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平脉辨证治专病---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
原价:68.00元
作者:田淑霄 等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513218108
字数:500000
页码:69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入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点: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
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
其中,本书在论述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基本信息
书名:平脉辨证治专病---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
原价:68.00元
作者:田淑霄 等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513218108
字数:500000
页码:69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第一章冠心病
第一节概述
一、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总体思路
(一)疼痛
(二)胸闷、喘憋、短气
(三)心悸
二、对38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粗略分类和用方统计
第二节经典引述
一、《内经》《难经》相关条文
(一)六淫
(二)七情
(三)内生五邪
(四)正虚
(五)五脏相传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
(一)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
(二)热郁
第二章 高血压病
第三章 发热
第四章 肝风
第五章 咳嗽
第六章 头痛
第七章 不寐
第八章 汗证
第九章 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 论少阳病小柴胡汤本质及应用
内容提要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对各类专病的具体诊疗做了深入生动地阐释和解析。
本书所论述的专病,括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汗证、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本书以“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思想贯彻其中,尤其突出三点:
一、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
二、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三、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
其中,本书在论述常见专病的过程中,尤其突出体现了“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中医研究者及中医医学生阅读。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目录
第一章冠心病
第一节概述
一、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总体思路
(一)疼痛
(二)胸闷、喘憋、短气
(三)心悸
二、对38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粗略分类和用方统计
第二节经典引述
一、《内经》《难经》相关条文
(一)六淫
(二)七情
(三)内生五邪
(四)正虚
(五)五脏相传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
(一)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
(二)热郁
第二章 高血压病
第三章 发热
第四章 肝风
第五章 咳嗽
第六章 头痛
第七章 不寐
第八章 汗证
第九章 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 论少阳病小柴胡汤本质及应用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这个名头。这两位老中医在中医界可谓是德高望重,他们的学识和临床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一直对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风格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他们在辨证论治方面的独到见解。这本书如果能够收录他们关于脉学在各专病治疗中的应用,那绝对是价值连城。我尤其想了解,在面对同一个疾病时,李老和田老会如何通过不同的脉象来辨析病机,并采取差异化的治疗策略。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他们是如何传承中医经典,又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我期待看到书中能够穿插一些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从医感悟,这些往往比纯粹的理论知识更能打动人,也更能启发我们后辈。如果书中还能附带一些他们的代表性医案,并对治疗思路进行详细剖析,那将是对我们学习者极大的帮助。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脉学与各科疾病关系的著作。市面上的脉学书籍,要么过于侧重理论,要么过于零散,很少能像这本书这样,将“平脉”与“辨证治专病”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阐释“平脉”这一基础而又关键的诊断方法,如何将其应用于具体疾病的辨证分析中。是会从脉象的基本形态出发,逐步深入到不同脉象的组合所代表的病机,进而推导出相应的治疗方药吗?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脉诊分析,以及名老中医是如何通过精妙的脉诊,拨开迷雾,直指病灶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详实的图文解析,比如不同脉象的示意图,或者名老中医亲自演示脉诊过程的视频(虽然这是纸质书,但可以想象那种直观性),那就再好不过了。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脉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让我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我对中医脉诊一直都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它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技艺。这本书的题目——“平脉辨证治专病”,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它抓住了中医诊断的核心。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平脉”这一基本功,来“辨证”,进而“治专病”。也就是说,它应该不仅仅是列举各种脉象的名称和含义,而是要说明,当出现某种脉象时,我们应该如何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系统性的辨证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指导,比如,面对一个心脏病的患者,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切脉来判断是属于心血瘀阻还是心气不足,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脉象选择不同的方药。如果书中还能收录一些针对不同专病的典型脉案,并对治疗过程进行细致的讲解,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就觉得它应该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脉诊又是辨证论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本书的题目“平脉辨证治专病”,准确地概括了中医的临床思维过程。我非常渴望从中学习到如何将看似抽象的脉象,转化为具体、明确的病机认识,并最终指导临床治疗。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针对不同的内、外、妇、儿科疾病,都有哪些典型的脉象特征,以及这些脉象背后所代表的病理机制。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临床案例,让我能够看到名老中医是如何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通过精细的脉诊,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果书中还能分享一些关于脉诊技巧和注意事项的经验总结,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简直是惊喜万分!一直以来,对中医的脉诊都充满好奇,觉得它既神秘又博大精深。这本书的标题——“平脉辨证治专病”,就深深吸引了我。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直指“专病”,这让我觉得它非常实用,能够真正解决临床上的问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脉象的变化来诊断具体疾病,比如某个脉象可能预示着什么内科、外科、妇科甚至儿科的常见病,以及针对这些病,中医的治法是如何与脉象紧密结合的。我希望它能提供大量的病案分析,让我看到真实的医案是如何一步步从望闻问切到辨证施治的。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李士懋、田淑霄两位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那就更好了,毕竟他们的学识和医术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跟着大师学习,总能事半功倍。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非常高,相信它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脉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