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临床内分泌学
定价:350.00元
作者:陈家伦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323999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3.42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全国性组稿、反映外内分泌学研究进展的专著。参与编写本书的作者达到180多名,分布于40多个重要的临床内分泌相关学科及科研机构。《临床内分泌学》共分12篇210章,以经典内分泌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以及糖、脂、骨代谢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各内分泌腺体及组织的生理、生化,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内分泌与生长、发育、衰老、生殖、代谢等的相互关系,涵盖了心血管、肿瘤、免疫、男性内分泌、女性内分泌、小儿内分泌、老年内分泌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翔实,基础与临床兼顾,既可为广大的内分泌及相关学科临床工作者提供常见病的诊治指南及少见病的参考,也给予内分泌代谢学的研究人员以启迪。
目录
篇 内分泌学概论
章 内分泌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内分泌学概述
第三章 循证医学、转化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
节 循证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二节 转化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四章 编码多肽类激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因调控的环节及其分子机制
第五章 肽类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第六章 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节 膜受体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七章 核受体介导配体的作用机制
节 核受体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核受体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核受体的病理学
第八章 基因组学研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第九章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节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第三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第四节 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节网络
第十章 内分泌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第十一章 食欲和能量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十二章 内分泌肿瘤
第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内分泌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篇 下丘脑垂体
章 下丘脑、垂体形态学及发育
第二章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及调控
节 下丘脑对腺垂体激素释放的调节
第二节 腺垂体激素
第三章 生长激素、催乳素分泌功能检查
第四章 垂体、下丘脑和松果体影像学检查
节 垂体和下丘脑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 松果体影像学检查
第五章 下丘脑内分泌综合征
第六章 垂体瘤概述
节 垂体瘤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二节 鞍区肿块
第三节 垂体瘤发病机制
第四节 垂体瘤的治疗概述
第七章 生长激素瘤
第八章 催乳素瘤及高催乳素血症
第九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第十章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和腺瘤
节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第二节 细胞腺瘤
第十一章 腺垂体功能减退
第十二章 正常的生长及评估
第十三章 生长的内分泌调节
第十四章 原发性生长延缓
第十五章 GH - IGF -1轴异常所致身材矮小症
第十六章 身材高大
第十七章 垂体一下丘脑肿瘤的神经外科处理垂体腺瘤
第二节 非垂体腺瘤的鞍区常见肿瘤
第三节 鞍区应用解剖及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
第十八章 垂体和下丘脑肿瘤的放射治疗
第十九章 加压素、催产素的生化生理
节 抗利尿激素和渴感
第二节 催产素
第二十章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的检查
第二十一章 尿崩症
第二十二章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第二十三章 低渗综合征和高渗综合征
第二十四章 松果体生理及临床
节 松果体生理生化
第二节 松果体临床
第三篇 甲状腺
章 甲状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节 甲状腺解剖学
第二节 甲状腺的组织学
第三节 甲状腺的胚胎学
第二章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化学
节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的转运
第四节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第三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
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第四章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五章 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检查
节 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含碘化合物测定
第二节 体液中甲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测定
第三节 评价甲状腺激素在机体组织中的作用
第四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评价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的体内试验
第六节 尿碘测定
第六章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第七章 放射性核素的甲状腺功能和显像检查
第八章 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节 甲状腺超声检查
第二节 甲状腺的CT、MRI检查
第九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机制
第十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一章 甲状腺相关眼病
第十二章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减退症
节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二节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三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减危象
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第十四章 桥本甲状腺炎
第十五章 甲状腺炎
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第二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三节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第十六章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十七章 碘缺乏病
节 概论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
第四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 防治与监测
第十八章 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与疾病的影响
第十九章 甲状腺肿瘤
节 甲状腺肿瘤常用诊断方法
第二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
第三节 甲状腺癌
第二十章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
第二十一章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第二十二章 与基因突变有关的甲状腺疾病
节 基因突变所致甲状腺发育不全
第二节 基因突变所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第三节 TSH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甲状腺
……
第四篇 肾上腺
第五篇 性分化及发育
第六篇 男性内分泌学
第七篇 女性内分泌学
第八篇 内分泌胰腺及糖尿病
第九篇 脂肪生物学与脂肪代谢异常疾病
第十篇 甲状旁腺、调钙激素
第十一篇 骨质疏松症及代谢性骨病
第十二篇 内分泌肿瘤综合征、多内分泌腺综合征
附录 氨基酸名称的中英文对照及缩写表
索引
作者介绍
陈家伦,我分泌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国际内分泌学会中央委员会中国代表、亚洲大洋洲甲状腺学会副主席。陈家伦教授为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病学分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书的入门友好度,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开篇就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内分泌系统框架,从各个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到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都讲解得条理清晰,没有丝毫晦涩难懂的地方。即使是我这样对内分泌学几乎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书中用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在理解一些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时,不再感到迷茫。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激素时,都会附带相关的疾病,并简单解释其发病机制,这样可以让我初步对内分泌疾病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关注。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学习建议和思考题,鼓励我们主动去探索和思考,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配色和字体都透着一种专业而又不失沉稳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认真做学问的书。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而是带着一种温润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去细细研读。目录清晰明了,章节划分也很合理,从基础的内分泌系统解剖生理,到各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几乎涵盖了临床内分泌学的方方面面。而且,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设置了“学习目标”和“重点回顾”,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本章的核心内容,以及在阅读完之后,能够对知识点有一个快速的梳理和巩固。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图表,它们将复杂的概念和流程形象化,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那些病例分析部分,更是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紧密结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治疗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惊人,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各种内分泌疾病的知识点,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许多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理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疑难杂症时,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和不同的治疗观点,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最新文献和权威指南,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让这本书具有了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章节印象深刻,内容详尽,逻辑清晰,读起来非常过瘾。即使是一些我已经了解过的疾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能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启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将复杂的内分泌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书中在讲解每一个疾病时,都非常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病例讨论和临床经验分享,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作者个人的思考和体会,读起来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倒更像是在与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作者在阐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穿插一些个人的临床感悟和思考,这些“题外话”虽然不是纯粹的专业知识,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待医学的敬畏之心和人文关怀。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关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权衡”之处,作者会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以及在不同患者身上的适用性,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医学的复杂性和个体化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医学的理念和精神,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作为一名医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更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升华,让我对内分泌学乃至整个医学领域都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非常用心,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字体的大小和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重要的概念和术语都用加粗或斜体标注出来,方便读者快速抓住重点。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高质量的图片和表格,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让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也大大提升了信息传达的效率。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疾病时,都会配上相关的影像学图片,比如CT、MRI、X光片等,这对于理解疾病的影像学特征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设置了“专家观点”和“临床提示”等栏目,这些都是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炼出来的精华,对于我们学习和实践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临床内分泌学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