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册) | ||
| 定价 | 299.00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065 | |
| 字数 | 1855000 | |
| ISBN编码 | 9787513244831 | |
上册
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诊断学/69
中药学/165
方剂学/247
中册
中医内科学/313
中医外科学/451
中医妇科学/529
中医儿科学/605
下册
针灸学/683
诊断学基础/779
内科学/865
传染病学/959
医学伦理学/1023
卫生法规/1043
《(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套装共3册)》包括:《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中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下册)》共3册。《(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套装共3册)》以大纲为中心进行细化与扩展,内容接近涵盖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重点突出。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根据2016年版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套装共3册)》。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医本科生,我对今年即将到来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充满了焦虑。听说《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这本书是官方大纲的详细解读,所以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之后,我被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结构所吸引。这本书分为三册,每一册都针对大纲的不同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条理,不会像看一本大杂烩的书那样无从下手。我最喜欢的是它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细化,比如在讲到“五脏”、“六腑”的功能时,不仅解释了它们的基本生理功能,还结合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而且,书中还配有大量图表,比如经络循行图、穴位图、脏腑解剖图等,这对于我们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我将文字描述与实际图像联系起来,加深记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中医诊断”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非常考验学生对细节的把握,书中对四诊(望、闻、问、切)的要点、常见误区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还有很多典型病案的分析,让我能够提前模拟考试场景,提高自己的辨证能力。此外,书中还对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进行了提炼和讲解,这对我来说是宝贵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分配复习时间,抓住重点。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多年的中医医师,一直以来都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我的日常。这次听说市面上出了这本《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抱着拓宽思路、查漏补缺的心态买了来看看。拿到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精良的装帧和详尽的目录,感觉编者是下了苦功夫的。我翻阅了一下,发现它不仅仅是罗列大纲要点,而是在每一个知识点下面都做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湿”与“水”的区别,“虚”与“实”的辨证要点,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界定和区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方剂,比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不仅解释了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加减化裁的临床应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这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能够更精准地掌握方剂的运用,避免误诊误治。另外,书中在介绍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时,也详细列举了相应的穴位、操作手法和适应症,这对于我这种更侧重于方药治疗的医生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感觉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语言也十分精练,没有太多冗余的废话,都是干货。我特别想深入研究一下关于“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医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系统、更科学的指导。
评分最近一直纠结于今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听朋友推荐了这本《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说是特别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确实是“上中下”三册,感觉内容量相当可观。我个人是函授学历,一直对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衔接有些模糊,总感觉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道坎。这本书的编排似乎是按照大纲来的,我翻了翻目录,看到像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基础课程都有详细的解析。更吸引我的是,它在各个病症的论述部分,除了传统的辨证论治,还加入了“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分析”,这一点我觉得特别有价值,能够帮助我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更系统的认识。特别是关于一些常见病,比如感冒、咳嗽、胃痛的处理,书中不仅给出了中医的方药,还穿插了一些相关的西医检查和鉴别要点,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帮助。而且,感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不像有些辅导书那样花哨,更多的是在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化。我尤其关注了《中医内科学》的部分,因为这是考试的重点,书中对各个内科杂病的辨证分治、典型病例分析都写得很细致,甚至还涉及了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这一点我非常惊喜。虽然这本书的内容量很大,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消化,但它的全面性和深度让我觉得物有所值,希望能帮助我顺利通过考试。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医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总觉得那些古老的医术离现代人的生活有些遥远。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名为《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的书,出于好奇就买来翻阅。这本书的内容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中医理论时,并没有完全脱离现代科学的视角。比如,在讲解“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关于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的解释,这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与我们的身体运作息息相关的。此外,书中在介绍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医药方,还提到了现代医学的一些辅助检查和治疗手段,比如对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书中会提及胃镜、B超等检查,并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给出治疗建议。这种中西医结合的视角,让我觉得中医不再是“玄而又玄”的学问,而是可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发挥其独特优势的。我还注意到,书中在讲述一些养生保健的原则时,都引用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关于饮食、运动、睡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结合中医的“天人合一”、“辨证施食”等理念进行阐述。这让我觉得中医的养生智慧是非常科学且具有现代意义的。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角度,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充满生命力的学问。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医理论和实践都充满浓厚兴趣的医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中医知识,并且兼具深度和广度的书籍。《2018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上中下)》这本书,可以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我首先被它详尽的目录所吸引,覆盖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我仔细阅读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部分,发现书中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禁忌都阐述得非常清晰,并且还列举了大量的临床应用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药物的实际疗效。而对于方剂,书中不仅给出了经典的配伍,还详细分析了各个组成药物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病症下的加减变化,这对于理解方剂的精髓至关重要。另外,我特别欣赏书中在介绍“针灸学”部分时,不仅给出了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还详细描述了各种针刺手法和艾灸方法,甚至还附上了相关的示意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中医外科学”和“妇科学”的内容,这在一些普通的中医教材中并不常见,对于我这种希望全面了解中医各个分支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感觉这本书的编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将复杂的知识以最清晰、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