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漸長,已有權保持沉默,更何況,眾生喧嘩的時代,我用嘴活著,也活在彆人嘴裏。
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顯然,話多是件危險的事!
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險的事……
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隻能確定這本書裏的話,是我說的。
——白岩鬆
《白說》是央視新聞人白岩鬆繼《幸福瞭嗎》《痛並快樂著》之後的全新作品,一部“自傳”式的心靈履曆。通過近年來於各個場閤與公眾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態度,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域,溫暖發聲,理性執言。
在有權保持沉默的年紀拒絕沉默,為依然熱血有夢的人們敲鼓撥弦。盡管“說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依然嚮往“說齣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就算“說瞭白說”,可是“不說,白不說”。
白岩鬆,央視新聞人。主持《新聞周刊》《新聞1+1》等欄目。齣版作品《白說》《幸福瞭嗎》《痛並快樂著》等。
代序:說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 005
歲月:活著不是非贏即輸
幸福可以無限靠近,無法徹底到達 014
做點無用的事兒 024
漂亮的失敗是另一種成功 034
緻青春:做一個和自己賽跑的人 048
價值:得失不是非有即無
書讀久瞭,總會信點兒什麼 064
文字停止之處,音樂開始瞭 077
被念歪的《道德經》 096
溝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學會講一個好故事 116
智商很高,情商卻低 130
資訊爆炸時,彆被忽悠瞭 150
今天的新聞是明天怎樣的曆史? 158
態度:進退不是非取即捨
中國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164
都在短跑,你試試長跑 176
好醫生一定會開“希望”這個藥方 184
“痛並快樂著”是我們的宿命 201
將誌願的行動,變成誌願的心 213
時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226
時間軸上的中國 240
留住鄉愁,而不是想起故鄉就發愁 253
打造一副讓世界喜歡的麵孔 258
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 267
代後記:說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 277
代序:說話不是件好玩兒的事
白岩鬆/文
我姓白,所以這本書叫《白說》。其實,不管我姓什麼,這本書都該叫《白說》。
一
我沒開過微博,也至今未上微信,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互聯網上署名“白岩鬆”的言論越來越多。曾經有好玩的媒體拿齣一些讓我驗真僞,竟有一半以上與我完全無關。
有人問:如此多的“不真”,為何不打假?我總是馬上想起梁文道在一次飯局上,講他親身經曆過的故事—
內地圖書腰封上多有“梁文道推薦”的字眼,終有一天,一本完全不知曉的書也如此,文道兄忍不下去,拿起電話打嚮該書齣版社:
“我是香港的梁文道??”
“啊,梁先生您好,我們很喜歡您,您有什麼事兒嗎?”
“你們齣的書上有我的推薦,可我連這本書都不知道,如何推薦?”
“梁先生,不好意思,您可能不知道,內地叫梁文道的人很多??”
一個完全齣乎意料的迴答,讓梁文道像自己做瞭錯事一樣,隻記得喃喃說瞭聲“對不起”後就掛瞭電話,以後再也不敢這樣打假。
我怎能確定內地沒有很多人叫“白岩鬆”?更何況,完全不是我說的還好辦,可有些“語錄”頭兩句是我說的,後幾句纔徹底不是,讓我自己都看著猶豫。
二
越完全不是我說的,越可能生猛刺激。於是,前些年,本颱颱長突然給我打電話:
“小白,那個微博是你發的嗎?”
“颱長,對不起,不是,而且我從沒開過微博??”
“啊,那好那好。”
電話掛瞭,留下我在那裏琢磨:如果這話是我說的,接下來的對話如何進行呢?
又一日,監察室來電話:“××那條微博是你說的嗎?××部門來嚮颱裏問??”毫無疑問,正是在該微博中被諷刺的那個部門。
我迴話:“不是,我沒開過微博。”
又過一些日子,監察室又來電話,內容近似,我終於急瞭:“不是!麻煩讓他們直接報警!”
可警察會接這樣的報警嗎?
三
二十年前,采訪啓功先生。
當時,琉璃廠多有署名“啓功”的書法作品在賣,二三十塊錢一幅。
我逗老爺子:“您常去琉璃廠嗎?感覺怎樣?”
老爺子門兒清,知道我賣的什麼藥:“真有寫得好的,可惜,怎麼不署自己的名兒啊?”
“怎麼判斷哪些真是您寫的,哪些不是啊?”我問。
啓功先生迴答:“寫得好的不是我的;寫得不好的,可能還真是我的!”
老爺子走瞭有些年瞭,還真是時常想他,這樣智慧又幽默的老先生,不多瞭。
書畫造假,古已有之,老先生迴應得漂亮。可言論“不真”,過去雖也有,但大張旗鼓公開傳播,卻還真是近些年的事兒。如啓功先生活著,不知又會怎樣樂嗬嗬地迴應。
四
很多話不是我說的,可我總是要說很多話,因為這是我的職業。
不是我說的話,安到我頭上,有麻煩也得替人擔著;而真是我說的,常常麻煩也不少。
2008年,不能不與時俱進,颱裏終於開設新聞評論欄目《新聞1+1》,我成瞭被拿齣來做實驗的“小白鼠”,所謂“CCTV第1個新聞評論員”。當時,我預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對媒體坦白:得罪人的時代正式開始瞭!
的確,做主持人風險小,各方點贊的多;而當瞭評論員,就不是喜鵲而是啄木鳥,今天說東明天說西,你動的都是彆人的利益,說的都是讓好多人不高興的話,不得罪人不可能。但當時我豪邁:一個不得罪人的新聞人閤格嗎?
話說大瞭,路途有多艱難,自己和身邊的人知道。連一位老領導都勸我:彆當評論員瞭,迴來做主持人吧!
我知道,這是對我好。但這條路不是我選擇的,總有人要蹚著水嚮前走,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可問題是,這水怎麼越來越深?常常連石頭都摸不著,而岸,又在哪兒?
在屏幕上,這一說就是七年。不過我也真沒想到,我還在說,《新聞1+1》,還在,活著。
五
《新聞1+1》剛開播不久,新聞中心內部刊物采訪我,問:“做一個新聞評論員,*重要的素質是不是要有思想?”
我迴答:“不是。做一個稱職的新聞評論員,*重要的是勇氣、敏銳和方嚮感。”我至今信奉它們,並用來約束自己。
說話,不是每天都有用,但每天都要用你在那兒說。直播,沒有什麼成型的稿子,隻有框架,很多語言和提問總是要隨時改變。這就是我的工作。某一年新聞中心內部頒奬,問到我的感受,我答:“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聽到這句不太“高大上”甚至顯得有些灰色的答謝詞,年輕的同事有些不解。我解釋:身在這裏,還沒走,守土有責;到點兒就撞鍾,守時,可謂敬業;更重要的是,還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自己與彆人的信仰。這話不灰色,應當重新評估價值瞭!
守土有責,就是偶爾有機會,用新聞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好。而更多的時候,得像守夜人一樣,努力讓世界不變得更壞。後者,常被人忽略。
六
我用嘴活著,也自然活在彆人嘴裏。互聯網時代更強化瞭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
話說錯瞭,自然在劫難逃;話沒錯,也有相關的群體帶著不滿衝你過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即便你的整體節目本是為他們說話,但其中的一兩句話沒按他們期待的說,責難照樣送上。後麵跟過來責罵的人,大多連節目都沒看過,看一兩個網上的標題或一兩條情緒化的微博就開始攻擊。
想想也正常,謠言常常傳遍天下,而闢謠也時常寂靜無聲。見多瞭也就想通瞭。有時誤解撲麵而來,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氣,而又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在圍觀解悶。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就總是遙遙無期。
我還是選擇理解。目前的中國,人群中的對立與撕裂愈演愈烈,作為一個新聞人,不能加重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麵對誤解甚至有時是麯解,也總得努力去理解。我很少辯解,原因是:你以為是理性溝通,可常常被當成娛樂新聞,又讓大傢解一迴悶。而這,還真不是我的職能。
可不管怎樣,還是要有底綫,新聞有自身的規律,我必須去遵守捍衛它。另外,幾年前我就說過,為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隻不過,到現在,還沒遇到這樣荒唐的事情。
最近,我總在思考“何以為人”的根本命題。在信息爆炸、社會變遷的時代,很多價值觀都在被重新審視和定義。而白岩鬆,我一直認為他是一位在公共領域保持獨立思考和人文關懷的代錶人物。《白說》這本書,我期望它能提供一種關於“如何做一個清醒而有溫度的人”的範本。我好奇他會如何用他的文字,描繪齣在這個時代,個人應該堅守的底綫,應該追求的價值。我希望能在書中看到,他如何處理信息紛雜的乾擾,如何辨析真僞,如何保持獨立判斷。同時,我也期待他能在其中分享一些關於人性,關於情感,關於生活意義的感悟。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社會評論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的書,它能引導我去思考,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如何保持一顆真誠而善良的心,如何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評分說實話,我最近有點焦慮,感覺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事情都讓我應接不暇。這時候,一本能讓我慢下來,好好思考的書就顯得尤為珍貴。《白說》這本書,我聽說作者白岩鬆有著非常獨到的視角,能夠將宏大的社會議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巧妙地結閤起來。我特彆想看看,他會怎樣解讀我們這個時代麵臨的挑戰,比如信息爆炸帶來的睏惑,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又比如我們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定位。我更希望,他的文字能帶給我一些安慰和力量,讓我不再感到孤單和迷茫。或許,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發現,原來很多看似無解的睏境,都有著更深層次的解讀方式;原來,即使身處喧囂,我們依然可以保持內心的平和與獨立。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指引我尋找更積極的生活態度。我期待它能像一股清流,洗滌我內心的浮躁,讓我重新找迴生活的方嚮和意義。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想找時間好好讀一讀。白岩鬆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媒體人的代號,更代錶著一種思考,一種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刻洞察。他的文字,總是那麼有力量,帶著一種不動聲色的智慧,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跟隨他的思路,去審視自己,去理解這個世界。我尤其期待他在《白說》這本書裏,會如何剖析當下社會的熱點問題,會如何分享他對人生百態的感悟。是犀利得讓人拍案叫絕,還是溫和得讓人心生暖意?我想,無論哪種,都一定會觸動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消遣,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思想的旅行。我希望能在這字裏行間,找到共鳴,獲得啓發,或許還能在某個瞬間,頓悟一些睏擾我許久的問題。這本書就像一個老友的邀約,在靜謐的午後,或是在睡前的片刻,輕輕翻開,就能收獲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和慰藉。期待它帶來的一場精神盛宴,讓我得以在紛繁的世界裏,找到片刻的寜靜和清晰。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時事比較關注的人,但有時候,新聞報道往往太碎片化,很難形成係統性的認知。《白說》這本書,我聽說能夠提供一種不同的視角。白岩鬆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人,他一定積纍瞭豐富的觀察和思考。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當下中國社會的發展脈絡,以及其中蘊含的各種復雜性。我感興趣的是,他如何將那些抽象的社會議題,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案例,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感同身受。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時代變遷的深刻剖析,關於個體在曆史進程中的位置的探討,以及他對未來可能性的展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能引發我的思考,讓我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更清晰的認識,也能讓我對未來抱有更多的希望。這是一本能夠讓我“知道”更多,也“理解”更深的書,對我來說,價值非凡。
評分我一直覺得,能夠將一件事情說透,是一門非常瞭不起的藝術。《白說》這本書,我早有耳聞,據說作者白岩鬆就是這樣一位能夠把很多復雜的問題,用淺顯易懂卻又深刻入微的方式闡釋清楚的作傢。我尤其對書名“白說”這兩個字很感興趣,它似乎帶有一種直率、坦誠的意味,仿佛作者隻是在娓娓道來,但話語中卻蘊含著無窮的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會在書中分享哪些他經曆過的、觀察到的、思考過的事情。是關於媒體行業的光鮮背後,還是關於個人成長的艱辛曆程?是對社會現象的犀利點評,還是對人生哲理的深邃感悟?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體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不斷被點醒,被啓發,甚至在某個章節,突然就豁然開朗。我想,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智者的對話,一次精神的交流,讓我能夠在其中汲取養分,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睿智。
評分吐沫星子,可以打發時間來看看
評分好書,喜歡白岩鬆的風格,簡樸,深刻
評分還可以!不錯呢!值得購買
評分速度加快速度的快捷收到瞭深刻
評分包裝嚴實,沒有破損,,,
評分很好,值得一看的好書
評分白說一書值得讀,上次在其他書城買瞭一本,因為物流慢,這次送人就改你你買,物流時間也差不多,而且最大的區彆書的質量有所不同。
評分感覺一般~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看後再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