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小学生成语词典(D2版) | ||
| 作者: | 汪耀楠//严学军 | 开本: | |
| YJ: | 21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书号: | 978751350794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前言
使用说明
词目1字音序索引
词目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成语苑
这本号称是针对小学生的成语词典,我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期待值是拉满的。毕竟现在市场上成语学习的资料五花八门,能沉下心来为低年级孩子设计一套真正实用的工具书,不容易。我特意挑选了你们这款,就是看中了它“新华书店正版”的招牌,想着质量和内容的权威性总能有所保障。然而,实际翻阅下来,感受却是五味杂陈。首先,从装帧设计上看,虽然纸张质量尚可,但封面设计略显老套,色彩搭配上缺乏吸引力,对于现在视觉敏感度极高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去主动翻阅。内容排版上,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处理似乎没有完全拿捏好小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有些地方显得过于拥挤,特别是例句部分,如果能用不同的颜色或者加粗来突出重点词汇,效果会不会更好?我特别关注了几个常用但容易混淆的成语的解释,比如“津津有味”和“津津乐道”,它们的释义区分度不够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细微的差别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总的来说,这本词典在基础框架上是合格的,但欠缺了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真正能引导孩子深入学习的“巧思”。它更像是一本标准的工具书,而非一本激发学习热情的“伴读”良品。希望下一版能在视觉体验和深度解析上多下功夫。
评分我给这本书打个及格分,但我得说,这及格分里头掺杂了不少我对“正版”这个标签的敬意,而不是完全基于内容本身的震撼。作为家长,我最看重的是成语的学习能否和课本内容有效衔接,并且能够帮助孩子构建一个立体的语感。这本书在释义的广度上做得还算努力,收录的成语数量看起来是挺多的,但深度挖掘明显不足。很多成语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缺乏生动的语境示范。我试着让孩子去查阅一些课本里刚学过的成语,比如“鸦雀无声”,它的解释很简洁,但附带的例句“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太过直白,缺乏想象空间。如果能加入一些与历史典故或现代情境结合的趣味小故事片段,哪怕只是短短两三句的引申阅读材料,对培养孩子的文化底蕴会大有裨益。而且,词典的检索系统也需要优化,虽然按拼音查找是基础,但如果能增加部首查找,对于那些尚不熟悉拼音但能认字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会更加友好。现在这种略显单调的查找方式,限制了它在更广年龄段的实用性。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的仓库,而不是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辅助材料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第2版”的升级感并不明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活的,成语的语境和引申义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演变,好的工具书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我特别查看了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成语或者旧成语的新用法,这本书中收录的情况显得有些保守和滞后。比如,一些在日常交流中已经非常普遍的四字词语,它竟然没有收录,或者收录了但注释非常陈旧,没有体现出其现代语境下的应用。对于一个立志要成为“正版”标杆的书,内容的时效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如果内容停滞不前,那么它很快就会被那些更新迭代更快、更贴近当前教育热点的在线资源或新版词典所取代。这本书更像是对过去知识的整理和固化,而不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指南。它需要更多的动态内容和更活跃的思维引导,才能真正配得上它封面上那份沉甸甸的“新华书店”的信誉。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词典的初衷,是想给孩子找一本可以独立使用的工具书,不需要大人时刻在旁边指导。基于这个需求,这本书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对“小学生”这个目标群体的理解似乎有些偏差。它在解释复杂成语时,使用的某些辅助词汇本身对于一个刚接触成语的孩子来说,可能依然是晦涩难懂的。比如解释一个成语时,用到了“譬如”、“俾使”这类词汇,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理解难度,反而需要家长再去解释这些解释性的词语,这完全违背了我们购置工具书的初衷。此外,成语的辨析部分,也就是区分形近或义近成语的地方,处理得比较草率,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列出两个词语的解释,而没有明确指出“你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境下使用A,在什么情境下使用B”的细微差别。对于学习语言来说,语境和应用是王道,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显得力不从心,显得有些“高高在上”,没有真正俯下身子去贴合孩子的认知曲线。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购书者,尤其是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时。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是过关的,纸张的厚度和油墨的清晰度都达到了正规出版物的标准,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成语的编排逻辑上,我发现了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它似乎是完全按照拼音顺序排列的,虽然这是最标准的方式,但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这种纯粹的字母顺序缺乏趣味性和关联性。我期待的是,它能有一部分内容是按照“主题”或者“使用频率”进行分类的,比如“描写心情的成语”、“描写景色的成语”或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五十个成语”这样的导读板块。这种分类能让孩子在学习时更有方向感,更容易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而不是孤立地记忆一个个词条。现在这种机械式的罗列,让学习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更像是在应付考试任务,而不是在探索汉字的魅力。这使得这本书的使用频率不如我预期的那样高,孩子总是倾向于去翻阅那些有图片或者分类清晰的辅助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