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80000詞英漢漢英詞典
定價:88元
作者:李德芳、 薑蘭
齣版社:四川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7902025
字數:1280000
頁碼:134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收詞全麵,實用性強,查閱、翻譯、寫作的好幫手,英語中高考及四六級考試的寶典!
目錄
齣版說明Preface1凡例Guide to the Use of the Dictionary3略語錶Abbreviations Used in the Dictionary5英漢詞典正文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1-700漢英詞典正文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701-1318漢語拼音音節索引Phonetic Index1319
內容提要
本詞典的英漢部分連同擴展詞匯實際共收詞和短語40000餘條,基本上涵蓋瞭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詞匯錶、《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詞匯錶和《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詞匯錶中所列詞匯。本詞典還針對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將一些英語知識進行瞭歸納和提煉,詞典中共設有用法說明和辨析餘條,有助於讀者從多層次、多角度學習、掌握和運用英語詞語。本詞典的漢英部分收詞40000餘條。除一般詞和大量新詞外,還收入一些常見的方言、成語、諺語及自然科學的常用詞語。漢語詞語的選擇注重科學性和規範性,英語釋義地道準確,原汁原味,簡明易懂。所收的漢語詞語涵蓋麵廣,在日常學習、生活與活動中使用頻率高,搭配能力強,可供讀者口頭交際和書麵錶達時使用。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李德芳,西華大學外語係教授,為英語學習者編寫齣版過多部英語類字詞典,如《英漢小詞典》、《50000條英漢漢英詞典》、《大學英漢詞典》、《大學英語實用語法教程》等,均獲得市場和讀者的認可。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乍一看上去,挺樸實無華的,那種經典的字典裝幀,讓人聯想到很多年前在書店裏翻閱工具書的場景。紙張的手感還算紮實,沒有那種廉價的粗糙感,但內頁的印刷清晰度倒是中規中矩,有些小字部分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閱讀還是會略感吃力。我主要用它來輔助閱讀一些偏學術性的英文文獻,尤其是在遇到那些生僻的、在網絡搜索中也難以立刻定位的專業詞匯時,實體詞典的穩定性和係統性就體現齣來瞭。它的收錄量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彆是那些比較細微的詞義差彆,不同語境下的用法解釋得相當到位,這比單純的機器翻譯要靠譜得多。不過,我發現它在收錄最新的網絡流行語或者IT領域的快速迭代詞匯方麵,略顯滯後,這或許是工具書難以避免的通病。整體來說,作為一本查閱工具,它的基礎功能是無可挑剔的,隻是在與時俱進的步伐上,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考慮到它厚重的篇幅,每一次翻找都需要付齣一些耐心和時間成本。
評分從一個重度閱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它對多義詞的處理上。很多常見的英文單詞,一旦進入不同的專業領域,其含義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細緻,它會用不同的編號或者小標題來區分這些專業領域的含義,這一點非常關鍵,避免瞭初學者望文生義的誤區。比如,同一個詞在法律、醫學和計算機科學中的解釋,它都分彆列齣,並且給齣瞭對應的行業術語翻譯。我個人認為,這纔是大型工具書的價值所在,它幫助使用者構建起一個多維度的詞匯理解網絡。相對而言,如果能增加一些涉及當代社會文化現象的專有名詞解釋,那它就能更全麵地服務於所有年齡段的讀者。目前來看,它更像是一座穩固的知識基石,堅實可靠,隻是在吸收最新的“社會文化磚塊”時,步伐稍顯緩慢,但對於打牢語言基礎而言,它已經是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産品瞭。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係統性地梳理一下我的英漢互譯能力,期望它不僅僅是一個詞匯的堆砌,而是能提供一些深層次的語言學見解。翻閱之後,我得說它的例句部分處理得相當精妙。很多詞條後的例句都不是那種孤立的、為瞭湊數而存在的“假句子”,而是截取自真實語料庫的片段,這對於理解詞匯在實際對話和寫作中的“語感”幫助極大。比如,對於一些動詞的固定搭配,它列舉得非常詳盡,從常見的短語到較為正式的固定錶達,一應俱全。然而,我有一個小小的睏擾,就是關於詞源和詞根的解釋部分,內容稍微有些簡略瞭。對於我這種喜歡“知其所以然”的學習者來說,如果能再深入挖掘一下某些詞匯是如何從拉丁語或古法語演變而來的,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更上一層樓瞭。目前的版本更偏嚮於“應用型”的查詢,實用性強,但在“學術探索”這塊的深度,我覺得還有挖掘的空間,可能更適閤偏嚮應用和應試的學習者群體。
評分這本大部頭放在書架上,確實很有分量感,它代錶瞭一種對知識的敬畏和投入。我個人對它的排版設計印象非常深刻,不同詞性的標記清晰明瞭,顔色區分度很高,即便是在快速翻閱時,也能迅速鎖定目標信息。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漢譯英的部分,那些精準的中文釋義,很多時候比我自己構思齣來的英文錶達更貼切、更地道。這對於提升我的中文錶達的準確性也有反嚮的促進作用。唯一讓我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在於,如果能增加一些專門針對“翻譯難點”的專題解析就更完美瞭。比如,某些中文的成語或俗語,直譯過去會顯得非常生硬,如果能在詞典中專門標記齣推薦的意譯方式或對應的英語習慣錶達,對於翻譯工作者來說,會是極大的福音。現在看來,它更像是一本強大的“詞匯儲備庫”,而非一本“翻譯技巧指南”。不過,對於日常的詞匯查證,它的可靠性絕對毋庸置疑,是那種可以放心信賴的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耐用性和便攜性其實是矛盾統一的。它的厚度和重量決定瞭它絕對不是可以隨身攜帶的通勤伴侶,但這反而促使我把它固定在書桌前,形成一個固定的學習區域。這種“儀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我保持學習的專注。我非常欣賞它在處理同義詞辨析時所采用的對比手法,通常會用一個錶格或者並列的結構,清晰地指齣A詞和B詞在情感色彩、使用頻率和正式程度上的差異。這種細緻入微的比較,是網絡快查工具無法提供的深度體驗。我希望未來的版本能在收錄詞匯的同時,增加一些現代語言學對這些詞匯發展趨勢的預測或分析,哪怕是簡短的附注也好。但撇開這些“未來展望”不談,僅就現階段的查閱體驗而言,這本書的穩定輸齣和準確性,足以讓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一本重量級參考書,它提供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電子設備都替代不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