發懵,而是心中有數,步步為營。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也做得非常用心,彩色圖示的使用恰到好處,沒有喧賓奪主,反而極大地輔助瞭理解,尤其適閤我這種需要視覺輔助來記憶復雜概念的讀者。它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閤,是近年來我讀到的最實用的一本管理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本以為它會集中火力在某個特定的項目管理方法論上,比如敏捷或者瀑布,但它更像是一本“融會貫通”的百科全書,巧妙地將主流方法論中的最佳實踐提煉齣來,並放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進行審視。作者對“範圍蔓延”(Scope Creep)的論述尤其深刻,他用生動的比喻解釋瞭為何需求變更如此難以控製,並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變更控製流程。我特彆喜歡它對項目收尾階段的重視。很多管理者往往在項目交付後就鬆懈下來,忽略瞭知識沉澱和經驗迴顧的重要性。這本書詳細闡述瞭如何進行“經驗教訓總結”(Lessons Learned),並強調瞭如何將這些教訓融入到未來的項目啓動階段,形成一個良性的管理閉環。這種係統性的思維模式,是很多單一技能培訓書籍所不具備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做項目”的書,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項目管理者”的心法秘籍。對於想要從基層項目協調員晉升到高級項目經理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思維升級路徑。
評分我是一個追求效率的實踐者,對那些講瞭半天理論卻找不到著力點的書非常反感。慶幸的是,這本《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在理論深度和操作指南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書中對資源平衡和衝突解決的章節,簡直是為我們這種常年跟各種職能部門打交道的項目經理量身定製的“衝突處理手冊”。它詳細分析瞭資源競爭的根本原因,並提供瞭一套基於協商和共贏的談判技巧。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教你如何使用甘特圖或關鍵路徑法,更強調瞭在應用這些工具時,如何根據項目的具體復雜度和不確定性來靈活調整工具的使用粒度。比如,在高度不確定的創新項目中,過度精確的傳統計劃反而會成為束縛,此時應該側重於迭代和反饋機製的建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成熟穩重,沒有太多浮誇的自我標榜,而是用事實和邏輯說話,透著一股子踏實可靠的氣質。它真正做到瞭將“融會貫通”四個字落實到紙麵上,是對項目管理知識體係的一次全麵且深刻的梳理與整閤,值得反復研讀和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