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

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鲍秀兰 著
图书标签:
  • 婴幼儿养育
  • 早期教育
  • 育儿知识
  • 亲子关系
  • 0-3岁
  • 儿童发展
  • 实用指南
  • 新手爸妈
  • 家庭教育
  • 健康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阜宁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0917
商品编码:2559856010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6-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ZM儿科学专家鲍秀兰教授继《0~3 岁儿童ZJ人生开端》之后,奉献给广大婴幼儿父母和专业人士的Z宝贵的经验和指导,详细讲解各月龄段宝宝的养育问题、早期方法、ZX育儿理念、智能和体格发育、行为培养、安全问题、以及常见不适的应对等父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鲍秀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WY会主任WY,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WY会WY,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WY会WY,宝篮贝贝儿童早期发展中心1席专家。

目录

D一章 概述和新进展
001什么是ZJ人生开端
002如何使你的宝宝拥有ZJ的人生开端
003什么是早期教育
004为什么教育Z好从新生儿开始
005为什么要重视0~3岁儿童早期教育
006早期教育应注意些什么
007早期教育有效果吗?
008怎样才是爱孩子?
009为什么音乐对孩子有积J的影响?
010如何按照婴儿运动发育的规律促进运动发育?
011父母过度保护、限制婴幼儿运动有什么不良后果?
012早期教育如何促进语言发育?
013语言发育有关键期吗?
014为什么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
015视觉发育有关键期吗?
016从新生儿开始如何促进视觉的发育?
017为什么孩子不爱看人脸?
018正常出生的婴儿也可能发展为智力落后儿童吗?
019如何预防因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
020不同气质孩子有什么表现?
021不同气质孩子应如何养育和教育?
022什么是依恋?依恋有不同类型吗?
023安全型依恋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024婴儿的养育人经常更换有什么危害?
025如何培养安全依恋、预防不安全依恋?
026你了解情绪的作用吗?
027婴儿的兴趣是怎么产生的?兴趣在早期教育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028为什么说对婴儿Z好的教育方法之一是使他快乐?
029父母如何对待婴幼儿的痛苦和悲伤?
030婴幼儿的记忆是如何发展的?
031婴儿会想事吗?
032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可以预防吗?
033婴幼儿健全人格包括哪些内容?
034如何培养婴幼儿快乐和稳定的情绪?
035如何培养婴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036如何培养婴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037D立自主性格应如何培养?
038什么是多元智力?
039孩子心中的两颗种子和谐发展有什么含义?
040婴幼儿早期J有动机吗?
041培养孩子自控能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042什么是情绪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重要吗?
043如何使你的家庭成为宝宝的D一所好学校?
044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什么时候开始Z有效?
045什么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观察(NBD)?对宝宝发育有什么意义?
046脑外间隙增宽需要治疗吗?
047如何识别异常的拇指内收?
048婴儿足尖着地是脑瘫的表现吗?
D二章 新生儿期
049新生儿出院后居家环境应如何安排?
050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应是怎样的?
051为什么母乳是婴儿Z理想的食品?
052如何促进母乳分泌?
053如何喂母乳才能使宝宝吃得Z好?
054妈妈吃什么膳食才能保证母乳的质量?
055如何估计母乳量是否充足?
056新生儿皮肤上有小疹、色斑,有问题吗?
057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058为什么新生儿出院后观察黄疸是否加重FC重要?
059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060母乳性黄疸如何处理?
061新生儿呼吸为什么有时快有时暂停?
062新生儿出生后饥饿过久有什么风险?
063什么是马牙和螳螂嘴?
064新生儿头颅为什么有肿块?
065新生儿乳房增大怎么办?
066女宝宝为什么外阴部有分泌物?
067母乳喂养宝宝,如何知道宝宝是否吃饱了?
068宝宝吃奶量怎么掌握?
069宝宝吃母乳需要喂水吗?
070宝宝奶量摄入不足有什么表现?
071为什么宝宝经常要从口内流出些奶水,有时吐很多奶?
072宝宝的大便经常是稀的,每次吃完奶都要拉大便,正常吗?
073该时期的宝宝每天排尿多少次为正常?尿黄有什么问题吗?
074宝宝尿布上有粉色痕迹,有问题吗?
075宝宝哭闹怎么办?
076孩子从小和妈妈分床睡好不好?

文摘

D二章 新生儿期
049 新生儿期049新生儿出院后居家环境应如何安排
新生儿的居室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但不要有穿堂风。室温适宜(冬季24℃~25℃,夏季27℃~28℃),湿度50%~60%。尽量减少外人来访,家人如有感冒症状要避免接触宝宝,妈妈感冒时,喂奶要戴口罩。
接触宝宝前和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奶瓶清洁和消毒,妈妈哺乳时先将乳房清洁再喂奶。
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要勤换尿布或尿不湿,大小便后用清水冲洗,少用湿纸巾,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预防尿布疹。经常给宝宝洗澡,不需每天使用沐浴液或洗发水。在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每天用酒精消毒脐带残端2次,保持其干燥。
宝宝的衣物选择全棉制品,经常清洗更换,被褥经常晒晒,注意卫生。宝宝的衣被厚薄要适宜,不要捂得太热,以手脚暖和而头颈部没有汗为准。在家里不要用包被将宝宝包裹得太紧,要方便宝宝四肢活动。
050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应是怎样的
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增长为1千克左右,平均每天增长30克~40克,满月时体重可达4��5千克。身长增加4厘米~5厘米。头颅骨增长很快,1个月内头围增加约3厘米。
051为什么母乳是婴儿Z理想的食品
母乳是婴儿早期Z理想的天然营养品。
母乳喂养有以下的优点:
(1)母乳喂养Z适合婴儿需要。母乳所含的营养素质量Z适合婴儿需求、消化、吸收和利用;母乳中蛋白质的性质优于牛奶,易被婴儿吸收和利用;脂肪成分好,易吸收,含有小儿脑发育的重要成分——亚油酸、卵磷脂和鞘磷脂等;所含乳糖可促进乳酸杆菌生长,能预防肠道疾病;钙磷比例(2∶1)适宜,利于吸收;母乳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牛奶。
(2)母乳喂养不易引起过敏。母乳中蛋白质属人体蛋白质,而牛、羊乳的蛋白质为异体蛋白质,可引起婴儿湿疹等过敏症状。
(3)母乳能增强婴儿抗病能力。母乳含大量具有活性的免疫因子。这是其他食物所不具备的。母乳中有多种免疫球蛋白、活的免疫细胞和活性溶菌酶,可保护婴儿肠道和呼吸道黏膜,减少肠道和呼吸道感染。
(4)母乳直接喂哺,不需要消毒,既方便又经济。母乳几乎无菌,温度适宜,随婴儿需要自然调节。哺喂母乳不易过量,较少产生婴儿肥胖症。
(5)母乳喂养还能促进母婴感情,更易产生母婴依恋情绪,有利于婴儿智力发展。
(6)哺乳对母亲的好处是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婴儿吸吮乳房可促进母亲分泌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防止子宫出血;降低乳母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发生概率。
052如何促进母乳分泌
吸吮刺激乳汁分泌。母婴双方具有神经—生理反射功能,婴儿不定时、频繁地吸吮乳头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吸吮次数、强度、持续时间与乳量分泌多少密切相关。因此,乳汁是越吸越多,且是边吸边分泌的。哺乳开始2~3分钟乳汁分泌较快,吸吮7~8分钟后乳汁减少。
婴儿出生后越早开始哺乳越好,Z好在生后剪断脐带在产床上J开始吸吮母乳,生后30分钟左右开始吸吮母乳有利于乳汁早分泌。生后头几天Z好按需哺乳,每1~3小时1次,间隔Z好不要超过3小时,以后每天喂8~12次。
053如何喂母乳才能使宝宝吃得Z好
母亲应体位舒适,心情愉快,全身肌肉放松。母婴必须紧密相贴,使婴儿体位和母亲相贴,婴儿的头和双肩朝向乳房,婴儿的嘴和乳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母亲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避免“剪刀式”夹住乳房(除非乳汁流速过急,婴儿有呛溢时)。每次喂奶前先将乳头触及婴儿的嘴唇,刺激婴儿口张大,使其能大口地把乳头和乳晕放入口内,在婴儿吸吮时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和排乳反射。吸吮持续时间取决于婴儿的需要,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下次哺乳时先后次序交替,使两侧乳房均有排空的机会,并挤空剩余的乳汁,这样可促使更多的乳汁分泌。喂母乳期间不能让婴儿吸吮橡皮奶头,必要时用匙喂,以免婴儿产生乳头错觉、拒吸母乳,从而造成母乳喂养困难。
054妈妈吃什么膳食才能保证母乳的质量
乳母膳食营养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应满足泌乳的营养素消耗的需要。轻体力劳动妇女哺乳期每天进食主食450克~500克,蛋类50克~100克,肉类100克~150克,豆制品100克,牛奶250克,蔬菜400克(绿叶菜应占50%)。烹调方法应多用烧、煮、炖,少用油炸,进餐时多喝汤。每日三餐外,可适D加餐2~3次,餐间多饮水,这样可促进乳汁分泌。
乳母精神因素影响乳汁的质量。乳母惊恐、愤怒、悲伤、忧虑、焦急和疲劳等精神因素都能使乳汁分泌大受影响,甚至可引起婴儿消化紊乱。乳母心情愉快、生活平和、轻松自如,有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有利乳汁分泌。
055如何估计母乳量是否充足
乳母常担心自己的乳汁量不足,不能喂饱婴儿,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估计乳汁是否足够:
(1)母亲可从自身乳房变化和婴儿吃奶前后的表现判断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前乳房有胀满感,局部表皮静脉清晰可见,喂奶时有下奶感觉,喂奶后乳房变软。婴儿吸吮时,能听到连续吞咽声,有时随着吸吮,奶水会从婴儿口角溢出,说明奶是充足的。婴儿开始吸奶时,常常急速有力地吸吮,3~5分钟后会吸到大部分乳汁,继而吸吮力变小。婴儿吃饱后会自动松开乳头。宝宝在新生儿期夜间睡2~3小时J醒,随月龄增大,夜间睡眠时间达5~6小时,则提示婴儿每次都能吃饱。啼哭不一定是婴儿饥饿的信号,很多原因如太冷、太热、不舒服和要妈妈抱等都可用“哭”来表示。妈妈从哭声可学会区别婴儿不同的要求。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不含您提供的书名信息,力求自然流畅: --- 成长印记:从生命伊始到学龄前的全景指南 —— 权威专家团队倾力打造,陪伴每一位新手父母与教育者的科学育儿蓝图 生命的最初几年,是人类发展中最为关键、最富塑性的时期。从一个全然依赖的生命个体,逐步发展出独立行走、牙牙学语、认知世界的能力,这一过程充满了奇迹,也伴随着无数的疑问与挑战。本书并非一套冷冰冰的理论说教,而是汇聚了儿科、儿童心理学、早期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深专家的集体智慧,旨在为所有关心婴幼儿身心健康与潜能开发的家长、教师及看护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 我们深知,每一位父母都渴望用最好的方式迎接宝宝的到来,并引导他们迈出坚实的每一步。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育儿信息,如何在科学与经验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爱与规则之间把握尺度,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成长印记》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0至6岁为核心发展阶段,系统性地梳理了婴幼儿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并提供了详尽、可操作的日常养育策略。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石——生理健康与安全照护 本部分聚焦于婴幼儿生命体征的维护与健康管理的科学实践。我们摒弃了过时的、基于恐惧的护理方法,转而推崇基于证据的现代儿科护理标准。 一、新生儿的精细护理与适应: 涵盖了从产后第一小时到满月的精细护理要点,包括科学的脐带护理、黄疸的识别与处理、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科学冲调的深度解析。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解读新生儿的啼哭语言,建立初步的生物节律,帮助宝宝平稳度过“第四个三月”(即出生后头三个月内)。 二、生长发育的动态监测与评估: 详细介绍了体重、身长、头围的正常增长曲线,并提供了家长在家中进行简易发育里程碑自测的方法。我们重点分析了“生长迟缓”与“发育偏离”的早期信号识别,以及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干预的清晰指引,避免过度焦虑或延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三、疾病预防与常见状况处理: 囊括了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肠胃不适、皮疹等问题的居家护理要点。本书特别设置了“安全急救箱”章节,详细图解了气道异物梗阻、高热惊厥、意外跌伤等紧急情况的正确急救流程,确保家长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冷静应对。此外,免疫计划的制定与疫苗接种的科学解读,也给予了充分的篇幅。 四、营养学的精进之路: 从纯母乳/配方奶过渡到辅食添加,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添加辅食时间表”与“食物性状循序渐进指南”。针对不同月龄的能量需求、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重点补充,我们不仅提供了食谱,更强调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长期策略,如如何应对挑食、如何安全引入过敏原食物等。 第二部分:心智的启航——心理发展与依恋建立 婴幼儿的心灵世界同样需要精心的呵护与引导。《成长印记》将儿童心理学前沿理论融入日常互动,帮助父母构建稳定、安全、滋养的亲子联结。 一、安全依恋的构建与维护: 本章节深入探讨了依恋理论在家庭环境中的实践意义。我们阐述了“敏感性回应”的重要性,教导家长如何识别和满足宝宝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从而建立安全、信任的基础。对于分离焦虑、不安全依恋模式的早期识别与调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情绪的感知与调节启蒙: 婴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帮助宝宝命名情绪(如“你现在很生气”),如何接纳负面情绪,以及父母如何管理自身在育儿中的压力反应。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孩子高情商的基础。 三、睡眠周期的优化与管理: 解决“哄睡难题”是无数家庭的痛点。我们基于睡眠科学,讲解了婴幼儿的睡眠周期特征,提供了建立健康睡眠习惯的“无痛”策略,包括如何引导宝宝自主入睡、如何应对夜醒,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午睡管理,确保充足的休息为白天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规则建立与界限的艺术: 面对蹒跚学步期的“小霸王”,设立规则至关重要。本书强调“积极管教”而非惩罚,通过角色扮演、正面沟通和后果预设等技巧,帮助幼儿理解界限,发展自律性。 第三部分:智慧的萌芽——认知发展与早期教育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精髓之一,它将蒙特梭利、瑞吉欧、游戏化学习等多种国际主流早期教育理念进行整合,转化为家庭中的“一日活动”。 一、感官与运动技能的发展: 详细解析了粗大运动(爬行、行走、跳跃)和精细运动(抓握、捏取)的发展序列。我们推荐了大量利用日常家居用品进行“环境激发”的活动设计,强调运动在构建大脑神经通路中的核心作用。 二、语言爆发的引导: 从“咿呀学语”到“句子表达”,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环境的积极输入。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亲子阅读技巧(如互动式提问、重复与扩展),并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应对“复述期”和“撒谎式想象”的早期表现。 三、早期认知与逻辑思维的播种: 涵盖了空间概念、时间感知、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本书提供了大量基于游戏的认知训练活动,例如如何通过积木搭建理解平衡与结构,如何通过简单的分类游戏培养逻辑排序能力。 四、艺术表达与创造力的释放: 创造力并非天生的特权,而是需要被保护和鼓励的品质。我们鼓励家长提供安全的探索空间,教授安全使用颜料、黏土等材料的方法,并引导孩子欣赏而非批判性地评价其作品,保护其内驱的表达欲望。 结语:走向合作型育儿关系 《成长印记》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父母实现从“照料者”到“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转变。我们倡导一种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以适性发展为核心的合作型育儿模式。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引导我们用爱、耐心与科学的知识,共同描绘出他们未来人生的绚烂蓝图。 ---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到了这本《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朋友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宝宝出生到早期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且讲解得非常详细,适合新手父母。我之前也陆陆续续看过一些育儿的书籍,但总感觉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要么侧重于生理健康,要么侧重于心理发展,很少有一本书能像这本一样,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特别期待它在“早期教育”方面的论述,因为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孩子的智力发展,更关乎孩子的品格塑造。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我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养育”方面,我也希望能学到一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育儿理念,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爱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更称职的父母。

评分

最近在为迎接小宝宝的到来做准备,市面上关于孕期和产后护理的书籍确实不少,但真正能打动我的却不多。很多书要么讲得过于专业,我这个初次为人父母的简直看不懂,要么就是一些陈词滥调,缺乏新意。偶然间看到这本《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它的标题就很有吸引力,感觉内容会比较全面,能覆盖到我最关心的方面。我最看重的是书中的“实用性”,毕竟育儿这件事,理论再好,不如实际操作来得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给宝宝洗澡、换尿布、安抚哭闹,以及如何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等等。另外,“早期教育”这部分内容,我也非常好奇,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早教的说法,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科学、温和的引导方式,而不是那种过于功利和高压的教育理念。我期待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百科全书”,随手一翻就能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评分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育儿经验,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老大已经开始上小学,小宝也到了需要更多关注和引导的阶段。我发现,相比于第一次养育孩子时的手忙脚乱,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些“锦上添花”的指导,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得更好,尤其是在早期教育方面,我希望能为小宝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觉得它可能正是我现在需要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早期教育”的部分,比如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游戏、亲子互动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这本书的“养育”部分,我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视角和方法,也许可以帮助我更有效地处理一些育儿中的难题,比如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者亲子沟通上的障碍。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深入、更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让我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柔和的马卡龙色调,再配上几个活泼可爱的宝宝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温暖和亲切。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厚实且有一定的光泽度,翻阅起来手感舒适,不愧是“实用手册”,光从包装就能感受到用心。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育儿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零散,读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而这本,从我初步翻阅的印象来看,似乎更注重实际操作性和易读性。它的排版很清晰,重点信息有高亮,图片和图表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特别期待它在“早期教育”这部分的内容,因为现在孩子越来越小就开始接触各种学习,作为家长,既想跟上时代,又怕拔苗助长,所以一本真正科学、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指南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清晰的指引,让我知道如何在玩乐中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评分

我是一位正在经历“育儿焦虑”的爸爸,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在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早期发展这件事情上,感到有些茫然。市面上有很多育儿类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高高在上,或者过于强调某种特定的育儿理念,让我不知所措。这本《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接地气,很贴近我的需求。“实用”两个字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指导我行动的干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我最希望这本书能在“早期教育”方面给予我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识别孩子的兴趣点,如何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以及如何避免过度开发和压力。同时,在“养育”方面,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让我能够更有信心、更有技巧地面对育儿路上的各种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