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

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埃伦费尔德(美)曼森(瑞... 编
图书标签:
  • 颅颌面外科
  • 骨内固定
  • 创伤
  • 正颌外科
  • 临床
  • 手术
  • 解剖
  • 病例
  • 技术
  • 修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科技
ISBN:9787533179106
商品编码:26359677948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
  • 作者:编者:(德)埃伦费尔德//(美)曼森//(瑞士)布莱恩|译者:沈国芳
  • 定价:200
  • 出版社:山东科技
  • ISBN号:978753317910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09-01
  • 印刷时间: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307

编辑推荐语

埃伦费尔德、曼森、布莱恩主编的《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不仅旨在介绍当今颅颌面创伤治疗和正颌外科概念,同时也作为AOCMF的教科书,是世界各地的住院医生和研究人员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中阐述的原则和技术通过清晰准确的插图、图片和表格得到突出体现,文本和图片的结合帮助读者理解解剖结构和外科重建原则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获得持续优良疗效的困难与挑战。每部分提供了主要参考文献和建议阅读供读者深入阅读。

内容提要

每位颅颌面创伤和正颌外科专家都有自己感兴趣 的领域与擅长的技术,但本书与众不同,它将颅颌面 外科的专业知识与世界上***的颅颌面外科专家的 经验融为一体,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埃伦费尔德、曼森、布莱恩主编的《颅颌面骨内 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中描述的原则代表 了过去60年中颅颌面骨支持重建技术的进步。除了经 典的、标准的手术技术,书中还介绍了*新的外科技 术和发展趋势。 本书不仅概述了当前颅颌面创伤处 理和正颌外科手术的原则,而且也对复杂颅面骨骨折 、相关软组织损伤、创伤后和先天畸形的重建等做了 详细阐述。
     相信这本AO力作能够帮助每一位致力于颅颌面创 伤和正颌外科的医师踏上成功之路!

目录

1 总论
1.1 简介
1.2 骨
1.3 颅颌面骨折
1.3.1 颅颌面骨的生物力学
1.3.2 骨折与血供
1.3.3 生物学反应与骨的愈合
1.4 内植物材料及类型
1.4.1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和组织反应
1.4.2 可生物降解接骨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
1.4.3 内植物的设计与功能
1.5 颅颌面创伤处理原则
1.5.1 颅颌面创伤的治疗目标
1.5.2 颅颌面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无须治疗的适应证
1.5.3 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治疗计划
1.5.4 骨折处理的外科原则
1.5.5 骨一内植物单元的生物力学
1.5.6 稳定性原则:夹板、适应接骨板、加压接骨板和拉力螺钉的稳定原则
1.5.7 牙和牙槽骨创伤
1.5.8 骨折线上的牙齿
1.5.9 内植物取出和应力保护
1.5.10 上下颌固定技术
1.6 参考文献
2 下颌骨骨折
2.1 颏正中联合及旁正中骨折
2.2 下颌骨体部及角部骨折
2.3 髁突、下颌支及冠突骨折
2.4 特殊情况的下颌骨骨折
2.5 参考文献
3 面中部骨折
3.1 面中部下份骨折(LeFortⅠ型骨折和腭骨骨折)
3.2 面中部上份骨折(LeFortⅡ和Ⅲ骨折)
3.3 颧上颌骨复合体(ZMC)骨折,颧弓骨折
3.4.眶部骨折
3.5 鼻眶筛骨折
3.6 鼻骨骨折
3.7 参考文献
4 颅骨及颅底骨折
4.1 额窦、额骨、前颅底
4.2 侧颅底骨折
4.3 颅顶骨折
4.4 参考文献
5 全面部骨折
6 儿童、青少年颌骨骨折
7 颌面部标准截骨及固定技术(正颌外科)
7.1 定义、诊断和治疗计划
7.2 下颌骨标准截骨术
7.3 上颌标准截骨
7.3.1 LefortⅠ型截骨
7.3.2 手术辅助陕速腭部扩弓(SARPE)
7.3.3 上颌根尖下(方块形)截骨和分块截骨
7.4 双颌手术的手术顺序及特殊考量
7.5 围术期及术后处理
7.6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7.7 参考文献


精湛技艺,重塑容颜:颅颌面骨内固定手术的理论与实践 在人体骨骼的宏伟结构中,颅颌面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构筑了我们容貌的基石,更承载着感知世界、进食呼吸等基本生理功能。当这些精密的骨骼结构遭受创伤,或是因先天或后天的发育异常而变形,不仅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更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此时,精湛的颅颌面骨内固定技术便成为重塑骨骼、恢复功能、重塑容颜的关键所在。 本书《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便是一部深入剖析颅颌面骨内固定技术核心理念、详尽阐述其临床应用的权威著作。它汇聚了领域内顶尖专家的智慧与经验,旨在为广大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颅面外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医学生提供 an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knowledge base. 本书不仅聚焦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更将视野拓展至正颌外科领域,探讨如何通过精密的内固定技术,解决复杂的颌骨发育畸形,实现面部功能的恢复与形态的优化。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理解颅颌面骨的生物力学与内固定原理 理解颅颌面骨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内固定的基本原理,是进行成功手术的前提。本书的开篇,便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 颅颌面骨的精细解剖与生物力学:章节将详细描绘颅骨、上颌骨、下颌骨及其附属结构的精细解剖,不仅包括宏观结构,还深入到微观层面的骨组织成分、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重点阐述颅颌面骨在承受咬合力、咀嚼力、外力冲击等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生物力学表现。理解这些力学传导和分布规律,对于精确判断骨折线、预测愈合过程以及设计合理的固定方案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不同骨骼区域的力学敏感性,以及年龄、性别、骨密度等因素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内固定技术的演进与基本原则: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历程,是外科技术进步的缩影。本书将简要回顾内固定技术从早期简单的钢丝固定到现代的钛板、螺钉、可吸收材料等一系列革新。核心在于,本书将系统阐述颅颌面骨内固定的基本原则: 解剖复位 (Anatomic Reduction):这是所有骨折治疗的基础,精确复位断裂的骨骼至其原始解剖位置,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前提。我们将详细探讨各种复位技术,包括直视下复位、间接复位以及影像引导下的精细操作。 坚韧固定 (Stable Fixation):在实现解剖复位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技术,将骨折块牢固地固定住,使其在愈合过程中不受移位力的影响。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系统(如微型钛板、小型钛板、迷你钛板、锁定螺钉系统等)的特点、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要点。我们将强调“骨力学”的概念,即内固定系统需要承受骨折端受到的应力,同时促进骨痂的形成。 保留血液供应 (Preservation of Blood Supply):颅颌面骨的血液供应对于骨折愈合至关重要。本书将强调在手术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块周围的血管和软组织,避免术中损伤,从而促进骨的快速愈合。 早期功能恢复 (Early Functional Restoration):成功的内固定不仅是骨骼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能够允许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如进食、说话等,以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制定个体化的术后康复计划。 内固定材料与器械的选择:钛合金是目前颅颌面骨内固定中最常用的材料,本书将详细介绍钛合金的优良特性,如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密度适中、不易腐蚀等。同时,本书还将探讨其他新型材料,如可吸收材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此外,对于各类内固定器械,如不同规格的钛板、螺钉、导板、锁钉、牵引器等,本书都将进行详尽的介绍,包括其设计理念、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手术场景下的最佳选择。 第二部分:创伤篇——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与内固定治疗 颅颌面骨骨折是创伤外科中最常见且最复杂的骨折之一,其治疗需要高度的精准性和熟练的技术。本书的创伤篇,将为读者提供 an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anaging these injuries. 常见颅颌面骨骨折的分类与诊断: 颌骨骨折:本书将全面介绍上颌骨骨折(如Le Fort I、II、III型骨折)、下颌骨骨折(如颏部骨折、角部骨折、升支骨折)、颧骨骨折、鼻骨骨折等。对于每种类型的骨折,我们将详细阐述其典型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X线、CT、CBCT等)以及诊断要点。 颅骨骨折:虽然本书侧重于颌面部,但也将涉及颅骨骨折与颌面部骨折的合并损伤,以及颅骨骨折对颌面部外观和功能的影响。 软组织损伤的评估与处理:颅颌面骨骨折常伴随软组织挫伤、撕裂、血肿等。本书将强调在骨折复位固定的同时,如何有效处理软组织损伤,以促进美学和功能的恢复。 骨折复位与内固定的技术细节: 微创固定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成为颅颌面骨骨折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微创入路和固定技术,如经口腔入路、经鼻入路、经耳入路等,以及如何在不暴露或最小化皮肤切口的情况下,实现精准的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复杂骨折的固定策略:对于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等复杂情况,本书将提供 an advanced and tailored approach to fixation. 例如,对于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采用骨折块的精细固定,或利用骨块移位技术重建骨骼轮廓;对于关节内骨折,则需特别关注关节面的复位,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临时固定与最终固定的配合:在某些复杂骨折或需要分期手术的情况下,临时固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临时固定方式,以及如何从临时固定平稳过渡到最终的坚固内固定。 影像学技术的辅助应用:术前影像学评估是制定手术计划的关键,术中实时影像学引导(如C型臂X光机、导航系统)则能显著提高复位和固定的精准性。本书将强调影像学技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颅颌面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骨不连、畸形愈合、髁突损伤等并发症。本书将深入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供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第三部分:正颌外科篇——颌骨畸形的矫治与内固定应用 除了创伤,颌骨发育异常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正颌外科技术,通过外科手术手段,对颌骨进行重新定位与固定,以改善面部外观和咬合功能。本书的正颌外科篇,将详尽阐述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 常见颌骨畸形的诊断与分类: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颌骨畸形,包括: 上颌骨畸形:如上颌骨后缩(导致“月亮脸”)、上颌骨前突(导致“地包天”)、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中面部凹陷)、上颌骨过长或过短等。 下颌骨畸形:如下颌骨后缩(导致“瓜子脸”、小颌)、下颌骨前突(导致“方脸”)、下颌骨不对称、下颌骨髁突过长或过短等。 混合型颌骨畸形:同时存在上下颌骨畸形的情况。 牙槽突畸形:如牙槽突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 其他相关畸形:如唇腭裂序列治疗后的颌面部畸形、颅面部骨缝早闭引起的畸形等。 正颌手术的术前评估与手术设计: 多学科协作:正颌手术往往需要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的紧密协作。本书将强调多学科团队在术前评估中的作用,包括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口内检查、面部美学评估、咬合分析等。 影像学与模型分析:本书将详述如何利用X线片(头颅侧位片、正位片、CBCT)、咬合记录、面部扫描、3D打印模型等,进行精确的骨骼与牙齿的测量与分析,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手术模拟与预演: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术前手术模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手术结果,优化手术方案,减少术中变数。本书将介绍相关的模拟软件和技术。 经典与现代正颌手术技术: 上颌骨截骨术:详细介绍Le Fort I型截骨术、Le Fort II型截骨术、Le Fort III型截骨术等,以及各种截骨技术的改良与应用,如分段截骨、术中下颌关节髁突移位术等,以实现上颌骨的精确前移、后退、上提或下移。 下颌骨截骨术:重点介绍下颌骨升支矢状劈截骨术(SSO)及其改良技术,以及颏部截骨术、下颌骨体部截骨术等,用于矫治下颌骨的长度、位置和形态。 骨分割与移植技术:在某些复杂畸形矫治中,可能需要采用骨分割技术或骨移植技术,以重建或增加骨量。本书将对这些技术进行阐述。 辅助固定技术:在正颌手术中,内固定技术发挥着核心作用。本书将重点介绍各种类型的钛板、螺钉、导板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保证截骨块的精确对合与稳定固定,从而实现术后功能的即刻恢复。例如,采用锁定螺钉系统可以提供更加坚固和可靠的固定,减少术后骨不连的风险。 正颌手术的术后管理与并发症处理:本书将详细阐述术后疼痛管理、肿胀控制、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等方面的要点,并对正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咬合不稳定、复发等,提供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结语 《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不仅是一本理论指导手册,更是一本临床实践的宝典。它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颅颌面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掌握各类骨折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熟练运用各种内固定技术,从而更自信、更精准地开展颅颌面骨内固定手术。本书的出版,必将为提升颅颌面外科的整体水平,为广大饱受创伤和畸形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做出重要贡献。本书的精炼与详尽,使得它成为每一个致力于颅颌面骨内固定领域的医生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厚度,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丰富详实,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书本的装帧非常精美,纸张的触感也很不错,这对于一本专业医学书籍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的舒适度。我一直认为,在颅颌面外科领域,骨内固定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处理严重的创伤,还是进行复杂的美学和功能性正颌手术,都需要医生对骨骼的力学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内固定方法。这本书的名字直接指出了其研究方向,我非常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关于各种内固定材料(如钛板、螺钉、导板等)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不同部位骨折中的具体应用。此外,对于术前规划、术中操作要点和术后管理,如果书中能提供详细的指导,那就更有价值了。

评分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它的封面设计低调而专业,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我是一名初入颌面外科领域的年轻医生,对于颅颌面骨的复杂结构以及如何进行精确的骨内固定,始终感到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渴望从中学习到关于各种颅颌面骨折的分类、评估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最适合的内固定技术。正颌外科部分,我尤其关注其在改善面部畸形、重建咬合关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是否会详细讲解术前模拟、手术路径规划以及术中如何精确植入内固定物,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病例的分析,以及一些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评分

这本《颅颌面骨内固定原则--创伤与正颌外科(精)》在我手中,仿佛是一把解锁颅颌面外科奥秘的钥匙。它的外观设计简洁而不失专业,封面上的烫金字体散发着一种沉静的力量,预示着内容的深度和权威性。作为一名对颅颌面修复重建有着浓厚兴趣的医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该领域知识的教材。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内容,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不同类型颅颌面骨折的分类、诊断及相应的内固定技术。正颌外科部分,我更希望看到关于颌骨截骨术后,如何通过精确的内固定实现稳定、美观的咬合关系和面部轮廓的重建。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内固定器械的优缺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细节。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都相当精致,封面设计大气,字体清晰,纸张质感也很好,作为一本专业医学著作,这点非常重要,能够提升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插图,这一点对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至关重要。我一直对颅颌面外科的领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骨内固定技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和面部功能的重建。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技术方案,往往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而这本书似乎正能提供这样的指导。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不同类型骨折的固定策略,以及针对复杂病例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我作为临床医生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最需要参考的宝贵信息。从目录来看,书中涵盖了从基础原理到临床应用的广泛内容,这表明作者对该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系统性的梳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立刻被它厚重的分量和一丝不苟的细节所吸引。扉页上的字体印刷得庄重而清晰,让人感受到其学术的严谨性。作为一名长期在颌面外科领域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深切体会到颅颌面骨内固定的复杂性和关键性。每一次手术的成功与否,都与内固定技术的精湛程度息息相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绝佳机会。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在生物力学原理方面是如何阐述的,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创伤和正颌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关于3D打印技术在内固定领域的应用,以及微型螺钉、钛网等新型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这些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实践的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且具有前瞻性的论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