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

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庆云张志毅... 编
图书标签:
  • 反义词
  • 词典
  • 辞海
  • 语言学
  • 参考工具书
  • 汉语
  • 词汇
  • 教育
  • 学习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45176
商品编码:23529406831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
  • 作者:编者:张庆云//张志毅
  • 定价:98
  • 出版社:上海辞书
  • ISBN号:978753264517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1-0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1130
  • 字数:1600千字

内容提要

张庆云、张志毅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 第3版)(精)》是“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 种,共收反义词3000余组、17000余条。其中,大多 为词,少量是语素或短语。本书所收大多是共同义素 相同、词性相同、个性义素相对或相反的词;主要收 录现代汉语语词,也兼收常见的古代汉语的词语;主 要受普通话词语,也兼收常见的方言词语;主要收语 文性词语,也兼收常见的百科性的词语。书中词目注 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每个词目后有 释义和举例。释义简明,指明反义词的基点和划定反 义词的义域。举例尽可能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 提示反义词的多种用法特征。书后附有《词目音序索 引》,查检方便,可供学校师生、语文爱好者与工作 者、写作者与翻译工作者查检反义词。
    

目录

反义词词典编纂法(代序)
凡例
正文
词目音序索引
后记


《古籍珍品:宋代文人诗选集》 导言 宋代,一个文风鼎盛、诗歌流传千古的时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更是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雄心壮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婉约、豪放交织的诗篇,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独特精神面貌与审美趣味。 本书《古籍珍品:宋代文人诗选集》并非仅仅是对唐诗的简单延续,而是宋代文人基于对世界、社会和个体生命更深层次的体悟,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范式。本书精选了北宋与南宋时期,如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大家,以及大量被现代研究者忽视的宋代中下层文人的诗作,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宋代诗歌画卷。 第一编:北宋的勃兴与气象 北宋(960年—1127年)初期,社会矛盾与文人精神的觉醒交织。宋太祖、宋太宗的重文抑武国策,极大地提升了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诗歌创作的重心,开始从宫廷的应制文学,逐渐转向对现实的关怀和个体情感的抒发。 一、 欧阳修与江西诗派的先声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学唐”而不泥于古法。他主张以散文的笔法入诗,使得诗歌叙事更加流畅,意境更加开阔。本书收录了欧阳修大量描绘田园风光与怀古伤今的作品,如《醉中感怀》等,展现了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紧随其后的黄庭坚,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歌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艺术手法著称,强调对前人诗句的拆解、重构与继承,使得诗歌语言更为凝练、句法更为奇崛。本书特设章节解析其“拗体”诗的格律特色,并选编了其山水诗、论理诗等代表作,有助于读者理解宋代诗歌向“理趣”深化的趋势。 二、 苏轼的豪放与旷达 本书重点推介了苏轼的诗学成就。苏轼的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之一。他的风格变化多端,既有早年对传统格律的娴熟驾驭,更有中年贬谪后,将道家、佛家思想融入诗中的旷达与超脱。其诗歌突破了传统山水诗的界限,将哲思、议论、生活细节融为一炉。 我们精选了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泛舟子由泛赤壁》等,不仅赏析其高妙的艺术手法,更深入探讨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如何影响了宋代士人的精神结构。他的诗歌,是理解宋代文人如何面对政治挫折与个人抱负冲突的关键钥匙。 第二编:南渡后的悲怆与坚韧 靖康之变(1127年)是宋代文学的巨大分水岭。国家沦丧,衣冠南渡,文人的创作主题从“盛世景象”转向“家国之痛”与“恢复失地”的激昂渴望。 一、 陆游的爱国情怀 陆游是南宋诗坛的旗帜性人物,其诗歌数量之巨、主题之集中,在宋代无出其右。本书选取了陆游大量“主战派”的代表作,如《示儿》、《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作品情绪激昂,直抒胸臆,体现了宋代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我们特别关注陆游诗歌中的民间语言和口语化表达,探讨其如何使得爱国主题更具感染力。 二、 辛弃疾的慷慨悲歌 辛弃疾的词作多为人熟知,但其诗歌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他的诗歌继承了苏轼的豪放,但增添了金戈铁马的现实气息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强烈不满。本书通过对比分析辛弃疾的诗与词,揭示其在不同文学体裁中,如何巧妙地利用意象与典故来表达抗金复国的复杂心绪。 三、 宋代女性诗人的侧影 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提升,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女性诗人,如李清照(其诗作的评价远低于其词作,但仍有研究价值)、吴淑姬等。本书收录了部分宋代女性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她们在家庭伦理、闺阁生活以及对时代变迁的细腻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男性主流视角的宋代侧面。 第三编:诗歌的流派与技艺分析 本书的另一核心价值在于对宋代诗歌创作技法的深入剖析。宋诗不再追求唐诗的浑然天成,而是强调“以文为诗”、“以议入诗”的创作理念。 一、 哲理与理趣的渗透 宋诗的显著特点是融入了大量的儒释道思想,尤其体现在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上。如程颐、朱熹等理学家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对诗歌的“格物致知”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将分析“理趣”如何具体地体现在对寻常景物的描摹之中,使诗歌境界由“景”升华至“理”。 二、 “学宋”与“反宋”的流变 宋诗在元明清三代持续受到争议与推崇。元代诗人大多推崇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技法;而明代中后期,则出现“格调派”对宋诗的“尚理”倾向进行矫正。本书的附录部分,将简要梳理宋诗对后世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的影响路径,展示宋代文学的“活水源头”地位。 结语 《古籍珍品:宋代文人诗选集》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批判精神的宋代诗歌研究读本。它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的鉴赏之选,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的珍贵参考资料。通过这部选集,读者可以跨越千年时空,与宋代士人进行一场关于家国、人生与艺术的深刻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厚”,而在于它“有多深”。许多工具书在收录量和深度之间难以平衡,但《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显然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黄金分割点。它的大量收录并非堆砌数量,而是对每一个词条都进行了精心的打磨和考证。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对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政治或社会术语的反义词处理得尤为谨慎和客观,力求在严肃性上不偏不倚,这在当下的出版物中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我曾尝试用它来辅助我翻译一些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外文文本,效果显著。因为很多讽刺的力度恰恰来自于语义的强烈反差,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中文对等表达的参考库。精装本的触感和视觉享受也值得一提,它让我愿意把它放在手边,而不是束之高阁。对我而言,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的词典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汉语“张力结构”的学术专著,是我工具书收藏系列中最具分量的作品之一,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汉语表达艺术的掌控力。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购买这本词典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市面上“大词典”太多,内容往往泛泛而谈,难以深入。但《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收录范围之广,简直令人咋舌,从古典文学中的生僻词汇到现代网络流行语中带有反转意味的表达,几乎无所不包。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解释中融入了“文化背景”的考量。比如,对于一些具有历史典故或特定时代背景的反义对,它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简要提及了该对立关系形成的历史缘由,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生动的历史与语言的结合课。装帧设计上也透着一股沉稳和权威感,厚重而不失典雅,放在书架上就是一种知识沉淀的象征。我曾遇到一个难题,需要区分两个意思相近但方向相反的成语,过去查阅了很多工具书都语焉不详,但翻到这本,作者用三段精炼的文字,通过对核心语素的拆解,清晰地划清了它们在情感色彩和适用场景上的界限。这种专业性,绝非一般的参考书可以比拟,它真正配得上“辞海版”这三个字所蕴含的厚重期待。

评分

自从我拥有了《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后,我对语言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过去总以为,理解一个词,知道它的“同义”就够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它的“对立面”才是真正掌握其本质的关键。举个例子,关于“希望”这个概念,它不仅给出了“绝望”、“失望”等常见反义词,还深入探讨了“麻木”、“冷漠”在特定语境下与“希望”的对立张力,这种多维度的解读令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古典而严谨,没有花哨的修饰,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专业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这让我感觉像是在跟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对话。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复杂的、哲理性强的反义词对旁边,会附带一个简短的“辨析提示”,这个提示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能够迅速帮你抓住核心差异。对于我这样喜欢深入探究语言背后逻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词汇,更是一套严谨的语义分析方法论。它绝对是工具书中的“奢侈品”,物超所值。

评分

这本《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简直是我语言学习道路上的“救星”!我一直觉得,掌握一门语言的精髓,光靠积累同义词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深度在于理解词语之间的对立关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编排极其科学、逻辑性强。你随便翻开任何一个词条,都能感受到编纂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比如,我正在研究一些抽象概念的表达,过去总是感觉力不从心,但这本书针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那些微妙的反义关系,做了非常精准的梳理和界定。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A的反义词是B”,而是深入到词义的语境差别和使用频率上进行区分,有时候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好几个“对立面”,这本书都一一做了标注,甚至引用了经典的例句来佐证。这对于写作时追求精确和避免语意模糊的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特别是它的“精装”版本,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即便是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在如今很多粗制滥造的工具书中是极其难得的体验。这本书让我对“反义”的理解从表面的字面意义,提升到了深层次的语义辨析层面,大大丰富了我对汉语表达的层次感和张力。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为语言学者准备的,对于日常需要进行大量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它简直就是提升表达效率的“秘密武器”。我是一名编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稿件润色和风格统一工作,最怕的就是表达上的雷同和重复。有了这本词典,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既能表达原意反面,又符合当下文章语境的“新鲜”词汇。我发现它在处理“程度副词”的反义关联时做得尤其出色,比如“全然”、“丝毫”、“勉强”这类词的反向对等,过去我常常混淆它们在否定句中的使用效果,但这本书通过提供对比鲜明的例句,让我豁然开朗。此外,它的检索系统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虽然是本大部头,但索引清晰,查找起来毫不费力。而且,我注意到它对于一些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或者转义的反义关系也有所保留和标注,这对于研究语言演变轨迹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极高的文献价值。精装版的细节处理到位,书脊的韧性非常好,可以平摊开来,查阅起来十分方便,体现了对读者使用体验的尊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