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養好元氣不生病-中華神針趙天纔的養生智慧
定價:20元
作者:趙天纔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478266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元氣決定健康與壽命。”這是93歲老中醫趙天纔行醫生涯的*深體會,也是《養好元氣不生病》一書的核心理念。
趙天纔12歲隨父來到上海,受當時上海中醫蔣懷仁的影響,走上從醫道路。自創多種帶氣針灸絕技,70多年來已為海內外80餘萬人次解除病痛,受到外醫學界以及廣大病者的尊重與敬仰,被譽為“中華神針”。
“人活一口氣,我們的一生就是為瞭這個氣,這個氣就是元氣。”元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它充貫全身運行不息,關係著人體的健康與壽夭。怎樣纔能保證元氣充盈呢?趙天纔老中醫一邊治病求診人,一邊潛心研究醫學,將氣學、武學、醫學,整閤成獨特的扶陽養元的調理理論,在此基礎上獨創“元氣藥灸、元氣藥油、元氣丹方”三聯療法,提煉齣多種行之有效的元氣調理方法,用於亞健康和慢性病的防治調理,讓更多的人懂得如何養好元氣自強自健。
趙天纔還教授瞭如何補氣養元的方法,鼓勵讀者百日築基,將健康的密鑰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本“秘籍”不僅是懸壺者,更是中國人補氣養元的寶典。
(何麗川)
內容提要
《養好元氣不生病》主要介紹93歲老中醫、中華神針趙天纔的養生觀及其醫療實踐,含有趙天纔本人的寶貴的養生經驗和療方。“元氣決定健康與壽命。”這是趙天纔從醫70餘年來的深體會,也是他健康長壽的法寶。趙天纔對元氣現象和元氣功能的介紹,讓人們認清元氣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書中列舉瞭一般人沒有意識到的損傷元氣的生活習慣和治病方法,對現代人有普遍的啓示意義。《養好元氣不生病》還解釋瞭常見元氣虧虛癥的調理,以及一些常見病的元氣調理方法。對於廣大保健養生的人們來說,《養好元氣不生病》還介紹瞭簡單、方便、不花錢但實際上很珍貴的補氣方法。尤其適閤於慢性病患者和亞健康人群,是增強人體自愈能力的良好方法。
目錄
作者介紹
趙天纔,上海老中醫,現年93歲。從醫70年。
1923年齣生於江蘇淮陰,12歲隨父到上海,受當時上海中醫蔣懷仁的影響,走上從醫道路。蔣懷仁是的族叔,也是當時中國個開辦中西結閤診所的醫生。後又拜在中醫何春秀、武術名傢馬良行門下,潛心學醫習武,刻苦鑽研攔手拳和攔手氣功從未間斷。
趙天纔自創多種帶氣針灸絕技,並融閤氣學、武學,獨創“以針行氣、以藥導氣”的元氣調理理論,70多年來已為海內外80餘萬人次解除病痛。幾乎所有的上海媒體都熱忱報道過趙老的事跡,多傢電視颱播齣過趙天纔的專題訪談,由香港陽光衛視拍攝的“中華神針”專題片在美國、印度尼西亞、法國、文萊、中國颱灣、澳大利亞等四十多個國傢和地區播齣,慕名而至的中國人和外國人絡繹不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踏實感和力量感。在這個充斥著焦慮和不確定性的社會裏,我們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而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他豐富的經驗和深邃的智慧,為我指明瞭一條清晰的方嚮。它讓我明白,健康並非遙不可及,也非隻屬於少數人。通過學習和實踐書中的養生方法,我們可以逐步改善身體的狀況,提升生命的質量。我不再是那個被動接受疾病的個體,而是開始主動地去創造和維護屬於自己的健康。這種賦權的感覺,讓我對未來充滿瞭信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養生指南,更是一份關於如何活齣精彩人生的寶貴饋贈。
評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迴歸自然”的呼喚。它並非鼓勵我們完全脫離現代生活,而是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引導我們去尋找內心深處的寜靜和身體的平衡。那些關於順應天時、調整作息、飲食有節的論述,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我開始意識到,我們並非獨立的個體,而是自然生態係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的規律相悖時,疾病便隨之而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養生,不是對抗,而是和諧。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身,並與環境和諧共處的能力。這種理念,在當下這個提倡可持續發展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配色既古樸又不失現代感,那幾筆淡雅的水墨風格圖案,讓人在翻開書頁之前就感受到一種寜靜祥和的氣息。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幾個燙金的小字,在燈光下閃爍著低調而又尊貴的光芒,似乎預示著裏麵蘊含著的是不凡的智慧。書的紙張也選得很好,觸感溫潤,油墨印刷清晰,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像捧著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藝術品。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養生智慧,能夠配得上如此考究的包裝。我對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閤的理念一直很感興趣,所以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已經成功勾起瞭我探索其內涵的強烈欲望。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是一種久違的關於“根本”的思考。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總是習慣於追逐各種新奇的養生法,從各種渠道獲取碎片化的健康知識,仿佛隻要掌握瞭這些“術”,就能一勞永逸。然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忽略瞭最基礎、最核心的東西?那些看似簡單卻被遺忘的日常習慣,那些與我們生命力息息相關的內在運作,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去關注和養護的。它讓我意識到,很多疾病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長期失衡的結果。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治病”,更是一種關於如何“不生病”的哲學,一種對生命本源的尊重和迴歸。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嘗試從更深層次去理解身體發齣的信號。
評分我一直對中醫的博大精深充滿瞭好奇,但往往因為理論的晦澀難懂而望而卻步。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易於理解。作者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復雜的養生理念娓娓道來。我仿佛能夠看到趙天纔大師在臨床上運用神針的場景,感受到他對病患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它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共鳴。我發現,原來中醫養生並非高不可攀,它就蘊藏在我們日常的點滴之中,隻要用心去感受,去實踐,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極大地降低瞭我學習中醫養生的門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