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记忆之灯
:16.00元
作者:[英] 约翰·罗斯金 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01333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译者导读
记忆之灯
剑桥艺术学校:开学致辞(1858)
国王的宝藏
交易
内容提要
约翰·拉斯金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有关艺术和建筑的观念。他认为,古代建筑必须得到保护,因为这些建筑与过往的历史有着深刻、神秘的联系。他还认为,创造性的设计是所有建筑的根本,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传达永恒的人类真理。
文摘
在我的一生中,有些时刻值得以特别感激的心情去回味。那时,喜悦异常的丰满,教诲也异常的清澈。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漫步在流经法国东部汝拉省尚帕尼奥勒村的爱恩河河畔的松林中。这里充满了阿尔卑斯山的庄严,却丝毫没有它的荒凉:这里,大地蕴藏着的巨大能量似乎正要显现,绵延起伏的松岗透露出深沉而高贵的和谐;这里,群山奏出交响乐的个音符,不久便抬高了调门,如惊涛般拍散在了阿尔卑斯山的群峰之上。然而群山的力量是有节制的:绵延的、长满牧草的山脊层层叠加,像是来自大海的怒涛,涌过平静的水面,发出长长的叹息。在这广袤的单调中弥漫着深深的柔情。中部山脉的破坏力连同他严肃的表情都不见了。柔软的汝拉牧场没有古老冰川冰刨石塞的侵蚀印记;没有成堆的碎石瓦砾破坏汝拉森林的美丽容颜:也没有苍白的、肮脏的,或是暴怒的河流在她的岩石间粗鲁地撕扯、蜿蜒。清澈的、绿色的溪水在熟悉的河床中流淌,耐心地、一个一个地打着旋涡。在静谧的松树的遮盖下,一簇簇的花朵年复一年地冒出头儿,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快乐。那时正值春天,花团锦簇,争相斗艳;尽管空间足够,它们还是把叶子挤压成了各种奇形的怪状,只为了紧紧地挨在一起。
……
作者介绍
约翰·罗斯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这类哲学思想普及读物的深层期待。它不仅仅是关于“记忆”或“灯塔”的比喻本身,更是关于如何将深奥的哲学思考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记忆之灯》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暗示:思想是需要被点燃并加以维护的。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比如,书中收录的那些“伟大的思想”,它们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困境时,还能提供哪些独特的视角?在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的今天,我们如何像书中所倡导的那样,去“记忆”和“反思”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将体现在它能否成为我日常思考的一个“锚点”,当我的思绪漂浮不定时,能够迅速回归到那些最坚实、最深刻的思想基石之上。如果它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哲学导读,而是一本构建个人世界观的实用指南。我很期待深入研读,看看它如何用英汉对照的清晰结构,照亮我通往更深刻理解的道路。
评分购买体验方面,我对“正版当天发”这个承诺深表满意。在这个充斥着盗版和低质量印刷品的市场环境下,购买一本正版且发货迅速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产权和阅读体验的尊重。我非常看重阅读材料的“纯净度”,无论是思想的纯净还是实体书的纯净。盗版书往往在字体、纸张和装订上偷工减料,拿到手就给人一种廉价感,极大地削弱了阅读的庄重感。而这本《记忆之灯》无论是从纸张的触感(略带磨砂质感,不反光)到装订的牢固性(可以平摊得很开,便于对照阅读),都体现了正版书籍应有的水准。这种对细节的坚持,反映出出版方在知识传播上的认真态度。作为一个长期在网络上购买书籍的读者,高效的物流和明确的“正版保证”是我选择特定渠道和卖家的重要标准。这次的购买经历非常顺畅,让我对未来继续支持这个系列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知道我投资的是一份可以信赖的、持久的阅读资产,而不是一个容易损坏的消耗品。
评分我必须说,选择这个系列的“伟大的思想”主题,是基于对该出版社一贯水准的信任。我购买过他们家的其他几本历史和科学类的口袋书,质量从未令人失望。这次的哲学主题,我特别留意了排版和印刷的细节。一本优秀的双语对照书籍,其排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阅读体验的优劣。很多出版社在做这种对照版时,容易出现中文和英文在页面上分布不均、字体大小不协调,或者行距处理得过于拥挤的问题,读起来非常费力。然而,《记忆之灯》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页面的留白恰到好处,无论是中文注释还是英文原句,都得到了充分的呼吸空间,眼睛不会感到疲劳。而且,他们对于术语的翻译似乎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很多哲学概念的译法都采用了学界比较认可的标准,这对于严肃的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因翻译版本不一而产生的理解偏差。我甚至特意将它与其他我收藏的一些哲学导论书籍做了对比,这本书在专业性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为了追求“口语化”而牺牲思想的严谨性,也没有因为追求“学术性”而让普通读者感到格格不入。它就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导师,用最清晰的方式引导你走入思想的迷宫。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哲学历史脉络感到有些迷茫的读者而言,这本《记忆之灯》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系统性入口。我以前零散地读过一些哲学家的名言警句,但总感觉缺乏一个将这些点串联起来的“线索”。这个系列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思想”,想必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它所收录的内容一定是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深远的哲学光芒。我期待的是一种“灯塔”式的指引,能够照亮我理解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路径。从包装上来看,这种“企鹅口袋书”的定位,就意味着它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而更像是一系列浓缩精华、提炼智慧的载体。我非常好奇,在有限的篇幅内,编者是如何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又是如何巧妙地编排这些思想的先后次序,以构建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哲学地图,让我知道哪些思想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那么它就完全物超所值了。这种精炼的力量,往往比冗长的论述更考验功力。
评分这本《记忆之灯》的企鹅口袋书系列,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巧的设计迷住了。我一直对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但传统厚重的哲学著作往往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量身定做的。首先,英汉双语的中英文对照设计太贴心了,对于正在努力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常常在阅读英文原版时遇到晦涩难懂的词汇或长难句,有了中文对照,理解的障碍瞬间消弭,我可以更专注于思想本身的逻辑和深度,而不是被语言的藩篱所困扰。而且,这种对照阅读的方式,不仅仅是工具性的辅助,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拓宽了我的词汇量和对西方哲学表达方式的理解。书本的尺寸非常适合随身携带,无论是通勤路上、午休时间,还是睡前的片刻宁静,都可以随时翻阅。它不像那些大部头的精装书那样需要一个专门的阅读环境,它的便携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随时随地思考”成为一种可能。我尤其欣赏企鹅口袋书系列一贯的简约大气风格,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透着一种历久弥新的质感,让人一看到就觉得这是值得珍藏的“思想的火种”。这种设计哲学,恰恰与书中探讨的“伟大的思想”的主题相得益彰,没有花哨的装饰,直击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