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
定价:100.00元
作者:吴冠中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6-1
ISBN:9787020104055
字数:338000
页码:4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624154
编辑*
这本自传,吴冠中分三部分书写:*部分叙生命之流,记述自己思想感情的成长、发展、转变与衰退。第二部分是“局部放大图”,讲述有关生活、文艺观,其中不少文章都是当年针对现实而发,并引起过强烈反响和争议。第三部分是年表。此外,书中他还描绘了林风眠、潘玉良、潘天寿、徐悲鸿、卫天霖、江丰、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历史影像。全书以他爱憎分明的性情、直言不讳的真诚、富有激情的文笔,详述了一位艺术家的人生旅程、无尽的凡人心事。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目录
一生命之流
家贫·个人奋斗·误入艺途
公费留学到巴黎·梦幻与现实·严峻的抉择
故园·炼狱·独木桥
严寒·酷暑·土地
艺海沉浮,深海浅海几巡回
年龄飞升,看寰宇块垒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二此情此景
水乡青草育童年
父亲
母亲
歧途
走出象牙塔目录
一生命之流
家贫·个人奋斗·误入艺途
公费留学到巴黎·梦幻与现实·严峻的抉择
故园·炼狱·独木桥
严寒·酷暑·土地
艺海沉浮,深海浅海几巡回
年龄飞升,看寰宇块垒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二此情此景
水乡青草育童年
父亲
母亲
歧途
走出象牙塔
忆初恋
望尽天涯路
而立与不惑
他和她
风景写生回忆
黄金万两付官司
杂记狂人
毁画
展画伦敦断想
蜂蝶何处觅芬芳
巴黎札记
又见巴黎
土土洋洋洋洋土土
绘画的形式美
关于抽象美
内容决定形式?
风筝不断线
评选日记
美盲要比文盲多
水墨行程十年
说“变形”
是非得失文人画
扑朔迷离意境美
邂逅江湖
三方净土转轮来:黑、白、灰
比翼连理
笔墨等于零
一画之法与万点恶墨
风格
三吴冠中年表
作者介绍
吴冠中(1919—2010),笔名“荼”。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校。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次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数十年来历经坎坷,苦恋家园,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湾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艺术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印尼国家展览馆等处举办个展数十次。出版画集100余种,文论集、散文集80余种。1991年获法国文化艺术*高勋位。1993年获巴黎市金勋章。2002年3月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通讯院士。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文摘
暂无
媒体*
暂无
初次接触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源于一本画册,那泼墨写意的江南水乡,那抽象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笔触,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虽然我未能亲眼拜读《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但仅凭那些流传于世的画作,我便能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澎湃与孤独,以及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沉眷恋与大胆革新。我常常想象,在吴先生挥洒笔墨的瞬间,他脑海中闪烁的是怎样的光芒?是孩提时代江南水乡朦胧的烟雨,还是留学法国时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冲击?是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召唤,还是对艺术语言孜孜不倦的探索?他的画作,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共鸣。即使不了解他的个人经历,光是欣赏他的画,也能窥见他艺术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那些色彩的碰撞,线条的纠葛,构图的巧妙,无一不透露出艺术家对世界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的理解。我期待着,能有机会通过他的自述,更深入地理解这位艺术巨匠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如何“负丹青”,又如何以丹青回馈这个世界。
评分尽管我尚未阅读《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但每次在艺术展览中看到吴冠中的作品,我都会被深深吸引。他的画作,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那些简洁而充满张力的线条,大胆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以及独特的空间处理方式,无不展现出他非凡的艺术才华。我经常在想,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吴冠中先生如此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在故乡江南的童年记忆,还是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岁月?是在传统山水画的浸润,还是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洗礼?我很好奇,在《我负丹青》这本书中,他是否会详细讲述他如何从一个传统的中国青年,成长为一位将东方意境与西方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大师。他的自传,我想一定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沉思考。我期待着,通过他的文字,能够触摸到他创作的脉搏,理解他“为艺术而生,为人民而画”的初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略知一二的爱好者,我对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早有耳闻,但很遗憾,始终未曾有机会翻阅他的《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我曾多次在博物馆和画廊中驻足欣赏他的作品,那些既有东方韵味又不乏西方现代感的形式,总让我沉醉其中。他的画,像是跳跃的音符,又像是流动的诗篇,将抽象与具象巧妙地融合,勾勒出他对山川河流、江南水乡的深情。我常常思考,一位艺术家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是如何在坚守传统与拥抱变革之间寻找到平衡的?他的“黑白灰”理论,他的“点线面”构图,他的“风格多样化”,每一个词条背后,都蕴含着怎样的思考和实践?我深信,他的自传,绝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更可能是一部关于艺术探索、文化思考、乃至时代变迁的深刻剖析。通过他的文字,我渴望了解那些塑造了他艺术风格的关键时刻,那些影响了他创作理念的导师和友人,以及他对中国艺术未来发展的期许。
评分虽然我还没有阅读《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但我对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早已心生景仰。每次看到他的画,我都会被那份独特的韵味所吸引。他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又不乏西方现代艺术的张力,仿佛一座连接古今、融汇中西的艺术桥梁。我经常在想,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他又如何用这门语言,去描绘他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我想,他的自传,一定充满了智慧与哲思。在书中,我期待能读到他关于艺术教育的深刻见解,关于文化传承的独到思考,以及他对人生、对艺术的真挚情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感受他“负丹青”背后所蕴含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
评分我深知吴冠中先生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但一直未能拜读他的《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每一次与他的画作“不期而遇”,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他笔下的江南,不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精神的寄托。那错落有致的黑白灰,那疏密有间的线条,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记忆与情怀。我常常在想,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平衡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现实的?他如何将自己对家国、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通过画面传递给观者?我想,《我负丹青》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揭示这些谜底。我渴望了解,在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探索之路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喜悦,有哪些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我期待着,他的文字能够带我走进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与他一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